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代数
第一章数、式、方程和方程组(预备知识)(1)
第二章集合和简易逻辑(23)
第三章函数(29)
第四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52)
第五章数列(62)
第六章导数(72)
第二部分三角
第七章三角函数及其有关概念(80)
第八章三角函数式的变换(87)
第九章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04)
第十章解三角形(115)
第三部分平面解析几何
第十一章平面向量(126)
第十二章直线(137)
第十三章圆锥曲线(149)
第四部分概率与统计初步
第十四章排列与组合(169)
第十五章概率、统计初步(176)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数学(文史财经类)(183)
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数学试题(187)
参考答案(189)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数学试题(191)
参考答案(193)
我尝试将这本书作为我自主学习数学的唯一工具,结果发现,它在对“为什么”的解释上做得远远不够。成考数学文史财经类的考察重点在于对基础概念的理解深度,而非复杂的计算技巧。例如,在学习概率那一章时,教材给出了条件概率的公式,并紧接着出了两道应用题进行演示。然而,它几乎没有深入探讨“为什么”条件概率的计算要用乘法原理或除法来修正样本空间,只是简单地告诉读者“遇到这种情况就用这个公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追求透彻理解的读者来说,是完全不够的。我个人更倾向于理解事物背后的原理,这样即使题目稍作变化,我也能迅速找到应对思路。这本书更像是考试大纲的“翻译版”,把考试要求变成了文字和公式,但缺少了“教学的灵魂”,即启发性和思辨性。对于许多需要“重建”数学知识体系的成人考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是这样”。如果这本书能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多配一些图形化的辅助说明,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抽象的数学概念,它的价值会提升一个台阶。目前来看,它更像是考前冲刺时用来快速记忆的“公式卡”,而非系统学习的基石。
评分这本厚厚的“2018年成考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应试专用教材:数学(文史财经类)(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拿到手就感觉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种略显陈旧的排版风格,就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需要“应试”的年代。我买这本书的初衷非常明确,就是想在短时间内把成考数学的知识点捋一遍,毕竟脱离高中数学已经太久了,那些函数、数列、概率的基础概念,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模糊。拿到书后,我首先翻阅了目录,内容覆盖面还算全面,从最基础的集合与逻辑用语开始,一直到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入门部分,看得出是针对文史财经类考试的侧重点有所倾斜,比如对高等数学的复杂计算要求确实不高,更多的是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然而,当我真正开始看前几章的基础代数部分时,立刻感受到了挑战。教材的讲解方式过于精炼,它似乎默认读者对高中数学的底层逻辑还有清晰的记忆,对于像我这样“回炉重造”的学习者来说,很多公式的推导过程一带而过,留给读者的空白太多。举个例子,关于数列求和的那一节,例题的步骤跳跃性很大,我得时不时地停下来,拿出另一本更基础的参考书去查阅中间省略的步骤,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是如何从一个已知条件过渡到最终答案的。这种“为应试而精简”的风格,虽然能节省篇幅,却在实际学习中增加了额外的理解成本,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可能需要搭配大量的辅助资料才能真正啃下来。整体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高密度的知识点汇总和应试技巧手册,而非一本循序渐进的教学读物。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套教材的“实用性”持保留意见。2018年出版的教材,虽然数学知识本身变化不大,但成考的考纲和题型设置是会随时间微调的。拿到这本书,最让我感到不踏实的是题型和例题的新鲜度问题。教材里大部分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都带着一股浓浓的“过去式”的味道,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实际应用场景的题目,比如关于经济利润分析或者简单的统计预测,其背景设定和数据都显得有些过时。我尝试做了几套模拟题,发现虽然计算方法是对的,但很多题目在新一轮的命题趋势中,已经很少以这种直接、教科书式的方式出现,现在的考题更倾向于跨学科的融合和对概念的灵活应用。这本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知识点的错误,而在于它未能紧跟最新的考试风向标。对于想拿高分的考生来说,仅仅掌握这些“经典”的解题套路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近年来真题中的新颖设问方式有所准备。我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份详尽的“历史考点地图”,虽然能知道哪里有宝藏,但不知道宝藏的“外包装”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因此,如果你的目标是仅仅“及格”,这本书或许能帮你快速扫盲;但若想在竞争激烈的成人高考中拔得头筹,仅依赖这本几年前的教辅材料,风险系数未免太高,还得另寻高招。
评分从考试准备的角度来看,这本2018年的教材在“知识点覆盖的广度”上是合格的,但在“考点重心的精确度”上略显滞后。例如,在解析几何部分,它花了不少篇幅讲解了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这些都是基础,无可厚非。但对于近几年的成考数学中越来越侧重考察的向量初步应用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快速识别与体积计算等模块,该书的处理显得相对单薄和保守。我对比了后来购买的其他更近期的资料,发现近年的考题在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基本几何体的空间关系判断上要求更高。这本书中的立体几何部分,很多例题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上,对于涉及角度和距离的数值计算,其难度和复杂度明显低于当前主流的考试水平。这意味着,如果我完全按照这本书的深度去准备,很可能会在实际考试中遇到一些“超纲”的难度点,或者说,在那些得分点上无法拿到满分,因为这本书没有针对性地强化那些新兴的热门考点。总而言之,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地基”,但上层的“建筑”设计却有些过时了,需要学习者自己去补充和更新那些更贴近当前考试动态的模块内容,才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坦率地说,非常不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习惯,甚至有点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学习。封面设计是那种典型的公务学习资料风格,色调严肃,字体选择也偏向于传统的老式印刷体,缺乏必要的视觉引导。内页的排版同样如此,大段的文字堆砌,公式和定理的展示缺乏足够的留白和清晰的层次感。我理解成人高考教材可能不追求花哨,但学习数学本身就需要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视觉上的区分度,比如,重要的公式应该用不同的字体或背景色标出,定理的阐述应该和例题的讲解有明显的分界线。然而,在这本书里,一切都混在一起,初学者很容易在密集的符号和文字中迷失方向。更令人抓狂的是,很多关键的数学符号,如希腊字母或者特殊函数符号,印刷得有些模糊不清,在光线稍弱的环境下阅读,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确定它到底是 $alpha$ 还是 $eta$,或者是哪个积分符号。这种低质量的印制,极大地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每读一会儿就觉得眼睛干涩疲劳,极大地影响了学习效率。作为一本“应试专用”的教材,对阅读体验的忽视,无疑是它的一大硬伤,它似乎更关注内容的“有无”,而非“好不好用”。
评分不错,是正版!包装还可以!希望能帮助到孩子
评分许久没有看书的我看到这书就是灾难片,完全就是看天书,努力吧
评分刚收到,不错!祝愿自己顺利通过!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许久没有看书的我看到这书就是灾难片,完全就是看天书,努力吧
评分就是书本,不需要也看出什么高档,只要不是差的,就算是好的了吧
评分正版图书,纸张质量好,物流速度很快
评分棒棒的确是因为太好好好好好好好好了!
评分还不错,写的很清楚,印刷也很清晰,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