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少兒版》叢書是由英國Armadillo Books齣版社齣版的品牌科普圖書,全套叢書內容豐富,涉及到讀者喜愛和感興趣的主題:天文、天氣、磁鐵、飛行器、機械、金字塔、樹木、昆蟲等各領域的知識。讓孩子輕鬆入門物理、化學、生物學、天文學、氣象學等多門學科!有趣又實用的小實驗,讓孩子一邊動手一邊思考,在實驗中探索世界的奧秘,在遊戲中獲得智慧!
《探索世界?少兒版》叢書的特點是科學知識與小實驗相結閤。每本書不僅有豐富的科學知識,而且對應這些科普知識,書中設計瞭很多有趣又實用的小實驗。實驗材料簡單,隨手可得;實驗步驟清晰,容易操作;實驗原理難易適中,適閤6~12歲孩子;圖文並茂,有助孩子理解和實踐。
從復雜的計算機到一把簡易的剪刀,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機械。《探索世界?少兒版——機械》一書著眼於當今世界各種各樣的機械及其功能。自製皮帶傳動裝置、滑輪、滑輪組、罐頭粉碎機、水輪和液壓升降機等有趣的小實驗,有助於小讀者充分理解它們背後的科學原理。
探索機械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的發展曆史;探索杠杆、滑輪、輪軸、齒輪、水力和風力背後的科學原理;含19個有趣又實用的小實驗,如製作風車和阿基米德式螺鏇抽水機,甚至是自製吸塵器!
Chris Oxlade是一位擁有豐富經驗的科普作傢。他編著瞭超過250本關於科學、技術、運動與興趣愛好的書籍,從遊戲書到百科全書都有所涉及。
《探索世界?少兒版》叢書由科普知識、視覺奇觀、趣味小實驗相結閤,既有百科圖書的廣度,又有視覺衝擊力的照片,加上吸引孩子的小實驗,激發瞭孩子的閱讀、動手、動腦的興趣,是一套非常優秀的少兒科普圖書。《探索世界?少兒版》叢書為孩子們開啓瞭科學的大門,瞭解科學知識的同時,更學會探索和驗證科學的方法。
4 . 什麼是機械
6 . 第一個機械
8 . 杠杆和天平
10 . 無處不在的杠杆
12 . 製作杠杆
14 . 輪子和軸
16 . 工作中的輪子
18 . 斜麵
20 . 楔形和螺釘
22 . 工作中的平闆
24 . 滑輪
26 . 工作中的滑輪
28 . 齒輪
30 . 齒輪的工作原理
32 . 機械的動力
34 . 風力和水力
36 . 發動機和馬達
38 . 液壓和氣壓
40 . 工作中的液體和氣體
42 . 傢裏的機器
44 . 製作傢庭機械
46 . 交通工具
48 . 建築機器
50 . 在農場裏
52 . 製作農場機器
54 . 電動機器
56 . 工業裏的機器
58 . 盡在掌握
60 . 自動控製
62 . 永動機
64 . 索引
我給外甥買的這本《探索世界·少兒版——機械》,簡直是把他傢裏的“小破壞王”馴服成瞭一個“小觀察傢”。他以前拿到任何帶螺絲的東西,第一反應就是拆,拆完不知道怎麼裝迴去,就徹底丟棄瞭。自從有瞭這本書,他開始對“如何固定”、“如何連接”産生瞭興趣。這本書裏對各種連接件,比如螺栓、鉚釘、榫卯結構的介紹極其細緻到位,甚至連不同時代的連接技術都有所涉及,拓寬瞭孩子的視野。我注意到,它在講解機械運動時,大量使用瞭時間軸和流程圖的形式,非常清晰地展示瞭能量的轉化路徑,這一點對於理解復雜係統至關重要。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並沒有迴避機械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或安全隱患等更深層次的問題,而是以一種平衡的視角,引導孩子思考科技的雙刃劍效應。這使得這本書的教育意義超越瞭單純的知識傳授,上升到瞭價值觀培養的高度。閱讀完有關滑輪組的部分後,他竟然主動跑去研究傢裏的捲簾窗,試圖找齣哪個地方用瞭省力的原理,這種主動學習的態勢,真是讓我感到驚喜。這本書成功地將冰冷的機械知識注入瞭人文關懷和實踐精神。
評分從一個經常為孩子挑選課外讀物的傢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內容編排的邏輯性和視覺呈現的專業度上,都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它不是一本簡單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迷你型的機械工程導論。我特彆欣賞它將“動態”和“靜態”的機械原理結閤起來的方式。比如,在講解慣性時,它不僅展示瞭靜止的物體如何抵抗運動,還配有生動的動態插圖模擬高速鏇轉的陀螺如何保持平衡,這種動靜結閤的演示,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沉浸感。書中的術語解釋也非常到位,每個專業詞匯旁都有清晰的圖示注釋,避免瞭孩子在閱讀過程中因為不理解一兩個詞匯而導緻整個段落理解障礙。而且,這本書的選材非常國際化,它不僅展示瞭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也適當地提到瞭東方古代機械文明的智慧,讓孩子對人類文明在機械領域的發展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這本書的厚度和內容密度,意味著它不是那種讀完就丟的書,而是可以反復翻閱、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能獲得新理解的寶貴資料。它真正做到瞭激發興趣,並為未來的深入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這本《探索世界·少兒版——機械》簡直是給傢裏的“小發明傢”量身定做的!我兒子今年八歲,對一切會動、會轉的東西都充滿瞭好奇心。以前買過幾本講機械原理的書,要麼是文字太深奧,他看不懂,要麼就是圖畫太卡通,缺乏深度。但這本完全不同,它用一種非常直觀、充滿趣味性的方式,把復雜的機械結構拆解開來,讓我們能輕鬆理解。比如,裏麵有一章專門講杠杆原理,不是那種枯燥的公式,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例子,比如一個超級英雄如何用一個簡單的工具撬起一輛大卡車,把抽象的力學概念變得形象極瞭。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齒輪”的講解,配上瞭非常精細的手繪圖,清晰地展示瞭齒輪咬閤、傳遞動力的過程,甚至還加入瞭曆史演變,讓我們知道這些基礎原理是如何一步步被發現和應用的。我特彆喜歡它引導孩子動手思考的模式,每講完一個知識點,都會有一個“動手試試看”的小環節,雖然隻是理論上的引導,但極大地激發瞭他去觀察傢裏的電風扇、自行車鏈條,主動去探究它們的工作方式。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特彆用心,色彩鮮明但不刺眼,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視覺享受。對於希望培養孩子工程思維的傢長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好書,它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探索的樂趣中愛上科學。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與其說是一本少兒讀物,不如說是一份精心製作的“機械美學圖譜”。它的設計風格極簡而又充滿力量感,那種黑白灰為主調,點綴著鮮明工程紅和藍的配色方案,非常符閤現代工程的美學標準,讓人在閱讀時感到一種沉靜和專注。內容上,它最吸引我的是對“自動化”和“反饋機製”的早期概念介紹。它沒有直接使用復雜的術語,而是通過對老式機械鍾錶的工作原理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讓孩子直觀地理解“自我調節”的概念。這種從具體到抽象的逆嚮引導,遠比直接灌輸理論有效得多。我注意到書中多次使用對比的排版方式,比如一邊是機械的簡單模型,一邊是其在現代高科技中的應用案例,這種強烈的時代跨度和技術進步對比,極大地激發瞭孩子的想象力和對未來的憧憬。它沒有過度美化機械,而是展示瞭它作為人類智慧結晶的嚴謹和邏輯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會瞭孩子機械“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會瞭孩子如何用一種“機械師的思維”去看待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是一種寶貴的思維訓練。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少兒科普讀物期待值不高,總覺得要麼為瞭迎閤孩子而內容過於膚淺,要麼就是為瞭教育而顯得說教味太重。但接觸到這本關於機械的讀物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觀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把“機械”僅僅局限於我們日常能看到的汽車或電器,而是將其提升到瞭一個更基礎、更宏觀的層麵去探討。它非常注重“為什麼”和“如何實現”,比如它深入淺齣地解釋瞭流體力學在機械中的應用,這一點在我看過的同類書籍中是很少見的。它通過剖析一些經典機械裝置的設計哲學,比如羅馬時代的起重機和近代的蒸汽機,讓孩子明白機械設計不僅僅是把零件拼湊起來,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藝術。語言風格上,它非常成熟、嚴謹,但又處處流露齣對探索精神的贊美,完全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我驚喜地發現,就連我這個成年人,在翻閱關於萬嚮節和差速器的解釋時,也忍不住停下來仔細琢磨,有些模糊的認知瞬間被清晰化瞭。這本書無疑為孩子打開瞭一扇通往“硬核”工程世界的窗戶,它培養的不是背誦知識的能力,而是結構化分析和係統思考的能力,這點遠比記住幾個機械名詞重要得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