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与工业应用丛书--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

过程设备与工业应用丛书--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传华,朱廷风,王妍 著
图书标签:
  • 过程设备
  • 工业设备
  • 维护
  • 检修
  • 工业应用
  • 设备管理
  • 可靠性工程
  • 故障诊断
  • 自动化控制
  • 机械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06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001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过程设备与工业应用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8
字数:5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过程设备与工业应用丛书》共6个分册,分别为:《反应过程、设备与工业应用》、《燃烧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传热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输送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分离技术、设备与工业应用》和《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本书是其中的一个分册。
《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简单叙述了设备维护与检修对过程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并详述了各类典型的过程设备,如:泵、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风机、燃气轮机、汽轮机、转化炉、换热设备、反应设备、过滤机等的日常检修与维护保养、以及常见故障分析等实用技术。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各类过程设备使用和运行维护、设备设计等方面的石油、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同时,也适合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化工机械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是“过程设备与工业应用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在介绍故障诊断原理的基础上,分别详细介绍了泵、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风机、燃气轮机、汽轮机、转化炉、换热设备、反应设备、过滤机等现代工业过程中常用机器与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并对设备检修与维护过程中常用零部件的修复技术、仪表测量与控制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不仅适合石油、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医药、环境、能源和机械等专业的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阅读,同时对相关行业的仪器和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设计人员也会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廖传华,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廖传华(1972—),男,湖北洪湖人。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教授。 主要从事本科生《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工作,编写教材2部。2005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 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从事以下方向的研究工作:(1)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对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和有机污泥进行深度治理,不仅满足达标排放,还能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已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4部,申报发明专利15项(获授权3项)。研究成分果于2011年和2013年分别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2)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对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份进行高效提取,既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又降低产物中的化学溶剂残留。已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3)超细粉体的制备:采用超临界膨胀法制备超细粉体。已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4)热力干燥:主要从事喷雾干燥、喷雾造粒、半干法喷雾烟气脱硫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多篇,获授权专利1项。现为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干燥专业组理事、中国通用机械干燥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用机械干燥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5)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主要从事中硬质秸秆的气化、生物质超临界水部分氧化制甲烷、中高温太阳能热利用、城市型风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8项。(6)工业节水减排技术:针对高耗水行业,采用夹点技术,在对用水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的优化与新型设备的开发,通过循环用水和废水处理再生回用而实现节约用水。研究成果获2011年江苏省水利科技优 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工业节水案例与技术集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 秀图书二等奖。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002
1.2设备检修方法存在的问题/003
1.3设备维修材料、配件存在的问题/004
1.4设备维修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005
第2章泵的维护与检修
2.1泵的分类/006
2.1.1泵的分类/007
2.1.2泵的特性和使用要求/007
2.2常用泵零部件的检修技术/009
2.2.1轴承轴瓦的检修/009
2.2.2联轴器的检修/010
2.3泵用密封的检修/010
2.3.1填料密封材料的选用/010
2.3.2机械密封的检修/013
2.3.3泵用静密封的检修/014
2.4离心泵的检修/015
2.5容积泵的检修/018
2.6泵的安装/021
2.7试车/022
2.8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023
参考文献/030
第3章往复式压缩机的维护与检修
3.1往复式压缩机的维护/032
3.1.1往复式压缩机的完好标准/032
3.1.2往复式压缩机的设备维护/033
3.1.3往复式压缩机的维护工作制度/034
3.2往复式压缩机的检修/034
3.2.1往复式压缩机的计划检修制度/034
3.2.2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035
3.2.3往复式压缩机的检修方法/036
3.2.4往复式压缩机的检修质量标准/037
3.2.5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042
3.3往复式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的修理/043
3.3.1机体/043
3.3.2曲轴/047
3.3.3联杆/050
3.3.4十字头/051
3.3.5轴承/053
3.3.6气缸/056
3.3.7活塞及活塞环/060
3.3.8气阀/064
3.3.9活塞杆及填料函/065
3.4压缩机的安装找正/068
3.5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070
3.6一般故障的排除/072
参考文献/073
第4章离心式压缩机的维护与检修
4.1检修内容/075
4.1.1压缩机/075
4.1.2增速箱/076
4.2离心式压缩机主要零部件的检修/077
4.2.1结构特点概述/077
4.2.2径向轴承/077
4.2.3薄壁瓦/078
4.2.4止推轴承/080
4.2.5装复程序/082
4.2.6检修注意事项/083
4.2.7转子轴向位置的确定/083
4.2.8转子组件/084
4.2.9联轴器/086
4.2.10气缸与隔板/089
4.2.11轴封的检修/089
4.3增速箱的检修/092
4.3.1增速箱拆卸程序/092
4.3.2增速箱检修技术要求/093
4.4润滑系统的维护/093
4.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094
4.6机组检修后重新开车前检查/096
4.7运行过程中主要振动故障综合分析/097
4.7.1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振动/097
4.7.2转子不对中引起的振动/099
4.7.3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引起的振动/100
4.7.4转子与定子部分摩擦故障引起的振动/102
4.7.5转子过盈配合件过盈不足引起的振动/103
4.7.6喘振引起的振动/104
4.7.7转子弯曲引起的振动/105
参考文献/105
第5章风机的维护与检修
5.1风机的组成与分类/107
5.1.1分类/107
5.1.2性能用途/109
5.2离心式鼓风机的维护与检修/109
5.2.1拆装程序/109
5.2.2检修技术/110
5.3离心式通风机的维护与检修/112
5.3.1拆装程序/112
5.3.2检修技术/112
5.3.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13
5.4轴流式通风机的维护与检修/114
5.4.1拆装程序/114
5.4.2检修技术/114
5.4.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17
5.5罗茨鼓风机的维护与检修/118
5.5.1拆装程序/118
5.5.2检修内容/119
5.5.3检修技术/119
5.5.4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21
5.6风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22
5.6.1风机轴承振动超标/122
5.6.2轴承温度高/123
5.6.3动叶卡涩/123
5.6.4旋转失速和喘振/123
参考文献/124
第6章过滤机的维护与检修
6.1过滤机的分类/126
6.2过滤机的检修/130
6.2.1转鼓真空过滤机的检修/130
6.2.2圆盘真空过滤机的检修/132
6.2.3板框压滤机的检修/133
6.3过滤机的试车/135
6.3.1转鼓真空过滤机的试车/135
6.3.2圆盘真空过滤机的试车/136
6.3.3板框压滤机的试车/136
6.4过滤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36
6.4.1转鼓真空过滤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36
6.4.2圆盘真空过滤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37
6.4.3板框压滤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37
6.4.4盘式加压过滤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138
参考文献/140
第7章工业锅炉的维护与检修
7.1锅炉的日常维护/141
7.2燃烧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142
7.2.1燃煤锅炉燃烧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142
7.2.2燃油燃气锅炉燃烧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150
7.2.3电加热锅炉的常见故障与处理办法/153
7.2.4有机热载体锅炉带气故障与处理办法/153
7.3安全附件的常见故障与处理办法/154
7.4锅炉的运行故障与处理办法/158
7.5工业锅炉的事故与处理办法/159
参考文献/164
第8章换热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8.1常用换热设备的检修和检修技术/165
8.1.1管壳式换热器的检修和检修技术/165
8.1.2板式换热器的检修和检修技术/172
8.2换热器的诊断方法/173
8.2.1腐蚀程度的极值分析法/173
8.2.2涡流探伤腐蚀诊断/175
8.2.3管子�补馨褰呛阜斓恼锒�/175
8.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77
8.4典型损坏原因分析及修复/177
8.4.1高压蒸汽过热器/177
8.4.2一段炉空气预热器/184
8.5废热锅炉的维护与检修技术/186
8.5.1废热锅炉的检修内容/187
8.5.2废热锅炉主要部件的检修/187
8.5.3废热锅炉的维护/189
8.5.4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89
8.5.5废热锅炉的修理/190
参考文献/195
第9章工业汽轮机的维护与检修
9.1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97
9.1.1检修周期/197
9.1.2检修内容/197
9.2汽轮机的主要拆、装程序/198
9.3主要零部件的维护与检修/199
9.3.1转子组件/199
9.3.2气缸及机座/201
9.3.3蒸汽室、汽封、隔板或静叶持环/203
9.3.4径向轴承/203
9.3.5止推轴承/204
9.3.6轴承座/204
9.4汽轮机的回装/204
9.5转速调节和保安系统的检修/205
9.5.1转速调节和保安系统的检修/205
9.5.2转速调节系统的整定/207
9.5.3保安系统的试验/207
参考文献/207
第10章燃气轮机的维护与检修
10.1化工装置常用燃气轮机的大修/211
10.2主要零部件的维护与检修/212
10.2.1压气机气缸/212
10.2.2转子组件/213
10.2.3压气机叶片/213
10.2.4燃烧系统/213
10.2.5透平/214
10.2.6轴承/215
10.3大修回装后各部间隙的测量和调整/216
10.3.1高、低压透平转子间隙/216
10.3.2转子定心尺寸/216
10.3.3对中找正/216
10.4机组脱扣试验/219
10.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20
参考文献/220
第11章反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11.1反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22
11.1.1反应设备在使用与维护时存在的问题/222
11.1.2反应设备的安装、维修与改造/223
11.1.3反应设备的应急措施/223
11.1.4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24
11.1.5反应设备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消除方法/225
11.1.6反应设备中搅拌器的使用注意事项/226
11.1.7反应设备中搅拌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27
11.1.8反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228
11.2氨合成塔的检修和检修技术/228
11.3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检修与检修技术/232
11.3.1二氧化碳的脱除/232
11.3.2凯洛格型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检修与检修技术/233
11.3.3UHDE-ICI型二氧化碳吸收塔的检修与检修技术/236
11.3.4二氧化碳吸收塔的事故及分析/238
11.4二氧化碳再生塔的检修与检修技术/239
11.4.1二氧化碳的再生/239
11.4.2凯洛格型再生塔的检修与检修技术/240
11.4.3UHDE-ICI型二氧化碳再生塔的检修与检修技术/242
11.5尿素合成塔的检修及检修技术/244
11.5.1衬里的检修/244
11.5.2密封结构的检修/246
11.5.3内件的检修/246
11.5.4检漏管的检修/247
11.5.5安全附件的检修/247
11.5.6检修焊接的质量标准/247
11.5.7检修安全注意事项/247
11.6汽提塔的检修及检修技术/248
11.6.1密封结构的检修/248
11.6.2衬里的检修/249
11.6.3液体分布系统的检修/250
11.6.4列管的检修/250
11.6.5管板的检修/251
11.6.6碳钢壳体的检修/252
11.6.7安全附件的检修/252
11.6.8检修质量标准/253
参考文献/253
第12章转化炉设备的维护与检修
12.1一段转化炉的检修/255
12.1.1一段转化炉的检查/255
12.1.2一段转化炉的检修/256
12.2二段转化炉的检修/267
12.2.1二段转化炉的检查/267
12.2.2二段转化炉的检修/267
12.3转化设备的检修技术/272
12.3.1凯洛格型转化设备的检修技术资料/272
12.3.2UHDE型转化设备的检修技术资料/274
参考文献/277
第13章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13.1控制系统的组成/278
13.2过程设备的控制方案/280
13.2.1化工泵的控制/280
13.2.2工业蒸汽轮机的控制/281
13.2.3工业重型燃气轮机的控制/282
13.2.4离心式压缩机的控制/283
13.2.5换热设备的控制/284
13.2.6转化炉的控制/285
13.2.7塔设备和容器的控制/286
13.3测量仪表的维护与检修/287
13.3.1压力测量仪表的维护与检修/287
13.3.2流量测量仪表的维护与检修/289
13.3.3物位测量仪表的维护与检修/293
13.3.4温度测量仪表的维护与检修/295
13.3.5在线分析仪表的维护与检修/298
13.4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299
13.5阀门的维护与检修/301
13.5.1调节阀的维护与检修/301
13.5.2闸阀的维护与检修/304
13.5.3截止阀的维护与检修/305
13.5.4节流阀的维护与检修/306
13.5.5旋塞阀的维护与检修/307
13.5.6球阀的维护与检修/308
13.5.7隔膜阀的维护与检修/309
13.5.8止回阀的维护与检修/310
13.5.9安全阀的维护与检修/312
13.5.10减压阀的维护与检修/314
13.5.11蝶阀的维护与检修/316
13.5.12疏水阀的维护与检修/317
参考文献/319
第14章零部件的修复与再制造技术
14.1热喷涂和喷焊/321
14.1.1常用的热喷涂和喷焊工艺/321
14.1.2氧-乙炔火焰喷涂和喷焊工艺/322
14.2激光熔覆/326
14.2.1激光熔覆技术的特点/327
14.2.2激光熔覆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328
14.2.3激光熔覆修复工艺的优越性/329
14.2.4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前景/330
14.3电火花沉积/331
14.3.1电火花表面沉积技术的原理/331
14.3.2电火花表面沉积技术的特点/332
14.3.3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332
14.4粘接/334
14.4.1粘接剂的分类/334
14.4.2粘接剂的选用/335
14.4.3粘接工艺/336
14.4.4粘接接头的设计/336
14.4.5粘接技术的应用实例/337
14.5涂镀/338
14.5.1涂镀的原理和特点/338
14.5.2涂镀的设备与工具/338
14.5.3涂镀用溶液/339
14.5.4涂镀工艺/340
14.5.5涂镀操作/341
14.5.6涂镀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342
14.5.7涂镀的应用实例/342
14.6逆向工程技术/342
14.6.1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343
14.6.2逆向工程的应用/345
14.6.3逆向工程辅助废旧零部件再制造/345
参考文献/346

前言/序言

设备与机器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设备发生故障,不仅会因停产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危及人身安全和污染环境。为防止设备和机器的非正常故障性停车,就必须对其适时地进行维修。维修技术的提高已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不仅有利于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生产,提高设备运转率,也有利于节约维修费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过程工业的发展,过程装备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改进。为了适应现代过程工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现代过程工业中机器与设备的维修技术与水平发展,提高其管理水平与检修技术,在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22)的资助下,我们编写了这本《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
《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主要针对过程工业生产系统中不同的生产过程及所使用的不同设备,讨论各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发生故障后的检修方法。本书除理论阐述外,还列举了许多工业应用实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读者能通过本书的学习,对目前过程工业中涉及的不同工艺过程与设备发生故障后的检修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全书共分14章。第1章针对过程工业所用原料和生产产品的特性,阐述了设备维护与检修对过程工业生产的重要性;第2章对泵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3章对往复式压缩机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4章对离心式压缩机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5章对风机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6章对过滤机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7章对锅炉的维护及常见故障进行了介绍;第8章对换热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9章对工业汽轮机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10章对燃气轮机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11章对反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12章对转化炉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13章对过程控制系统主要组成件的维护与检修进行了介绍;第14章对废旧零部件的各种修复与再制造技术进行了介绍。
全书由南京工业大学廖传华、朱廷风和南京三方化工设备监理有限公司王妍著,其中第1章、第6章、第8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由廖传华著,第2~5章由朱廷风著,第7章、第9章、第10章由王妍著。全书由廖传华统稿。
全书从选题到材料的收集整理、文稿的编写及修订等方面都得到了南京工业大学黄振仁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南京三方化工设备监理有限公司赵清万、许开明、李志强、南京工业大学李政辉对本书的写作工作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建议,南京朗润机电进出口公司朱海舟提供了大量图片资料,研究生赵忠祥、闫正文、王太东、李洋、刘状、汪威、李亚丽、廖玮、宗建军等在资料收集与文字处理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编写与修改工作历时三年,虽经多次完善,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书中没有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著者
2017年8月于南京工业大学
《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 本书致力于深入探讨现代工业生产中各类过程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与维护之道。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日益复杂精密,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环境保护乃至人身安全。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为广大从事工业设备管理、维护、检修及相关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士量身打造的实用性指南。 内容涵盖广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设备型号,而是着重于设备维护与检修的通用性原理、方法与技术,并结合具体工业过程设备的应用场景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基础 设备维护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详细介绍如何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状态监测等策略的选择与实施。深入分析不同维护模式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 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 重点讲解各类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红外热成像、振动分析、油液分析等)的原理、操作方法、数据解读及应用案例。阐述如何通过实时或定期监测,准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预测潜在故障,从而提前介入,避免突发性停机。 设备腐蚀与防护: 深入剖析工业设备在不同介质、温度、压力环境下发生的各类腐蚀机理,并系统介绍防腐蚀的材料选择、涂层技术、缓蚀剂应用以及电化学保护等措施。 设备润滑与密封技术: 阐述不同类型润滑剂的选择原则、使用方法与管理要点,以及常见密封失效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确保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第二部分:关键工业过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实践 泵与压缩机: 针对离心泵、往复泵、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等常见设备,详细讲解其工作原理、易损件识别、常见故障分析(如气蚀、密封失效、轴承损坏、叶轮磨损等)及相应的检修技术。包括拆卸、清洗、测量、部件更换、装配与试车等全流程指导。 换热器: 涵盖管壳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空气冷却器等不同类型,重点讲解换热效率下降、泄漏、堵塞、腐蚀等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方法。介绍清洗技术、胀管、焊接、密封件更换等关键工艺。 塔器设备(精馏塔、吸收塔、干燥塔等): 详细阐述塔内件(塔盘、填料、喷嘴等)的失效形式(如堵塞、腐蚀、损坏、结焦等)及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讲解塔体结构的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及塔内件的清洗、更换与校准技术。 反应器: 针对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如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重点分析其在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下的结构 integrity、搅拌系统、传热系统的维护要点。讨论催化剂的更换、内件的检修及安全联锁装置的检查。 储罐与管道系统: 涉及各类储罐(常压、压力)的防腐、检漏、除锈、防静电措施,以及管道系统的连接、密封、支撑、防腐、保温、伴热等的维护要求。重点讲解管道的冲刷、磨损、腐蚀、疲劳失效等问题及修复技术。 阀门与执行机构: 深入分析各类阀门(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安全阀等)的工作原理、故障模式(如泄漏、卡堵、动作失灵等)及维修方法。详细介绍气动、电动、液压执行机构的调试与维修。 第三部分:安全与环保在设备维护检修中的地位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与风险管理: 强调在维护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带压作业等风险评估与控制。 设备检修的环保考量: 讨论在设备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清洗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以及设备能效优化对减少环境污染的贡献。 特种设备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重点关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法定检验要求、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 本书特色: 强调“诊断先行”: 引导读者从准确的故障诊断出发,避免盲目维修,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注重“预防为主”: 推广先进的预测性维护理念,最大化设备可用性,减少非计划停机。 图文并茂,案例丰富: 结合大量示意图、流程图及真实工业场景下的案例分析,使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技术性与实用性兼备: 既有深入的原理阐述,又有具体的操作指导,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适用对象: 石油化工、煤化工、制药、电力、冶金、食品、环保等行业的设备工程师、运行工程师、维护工程师、检修技师、技术管理人员。 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及科研人员。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工业过程设备的运行机理,掌握科学有效的维护与检修方法,从而显著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保障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拿到《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之前,我对于“维护与检修”这类书籍,通常抱着一种“看了也白看”的心态,因为很多内容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就像一本“武功秘籍”,里面充满了实用的“招式”和深厚的“内功心法”。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锅炉设备维护的部分。书中不仅涵盖了锅炉本体的结构、受热面、炉墙等关键部位的检修要点,还对蒸汽发生器、给水系统、燃烧系统等配套设备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于锅炉的常见故障,比如受热面积碳、管壁腐蚀、炉墙裂纹、水位异常等,书中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方案。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锅炉效率提升和节能降耗的讨论。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日常的“修修补补”,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指导我们如何通过优化运行参数、改进燃烧方式、加强保温措施等,来提高锅炉的整体效率,降低能耗。书中还列举了一些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技术改造,实现锅炉节能降耗的显著成效。这对于我们这些直接与一线设备打交道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它让我们不仅仅关注设备的“健康”,更关注设备的“效益”。此外,书中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章节,也做得非常到位。它详细讲解了与锅炉相关的各项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并强调了在维护检修过程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何防止发生事故,如何处理可能产生的污染等。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安全意识,规范我们的操作行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当我翻到关于阀门维护的部分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书中对于各种常用工业阀门,如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安全阀等,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介绍。它从阀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出发,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阀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例如阀芯密封失效、阀杆弯曲、阀体腐蚀、执行机构失灵等。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列举故障,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阀芯密封失效,书中会分析是由于密封面磨损、介质冲刷、杂质卡滞还是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并针对不同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修复或更换建议,甚至还提供了阀门密封面研磨的技术要点。我一直觉得,阀门是工业过程中的“血管”,它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准确地“诊断”出阀门的“病症”,并给出“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案。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阀门的拆卸、清洗、检查、组装等关键步骤,配合文字说明,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阀门选型和故障预防的章节。它不仅仅教我们如何“治病”,更是教我们如何“防病”,如何根据不同的工艺介质、压力、温度等条件,选择最适合的阀门类型,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安装和维护,来预防故障的发生。这种“预防为主”的理念,对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接地气”,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更是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在关于仪表与自动化系统维护的章节,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书中对各种工业仪表,如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液位仪表等,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介绍。它从仪表的原理、结构、校验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仪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例如传感器失效、信号漂移、显示异常、执行器故障等。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列举故障,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故障的根本原因,并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温度仪表显示异常,书中会分析是由于传感器损坏、热电偶断裂、补偿导线断路、显示器故障还是信号传输问题等原因造成的,并针对不同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检查步骤和维修建议。我一直觉得,仪表是工业过程的“眼睛”,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眼科医生”,能够准确地“诊断”出仪表的“病症”,并给出“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案。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关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维护内容,比如PLC、DCS系统的基本原理、常见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仪表校验和校准的技术要点,这对于保证仪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曾按照书中的方法,对我们车间一个老化的流量计进行了重新校验,结果发现其测量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就被其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排版吸引了。作为一名在化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技师,我深知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性,而这本厚厚的书籍,似乎承载了太多行业智慧的结晶。它没有像某些培训手册那样,浮光掠影地介绍一些皮毛,而是深入到设备的每一个细节。当我翻阅到关于泵的章节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拆卸和安装,更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泵(如离心泵、螺杆泵、柱塞泵等)在结构上的细微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其运行特性和故障模式。例如,对于离心泵的叶轮与泵壳之间的间隙,书中不仅强调了其对效率的影响,还详细列举了导致间隙增大的原因,比如轴承磨损、密封件失效、操作不当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检查和调整方法。更难得的是,它还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来源于实际的工业生产场景,描述了设备在何种工况下出现何种故障,以及最终是如何通过维护或检修解决的。这些案例就像是一面面镜子,让我得以对照自己的工作经验,反思那些曾经棘手的问题,也从中学习到新的解决思路。书中的图示也非常清晰,一些关键的部件剖面图、连接示意图,都绘制得十分精确,配合文字说明,使得即便是复杂的机械结构,也能一目了然。尤其是一些动图或者三维模型的示意,虽然书中是静态图片,但通过文字的引导,我仿佛看到了设备在运转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受力点,每一个可能产生磨损的地方。这对于基层维修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学习资料。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更是贴近实际操作,帮助我们“看见”设备内部的“生命迹象”。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风格,是我见过技术类书籍中最具条理性和逻辑性的之一。《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在关于动力设备维护的部分,展现了其卓越的组织能力。书中涵盖了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等多种动力设备的维护内容。对于每一种设备,它都从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特性出发,详细讲解了常见的故障现象、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排除方法。例如,在分析电机故障时,书中详细列举了短路、断路、接地不良、绕组过热、轴承损坏等多种故障,并针对每一种故障,给出了详细的诊断步骤和维修建议。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电机绕组故障诊断的部分,它通过分析电机的电气参数变化,比如绝缘电阻、漏电流、绕组阻抗等,来判断绕组的健康状况,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判断电机是否需要维修或更换。书中还对各种减速机的结构特点和润滑要求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针对其常见的磨损、齿轮损坏、轴承失效等故障,提供了详细的检修方案。我曾按照书中的指导,对一台使用了多年的减速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更换了润滑油和部分磨损的密封件,结果发现减速机的运行噪音和发热都明显降低,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解和表格,清晰地展示了设备的拆卸顺序、关键部件的尺寸规格、以及润滑油脂的选用标准等,这使得即使是经验不足的技术人员,也能轻松上手。

评分

《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行业经验的宝库。它在关于电气设备维护的部分,充分展现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书中对于各种工业电气设备,如配电柜、开关柜、变压器、电动机控制系统等,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它从电气原理、元器件特性出发,深入分析了电气设备常见的故障现象,如短路、断路、接地故障、过载、漏电等,并给出了系统性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电气安全防护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电气操作的安全规程、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这对于我们一线电气维修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书中还对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防雷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强调了其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我曾按照书中的指导,对我们车间一个老化的配电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接地改造,结果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漏电隐患,及时排除,避免了一场潜在的事故。书中还对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和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比如采用智能传感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故障,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设备维护,而不是被动地应对故障。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使得其中的建议和指导更加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能够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遵守行业最高标准。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应该具备“望、闻、问、切”的能力,即能够帮助读者“看见”设备的表象,“听见”设备的“呼吸”,能够“询问”出设备的“病史”,最终能够“诊断”出设备的“病灶”。《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我在阅读关于压缩机维护的章节时,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压缩机(如离心式、往复式、螺杆式)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各自易发故障的分析,都做了非常深入的讲解。例如,在分析离心式压缩机喘振问题时,书中不仅解释了喘振的物理机理,还详细列举了导致喘振的因素,如进气压力下降、背压升高、阀门开度不当等,并提供了多种防止和消除喘振的方法,包括调整运行参数、安装防喘振阀、优化系统设计等。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设备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护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它并非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定期维护和计划性检修层面,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如振动监测、温度监测、油液分析等,来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警和干预。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的图表和算法,虽然初看有些复杂,但配合详细的文字解释,逐渐也能领悟其中的奥秘。我曾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例如通过分析设备振动频谱图来判断轴承的磨损程度,发现效果相当不错,大大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做,更是引导我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让我从一个执行者,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技术人员。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和“工具箱”的结合体。它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包含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指南。《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在关于管道系统维护的章节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书中对各种工业管道的材料、连接方式、敷设要求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对于管道系统常见的故障,如泄漏、堵塞、变形、腐蚀等,书中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诊断和处理方法。例如,在讨论管道泄漏时,书中会分析泄漏的原因,可能是法兰连接松动、焊缝缺陷、管材腐蚀穿孔、阀门密封不良等,并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重新紧固法兰、进行补焊、更换管段、更换阀门等。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对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流体阻力计算等内容进行了讲解,这使得我们不仅能够解决管道的“物理”问题,还能够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优化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书中还对管道的保温、保冷、防冻等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在寒冷地区工作的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参考。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和国家规范,这使得其中的建议和指导更加具有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我曾按照书中的方法,对我们车间一个长期存在压力波动的管道系统进行了排查,结果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阀门故障,并在书中的指导下成功修复,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评分

阅读《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最大的收获在于它让我认识到,维护与检修并非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门融合了机械、材料、化学、电子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当我深入学习关于容器设备维护的章节时,这一点尤为明显。书中对于压力容器、储罐、反应釜等各种类型容器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制造工艺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容器的常见失效模式,如腐蚀、疲劳、蠕变、应力腐蚀开裂等,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解释了这些失效模式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例如,在讨论腐蚀问题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腐蚀类型(如均匀腐蚀、点蚀、缝隙腐蚀、电偶腐蚀等),还详细介绍了不同腐蚀介质对不同材料的腐蚀特性,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腐措施,如选择耐腐蚀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使用缓蚀剂等。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对容器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比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并解释了这些检测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如何解读检测结果。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一线检修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知识财富。它让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估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容器设备的设计规范和安全法规,这使得其中的维护建议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它不仅仅是教我们如何“修理”,更是教我们如何“理解”和“守护”这些关键的设备。

评分

这本《工业过程设备维护与检修》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老师傅,坐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与那些庞大而复杂的工业机器打交道。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换热器维护时所展现出的深度。书中不仅仅停留在对常见故障(如结垢、腐蚀、泄漏)的描述,而是将这些故障的成因、发展规律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都做了非常系统性的阐述。例如,在讨论板式换热器的清洗问题时,它详细比较了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高压水射流清洗等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针对不同介质和不同程度的结垢,给出了具体的工艺参数建议,比如清洗剂的浓度、温度、清洗时间等,甚至还提到了清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比如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废液的处理等等。这种细致的程度,让我感觉作者在编写这本书时,真的是站在了实践者的角度,充分考虑到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细节。对于我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书中关于设备诊断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异常现象,而是通过分析这些现象,引导我们去推断故障的根源。比如,当一台反应釜的搅拌器在运行时出现异常噪音时,书中会分析可能的原因包括轴承磨损、联轴器松动、叶轮碰壁、物料粘稠度异常等等,并针对每一种可能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检查步骤和判断依据。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故障,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升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不再仅仅是“换零件”,而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出现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书中还大量引用了行业标准和规范,这使得其中的方法和建议更具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