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进入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至1937年这十年,成为中国革命斗争*艰苦的十年。《“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套装上下册)/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收录了原国民党将领撰写的“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回忆文章,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反映了十年间共产党人于白色恐怖中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既为历史研宄和军事史研完工作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对广大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目录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上
第一章 “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综述
南昌起义后在赣西作战亲历 杨如轩
战斗在七溪岭上 龚楚
我所知道的朱德和“二杨” 胡彦
刘建绪率部“进剿”井冈山根据地 欧阳烈
第二章 “围剿”湘赣边区革命根据地
综述
入赣参加“围剿” 王东原
防卫吉安 罗霖
松山之战 李清献
第十五师在宁冈永新政治活动鳞爪 何英
对湘赣边区的碉堡封锁 刘剑学
红六军团在永新澧田歼灭第十五师第四十三旅及西征回忆 陆承裕
第三章 “围剿”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
综述
平江三角塘战役的回忆 刘君武
南昌行营“围剿”红军中第四路军的任务 李觉
何键的第四路军对湘赣省红军进攻情况的概略回忆 陆承裕
独立第三十三旅参加对湘鄂赣边区“围剿”的经过 陈金城
1935年向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进攻 樊崧甫
第四章 “围剿”闽浙赣(赣东北)边区革命根据地
综述
关于乐平洄田渡战役的报告 曾戛初
关于郑家坊“剿共”之役战斗详报 朱淮
第二十一师关于虾蟆卡附近战斗详报 梁立柱
第二十一师驻赣东北的概述 李仙洲
独立第四十五旅“围剿”红军攻占崇安纪实 张銮基
率部驻防贵溪参剿往事回忆 樊崧甫
阻截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役的回忆 王耀武
赣粤闽湘鄂“剿共”军预备军总司令部报告 陈调元
衢属边区党务特派员办公处的几件往事 刘崇朴
第五章 “围剿”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
综述
第四十六师被歼简记 史慕山
第三军参加“围剿”的回忆 陈星垣 刘海东
第二师在亚港失败经过 邓若愚
对鄂豫皖边区的“围剿” 王陵基等口述 陈林达整理
第四次“围剿”卫立煌率第十四军进攻鄂豫皖苏区的经过 彭杰如口述 郑庭笈整理
第六章 “围剿”湘鄂西边区革命根据地
综述
“进剿”鄂西经过 徐源泉
我参与“围剿”湘鄂西苏区的一段经历 黄调元
我在荆沙一带同红六军作战的经过 黄剑夫
回忆南县、华容、津市、澧县“剿共”的几次战役 戴季韬
川军在宜昌、沙市一带“围剿”红军的经过 罗君彤等
刘湘派兵出川围攻洪湖革命根据地经过 范绍增
“进剿”鄂中经过 徐源泉
湘鄂西“清剿”亲历记 韩浚
湘西“剿共”回忆 王尚质
第七章 “围剿”东江革命根据地
综述
阻击叶、贺南征军的战争 黄绍竑
阻击叶、贺南下起义军的汤坑之战 卜汉池 李振
独立第二师对南山根据地的“围剿” 李汝祥
第九师“围剿”南山根据地的忆述 凌仲冕
回忆第一五七师制造“漳浦事变”的经过 李友庄
第八章 “围剿”琼崖革命根据地
综述
琼崖地区“清党”经过 李洁之
“南区绥靖委员公署”的“剿共”和“防共” 林廷华
在海南“剿共”、“抚黎”、“绥靖”的真相 林荟材
陈汉光警卫旅在琼崖的残杀 原吉征
陈汉光对海南少数民族的镇压 何凯诒
第九章 “围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综述
“清剿”左江根据地片断 萧抱愚
右江抗拒红七、八军亲历记 苓建英
教导师堵截红七军赴赣会师的长安之役 黄炳钿
1931年春廖磊率部进犯东兰、凤山的经过 杨赞模
我参加“围剿”东兰、凤山苏区的回忆 岑建英
1932年秋廖磊率部进犯东兰、凤山和韦拔群被害的经过 沈诒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下
第十章 “围剿”川陕边区革命根据地
综述
第二十九军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路围攻 田颂尧 张熙民 田泽孚 卿俊 胡临聪
田颂尧部对川陕边区红四方面军三路围攻的失败 徐伯威
四川“剿总”第一路军在“六路围攻”中的经过 黄隐 杨晒轩 林翼如 周朗清 奉伯常
邓锡侯部参加六路“围剿”红四方面军受挫记 何翔回 萧丽生
邓锡侯部在剑门关江油防堵红四方面军 黄爵高
四川“剿总”第二路军在“六路围攻”中的经过 田颂尧 田泽军 卿俊
田颂尧部参加“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的江防被突破战斗 徐伯威
田颂尧部的嘉陵江防线崩溃略忆 吴仲勋
四川“剿总”第三路军在“六路围攻”中 熊玉璋 陈启鸾 罗时英 何蕴伯 奉伯常 整理
四川“剿总”第四路军在“六路围攻”中的经过 杨汉域 向廷瑞 向文彬 唐代才 奉伯常 整理
四川“剿总”第五、第六路军进攻川陕革命根据地万源地区的经过 范绍增 许绍宗 彭焕章 韩全朴 周绍轩 陈章文 整理
王陵基、范绍增部进攻宣汉、绥定、通江红军纪实 刘沛雄
王陵基、唐式遵率部“进剿”红四方面军始末 李参化
丁德隆、王志远部在川北广元防阻红四方面军忆述 黄爵高
第十一章 “围剿”湘鄂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
综述
第四路军在湘、黔、滇阳.追红军的经过 李觉
第四路军对湘鄂川黔边区的“围剿”和“追剿”入滇的概况 郭雨林
回忆湘西的几次“剿共”战役 戴季韬
罗启疆部参加“追剿”红二、六军团的回忆 牟龙光
第五十八师在陈家河桃子溪地区隆败经过 张鹤呜
参加“围剿”红军的芭蕉坨战役 向飞鹏
对川黔湘鄂边苏区最后一次“围剿” 樊崧甫
附录
附录一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大事记
附录二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
精彩书摘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套装上下册)/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综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包括江西省的宁冈、永新、遂川、莲花,湖南省的酃县、茶陵等县。根据地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介于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间的井冈山根据地;另一个是介于宁冈、永新、莲花、茶陵四县之间的九陇山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日起至1929年2月,国民党军不断派兵进行“围剿”,其中主要有江西省的四次“进剿”和湘赣两省的三次“会剿”。
江西省“进剿”部队主要是第三军王均所属杨池生第九师,第三十一军金汉鼎所属杨如轩第二十七师、刘士毅独立第七师。
1928年2月18日,驻守宁冈新城第二十七师一个营被工农革命军全歼,第一次“进剿”失败。4月底,第二十七师之第七十九团和第八十一团在遂川五斗江地区遭到红军痛击受创,第二次“进剿”失败。5月中旬,第二十七师由永新向宁冈进攻,19日,在永新草市坳与红军激战,团长一人阵亡,师长杨如轩负伤,第三次“进剿”失败。6月23日,第二十七师在龙源口和七溪岭与红军激战中一个团被歼灭,两个团被击溃,师长杨如轩再次负伤,第四次“进剿”失败。
在江西省滇军向井冈山根据地“进剿”的同时,在湖南的程潜、白崇禧调遣军队“进剿”湘赣边界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部攻占宜章、郴州;第十六军范石生部之第四十六师和胡凤璋教导师由桂东进攻酃县;程潜第六军之第三十四师李朝芳部、第二十一军向成杰部由耒阳进攻安仁;第六军之第十八师张轸部调往攸县,协同第八军吴尚之第一、第二、第三师“进剿”湘赣边界工农革命军。
4月中旬,朱德率湘南暴动队伍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月3日,蒋介石电令湘粤赣三省政府“克日会剿”。
因第八军擅自移动,鲁涤平与王均重新商定第一次“会剿”推迟至7月7日开始。初期参战部队有第八军之第一、第二师,第三军之第九师,第三十一军之第二十七师,第六军有六个团。由于江西省第九师推迟两天行动,红军乘隙进攻湖南酃县,湖南方面部队被迫回援酃县、茶陵。胡文斗率第六军6个团与第三军、第三十一军5个团到达永新,江西方面的11个团在永新县城附近30华里处被工农革命军围困达25天,后闻工农革命军在湘南郴州战败,江西被围困于永新附近的部队才发起攻击,占领了永新、宁冈全境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平原地带。未几,由于内讧,湘军第六军6个团撤离回湘,第三军、第三十一军5个团退守永新城。湘赣两省第一次“会剿”基本告吹。
8月下旬,江西湖南两省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包围圈形成。30日,第八军两个团仰攻井冈山黄洋界哨口未克。此时,江西省增派熊式辉第五师之第十四旅周浑元部参加“会剿”。9月13日,红军攻克遂川,打乱了两省“会剿”部署。下旬,第十四旅在宁冈作战失利,11月9日,一个团在龙源口受到重创。第二次“会剿”失败。
1928年11月,江西湖南两省商定第三次“会剿”,决定两省“会剿”部队统一指挥,一致行动。国民政府任命朱培德为“湘赣剿匪”总指挥、鲁涤平为副总指挥。1929年1月1日,在萍乡成立“湘赣会剿”总指挥部,何键任代总指挥,金汉鼎任副总指挥。“会剿”部队分为五路,由李文彬、张与仁、王捷俊、吴尚、刘建绪为各路司令。部队有:江西省的第五师第十四旅和第十五旅,第七师的第十九旅和第二十一旅,第十二师的第三十四旅和第三十五旅;湖南省的第十八师第五十三旅、独立第一旅,第十九师第五十七旅和第五十五旅一个团。
1月14日,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转移。何键闻讯急令第一路李文彬部之第六十八团和第二路张与仁部两个团速驰赣南协助刘士毅旅堵截;李文彬率第二十一旅跟踪追击;第五路刘建绪部由桂东兼程尾追;并令第一、第三、第四路齐头并进,迅速攻下井冈山。1月26日,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总攻,30日占领。2月6日,攻占九陇山根据地。彭德怀率红五军和红四军一个团,从井冈山突围,付出较大伤亡。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会剿”部队相继撤离湘赣两省边界地区,红军再度收复井冈山。
……
前言/序言
1927年国共合作分裂,国民党新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被迫在1927年至1937年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反对国民党政府的血腥腐败统治。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建立了革命人民军队。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10月,秋收起义队伍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府,建立地方武装,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还在江西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地方的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赣东北)、鄂豫皖、湘鄂西、东江、琼崖、左右江、川陕、湘鄂川黔等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遂川、莲花,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根据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介于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间的井冈山根据地;另一部分是介于宁冈、永新、茶陵、莲花四县之间的九陇山根据地。自根据地创建之日起至1929年2月,湘赣两省不断派兵进行“围剿”,其中主要有江西、湖南两省的“进剿”和湘赣两省的三次“会剿”。
湘赣边区革命根据地,是1930年2月,吉安陂头会议决定,将赣西、赣南、湘赣边三块根据地合并。位于赣江以西,袁水以南,大庾以北,粤汉铁路以东的地区。以永新为中心,包括安福、吉安、宁冈、遂川、莲花、萍乡、茶陵、攸县、酃县、峡汀、分宜等12个县。国民党军对根据地进行“围剿”较大规模的有1931年1月、1932年11月、1933年10月三次。
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的平江、浏阳、湘阴、岳阳;湖北的阳新、大冶、通城、通山、崇阳、蒲圻、成宁、鄂城;江西的修水、铜鼓、万载、武宁、宜丰、宜春、奉新、高安、萍乡、瑞昌等20余县。国民党军从1928年春天起就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其中有:1930年10月、1931年2月、1931年7月、1932年6月、1933年10月五次较大的“围剿”。
闽浙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又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四省交界处。包括弋阳、横峰、崇安、开化等20余县。自1927年起,国民党军就开始对根据地发动多次“围剿”,大致可分为:1927年9月至1930年10月的第一阶段;1930年11月至1934年4月的第二阶段;1934年4月至1935年7月的第三阶段。
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包括黄安、麻城、商城、六安、霍山等20余县。根据地建立后,不断遭到国民党军“进剿”,其中有:1929年6月、1929年8月的两次“会剿”;1930年冬、1931年3月、1931年11月、1932年6月的四次“围剿”。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以洪湖革命根据地为主体,包括洪湖、湘鄂边、巴兴归(巴东、兴山、秭归)、鄂西北的襄枣宜(襄阳、枣阳、宜城)等根据地。国民党军对根据地进行了1930年11月至1931年4月的第一次“围剿”、1931年8月至11月的第二次“围剿”、1932年6月至10月的第三次“围剿”。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由大小不等九块根据地组成。1927年4月,首先在海丰、陆丰创造了全国第一个武装割据政权,后发展为海陆惠紫(海丰、陆丰、惠来、紫金)根据地。此后相继建立八乡山(揭阳、丰顺、五华)、南山(潮阳、普宁、惠来)、五兴龙(五华、兴宁、龙川)、梅埔丰(梅县、大埔、丰顺)、大韶(平和、大埔、韶安)、蕉平寻(蕉岭、平远、寻邬)、陆惠(陆丰、惠来)、潮澄饶南(潮州、澄海、饶平、南澳)等八块根据地。包括粤东、闽西南、赣南地区,共25个县。自根据地建立起不断遭到国民党军的“围剿”,较大规模有四次:1927年截击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1928年进攻海陆丰根据地;1930年夏至1931年夏“围剿”东江西北部各根据地;1932年至1935年“围剿”东江东南部各根据地。
琼崖革命根据地,1927年4月以琼山为中心,在澄迈、定安、万宁、乐会、琼东等六个县建立农会、工农武装,到年底扩展到全岛13个县。自1927年至1937年,连续遭到国民党军的“围剿”,10年间可分为5个时期:1927年至1928年的“清党”委员会时期;1928年至1929年的善后委员公署时期;1929年至1932年的国民党当局内部斗争尖锐时期;1932年至1936年的琼崖绥靖委员公署时期;1936年至1937年的广东绥靖公署时期。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位于广西西部,北与贵州、西与云南接壤,西南与越南毗连。包括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龙州、百色等24个县。根据地建立后,不断遭到桂系军阀的“围剿”,大规模的有1930年2月、1931年11月、1932年8月三次。
川陕边区革命根据地,是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边区转移到川陕边区后建立的,包括秦岭以南,嘉陵江以东的大巴山支脉地区。包括川北的通江、南江、巴中、旺苍、万源、平昌、宣汉、绥定、大竹、苍溪、阆中、仪陇、南部、蓬安、渠县、营山、开江、广元、昭化、剑阁;川东的城口、开县;陕南的宁羌、西乡、镇巴。1933年2月至1934年9月,两次遭到国民党四川当局所发动的“三路围剿”和“六路围剿”。
湘鄂川黔边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江南岸最后一块根据地。它的区域以湖南永顺、大庸、龙山、桑植四县为中心,包括湖南的保靖、慈利、沅陵、桃源、常德、石门、临澧、澧县;湖北的宣恩、来凤、咸丰、松滋、鹤峰、利川;四川的酉阳、秀山、黔山、彭水、石柱;贵州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等20余县。自1933年12月根据地建立起至1936年春完全退出止,共两年多时间,遭到国民党军的“追剿军”、“剿共军”第一路军、鄂湘川“剿共军”、宜昌行辕所属部队等的“围剿”。
为了给历史研究和军事史研究工作者提供资料,使广大青年一代了解这段历史,1987年3月上旬,全国政协和江西、湖南、湖北、武汉、安徽、广东、广州、广西、福建、四川、成都、陕西、甘肃等地政协文史办公室同志,在安庆研究决定:将原国民党将领回忆“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文章汇集一起,加以筛选、核实,共同编辑出版一部《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会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广州、广西、四川、成都和全国政协文史办公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征集、审稿和编辑工作,并于1990年9月在湖南大庸召开了定稿会议,使本书得以出版。
为了给历史研究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提供方便,我们还编写了《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大事记》和《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参战部队指挥系统表》,并对“围剿”每个根据地的情况写了《综述》,先给读者一个概况,以易于阅读回忆录。
本书所记史实,因时隔几十年,作者记忆难免有误,而且有些章节的资料还不够完整,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征集研究和核实工作,并到实地调查,仍难免有错漏,敬请读者和知情者补充订正。
本书的问世,得到安庆市政协和大庸市政协的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
委员会《“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编审组
1996年3月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套装上下册)/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套装上下册)/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围剿”边区革命根据地亲历记(套装上下册)/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