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窟寺位于甘肃泾川县,根据“大魏永平三年”题记,可知南石窟寺建于公元510年,其刻碑者为北魏名将奚康生。奚康生,河南洛阳人,《魏书》《北史》皆有传,历北魏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先后任南青州、华州、泾州、相州刺史等。南石窟寺为奚康生所修建,当时动用耗费物力之巨大,史书多有记载。
南石窟寺碑原存南石窟寺,民国初年出土于泾川王家沟村。碑通高225厘米,宽105厘米,厚17厘米。题额阳刻“南石窟寺之碑”,笔意介于篆隶之间。额上有楷书“石窟寺主僧斌”六字。碑文楷书 23行,行38字,下有断缺,现每行*多存34字。
薛晓源,博士,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画》杂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博物学经典译丛》《博物学经典丛书》等,计三十多种博物学著作。
刘波,字荷生。原籍山西,1974年生于内蒙古。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艺术史博士学位。现供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副主席。发表学术论文、艺术评论、随笔、诗词联语等计四十余万字。出版个人画集、文集、书法集、译著等著作十余部。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采用的是一种简洁而大气的风格,与碑刻本身的古朴气质十分契合。翻阅时,纸张的触感舒适,印刷清晰,没有廉价感。我喜欢书籍整体呈现出的那种厚重感,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内容和史料价值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厚重。我曾与其他一些碑刻图录进行比较,发现这本书在拓片的精细度和资料的稀有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录,更是一部关于魏南石窟寺碑刻艺术的权威性著作。
评分翻阅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魏南石窟寺之中,与那些古代的工匠和书法家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块碑石,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一种审美。我特别留意那些带有造像记的碑刻,它们不仅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更是当时人们虔诚信仰的体现。通过这些文字,我能够想象到当时人们祈求平安、祈求福报的心情,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这种将艺术与信仰相结合的特质,在魏南石窟寺的碑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莫过于那些“未刊本”的出现。在浩如烟海的碑刻研究中,许多珍贵的资料往往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广为流传。而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是下了一番苦功,搜集整理了这些难得一见的拓片。这对于我们这些渴望深入了解碑刻艺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仔细辨认碑文,虽然有些字迹由于年代久远而略显模糊,但在精拓技术的加持下,依然能够大致辨识,并从中窥见那个时代书法家的风采。这些“未刊本”就像沉睡的宝藏,被这本书唤醒,让我们有机会一睹其真容。
评分迫不及待地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清晰、饱满、富有质感的拓片。每一笔每一画,都仿佛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带着古朴的韵味。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尤其关注拓片的精细程度。这本书的拓片处理得非常到位,不仅保留了碑石的自然肌理,更将书法本身的笔画变化、起笔落笔、转折方圆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魏南石窟寺碑的隶书风格,那种雄浑古朴,又带着一丝飘逸灵动,与之前的汉碑风格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我尝试着对照着拓片临摹,感受其中蕴含的用笔之道,那种涩行、提按的微妙变化,在这些精拓本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古代书法史的业余研究者,我深知碑刻在书法史上的重要性。《魏南石窟寺碑》的出版,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对魏碑的笔法特征,特别是其雄强、方折、内擫的特点深感兴趣,而魏南石窟寺碑恰恰是研究魏碑转折时期,甚至说是早期魏碑的重要依据。我会在阅读时,细致地揣摩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感受其用笔的力度与节奏。这本书中的拓片,质量极高,几乎看不到模糊不清的地方,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碑刻的原貌,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书法艺术的精髓。
评分读罢此书,我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敬意。敬意献给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奉献的古代工匠和书法家,他们的智慧和技艺,留下了如此璀璨的艺术瑰宝。也敬意献给那些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遗产而辛勤付出的编纂者和出版者。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保护和研究中国古代碑刻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让我们有机会再次领略到魏南石窟寺碑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
评分总而言之,《魏南石窟寺碑(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是一部集艺术性、学术性和收藏性于一体的优秀碑刻图录。它不仅为我提供了精美的视觉享受,更让我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热爱中国古代书法、对碑刻艺术感兴趣的朋友们。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历史的深度;它是一面镜,让我们得以照见艺术的辉煌。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碑刻书籍不仅在于提供精美的图片,更在于其背后的学术价值。这本书虽然以精拓为主,但其选本的眼光,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魏南石窟寺,作为中国石窟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碑刻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和历史地位。通过这些碑刻,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化风貌,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每一篇碑文,都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评分对于想要系统学习魏碑书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藏。我一直认为,学习书法,尤其是学习古代碑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临摹。而一本好的碑刻拓片集,是临摹者最忠实的伙伴。这本书中的拓片,清晰度极高,能够让我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笔画的形态和力度。我还会尝试着去研究碑文的结构,分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碑刻的整体布局和章法。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魏南石窟寺碑》,就被其厚重的历史气息和精美的拓片所震撼。书名中的“中国名碑精拓未刊本精选”几个字,已经足以勾起我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无限遐想。我一直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刻艺术情有独钟,那是一个书法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辉煌时期,涌现了无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法珍品。而魏南石窟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而庄严的色彩,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深入了解那个时代书法艺术的书籍,尤其是那些鲜为人知但又极具艺术价值的“未刊本”,更是如同珍宝一般。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