电子元器件识别与应用一本通 全彩图解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应用一本通 全彩图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窦明升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元器件
  • 元器件识别
  • 电子技术
  • 电路基础
  • 实操指南
  • 全彩图解
  • 入门教程
  • DIY电子
  • 电子爱好者
  • 应用电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146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691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实用电子电工技术系列丛书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读者可以看着学、看着做、跟着练,通过“图文互动”的全新模式,轻松、快速地掌握电工操作这项技能。
书中大量的演示图解、操作案例以及实用数据等都是为学习者提供的宝贵资料,学习者可以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查询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实用。 
在写作方式上,本书采取数码照片加图注的方式对各种元器件进行详细的介绍,使读者可以“零 距离”地认识这些元器件。
在写作形式上,本书力求通俗易懂,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需求;在内容上,本书花费大量篇幅讲述常用、实用的元器件资料,而对一些应用范围很小的元器件则只做简单介绍,以使读者能够学习到电子元器件知识的“精华”,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分7个章节,详细介绍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使用知识,并给出许多新型、常用元器件的相关技术资料,这样不但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还能举一反三地对以后出现的新型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检测。另外本书还附赠有常用元器件的视频教程,使读者朋友们可以尽可能地轻松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为以后的电路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内容简介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应用一本通 全彩图解》采用数码照片加图注的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方法。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并附赠有视频教程,可以使读者快速、形象地了解相关的元器件知识。
本书内容详实、体裁新颖、通俗易懂、资料性强,可供广大电子技术工作者、无线电爱好者阅读。同时对广大电子技术专业的师生也极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无线电》杂志特别推荐图书。
《无线电》杂志创办于1953,是信息产业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国家ji期刊,现被ASPT来源刊等权wei机构收录。
40多年来,《无线电》不断调整着报道内容,逐步形成了新颖实用、通俗严谨、信息量大、资料性强的特点,深受海内外广大无线电爱好者所喜爱,被誉为“良师益友”,是电子爱好者不可缺少的常备工具书。
本书作者为《无线电》特约作者。全书内容准确性和权wei性很高。

目录

第 1章 无源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日速成到精通 1
1.1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2
1.1.1 普通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2
1.1.2 电位器的识别与检测 19
1.1.3 压敏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25
1.2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26
1.2.1 电容器的识别 26
1.2.2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33
1.2.3 电容器参数的识别 36
1.2.4 电容器的检测 43
1.3 电感器/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45
1.3.1 电感器的识别 45
1.3.2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52
1.3.3 电感器参数的识别 53
1.3.4 电感器的检测 57
1.3.5 变压器的识别 58
1.3.6 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61
1.3.7 变压器的检测 63
第 2章 二极管/三极管识别与检测1日速成到精通 65
2.1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66
2.1.1 普通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的识别 66
2.1.2 快速恢复二极管的识别 66
2.1.3 肖特基二极管的识别 67
2.1.4 稳压二极管的识别 68
2.1.5 发光二极管的识别 71
2.1.6 整流桥的识别 72
2.1.7 检波二极管的识别 73
2.1.8 变容二极管的识别 73
2.1.9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识别 74
2.1.10 电路图符号的识别 75
2.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75
2.3 二极管的检测 77
2.4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81
2.4.1 三极管类型的识别 82
2.4.2 三极管在电路图中的识别 87
2.4.3 三极管型号的识别 88
2.4.4 三极管引脚的识别 91
2.5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92
2.6 三极管的检测 99
第3章 场效应管/晶闸管识别与检测1日速成到精通 109
3.1 场效应管的识别与检测 110
3.1.1 场效应管的识别 110
3.1.2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115
3.1.3 场效应管的检测 117
3.2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118
3.2.1 晶闸管类型的识别 119
3.2.2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122
3.2.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24
第4章 集成电路识别与检测1日速成到精通 129
4.1 集成电路型号的识别 130
4.2 集成电路封装的识别 132
4.3 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 136
4.4 集成电路电路符号的识别 137
4.5 集成电路的检测 138
4.6 运算放大器的引脚识别 140
4.7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识别 142
4.8 稳压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 148
4.9 稳压集成电路应用电路的识别 151
第5章 常用传感器识别与检测1日速成到精通 153
5.1 敏感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54
5.1.1 光敏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54
5.1.2 NTC热敏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56
5.1.3 PTC热敏电阻器的识别 158
5.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160
5.3 霍尔传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164
5.3.1 霍尔传感器的识别 164
5.3.2 霍尔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识别 166
5.3.3 霍尔传感器的检测 169
5.4 温度传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169
5.4.1 模拟输出集成温度传感器 170
5.4.2 数字输出集成温度传感器 172
5.4.3 热电偶传感器 175
5.4.4 双金属温度传感器 177
第6章 常用功能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日速成到精通 179
6.1 晶振的识别与检测 180
6.1.1 晶振的识别 180
6.1.2 晶振的检测 181
6.2 红外线接收头的识别与检测 181
6.3 LED数码管的识别与检测 182
6.4 光电耦合器的识别与检测 186
6.5 光遮断器的识别与检测 189
6.6 陶瓷滤波器的识别与检测 191
6.7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识别与检测 193
第7章 开关器件识别与检测1日速成到精通 195
7.1 开关的识别与检测 196
7.1.1 机械开关的识别与检测 196
7.1.2 电子开关的识别与检测 201
7.1.3 温度开关的识别与检测 212
7.1.4 开关的主要参数和检测 214
7.2 接插件的识别和检测 215
7.2.1 耳机插头/插座 215
7.2.2 RAC插头/插座 216
7.2.3 XLR插头/插座 217
7.2.4 BNC插头/插座 218
7.2.5 香蕉插头/插座 218
7.2.6 Y形插头/插座 219
7.2.7 线路板接插件 220
附录 常用电子元器件中英文名称资料 221
《精通数字图像处理:原理、算法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内容详实的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权威著作,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从基本原理到前沿算法,再到实际应用,无不涵盖。本书由经验丰富的图像处理专家团队倾力打造,以其严谨的理论阐述、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实例演示和实用的编程指导,成为学术研究、工程开发及爱好者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不可或缺的参考。 第一部分: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走进数字图像的世界,系统讲解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图像的形成与表示: 深入探讨光电转换原理,介绍不同成像系统的特点,以及数字图像在计算机中的基本表示形式,包括像素、灰度级、颜色空间(如RGB、HSV、CMYK)及其转换。我们将详细解析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的特性,为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图像增强: 这一章节将聚焦于如何提升图像的视觉质量,使其更适合人眼观察或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将详细介绍点运算,包括灰度变换(对数变换、幂律变换、直方图拉伸)的原理与应用,以及它们的优势与局限性。邻域运算将是重点,卷积运算的数学原理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将被深入剖析。我们将细致讲解空间域滤波技术,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平滑滤波器,以及拉普拉斯算子、Sobel算子、Roberts算子等锐化滤波器,并分析它们对图像噪声和细节的影响。 图像复原: 与增强不同,复原旨在通过数学模型去除或减弱图像退化的原因,如模糊、噪声等。本书将系统介绍退化模型,并重点讲解逆滤波、维纳滤波等经典复原算法,分析它们的原理、适用场景以及在不同退化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同时,我们将介绍盲复原技术,探讨在退化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图像复原。 色彩图像处理: 彩色图像的处理具有其独特性。我们将深入探讨多光谱和全光谱图像的特性,以及如何处理不同颜色空间中的图像。本章将详细讲解色彩平衡、色彩映射、伪彩色增强等技术,并介绍用于彩色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的方法。 第二部分: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具有意义的区域或对象的关键步骤,而特征提取则是从图像中提取有代表性信息的根本。 图像分割: 本部分将系统介绍各种图像分割技术。我们将从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入手,详细解析全局阈值、局部阈值、Otsu法等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边缘检测是另一重要方向,我们将深入探讨Sobel、Prewitt、Canny等算子,并分析它们在不同噪声环境下检测边缘的性能。区域生长和区域分裂合并算法也将被详细介绍,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基于像素相似性进行区域划分。分水岭算法作为一种强大的分割工具,其原理和应用也将得到详尽阐述。 特征提取与描述: 提取有用的特征是实现图像识别、检索和分析的基础。我们将介绍点特征、线特征和区域特征的提取方法。Harris角点检测、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URF(加速稳健特征)等经典特征点提取算法将是重点,并深入分析它们的鲁棒性和应用场景。描述子(如HOG、LBP)的生成原理和计算方法也将被详细讲解,帮助读者理解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像的局部和全局特征。 第三部分:形态学图像处理 形态学图像处理是一种基于图像形状的图像处理技术,常用于图像预处理、分割和特征提取。 基本形态学运算: 本章将详细介绍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等基本形态学运算的原理和几何解释。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例,帮助读者直观理解这些运算如何改变图像的形状、去除小的噪声点、连接断裂的线段等。 高级形态学应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骨架提取、击中/不击中变换、区域填充、连通组件分析等更复杂的形态学算法。这些算法在形状分析、物体计数、连通性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四部分:图像压缩与编码 在信息时代,高效的图像存储和传输至关重要。本部分将聚焦于图像压缩与编码技术。 图像压缩原理: 我们将区分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的概念,并深入讲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经典压缩算法: JPEG、JPEG2000等国际标准压缩算法的原理、编码流程和关键技术将被详细解析,包括离散余弦变换(DCT)、小波变换、量化等。我们将分析这些算法如何在保证视觉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数据压缩。 其他压缩技术: 本章还将介绍其他常用的图像压缩技术,如游程编码(RLE)、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 第五部分:图像复原与重建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更复杂的图像复原和重建技术,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高级图像复原: 除了前面提到的维纳滤波,我们还将介绍更多高级复原技术,如最大后验估计(MAP)复原、正则化复原等,以及它们在克服病态问题(ill-posed problems)方面的作用。 图像重建: 这一章节将引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成像中的重建原理。我们将介绍投影、反投影等基本概念,并探讨FBP(滤波后投影)算法和迭代重建算法。 第六部分:高级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带领读者探索数字图像处理的前沿技术和广泛应用。 运动检测与跟踪: 对于视频序列的处理,运动检测和目标跟踪是核心技术。我们将介绍帧差法、背景减除法等运动检测方法,以及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目标跟踪算法。 图像识别与模式识别: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图像识别领域的发展。我们将介绍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如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等。 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深度学习在图像领域的核心模型,其网络结构(如LeNet、AlexNet、VGG、ResNet)和训练原理将被深入剖析。我们将重点介绍CNN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如R-CNN、YOLO、Faster R-CNN)、图像分割(如U-Net、Mask R-CNN)等方面的强大能力。 图像处理的实际应用: 本章将整合前述的技术,展示数字图像处理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包括: 医学影像: 疾病诊断、手术导航、药物研发。 安防监控: 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异常检测。 自动驾驶: 目标识别、环境感知、路径规划。 工业检测: 产品缺陷检测、质量控制。 遥感与地理信息: 地形分析、环境监测、资源调查。 消费电子: 手机拍照优化、美颜滤镜、增强现实(AR)。 实践指导与案例分析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本书的每个章节都配有丰富的理论推导、算法伪代码以及实际操作的案例。我们推荐使用Python语言结合 OpenCV、NumPy、SciPy、Scikit-image以及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的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框架进行实践。书中将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指导读者如何实现各种图像处理算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此外,本书还精选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案例,涵盖了从图像获取到最终应用的完整流程,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群体: 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自动化、数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为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沿的实践指导。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人员: 作为一本全面的参考资料,涵盖了经典理论与最新进展。 从事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相关工作的工程师和开发者: 提供实用的算法实现和应用开发指南。 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感兴趣的爱好者和自学者: 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路径,从入门到精通。 结语 《精通数字图像处理:原理、算法与实践》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和技术前沿性于一体的权威著作。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入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本质,熟练掌握各种核心算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日益重要的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取得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退休多年的工程师,曾经在电子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很多新出现的元器件和电路我也开始感到有些陌生。我一直没有放弃对电子技术的热情,平时也会关注一些新的技术动态,但往往资料都过于专业和晦涩,难以消化。最近我偶然看到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本。刚翻开,就被它的排版和内容吸引住了。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对一些专业术语,也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最让我赞赏的是它的“全彩图解”和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我退休前对很多元器件的应用了解得比较片面,这本书则从不同的角度,结合各种实际电路,展示了同一个元器件可能存在的多种应用场景。比如,我一直以为场效应管主要就是作为开关使用,这本书则详细地讲解了它在线性放大电路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类型的场效应管在不同电路中的优劣势。此外,书中对于一些新型的元器件,比如FPGA、DSP等,也给予了比较通俗的介绍,让我对这些新兴技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不再感到那么遥不可及。虽然我可能无法再深入地进行复杂的研发,但通过这本书,我能够保持对电子技术发展的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在越来越精密的电子产品。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出版实在是太及时了!我是一名正在准备参加各种电子竞赛的学生,平时需要接触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并且需要根据竞赛的要求来设计和制作各种电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某个元器件的参数不匹配,或者某个电路设计不够优化,这时候就需要对元器件的特性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参考资料。它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元器件选型指南,对于一些关键参数,比如电阻的功率、电容的耐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等,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选择依据。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介绍一些复杂元器件,比如传感器、微控制器等时,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应用案例和电路图,这些都是我们在竞赛中可以直接借鉴和参考的。例如,在准备一个智能小车的项目时,我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机驱动芯片,这本书就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电机驱动芯片的原理、性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还提供了基于这些芯片的典型驱动电路。这极大地节省了我们宝贵的实验时间,也避免了走弯路。全彩的图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疲惫,各种图示都非常清晰,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复杂的概念。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正在从事电子制作和竞赛的同学们!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惊喜了!作为一个对电子世界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元器件搞得头晕眼花的新手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我一直想自己动手做点小玩意,比如组装一个简单的LED灯串,或者改造一下旧的音响,但每次打开电路图,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和参数,就望而却步了。这本书的“全彩图解”完全戳中了我的痛点,每一款元器件都有清晰、逼真的照片,旁边还会配上简练但易于理解的文字说明,直接告诉你它长什么样,上面写着什么,以及它大概是做什么用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最直观的层面入手,比如告诉你电阻的颜色环代表什么意思,电容的极性怎么看,电晶体有哪几种常见封装,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却是理解整个电子世界的基础。我甚至可以一边看着书,一边在我的抽屉里翻找那些曾经让我困惑不已的“小零件”,然后对照着书上的图片,恍然大悟。这种“看图识器件”的学习方式,大大降低了入门门槛,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不再觉得电子技术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学问,而是可以亲手去探索和实践的有趣领域。

评分

我是一名电子爱好者,接触这个领域已经很多年了,自己也组装过不少项目,但总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些零散,很多元器件的细节和应用场景并没有完全吃透。我经常会在网上搜索一些元器件的资料,但信息往往碎片化,而且很多资料对于像我这样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可能不够深入,或者讲解方式比较枯燥。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它在对每一个元器件进行介绍时,都做到了“广而精”。“广”体现在它几乎涵盖了市面上最常见、最基础的电子元器件,从无源器件到有源器件,从分立元件到常用IC,应有尽有。我之前对某些特定用途的器件,比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了解得就比较浅,这本书对其原理、特性曲线和典型应用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对它们的理解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精”则体现在它对每一个元器件的讲解都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参数列表,而是会结合实际电路,分析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表现。例如,在讲解晶体管时,它不仅区分了NPN和PNP,还详细讲解了共射、共集、共基三种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并且用图解的方式展示了放大和开关两种工作模式。书中大量的工程实例,让我能够将书本知识直接应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中,解决了我很多实际遇到的问题,让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和扎实了。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专业方向是偏向软件开发,但出于对硬件的兴趣,一直在尝试着了解一些嵌入式开发和物联网相关的知识。平时接触的都是代码,对于物理世界的器件总是有种隔阂感。最近在学习Arduino和树莓派,发现虽然它们提供了抽象的接口,但如果不了解底层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很多时候在遇到问题时就束手无策,只能照搬别人的代码,缺乏深度思考。这本书,我买来后就像找到了宝藏。它在介绍各种元器件时,不仅仅停留在“它是干什么的”这个层面,而是会稍微深入地解释一下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且配有非常直观的电路示意图。例如,它在讲解二极管时,不仅给出了不同类型的二极管图片,还通过简单的示意图解释了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概念,以及稳压二极管是如何工作的。对于一些常见的集成电路,比如运算放大器或者计数器,它也给了非常清晰的内部结构图和应用示例,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在讲解应用时,提供了很多经典的电路设计案例,从简单的LED闪烁电路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电源管理电路,都给出了详细的解析,并且强调了元器件的选择和参数匹配的重要性。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我不再是单纯地“堆砌”元器件,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每个元器件在电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如何根据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器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