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与庙堂

民间与庙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纪霖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社会
  • 文化
  • 民俗
  • 宗教
  • 政治
  • 中国历史
  • 传统文化
  • 民间信仰
  • 庙堂之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897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3666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5
字数:237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上下求索,到了当代受到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和社会尊严受到世俗化的不断冲击;随着中国日益卷入全球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知识分子内部的分歧也日益增大。知识分子应该怎样在知识被高度专业化、文化被商业操纵和元话语被解构的时代存在?作者通过探讨当代人文精神的危机、几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求索、启蒙的分化及其内在悖论等论题,剖析了当代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复杂面向,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回答。

作者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兼任上海市社联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日本爱知大学与东京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

目录

第一编 世俗化时代的人文危机

人文精神在俗世中的意义 3

精英文化的自我拯救 9

失落了的终极关怀 18

何种文明:十字路口的抉择 47

第二编 当代知识分子的上下求索

20 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67

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可能 74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 112

“我是19 世纪之子” 119

第三编 后现代终结现代性了吗?

“现代性”是否真的终结了? 135

后殖民文化批评之批评 142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意义 153

独白还是对话? 164

第四编 社会文化思潮之批评

启蒙的自我分化 173

启蒙如何起死回生? 195

儒家宪政的现实与历史 209

启蒙为何要与轴心文明接榫 238

两种启蒙:文明自觉,还是文化自觉? 254


《民间与庙堂》并非本书内容。 本书将带您深入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权力如何从根基涌现,又如何层层向上延伸,最终抵达权力中心。我们不会触及庙堂之上那些遥不可及的帝王将相,也不会描绘民间疾苦的悲歌,而是聚焦于一个更为普遍,却又鲜为人知的层面——地方精英与基层治理的互动。 本书开篇,我们将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村落入手。在那里,族长、乡绅、塾师、士绅等具有地方声望和影响力的人物,是如何凭借其智慧、财富、人脉以及对儒家伦理的精通,在日常生活中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秩序。他们如何调解邻里纠纷?如何组织乡勇抵御盗匪?如何筹措资金修建水利、兴办义学?他们的决策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乡土智慧和生存策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剥离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细节,展示民间社会自我管理的原动力。 接着,本书将视角转向地方官府。然而,我们关注的并非那些高高在上的封疆大吏,而是那些深入乡村,与地方精英直接打交道的基层官员。他们为何需要地方精英的配合?他们又如何运用权力,去影响、去引导、去整合这些分散的力量?从征收赋税到推行教化,从审理案件到赈济灾荒,每一个职能的实现,都离不开与地方社会的联结。本书将细致分析官府与地方精英之间微妙的权力博弈,以及双方在合作与制衡中,如何共同塑造地方的面貌。 本书的核心在于揭示一种“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与人们通常认为的自上而下的命令传达不同,很多政策的推行,实际上是地方精英在实践中进行解读、调整,甚至创造性地执行,然后通过他们的影响力,一点点渗透到整个社会肌体。例如,国家颁布的某项法律,在进入到具体的村落时,可能会因为地方风俗、人情关系,而呈现出与初衷不同的面貌。这种“地方化”的权力运作,既是基层社会弹性的体现,也是一种智慧的生存之道。 本书将重点剖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社区。我们选取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形态、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样本,力求呈现出地方治理的多元图景。有的社区,以宗族力量最为强大,族规家法成为实质性的约束;有的社区,则依靠地方会馆或商业团体的组织,形成强大的互助网络;还有的社区,则在宗教信仰的感召下,凝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将深入这些社区的肌理,探寻它们各自独特的治理逻辑和权力结构。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教育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那些兴办的义学,培养出的不仅仅是读书人,更是能够理解并传递主流价值、又能与地方现实相结合的中间力量。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他们如何在地方声望与官方认可之间找到平衡?他们的教育理念,又如何与民间信仰和习俗发生碰撞与融合? 本书的研究方法,将侧重于文本细微之处的解读,以及对历史片段的爬梳。我们不会提供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而是试图从具体的史料中,提炼出关于地方权力运作的生动细节。我们将关注那些被学者们忽略的家谱、族谱、碑记、契约、民间文学等一手资料,从中挖掘出关于地方精英的活动轨迹、人际网络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 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在宏大的国家机器和模糊的民间想象之外,一个真实存在的、更为精细化的社会运作机制。它展示了权力并非只存在于庙堂之上,同样也渗透在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家族、每一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力量,是维系中国古代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也是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视角。本书将为您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去审视我们脚下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普通人的智慧与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关于历史的好书,让我对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作者笔下的描写非常生动,仿佛我亲眼见证了那些发生在宫廷和民间的故事。书里详细介绍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帝王将相的奢华宴饮,到普通百姓的粗茶淡饭,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民间和庙堂割裂开来,而是通过各种细节展现了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那些出现在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有时也会在庙堂的决策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庙堂颁布的政令,也直接影响着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轶事和传说,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让我忍不住一页页地翻下去,想要知道下一个故事会是什么。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时代画卷,让我对那个遥远的过去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它让我开始思考,在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普通人的生活是如何被塑造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又如何汇聚成了时代的洪流。

评分

这本书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之旅,它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探索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奥秘。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民间智慧和庙堂策略的对比分析,它让我看到了不同层面的人物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方式来应对挑战和实现目标的。书中有许多关于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描写,都充满了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见解。作者善于从细微之处着眼,揭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原因。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也对历史的进程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它让我明白了,历史并非简单的事件堆砌,而是由无数个体选择和互动所构成的复杂而动态的系统。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在书中对各种仪式、习俗的解读,让我对那些看似神秘的传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无论是帝王祭祀的庄重,还是民间节日的热闹,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这些仪式背后象征意义的剖析,它不仅仅是形式,更是古人对天地、对人伦、对社会秩序的一种理解和表达。书中有许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的章节,读起来让人津津有味。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的想象力,更折射出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将这些民间故事与官方的庙堂文化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和融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些流传至今的传统有了更深的敬意。它让我明白了,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演变和融合中,吸收着来自不同层面的养分。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惊喜的阅读体验,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面貌。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我喜欢书中对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的分析,它让我看到了庙堂之上那些复杂的关系和政治博弈,也看到了民间那些微小的个体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和生存的。书中很多章节都深入探讨了法律、道德、习俗等社会规范是如何在民间和庙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德治”与“法治”的讨论印象深刻,它揭示了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在运用法律的同时,也高度重视道德教化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其内涵。这本书让我对古代中国的治理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亲身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脉搏。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能够抓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从中挖掘出深刻的意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解读,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社会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在不断地演进和变革中。书中有许多关于民间反抗和庙堂镇压的章节,这些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也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体会。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站在某一方的立场,而是力求呈现一个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展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他们各自的诉求和挣扎。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多维,它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舞台,更是无数普通人命运交织的宏大叙事。

评分

书很精致,内容很有看头,好评

评分

很喜欢的一本书,包装物流都不错

评分

送货很快,京东的物流真牛。

评分

民间实拍图给我看看嘛,中国移动的厉害?

评分

书不错,打折买的,很划算,是正版。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三联的书价格贵,但是书也不厚,内容是充实??。

评分

民间实拍图给我看看嘛,中国移动的厉害?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