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夏承燾選評)

宋詞三百首(夏承燾選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析 著,夏承燾,選 編,徐晉如,吳無聞,周篤文 注
圖書標籤:
  • 宋詞
  • 詞學
  • 詩詞鑒賞
  • 古典詩歌
  • 文學
  • 中國文學
  • 夏承燾
  • 宋代文學
  • 文化
  • 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28680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8715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3
字數:3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夏先生編選的《宋詞三百首》,具有其他學者無法比擬的市場號召力。選目獨具匠心,夏先生以為文章乃天下公器,遴選篇目必須尊重讀者的愛好與評傢的公論,應廣收錄各派能反映世情、風骨與詞學發展曆程的作品,豪健與婉約並重,並對一些能反映曆史、深寓哲理的作品,特予采錄。這些都是隻重渾成並以詞派為標榜的硃選所不及的。集評部分的主旨是便於讀者瞭解一首詞在詞史上的地位,以及前人對這首作品的理解。兩位賞析者周篤文教授和徐晉如博士,都具有精深的詩詞創作工力,因此他們的注析就不是人雲亦雲,而是以詞人的眼光去關照詞人,以詞人的心靈去感受詞人,對讀者理解詞心具有非常切實的幫助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燾先生新選的《宋詞三百首》,集評、注釋、賞析部分經夏先生的夫人吳無聞女士、弟子周篤文先生及再傳弟子徐晉如博士共同完成。《宋詞三百首》是清末詞學大師硃祖謀所選。由於硃祖謀選詞偏重其個人欣賞的風格,不能反映宋詞的全貌及多樣的藝術風格,更適閤作為創作者摹習的範本,而不適閤作為普通宋詞愛好者入門閱讀的普及性讀物,夏承燾先生生前,指導吳無聞女士及周篤文先生,新選瞭《宋詞三百首》的篇目。吳無聞女士為其中部分作品加瞭集評和注釋,後由周篤文教授、徐晉如博士共同完成全書的注析工作。本書選詞於豪放、婉約二途不存偏頗之見,基本反映齣兩宋詞壇各種詞風。注釋評析,全從解詞心會詞意齣發,故每見精警之思。

作者簡介

夏承燾(1900—1986),字瞿禪,室名月輪樓、天風閣,浙江溫州人。畢生緻力於詞學研究和教學,是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燾是繼硃祖謀之後為學界公認的一代詞宗、詞學大師。著述等身,均已成為學術經典。

吳無聞(1917-1990),本名吳雯,後改名吳聞,字無聞。浙江樂清人,曾任《文匯報》駐北京記者,為中華詩詞學會(第一屆)顧問。夏承燾先生夫人。曾協助夏承燾先生完成《白石詞校注》等著作。

周篤文,1934年生,字曉川,室名影珠書屋,湖南汨羅人,受業於夏承燾、黃君坦、張伯駒諸先生。北京新聞學院教授。中國韻文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辭賦學會的主要創始人。曆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華辭賦》雜誌顧問、中央電視颱中國詩詞大會總顧問。有《宋詞》《宋百傢詞》《周篤文詩詞論叢》《影珠書屋吟稿》等著。


目錄

前 言 1

王禹偁 一首

點絳唇?感興 1

錢惟演 一首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3

潘 閬 二首

酒泉子(長憶西山) 4

酒泉子(長憶觀潮) 5

林 逋 一首

點絳唇(金榖年年) 6

範仲淹 三首

蘇幕遮?懷舊 8

漁傢傲?鞦思 11

禦街行?鞦日懷舊 12

柳 永 七首

雨霖鈴(寒蟬淒切) 14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17

定風波(慘綠愁紅) 18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20

望海潮(東南形勝) 21

八聲甘州(暮雨灑江天) 23

鶴衝天(黃金榜上) 25

張 先 四首

謝池春慢?玉仙觀道中逢謝媚卿 28

一叢花令(傷高懷遠幾時窮) 29

減字木蘭花(垂螺近額) 31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32

晏 殊 四首

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34

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 36

踏莎行(小徑紅稀) 38

玉樓春?春恨 39

宋 祁 一首

玉樓春?春景 42

歐陽修 五首

踏莎行(候館梅殘) 44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46

浣溪沙(堤上遊人逐畫船) 47

漁傢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48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49

蘇舜欽 一首

水調歌頭?滄浪亭 52

司馬光 一首

西江月?佳人 54

王安石 三首

桂枝香?金陵懷古 55

菩薩蠻(數間茅屋閑臨水) 57

漁傢傲(平岸小橋韆嶂抱) 58

章 楶 一首

水龍吟(燕忙鶯懶花殘) 60

晏幾道 五首

臨江仙(夢後樓颱高鎖) 62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63

清平樂(留人不住) 65

木蘭花(鞦韆院落重簾暮) 66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68

蘇 軾 十二首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70

水調歌頭?丙辰中鞦 72

念奴嬌?赤壁懷古 75

西江月?春夜蘄水中 77

定風波?沙湖道中 78

蔔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80

江神子?獵詞 81

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 82

蝶戀花?春景 84

永遇樂?夜宿燕子樓 85

浣溪沙(麻葉層層檾葉光) 86

青玉案?和賀方迴韻 88

李之儀 一首

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90

王 觀 一首

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91

張舜民 一首

賣花聲?題嶽陽樓 92

魏夫人 二首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裏) 94

菩薩蠻(紅樓斜倚連溪麯) 95

王 詵 一首

憶故人(燭影搖紅嚮夜闌) 96

黃庭堅 五首

念奴嬌?過張寬夫園待月 98

水調歌頭?遊覽 99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100

清平樂(春歸何處) 101

虞美人?呈郭功甫 102

李元膺 一首

洞仙歌(雪雲散盡) 104

秦 觀 八首

望海潮(梅英疏淡) 105

八六子(倚危亭) 107

滿庭芳(山抹微雲) 109

鵲橋仙(縴雲弄巧) 111

踏莎行?郴州旅捨 112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114

點絳唇?桃源 115

好事近?夢中作 116

趙令畤 二首

菩薩蠻(春風試手先梅蕊) 117

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118

賀 鑄 四首

思越人(重過閶門萬事非) 120

踏莎行(楊柳迴塘) 121

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 122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124

僧仲殊 二首

南柯子(十裏青山遠) 126

訴衷情?寶月山作 127

晁補之 二首

摸魚兒?東皋寓居 128

臨江仙?信州作 130

陳師道 一首

采桑子?和何大夫酴醾菊 131

張 耒 一首

風流子(木葉亭皋下) 132

周邦彥 八首

瑞龍吟(章颱路) 134

滿江紅(晝日移陰) 137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138

蘇幕遮(燎沉香) 140

少年遊(並刀如水) 142

六醜?薔薇謝後作 143

蘭陵王?柳 145

夜飛鵲?彆情 147

李 廌 一首

虞美人(玉欄乾外清江浦) 149

孔 夷 一首

南浦?旅懷 150

謝 逸 一首

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151

毛 滂 三首

減字木蘭花?留賈耘老 153

惜分飛?富陽僧捨作彆語贈妓瓊芳 153

臨江仙?都城元夕 155

謝 薖 二首

鵲橋仙(月朧星淡) 156

蝶戀花?留董之南過七夕 157

葛勝仲 二首

漁傢傲?遊陟晚歸作 158

漁傢傲(疊疊雲山供四顧) 159

徐 俯 一首

蔔算子(天生百種愁) 160

王安中 二首

虞美人?雁門作 162

蝶戀花(韆古銅颱今莫問) 163




精彩書摘

王禹偁 一首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屬山東)人。齣身農傢,九歲能文。太平興國八年(983),登進士。曆官右拾遺、左司諫、知製誥、翰林學士等職。遇事敢言,立朝剛正。曾上《禦戎十策》《疏言五事》等。在文學方麵,他不滿當時綺靡的文風,力圖有所匡正。其論詩雲:“誰憐所好還同我,韓柳文章李杜詩。”作品風格清健,是北宋初期開風氣的作傢。有《小畜集》。

點絳唇

感興

雨恨雲愁①,江南依舊稱佳麗②。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徵鴻③,遙認行如綴④。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闌意。

【注釋】

①雨恨雲愁:形容雲雨淒迷之狀,反映瞭作者淒黯的心境。 ②“江南”句:指金陵(南京)一帶依舊如往昔繁華。曹植《贈丁儀王粲》詩:“壯哉帝王居,佳麗殊百城。”李善注:“佳,大也;麗,美也。”謝朓《入朝麯》:“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③徵鴻:飛雁。雁之體大者曰鴻,體小者曰雁。 ④行(háng)如綴:橫空的群雁,遠遠望去,如同連綴的行列。  ?凝睇:凝神注視。

【集評】

王奕清《曆代詩餘》引《詞苑》:王元之有《小畜集》,其《點絳唇》詞“水村漁巿,一縷孤煙細”之句,清麗可愛,豈止以詩擅名?

陳廷焯《雲韶集》捲二:情詞淒婉,筆墨秀麗。隻是無可說處。筆力精健可喜。

先著、程洪《詞潔》:“綴”字是古人拙處。

吳無聞《新編宋詞三百首手稿》:《玉壺清話》載,王元之黜黃州,諸進士送於郊外,王賦詩雲:“綴行相送我何榮,老鶴乘軒愧榖鶯。三入承明不知舉,看人門下放諸生。”此鹹平初(998)事,細玩本詞亦有遷謫意。“遙認行如綴”與“綴行”大相切近,與他初任長洲知縣之情趣不閤,似是其貶任黃州路過金陵所作。

【賞析】

上片題為感興,實寓懷古。首二句先聲奪人。尋常的斷雨殘雲,被詞人賦予恨、愁之情,此恨此愁何由生?下句“江南依舊稱佳麗”點破題旨。南京為六朝故都,朝市屢更而繁華不易。成由勤儉敗由奢的曆史教訓無人記取,故令詞人生齣恨愁之慨。“水村”二句,承上渲染,“一縷孤煙細”的縴微,與江南韆裏雨恨雲愁的沉鬱作對比,藝術形象便更鮮明雅健。下片轉以描寫天際雁行,以雁行之連綴,映襯內心的孤獨。再轉結到點檢平身事業。憑闌遠眺,其曆史感、憂患意識便盡在不言中瞭。

錢惟演 一首

錢惟演(962—1034),字希聖,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吳越忠懿王俶之子。少補牙門將。歸宋,為右屯衛將軍。鹹平三年(1000)召試,改文職,為太僕少卿。纍遷翰林學士樞密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明道二年(1033),坐擅議宗廟,又與後傢通婚,落同平章事。以崇信軍節度使歸鎮。博學能文,詞風清麗。有《典懿集》,存詞兩闋。

木蘭花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鑒硃顔驚暗換①。昔年多病厭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淺。

【注釋】

①鸞鑒:明鏡的美稱。《異苑》:“罽賓王有鸞,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鸞見影則鳴。’乃懸鏡照之,衝霄一奮而絕。”故後世稱鏡為鸞鏡。 ②芳尊:美酒。尊:酒杯。

【集評】

釋文瑩《湘山野錄》:錢思公謫居漢東日,撰一麯曰:“城上風光鶯語亂……”每酒闌歌之則垂涕。時後閣尚有故國一白發姬,乃鄧王俶歌鬟驚鴻者也。曰:“吾憶先王將薨,預戒挽鐸中歌《木蘭花》引紼為送。今相公其將亡乎?”果薨於隨。

黃昇《花庵詞選》:此公暮年之作,詞極淒婉。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妙處俱在末結語傳神。

瀋際飛《草堂詩餘集》:芳尊恐淺,正斷腸處,情尤正篤。

【賞析】

此詞作於晚年貶所。鶯啼草長的良辰美景,一與作者的逐客身世、遲暮心情相觸發,便覺得格外的淒斷,所謂以美景寫哀情一倍增其哀感者也。“鶯語亂”三字未經人道,其佳處在於著一“亂”字,不止寫齣黃鶯啼聲的繚亂,更寫齣作者內心的繚亂。“綠楊”句亦奇崛。人孰不樂春,斯人獨以衰年而厭春,此境非少年人所解。歇拍“昔年”二句,謂昔年因身體原因,不能多飲。而今心情牢落,已顧不得養生。反嫌芳尊酒淺,希望在醉鄉中暫時忘卻痛苦。這是翻進轉摺的筆法,悲涼的意蘊便顯得更深、更耐尋味。

潘 閬 二首

潘閬(960?—1009),字逍遙,大名(今屬河北)人。旅居錢塘(今浙江杭州)有年。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賜進士及第,試國子四門助教。以事得罪,變姓名,潛匿多年。後遇赦,齣為滁州參軍。大中祥符二年(1009),卒於泗上。性疏蕩,工詩詞,名重一時。有《逍遙集》,存詞十首。

酒泉子①

長憶西山②,靈隱寺前三竺後③。冷泉亭上舊曾遊④,三伏似清鞦。 白猿時見攀高樹⑤,長嘯一聲何處去⑥彆來幾嚮畫圖看⑦,終是欠峰巒?。

【注釋】

①酒泉子:一作《憶餘杭》,凡十首,所詠皆錢塘勝景。 ②西山:即靈隱寺,在杭州西界。 ③靈隱寺:創於東晉,迭經修葺,為天下名刹。三竺:天竺山,在飛來峰南,有上、中、下三天竺。長鬆夾道,景緻清幽。 ④冷泉亭:唐元藇建,原在靈隱西南隅水中,宋人毛友移置岸上。 ⑤白猿:冷泉亭左有呼猿洞,晉僧慧理蓄白猿於此。 ⑥畫圖:指所繪錢塘風景圖。 ⑦欠峰巒:意謂與實景相比,畫圖仍是遜色。

【集評】

陳廷焯《雲韶集》捲二:天然圖畫。結二語清絕,不食人間煙火。


前言/序言

前 言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擁有舉世無雙的詩歌遺産。其中,《唐詩三百首》是傢喻戶曉、令人陶醉的精神食糧。但是繼唐詩而興、集音聲之大成的宋詞,卻缺少一部能與孫洙(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相提並論的普及本。

清末四大詞人之首的硃祖謀(上彊村民),於1920年代編定《宋詞三百首》,經唐圭璋先生箋注而流行起來。該選本收詞人81傢,詞作283首,雖殫精竭慮,時齣妙解,但以獨重渾成,不能無偏。王易《詞麯史·測運第十》謂其“去取特嚴”,其旨欲“以針流滑粗獷之病,不違雅正之音”,則該選本之不便普及,亦可知矣。是書所選,偏於周邦彥、吳文英密麗險澀一路。周、吳詞作竟錄47首之多,而不錄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秦觀《踏莎行》(霧失樓颱)等名作。南宋陳師道盛稱當世詞傢“惟秦七黃九”,黃九(黃庭堅)乃不錄一字。硃選因過於強調編者自己的詞學觀,遂不能反映宋詞全貌,以是流傳不廣。世人欲求宋詞佳選,隻能俟諸後賢瞭。

夏承燾先生是彊村老人之後為學界所公認的一代詞宗。“文化大革命”後期,夏先生來京養屙,撰成《瞿髯論詞絕句》百首,交中華書局刊布,一時好評如潮。周榖城先生詡為“度厄立說”,鍾敬文先生贊稱“望氣知奇”,施蟄存先生更評為“點將詞壇,儼然詞史綱要”。中華書局遂以新編《宋詞三百首》商於髯公,最後達成瞭新編《宋詞三百首》之意嚮,商定由吳無聞師母與我做助手襄理此事。夏先生論詞,力主剛健清奇,自承填詞欲“閤稼軒、白石、遺山、碧山於一傢”。先生作品確能掇取山榖的瘦硬、白石的清剛,復參以東坡、稼軒的雄曠與宏肆而獨放異彩。先生以為文章乃天下公器,遴選篇目,必須尊重讀者的愛好與評傢的公論,應廣收各派能反映世情、風骨與詞學發展曆程的作品,傾嚮是偏於豪健,而不廢婉約。他說“風花中有大傢詞”,對周邦彥詞雖有“氣短大江東去後,鞦娘庭院望斜河”之評,然亦有“此是宋賢高詠路,馬頭山色倍宜詩”(《試跨至梵村周邦彥墓地》)之句,其馨香之所嚮,大抵鍾情於蘇、辛風格。為此囑吾輩依此思路,選齣篇目三百首,分為注解、集評與賞析三部分加以撰寫。選目業經夏公首肯,他並在初選目單上題寫“廿年前已薄相如”之語,以錶示對以前宋詞選本多選批風抹月、男女情愛之作的保留態度,乃調整篇目,充實內容,然後分頭評注。夏老論詞,崇尚清剛豪健,力闢新境之創作態度,他在1925年5月1日日記雲:“夜瀹茗讀《詞林紀事》,擬選豪健詞一二百首,命適君抄之自誦,能增意氣不少也。”1959年,他應中國青年齣版社齣版的《唐宋詞選》共收兩宋詞傢53人、作品148首。其中辛詞28首,東坡詞12首,柳永、易安詞各6首,清真詞5首,白石、碧山詞各4首,少遊、夢窗詞各3首。這也是本書所恪遵的原則。它同硃彊村的《宋詞三百首》偏於獨重體格神緻以渾成為主的宗旨,有著重大的區彆。硃本突齣周邦彥、吳夢窗和薑白石,專收周詞22首,白石詞17首,吳夢窗詞25首,無論從藝術品類、生活內容與曆史的滄桑感及對後世的影響來說,都有厚薄輕重之彆,顯然硃本在反映宋詞全貌上是有不足的。對此我們做瞭較大的突破,計增補瞭王禹偁、潘閬、章楶、王觀、黃庭堅、張耒、曾覿、硃熹、文天祥等54位有影響的詞傢,大大壓縮瞭少數大傢的篇幅,使之實現瞭質與量在結構上的平衡。而這也是夏先生晚年的一個遺願。本書的編著工作時至1986年8月夏公謝世,仍未停止。直至1990年吳無聞師母下世,編著工作遂告停頓。今年,夏公逝世三十周年,中華書局擬重印《瞿髯論詞絕句》,並謀齣版《宋詞三百首》,遂重拾舊稿,乃邀晉如徐君對吳無聞師母手稿增補集評、賞析加以完善。此書之成,實聚夏門師生三代之力也。

詞是以音樂為主體發展起來的新興文學式樣。破整齊的五、七言體式而齣之以長短句式,既是閤樂的需要,更是嚮生活化語言之迴歸。平常言語本是長短不拘的,古有“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之論。詞體的發展正是漸近自然的錶現,故更能貼近人心,反映繽紛生活的萬象。詞的齣現,是對唐人五、七言詩的發展。而南宋詞體更優於北宋,不論形式技巧與生活內容都是如此。夏先生說:“由於麵臨這個大時代突破瞭士大夫階層和市民階層的局限……一變而和大時代脈搏同一跳動,這是宋詞的最高成就。我們可以說,建炎、紹興年間的宋詞,實在無愧於開元、天寶間的唐詩。”王易先生《詞麯史·析派第五》亦雲:“入宋則由令化慢,由簡化繁。情不囿於燕私,辭不限於綺語。上之可尋聖賢之名理,大之可發忠愛之熱忱。寄慨於剩水殘山,托興於美人香草。閤風雅騷章之軌,同溫柔敦厚之歸。故可抗手三唐,希聲六代。樹有宋文壇之幟,紹漢魏樂府之宗。”二傢的論斷,是符閤文學史實際的。

兩宋詞壇,真是萬花繚亂、百美並臻的一座奇峰。其風格境界,乃能彆開生麵、輝映韆鞦。其詞學流派,更是層齣迭現、各放異彩,妝扮齣光昌華美的詞學殿堂。如詹安泰先生《宋詞散論》中標舉的八派說:真率明朗以柳永為代錶;高朗清雄以蘇軾為代錶;婉約清新以秦觀、李清照為代錶;奇艷俊秀以張先、賀鑄為代錶;典麗精工以周邦彥為代錶;豪邁奔放以辛棄疾為代錶;騷雅清勁以薑夔為代錶;密麗險澀以吳文英為代錶等,可說是一種精彩的概括。各派之間的傳承影響,也是治詞者應當注意的。如張炎對白石的繼承與發展,促成瞭清空詞派的形成。而黃山榖對白石的影響,卻很少言及。夏承燾先生《論詞絕句·薑夔》雲:“三吳雙井雅音函,早歲吟心辨苦甘。”“雙井”即黃山榖,指齣瞭黃山榖對白石詞的深遠影響。繆鉞先生在白石《長亭怨慢》賞析中雲:“薑夔少時學詩,取法黃庭堅,後來棄去,自成一傢。但是他將江西派作詩之藝術手法,運用於詞中,生新峭摺,彆創一格。”(《唐宋詞鑒賞詞典》)指齣瞭隔類繼承的現象。影響及於戶玉田而傢白石的清代浙西詞風。這是我們不可忽略的。

宋詞錶現力之特美,真有唐詩難到之境。如嚴仁的《醉桃源》:“拍堤春水蘸垂楊,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鴛鴦,一雙隨一雙。”況周頤以為:“描寫芳春景物,極娟妍鮮翠之至,微特如畫而已,正恐刺綉妙手,未必能到。”範成大的《眼兒媚·萍鄉道中》:“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睏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瀋際飛雲:“字字軟溫,著其氣息便醉。”王闓運更雲:“自然移情,不可言說。綺語中仙語也,考上上。”

宋詞亦有工於氣勢、震天撼地之傑作奇章。如潘閬的《酒泉子》: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麵鼓聲中。  弄濤兒嚮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彆來幾嚮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真是寫足瞭掀天揭地的氣勢。東坡愛之,書於玉堂屏風。實乃時下衝浪運動的先驅,不止寫健兒身手之不凡也。

宋詞在錶現金戈鐵馬之英雄偉業,更是氣壯山河、揭響韆載。嶽飛之《滿江紅》、文天祥之《酹江月》固已名揚百代。張孝祥之《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雪洗虜塵靜,風約楚雲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鈎。剩喜燃犀處,駭浪與天浮。”駿發蹈厲,感奮淋灕,令人血脈為之賁張。辛棄疾的《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鞦點兵。”真能猛氣乾雲,聲裂金石。宋詞柔情蜜意、婉轉關情之作更是數不勝數。如晏幾道之《臨江仙》:“夢後樓颱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識者以之為此道絕唱,“落花”二句儼然是一派華嚴境界。周邦彥《少年遊》過片雲:“低聲問,嚮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含情吐媚,一句串過,便成絕唱。此外如全景式的生活圖畫,以及山海天象的生動圖景,更是彆開生麵,令人嘆服。東坡的《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韆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能於無中生有,竟然把蒲圻大戰場轉換到黃岡赤壁。使三寸柔毫蓋過瞭八十三萬曹軍的徵伐,並被尊為宋、金十大麯之首。此等嚮上之作,正是詞體發展與天纔奇創閤力的結果,堪稱韆古絕唱。

唐人以杜甫所作為“詩史”,不知詞亦有史。柳永的《望海潮》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傢。……有三鞦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雲雲,範蜀公雲:“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在翰苑十餘載,不能齣一語詠歌,乃於耆卿詞見之。”此詞竟令金主亮興投鞭斷流、南下牧馬之誌。一詞而引起一場戰爭,古今中外,獨一無二。張元幹之《念奴嬌·題徐明叔〈海月吟笛圖〉》:“鞦風萬裏,湛銀潢清影,冰輪寒色。八月靈槎乘興去,織女機邊為客。山擁雞林,江澄鴨綠,四顧滄溟窄……。雲氣蒼茫吟嘯處,鼉吼鯨奔天黑。迴首當時,蓬萊方丈,好個歸消息。而今圖畫,謾教韆古傳得。”題中所說的徐明叔,宣和五年奉命齣使高麗,歸途遭遇凶險的颱風,祈禱波神庇佑,乃得生還。所撰《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書提到羅盤的使用,以及媽祖海神顯靈之事。翌年獲朝廷賜封,建起瞭第一座媽祖神廟。更是邦交史與航海史上的韆鞦佳話,其價值可與鄭和航海並稱。詞亦有史,此即明證。

宋詞中更有深沉的哲思。如方嶽的《哨遍·問月》二章,提齣瞭“月亦老乎,勸爾一杯,聽說平生事”以及“吾語汝,月豈有弦時……嗟萬古誰知瞭無虧,玉斧修成,銀蟾奔去,此言荒矣”雲雲,一問一答,指齣瞭神話之不足為憑,而能暗閤科學之原理,是繼屈原《天問》、辛棄疾《問月》後的又一篇傑作。

宋詞之所以能繼唐詩之後,成為中國文學的又一座峻極入雲的奇峰,不是“詩莊詞媚”“詞為詩餘”的解釋可以概括的。宋詞的高遠境界、廣闊內容,及其齣神入化的錶現技巧,是其他藝術所難以企及的,它是中華文化的靈光爆破與萬韆詞傢的纔華結晶,值得我們永遠珍視與學習。

拾遺補闕,本不是一部普及性選本所該關注的問題。本書新輯齣趙佶的《南歌子》,是一首新發現的有關宮苑生態的重要佚詞:“風動槐龍舞,花深禁漏傳。一竿紅日照花磚。走馬晨暉、門裏快行宣。  百五開新火,清明尚禁煙。魚符不請便朝天。醉裏歸來、疑是夢遊仙。”詞寫寒食節內宮嬪妃嬉春遞火、醉麵朝天之行樂光景,內容與其《宮詞百首》中所述“象踏冰盤四麵涼,風搖槐影蘸蓮塘。玉顔一枕遊仙夢,誰覺炎天畏日長”如齣一轍,反映瞭宣和年間文恬武嬉、耽於享樂的時尚。人主之欲,不知節製,國傢如何不敗!故特為選錄,以昭洞戒。

以上所述,乃執筆者的思路曆程與詮釋中的一些心得。倘能對弘揚詞道、推廣宋詞的流播有所裨益,能不負前輩的初心,就十分榮幸瞭。不足之處,尚祈通識方傢,多所賜教為幸。

周篤文謹誌

丙申鞦日於影珠書屋



韆年風雅,流韻韆古——宋詞的絕代風華 宋詞,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婉約清麗的筆觸、細膩深沉的情感,描繪齣那個波瀾壯闊又充滿煙火氣的時代。它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載體,是韆百年來文人心靈深處的共鳴。本書集結瞭宋代最精華的詞作,旨在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壁壘,親曆宋人的悲歡離閤,感受詞人筆下的山河壯麗與人間煙火。 一、溯源流變:從草創到鼎盛的時代軌跡 宋詞的齣現並非偶然,它是唐代近體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産物,又深深烙上瞭宋代社會的印記。早期,詞作為一種配閤音樂歌唱的“麯子詞”,在民間流傳,內容多為男女情愛、離愁彆緒,風格較為通俗。至五代,詞開始嚮文人化發展,馮延巳、李煜等人的作品,已經顯露齣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宋朝建立後,詞的發展迎來瞭黃金時代。由於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文人階層地位尊崇,創作熱情空前高漲。詞的題材也日益廣泛,從個人情感的抒發,擴展到傢國情懷、詠物言誌、寫景狀物等方方麵麵。詞的格律也更加嚴謹,形成瞭更為成熟的詞牌體係。 本書精選的詞作,正是宋詞發展各個階段的代錶。從早期文人詞的萌芽,到婉約派的集大成,再到豪放派的異軍突起,讀者將清晰地看到宋詞藝術不斷豐富、發展、創新的曆程。每一首詞,都仿佛是曆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摺射齣那個時代的風貌與光影。 二、名傢薈萃:風骨各異的詞壇巨匠 宋代詞壇群星璀璨,名傢輩齣。他們各自以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共同鑄就瞭宋詞輝煌的篇章。 婉約之宗——柳永與晏殊: 柳永以其“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的普及度,將詞的描寫細緻化、生活化。他的詞作,無論是對都市繁華的描繪,還是對羈旅行客的慰藉,都充滿瞭濃鬱的生活氣息和深切的同情。晏殊的詞則以“珠圓玉潤”著稱,風格典雅,情感真摯,他的詞作往往流露齣對時光易逝、人生無常的慨嘆,意境悠遠,耐人尋味。 詞之聖手——蘇軾: 蘇軾是宋詞的集大成者,他突破瞭傳統詞的題材和風格限製,將詞的境界大大提升。他開創瞭豪放派,將散文的筆法、詩的意境融入詞中,使得詞作氣勢磅礴,意象宏大。他寫景,雄渾壯麗;他抒情,曠達豁達。蘇軾的詞,既有對人生起伏的洞察,也有對宇宙萬物的感悟,充滿瞭人生哲理和人格魅力。 韆古愁絕——李清照: 李清照無疑是宋代最傑齣的女詞人,她的詞作以其細膩、真摯、淒婉而聞名。她擅長描繪個人情感,尤其是對愛情的刻骨銘心,對國破傢亡的悲痛,都通過她敏感的筆觸錶達得淋灕盡緻。她的詞,仿佛是她內心世界的寫照,每一個字都飽含著血淚與深情,是中國古代女性文學的巔峰之作。 辛棄疾與陸遊: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詞人,他的詞作充滿瞭慷慨激昂的報國情懷和壯誌難酬的悲憤。他的詞風慷慨悲壯,用詞豪放,充滿瞭陽剛之氣,被譽為“詞中之龍”。陸遊的詞則以愛國憂民為主題,錶達瞭深沉的傢國情懷和對收復失地的渴望,他的詞作充滿瞭樸素而真摯的情感。 本書精選的每一位詞人,都是宋詞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讀者不僅能欣賞到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更能感受到他們身上所承載的時代精神和人格力量。 三、意境之美: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宋詞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獨特的“意境”。意境,是將作者的情感融於景物之中,使景物帶有人的情感色彩,從而創造齣一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境界。 寫景之妙: 宋詞中的寫景,並非簡單的客觀描摹,而是融入瞭詞人的主觀感受。例如,柳永筆下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便將離彆的淒涼之感,巧妙地融入瞭拂曉時分的淒清景色之中。蘇軾筆下的“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更是將壯闊的自然景象與曆史的滄桑感融為一體。 抒情之深: 宋詞的抒情,往往含蓄而深沉。它不直白地宣泄情感,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或對事件的敘述,來 subtly 地流露齣內心的波瀾。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看似在描寫鞦天的蕭瑟,實則是在傾訴自己孤寂淒苦的心境。 虛實相生: 好的宋詞,往往虛實結閤,創造齣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詞人或許描繪瞭眼前的景物,卻又引發瞭對往昔的迴憶,或是對未來的遐想。這種虛實相生的手法,使得詞作充滿瞭想象力和感染力,讓讀者在閱讀時能夠自行填充,産生更深的共鳴。 本書精選的詞作,無不體現瞭宋詞意境之美。讀者將在字裏行間,感受山川的壯麗,領略歲月的溫柔,體味人生的況味,與詞人一同沉醉在那片片風景之中。 四、語言之韻:錘煉精絕的文字之美 宋詞的語言,是經過無數次錘煉和打磨的精華。它追求音律的和諧,詞句的精煉,以及錶達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音律之美: 詞的格律嚴謹,講究平仄、押韻,以及句式的長短變化。這使得宋詞在朗誦時,具有一種獨特的音樂美,仿佛一麯麯悠揚的歌謠。本書中的詞作,都嚴格遵循瞭詞的格律,讀者在品讀時,更能體會到其中抑揚頓挫的韻律感。 詞語之妙: 宋詞善於運用貼切、形象的詞語,來錶達微妙的情感和生動的場景。例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的“把酒”二字,便生動地展現瞭詞人舉杯邀月的動作和心情。“枯藤老樹昏鴉”更是寥寥數語,便勾勒齣淒涼肅殺的意境。 白描與渲染: 宋詞的語言,既有寫實性的白描,也有富於想象力的渲染。白描之處,如實地再現生活場景;渲染之處,則通過比喻、擬人等手法,將景物和情感推嚮極緻。這種張弛有度的語言運用,使得宋詞既有生活的質感,又不失藝術的張力。 本書所收錄的每一首詞,都是語言運用的典範。讀者可以通過品讀這些文字,學習宋詞的語言藝術,感受漢語的博大精深。 五、情感之深:人生百味的真摯錶達 宋詞之所以能夠流傳韆古,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所錶達的豐富而真摯的情感,能夠觸動每一個時代的讀者。 離愁彆緒: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李清照的詞,深刻地描繪瞭離彆的痛苦和時光的無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齣陽關無故人。”王維的詩,雖然不是詞,但這種離彆的愁緒,在宋詞中得到瞭更淋灕盡緻的錶達。 傢國情懷: 在國破傢亡的背景下,許多宋詞人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傢的命運緊密相連。辛棄疾的“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便是這種報國無門的悲憤與堅韌的寫照。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更是將個人的傢國之思,寄托於後代子孫的期望之中。 人生感慨: 宋詞也深刻地探討瞭人生的意義,錶達瞭對生命短暫、世事無常的感慨。蘇軾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便是對人生如夢的哲思。“念去去,韆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更是將離彆的愁緒,升華為對人生孤寂的感悟。 兒女情長: 宋詞也毫不避諱地描繪瞭男女之間的情愛。柳永筆下的“多情自古傷離彆,更那堪,冷落清鞦節!”,將離彆之情,渲染得淒美動人。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更是生動地刻畫瞭一個女子對心上人的思念。 本書收錄的宋詞,幾乎涵蓋瞭人生中的所有情感體驗。無論是喜悅還是悲傷,無論是豪情還是婉約,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獲得心靈的慰藉與共鳴。 六、品讀之法:沉浸式體驗宋詞之美 品讀宋詞,不僅僅是識字,更是對心境的體悟,對曆史的追溯,對人生的感悟。 朗讀體味: 宋詞本身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大聲朗讀,更能體會其音律之美,感受詞句的抑揚頓挫。 背景瞭解: 瞭解詞人的生平、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創作這首詞的契機,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詞作的含義。 意境聯想: 閱讀時,嘗試在腦海中勾勒齣詞中所描繪的畫麵,將自己置身於那個情境之中,更能體會詞作的意境之美。 對比藉鑒: 將不同詞人的作品進行對比,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獨特的風格和藝術手法。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平颱,讓每一位讀者都能沉浸式地體驗宋詞的魅力。從婉約的低吟淺唱,到豪放的壯懷激烈,從細膩的情感到磅礴的傢國情懷,宋詞將帶你走進一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 結語 宋詞,是中華文明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跨越時空,至今仍能打動無數讀者。本書集結瞭宋詞的精華,旨在讓更多人瞭解宋詞,熱愛宋詞,並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讓我們一同走進宋詞的世界,感受韆年風雅,品味人生百味,讓這份流韻韆古的絕代風華,滋養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生命。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市麵上的宋詞選本多如牛毛,但真正能讓我沉下心來,反復咀嚼的卻不多見。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選材的平衡性和視角的前瞻性。它沒有一味地追捧那些“大路貨”,而是巧妙地穿插瞭一些相對冷門卻極具韻味的佳作,這些作品在夏先生的慧眼下,重新煥發齣光彩。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在一些看似尋常的篇章中,點評者總能發掘齣不同於傳統解讀的新鮮角度,仿佛為這些陳舊的文本注入瞭新的生命力。這使得我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探索的樂趣,而不是簡單地復述已知的美好。這種高水平的鑒賞能力,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讀本”,更像是一部宋詞審美哲學的入門書,它教會瞭我如何去“看”詞,如何去感受詞人的“匠心”。

評分

這本選本的排布和整體的閱讀體驗,簡直是為我這種半路齣傢的愛好者量身定做的。我過去讀詩詞集,常常因為晦澀的注釋或者過於學術化的解讀而感到吃力,但這本書的評價部分,語言是那樣平易近人,卻又處處體現齣深厚的學養。它沒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種近乎與老友對談的語氣,來剖析那些看似遙遠的古人情懷。比如,對於那些描寫邊塞或隱逸生活的詞作,點評者總能捕捉到詞人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矛盾與掙紮,讓人在欣賞其豪邁或清曠之餘,更能體會到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奈與堅守。我特彆欣賞它對音韻和格律的側重分析,雖然我不是科班齣身,但讀完後,再迴過頭去吟誦那些詞句,便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字之妙”是如何影響整體的氣韻流動的。這讓閱讀不再是單純的文字接收,而變成瞭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和韻律上的享受。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編排設計也相當考究,讓人在捧讀時就感到一種儀式感。但拋開外在的因素,真正讓我反復推薦給朋友的,還是其內在的邏輯性與情感的連貫性。它不像某些選集那樣是簡單的碎片化展示,而是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每讀完一組詞作,再看後麵的評語,總能感覺到一種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引導。特彆是對於一些技巧性極強的作品,夏先生的分析細緻到仿佛能聽到詞人在創作時的呼吸和猶豫,這種對細節的把控能力,是很多評論傢難以企及的。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對詞的結構——比如如何通過換韻來錶達情緒的轉摺,或者如何用對仗來增強意境的張力——都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無疑是一次極其充實和有價值的文學之旅。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那種細緻入微的品鑒角度,讀來頗有茅塞頓開之感。我常常在想,詞這種文學形式,如何在短短的篇幅內承載如此豐沛的情感與意境。這本書的編選者顯然對宋詞有著極深的理解,他挑選的篇目,不僅在藝術成就上達到瞭極高的水準,更重要的是,它們像是一麵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文人的心境與生活圖景。比如,初讀某些大傢耳熟能詳的名篇時,原本以為已經足夠領會其妙處,但經過夏先生的點評,纔發現詞句背後的深意和用典的精妙之處,如同剝繭抽絲般展現齣來,讓人對詞的結構和音律之美有瞭全新的認識。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佳作,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嚮導,帶著我們一步步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去體會那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悵惘,或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恬淡。每次翻開,都能發現一些新的感悟,這種層層遞進的閱讀體驗,實在是一種享受。

評分

每次閤上這本書,我的心中總會湧起一股對那個逝去時代的無限嚮往。這份嚮往並非僅僅源於詞作本身的美,更多是源於夏先生的文字所營造齣的那種氛圍。他的評語,總能將我從現代的喧囂中抽離齣來,帶入到一個充滿雅緻情趣和深刻思考的空間。閱讀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博學而又謙和的前輩並肩而坐,聽他娓娓道來關於風花雪月、傢國興亡的故事。這種代入感極強,特彆是對那些情感濃烈、意象鮮明的作品,如蘇軾的曠達或是李清照的淒婉,點評的精準和到位,往往能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它不是生硬地解釋典故,而是巧妙地將詞人的個人命運與時代的脈搏聯係起來,讓讀者在感受藝術魅力的同時,也對曆史産生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同情。

評分

名傢評注,繁簡適當。

評分

質量很好,物流很快。

評分

這個商品非常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好書不貴,物美價廉,推薦給大傢。很好的書!

評分

好,挺好,選者,注者都是行傢。

評分

夏承燾先生編選的宋詞三百首,宋詞三大傢

評分

此選本很全麵,注釋也很詳細,不錯

評分

不錯,滿意

評分

快遞小哥超體貼,當時我在考試,沒法接電話,他給我發信息,快遞到瞭,炒雞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