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安德的游戏:傀儡的影子》,《巨人的影子》仍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安德?维京率领战队赢得对外星怪物虫族的战争后留在了太空,而战斗学校的其他孩子则纷纷回到地球。其中,韩楚、阿莱、罗勒密等凭借各自的技能成为中坚力量,他们彼此牵制,罗勒密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以夺取霸权;而安德的哥哥彼得?维京则致力于恢复地球团结,安德战队中优秀的成员豆子和佩特拉成为他的左膀右臂。最终,三人成功打破了那些邪恶的野心家的企图,平息了战争。豆子和佩特拉相爱却不能相守,孩子成为两人共同的牵绊;彼得的爱与包容赢得了佩特拉的心,在豆子不得不远走太空后,两人相伴到老……
著者简介
奥森?斯科特?卡德,美国人。卡德坚信小说具有教化意义,应该向读者传递积极上进的信息。“安德的游戏”系列小说便充分反映出作者的这种观念。在整个世界,抑或是整个宇宙,卡德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科幻文学作家,是亿万科幻迷心中的偶像。与此同时,各类评奖委员会也对其青睐有加。从197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在数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仅雨果奖和星云奖提名卡德就获得了24次,并有5次最终捧得了奖杯。此外,他还获得过坎贝尔奖和世界幻想文学奖。
我特别崇拜故事的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
——科比·布莱恩特
卡德深切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其表达方式也达到了完美的层次。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吉恩·沃尔夫
天命 001
母亲 015
政变 025
协议 043
女神 061
进化 073
提议 089
安德 099
退休金 111
悲恸 133
非洲之神 143
和平至大 151
发现 169
罗勒密的胜利 185
认可 207
战队 219
船 237
回家 255
敌人 275
计划 293
文件 313
战争的谣言 339
殖民者 361
牺牲 369
信 385
为我代言 407
韩楚等着那辆装甲轿车完全消失在视野里,然后不顾危险走上了挤满行人和自行车的街道。在人群中本来很容易隐藏自己,前提是你必须和他们朝同一个方向前进。但自打从战斗学校回到自己的祖国后,韩楚似乎一直都没法做到这一点。
他并不是在逆流而上,而是总在人群中横穿而过。他用的世界地图好像与周围人的完全不同。
现在又是这样,要从住处的屋门前往街对面那家小小的餐馆,需要躲开成千上万的自行车和行人, 而他们中的每一个似乎都有着自己的任务。
不过在韩楚看来,这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么困难。他已经学会了如何用余光观察四周,保持眼睛始终对着正前方。只要彼此的视线不交会,街道上的其他人就不会和他面对面地接触,也就没办法教他让出道路的所有权。他们只能避过韩楚,就像水流避开小溪中的巨石一般。
韩楚把手放到餐馆的门上,犹豫了一下。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没有被逮捕,然后处死或是送去改造。但如果今天这次会面被人拍下照片,就很容易证明他的叛国行为了。
不过话说回来,敌人给他定罪并不需要什么证据,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了。想到这里,他推开了门,听到门上的铃铛响了一声,然后沿着桌椅间狭窄的过道朝餐厅后面走去。
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世界观构建上的匠心独运。它不是那种简单地抛出未来概念就万事大吉的作品,而是建立了一个逻辑自洽、层层递进的复杂系统。从政治结构到军事策略,再到社会文化,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像是经过严谨推敲的。尤其是书中对于未来教育和人才选拔机制的描绘,看得我瞠目结舌。它揭示了在生存危机面前,人类可以为了效率和目标将“人性”置于何种次要的位置。这种对制度细节的深挖,使得整个故事背景充满了可信度,而不是漂浮在空中的虚无设定。即便是那些看似边缘化的设定,也都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显示出作者布局之远。它不像是在讲一个故事,更像是在向我们展示一个被严密规划的、令人不安的未来蓝图。
评分这本书的哲学思辨层面着实令人深思,它远远超越了一般的科幻冒险范畴。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构建一个精彩的故事,他更热衷于探讨权力、责任与个体自由之间的永恒张力。那些关于“被选择的命运”的讨论,读起来让人脊背发凉。我们习惯于将英雄塑造成完美的化身,但在这里,主角的成长轨迹充满了争议和灰色地带。每当他做出一个似乎是为了大局的决定时,书中总会穿插着对这种集体主义压倒个体价值的深刻反思。这种对道德模糊性的拥抱,让人物形象无比立体和真实。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琢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它们像迷雾一样,散发着对人类社会未来形态的隐晦预警。读完之后,那种回味悠长的感觉,不是因为情节多么曲折,而是因为那些关于生存伦理的拷问,会像烙印一样留在你的脑海里,让你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审视自己的立场和判断。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从一开始就将读者完全拽入了那个充满未知与压力的未来世界。作者对于宏大背景的铺陈,并非那种枯燥的背景介绍,而是通过主角的一系列遭遇,潜移默化地渗透出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角色内心挣扎的刻画,那种在极端环境下,人性如何被扭曲、又如何在希望的微光下努力维持平衡的描写,细腻得让人心疼。每一次关键抉择,都仿佛能感受到角色心脏的剧烈跳动,读者也跟着一起悬着一口气。更妙的是,情节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总是在你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时,抛出一个新的、更复杂的道德困境,迫使主角和我们一起重新审视“胜利”的真正含义。那种环环相扣的紧张感,使得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线索,而最终的揭示,又带着一种既意料之中又恍然大悟的震撼感。这本书的结构处理得非常精妙,信息的释放如同精密的钟表机械,每一个齿轮都在恰当的时机咬合,推动着故事向前,直到那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局。
评分从文笔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成熟且富有画面感的。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考究,既有硬核科幻所必需的精确性,又不失文学作品应有的美感和韵味。特别是在描绘那些宏大场面时,那种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仿佛能亲眼目睹星际间的风暴,或是感受到高科技设备的冰冷质感。但真正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对感官细节的捕捉,比如在某些封闭空间里的寂静,或是压力突增时空气中特有的气味。这些细微之处的刻画,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让读者完全忘记了自己正身处一个虚构的世界。文字的运用如同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每一个句子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或推进叙事,或深化情绪,绝无冗余拖沓之感。这种文字功底,使得即使是对硬科幻不太感冒的读者,也会被其文字的魅力所吸引。
评分这本书的节奏变化掌握得炉火纯青,简直是一次阅读体验的过山车。在某些段落,叙事会突然放缓,专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细微波动,这种停顿是必要的“呼吸点”,让读者得以消化之前发生的巨大冲击。然而,这种平静往往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当高潮来临时,篇幅的推进速度骤然加快,句子变得更加短促有力,如同急促的心跳声,将所有的细节压缩到极致,直至将矛盾推向白热化。这种动静结合的处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科幻作品容易出现的节奏疲劳。我发现自己常常在深夜里因为情节的突然反转而猛地坐直身体,为接下来的对决做好心理准备。这种对阅读情绪的精准调控能力,是区分优秀作品和真正杰作的关键所在,而这本书无疑展现了后者应有的水准。
评分科幻迷收藏必备之佳品,放到书架上慢慢看。
评分这么好的活动,不买不是人。
评分这么好的活动,不买不是人。
评分这么好的活动,不买不是人。
评分这么好的活动,不买不是人。
评分能出版很意外。必须收藏
评分书很好,物流很快,有塑封,非常喜欢
评分赶上活动买书太超值了,购物就是要上京东
评分搞活动性价比高,京东物流给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