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孙晓艳)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孙晓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晓艳,华旭奋 编
图书标签:
  • 电子技术
  • 电路基础
  • 模拟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
  • 电子元件
  • 传感器技术
  • 单片机
  • 嵌入式系统
  • 实践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86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94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6
字数:6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电类等不同专业和学时的学生选用,也可作为其他各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是根据社会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基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结合模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融合电子技术的主干内容和Multisim软件仿真技术,同时以工程应用为引导,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本着保证基础、加强集成、体现先进、联系实际、引导创新、便于教学的编写原则,教材内容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常用半导体器件、单元电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第2部分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模-数混合器件与电子系统。另外为了加强EDA枝术,增加了EDA技能训练——NI Multisim操作入门,全书参考学时48~120学时,教师可根据专业要求、学时数以及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灵活处理。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每章有知识链接,并配套编写了习题册,为开拓学习者的视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和知识点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可供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机电类等不同专业和学时的学生选用,也可作为其他各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内容简介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为符合课程的特点并方便广大学习者,将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常用半导体器件、单元电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第2部分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数混合器件与电子系统。另外为了加强EDA枝术,增加了EDA技能训练——NI Multisim操作入门,共8章,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电子技术的所有基础理论,可为学习者着手设计中大规模电子电路或电子系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部分章节配套了典型项目的仿真和实践制作,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 “教、学、做”一体的训练中,使学生了解电子工艺基础知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方法,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制作的调试与检验工艺,学会电子线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提高电子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教材。

作者简介

孙晓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孙晓艳,女,46岁,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分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及应用。

一..教育背景
1988.9—1992.7 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测量与仪表专业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5.9—2008.7 南京航空航大学 机械电子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

二.著译作品
孙晓艳主编,《电子电路工程训练与设计、仿真》,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3月;参编教材2本;主审教材1本
三.业务成果
(1)《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实验专用周》等院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2)2014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3)2015年江苏省信息化比赛三等奖;
(4)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5)2016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立项项目。
(6)在全国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7)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8)参与完成科研课题多项

目录

模拟电子技术篇
绪论3
0.1电信号3
0.1.1信号3
0.1.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3
0.2电子信息系统4
第1章常用半导体器件6
1.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7
1.1.1半导体基本知识7
1.1.2半导体二极管7
1.1.3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11
1.1.4整流电路11
1.1.5滤波电路16
1.1.6特殊二极管21
1.2晶体三极管25
1.2.1晶体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25
1.2.2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26
1.2.3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28
1.2.4晶体管的主要参数30
1.2.5温度对晶体管三极管特性曲线的影响32
1.3场效应管32
1.3.1结型场效应管(JFET)32
1.3.2绝缘栅场效应管(MOS管)36
1.4复合管40
小结41
思考题41
第2章单元电子电路放大电路基础42
2.1放大电路概述43
2.1.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43
2.1.2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44
2.2基本放大电路47
2.2.1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47
2.2.2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48
2.2.3分压式偏置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61
2.2.4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其他组态64
2.2.5场效应管放大电路70
2.2.6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71
2.3差分放大电路74
2.3.1基本差动放大电路的组成74
2.3.2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76
2.3.3提高共模抑制比的电路79
2.3.4差分放大电路的单端输入、输出方式81
2.4功率放大电路82
2.4.1功率放大电路的概述82
2.4.2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84
2.4.3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87
小结89
思考题90
第3章集成运算放大器91
3.1集成运算放大器93
3.1.1集成运放电路的结构特点93
3.1.2集成运放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和参数94
3.1.3理想集成运算放大电路96
3.2反馈98
3.2.1反馈的基本概念98
3.2.2反馈的类型及判断方法99
3.2.3交流负反馈的4种组态102
3.2.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106
3.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111
3.3.1基本运算电路111
3.3.2电压比较器119
3.3.3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125
小结134
思考题134
第4章直流稳压电源135
4.1稳压电路136
4.1.1直流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136
4.1.2硅稳压管稳压电路137
4.1.3串联型稳压电路140
4.2集成稳压电路141
4.2.1集成稳压器的基本应用电路142
4.2.2扩大输出电流的电路143
4.2.3输出电压可调的电路143
小结144
思考题144

数字电子技术篇
第5章组合逻辑电路147
5.1数字逻辑基础149
5.1.1数制与编码149
5.1.2逻辑代数与逻辑门152
5.1.3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160
5.1.4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常用公式164
5.1.5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167
5.2集成逻辑门172
5.2.1常用IC门简介172
5.2.2TTL门电路174
5.2.3CMOS门电路180
5.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186
5.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186
5.3.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89
5.4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及其应用192
5.4.1编码器192
5.4.2译码器196
5.4.3加法器206
5.4.4数据分配器和数据选择器209
5.4.5数值比较器215
5.5病房呼叫系统的调试218
5.5.1仿真电路图的调试218
5.5.2实物制作与调试220
小结222
思考题223
第6章时序逻辑电路224
6.1双稳态触发器227
6.1.1RS触发器227
6.1.2边沿JK触发器230
6.1.3边沿D触发器233
6.1.4T触发器和T′触发器235
6.1.5触发器功能的转换235
6.1.6触发器的应用237
6.2计数器240
6.2.1计数器的基本知识240
6.2.2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240
6.2.3二进制计数器244
6.2.4十进制计数器253
6.2.5N进制计数器268
6.3寄存器283
6.3.1数码寄存器283
6.3.2移位寄存器285
6.4篮球24s倒计时器的调试292
6.4.1仿真电路图的调试292
6.4.2实物制作与调试294
小结299
思考题300
第7章模-数混合器件与电子系统301
7.1集成555定时器303
7.1.1集成555定时器概述303
7.1.2集成555定时器的应用305
7.2数/模和模/数转换321
7.2.1D/A转换器321
7.2.2A/D转换器328
7.3自动温控报警模拟电路的调试336
7.3.1仿真电路图的调试336
7.3.2实物制作与调试337
小结339
思考题339
第8章NI Multisim操作入门342
8.1熟悉NI Multisim仿真软件344
8.1.1了解NI Multisim仿真软件344
8.1.2熟悉NI Multisim的用户界面及设置345
8.2掌握NI Multisim的基本操作346
8.2.1熟悉Multisim对元器件的管理346
8.2.2掌握Multisim输入并编辑电路的方法347
8.2.3掌握Multisim仪器仪表的基本操作347
8.3掌握NI Multisim的仿真方法350
8.3.1掌握仿真电路图的绘制350
8.3.2掌握仿真电路图的调试351
小结354
思考题354

参考文献356

前言/序言

本书是探索和实践基于职业岗位要求、工作过程导向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用型教材,力求体现理工类专业对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要求,密切结合集成电路等半导体器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突出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注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适当介绍与电子发展新技术相关的知识,便于学生分层教育、拓展知识,教学内容理论难度小,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为符合课程的特点并方便广大学习者,我们将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模拟电子技术篇,主要内容有:常用半导体器件、单元电子电路放大电路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第2部分为数字电子技术篇,主要内容有: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模�彩�混合器件与电子系统。另外,为了加强EDA技术,增加了EDA技能训练——NI Multisim操作入门,这些内容几乎涵盖了电子技术的所有基础理论,可为学习者设计电子电路或电子系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
本书部分章节配套了典型项目的仿真和实践制作,可引导学生在 “教、学、做”一体的训练中,了解电子工艺基础知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方法,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制作的调试与检验工艺,学会电子线路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提高对电子线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本书内容可按照48~120学时安排,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灵活安排学时。本书除附有大量工程案例外,还配套编写了练习册。练习册每章附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供学生练习。这些习题与教材内容紧密配合,深度适当,可安排学生课后练习,以检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信息、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电子工程设计和研制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我们将为使用本书的教师免费提供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需要者可以到化学工业出版社教学资源网站http://www.cipedu.com.cn免费下载使用。
本书由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孙晓艳、华旭奋担任主编,赵勇、杨小平参编,其中,华旭奋编写了绪论、第1~3章,赵勇、杨小平编写了第4章,孙晓艳编写了第5~7章,杨小平编写了第8章。全书由赵翱东主审。
本书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相关资料,在此也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致谢。
限于水平和经验,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电子技术的核心脉络与现代生活的万象图景 在我们步入这个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技术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领域,而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构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从晨起时唤醒我们的智能闹钟,到通勤路上指引方向的GPS导航,再到工作时处理海量数据的电脑,以及夜晚娱乐我们的高清电视,无一不彰显着电子技术的强大力量和无穷魅力。然而,这种无处不在的力量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是什么驱动着这些微小元件的协同运转,最终汇聚成我们所见证的便捷与高效? 要真正理解电子技术,并非需要成为一位深不可测的科学家,也无需精通繁复的数学公式。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把握其核心的脉络,理解其最基础的原理,并洞察其如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这本书,正是为有志于揭开电子技术面纱的你而准备的。它并非一本充斥着晦涩概念的学术论文集,也不是一本仅限于理论探讨的枯燥读物。相反,它更像是一幅生动的图景,将电子技术的精髓徐徐展开,从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这个引人入胜的世界。 从“电”的本质出发:理解一切的起点 一切电子技术的源头,都离不开对“电”的深刻理解。本书将从最基础的电学概念开始,如同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将我们带入电子世界的入口。我们将一同探讨电荷、电流、电压、电阻这些基本物理量的定义与相互关系。你会发现,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有着具象化的体现。例如,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电流是如何流动的?电池为什么能够提供能量?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蕴含在这些基础的电学原理之中。 进一步地,我们将深入了解电路的基本构成。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一个并联电路,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本的电子元件,它们在电路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将学会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理解电流和电压在不同元件中的分配和变化。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培养一种“电路思维”,能够帮助你理解更复杂的电子系统是如何由这些简单的组合构成的。 信号的传递与转换:电子技术的语言 电子技术的核心功能之一,便是对信号的产生、传递、处理和转换。那么,什么是信号?在电子领域,信号通常是指能够携带信息的电量变化,它可以是电压、电流的变化,也可以是电磁波的调制。我们生活中的声音、图像、文字,最终都要被转换成电子信号,才能在电子设备中进行处理和传输。 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信号,包括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信号的发生器,以及如何通过各种电路实现信号的放大、衰减、滤波等处理。例如,收音机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是如何被放大到足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视机图像的清晰度,是如何通过信号的滤波和处理来保证的?这些都离不开对信号处理的深入理解。 我们还将接触到数字信号,这是现代电子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数字信号以离散的0和1来表示信息,这使得信息可以被精确地存储、传输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你将了解到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构成现代电子电路最基本的“积木”。理解这些基本器件的工作原理,就如同掌握了电子世界的“字母表”,能够让你更清晰地认识到复杂的集成电路是如何由无数个这样的“字母”组成的。 从基础到应用:电子技术的广阔天地 掌握了基础的电学知识和信号处理的原理,我们就有了打开电子技术应用大门的钥匙。本书将带领你走进电子技术的广阔天地,领略其在各个领域的神奇应用。 通信技术: 从传统的电话通信到如今的互联网、5G,电子技术在信息传递的效率和速度上实现了飞跃。你将了解到无线电波如何携带信息,基站如何工作,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从手机的信号接收,到Wi-Fi的无线连接,背后都凝聚着精妙的电子技术设计。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是我们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进行娱乐的强大工具。其核心的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都离不开复杂的电子电路设计。你将了解到二进制运算如何实现,逻辑门电路如何构成更复杂的计算单元,以及如何通过集成电路实现微型化和高性能化。 消费电子产品: 智能手机、电视、音响、相机……这些琳琅满目的消费电子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电子设备。它们不仅仅是功能的堆砌,更是精巧的电子系统集成。理解这些产品的运作原理,能够让你更深刻地体会到电子技术如何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满足我们的多样化需求。 工业控制与自动化: 在工厂里,机器人手臂的精准操作,生产线的智能化调度,都离不开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微控制器(MCU)等嵌入式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新能源与能源管理: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如太阳能、风能,电子技术在能源的采集、转换、储存和分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如何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汽车的充电管理系统,都体现了电子技术的创新应用。 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维的启迪 本书的目标,不仅仅是向你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你的思维。通过对电子技术基础概念的理解,你将学会如何进行逻辑分析,如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如何寻找不同元件之间的联系。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电子技术问题时至关重要,同样也能迁移到其他领域。 同时,本书也鼓励读者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电子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通过掌握基础,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甚至参与到未来的技术创新中。 谁适合阅读这本书? 无论你是初次接触电子技术的学生,想要夯实理论基础;还是对电子产品充满好奇,希望了解其运作原理的爱好者;抑或是希望拓展技术视野,将电子技术应用于自身专业领域的从业者,本书都将为你提供一个清晰、系统、易于理解的学习路径。 它并非要求你具备深厚的物理或数学背景,而是通过清晰的讲解和实例,让你能够逐步领悟电子技术的精髓。或许,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个特定的应用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启一段新的学习旅程。 电子技术,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它连接着过去,塑造着现在,更描绘着未来。希望通过本书的引导,你能够点燃对电子技术的热情,理解其核心的脉络,并从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电子技术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堆砌,而是努力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比如,在讲解负反馈时,它会详细分析引入负反馈的原因、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负反馈来提高电路的性能。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我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结论,而是真正理解了电子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本书让我感觉,学习电子技术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

评分

我是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孙晓艳老师的《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对每一个概念的解释都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让我能够迅速掌握核心要点。特别是关于半导体器件的讲解,让我对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后续学习更高级的电子电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经典的电子电路设计实例,这些实例不仅能够巩固我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帮助我学习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评分

拿到这本《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基础(孙晓艳)》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一直对电子世界充满好奇,但苦于基础薄弱,很多复杂的概念都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其清晰的逻辑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比如电流、电压、电阻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比如将电路比作水管系统,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应用基础”这几个字。我学习电子技术,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钻研高深的理论,而是希望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实际的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甚至能够动手尝试一些简单的项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讲解了基础理论,还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一些最常见、最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例如二极管、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如何用这些元器件构建简单的电源、放大电路、甚至是一些基本的信号处理电路。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魅力,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评分

这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的图文并茂。对于电子技术这种需要形象化理解的学科来说,清晰的电路图和原理图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可圈可点,每一页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插图、表格和框图,它们准确地描绘了电路的结构,解释了器件的工作状态,并直观地展示了信号的传输和变化过程。我经常发现,有时候看一张图比看一段文字更能帮助我理解一个复杂的概念。而且,图中的标注清晰明了,并与文字讲解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学习支持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