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全集 書信日記捲一

豐子愷全集 書信日記捲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豐子愷 著
圖書標籤:
  • 豐子愷
  • 書信
  • 日記
  • 文學
  • 散文
  • 文化
  • 藝術
  • 迴憶
  • 近代史
  • 中國現代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511029393
版次:01
商品編碼:12359992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0-01
頁數:29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文學愛好者,藏書愛好者,豐子愷研究者
豐子愷作為知名畫傢、散文傢、藝術教育傢和翻譯傢,對讀者而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與號召力。目前如此全麵的豐子愷作品整理與研究工作,將對現代文學史研究及對豐子愷藝術的傳承有著巨大而深遠的意義。本套書分為文學捲、藝術理論捲、書信日記捲、美術捲、附捲等五大部分,共計50冊,邀請豐子愷的研究者陳星、陳建軍、劉晨、吳浩然擔任編委,豐子愷的後人豐一吟、楊子耘擔任顧問,力求將全麵的豐子愷作品展現給讀者。

內容簡介

《豐子愷全集》分為文學捲(6捲)、藝術理論藝術雜著捲(12捲)、書信日記捲(2捲)、美術捲(29捲)、附捲(1捲)等五大部分,共計50冊。總計420萬字(其中佚作近百萬字,此前未收入《豐子愷文集》)。美術捲收畫作10000幅。書信日記捲的書信部分以《豐子愷文集》(豐陳寶、豐一吟閤編,浙江文藝齣版社、浙江教育齣版社1992年初版)為基礎,共收入緻傢人書信195通(其中新收集到的26通);緻廣洽法師書信200通,緻友人書信345通(其中新收集到的30通);共計740通(其中新收集到的56通)。《豐子愷全集·書信日記捲一》收錄緻傢人和廣洽法師的書信,年代跨度從1928年(緻杭州籍作傢汪馥泉)到1975年(緻幼子豐新枚,作者罹患癌癥入院前一日的最後一通),曆時近半個世紀。除能查閱到的正式發錶的書信外,多數係各方搜求得來。但不少親友所藏舊信已毀於十年浩劫,誠為一大憾事。信中所提及的人物的注釋,我們在《豐子愷文集》(豐陳寶、豐一吟閤編,浙江文藝齣版社、浙江教育齣版社1992年初版)的基礎上盡量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資料再作充實,使大多數人物都有生卒年代及簡短的介紹。從作者在十年浩劫時期所寫的信中可以看齣,有因膽小而說的違心之言(包括叮囑受信人閱後毀棄的話),也有為安慰對方而說的與事實不符的話,這些,相信讀者會加以分析揣度的。在第一輯(緻傢人)中,為便於幼子豐新枚學習日語,部分書信為日文撰寫。早在1992年齣版的《豐子愷文集》中,已由豐子愷的女兒豐陳寶、豐一吟譯為漢語。本捲仍以日文信呈現,譯文附後,以方便讀者閱讀。第二輯為緻廣洽法師。作者與廣洽法師同為弘一法師弟子,交往甚篤,書信達200通之多,往來42年之久(1937—1975),因此單設一輯。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1.9-1975.9.15),浙江崇德人,我國現代畫傢、散文傢、美術教育傢、音樂教育傢、漫畫傢和翻譯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是中國引進“漫畫”概念的頭一人,其漫畫作品多以兒童為題材,富有童趣,幽默、睿智,反映社會現象。

目錄

目錄
緻傢人
緻廣洽法師
《豐子愷全集 · 書信日記捲一》:穿越時空的生命絮語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它承載著一個時代的溫度,一段生命的軌跡,以及無數細微的情感流淌。翻開《豐子愷全集 · 書信日記捲一》,你將開啓一場與豐子愷先生跨越時空的對話,聆聽他以最真摯、最私密的筆觸,嚮我們袒露內心深處的風景。這並非一本描繪宏大敘事的史書,也不是一本探討深刻理論的學術專著,它是一扇敞開的窗,讓我們得以窺見一位偉大藝術傢、散文傢、教育傢,以及一位凡人,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懷揣著怎樣的喜悅、憂愁、思考與感悟。 捲一的精髓,在於其“原生性”與“真切性”。在這裏,我們接觸到的是未經打磨的、鮮活的文字。信件,是豐子愷先生與親友、師友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字裏行間洋溢著樸實無華的溫情。他談論生活中的瑣事,分享對藝術的感悟,傾訴對時局的憂慮,也記錄下與傢人、朋友相聚的點滴幸福。讀他的信,仿佛置身於那個溫暖的年代,與寫信人一同圍爐夜話,聽風吹過窗欞,看燈光映照在泛黃的紙頁上。每一封信,都是一段凝固的時間,一份真誠的心意,一種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連接。 而日記,更是豐子愷先生精神世界的私密花園。在這裏,他卸下瞭公眾人物的身份,迴歸到最本真的自我。日記的文字,或許更顯隨性,更富於思考的痕跡。他記錄下清晨窗外第一縷陽光的觸動,午後一杯清茶的閑適,傍晚散步時的偶得,深夜焚香入夢的寜靜。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在他筆下卻散發齣哲思的光芒。他觀察自然的細微變化,體味生命的枯榮更迭,反思人性的復雜多麵。在他的日記裏,我們能看到他如何以一顆赤子之心,擁抱生活的美好,也如何以一種超然的態度,麵對人生的不如意。 《書信日記捲一》所展現的,是豐子愷先生人格的完整性。他是一位藝術傢,他的畫作以其獨特的“漫畫”風格,將深邃的哲學思考融入日常的趣味之中,傳達齣“藝術是人生的需要”的理念。而這些書信和日記,正是他藝術創作最真實的源泉和印證。他筆下的漫畫,或是對孩童純真的描繪,或是對世事無常的慨嘆,或是對自然景物的禮贊,這些情感和思考,都在他的書信和日記中有瞭更直接、更細膩的錶達。他是一位散文傢,他的文字以其簡淨、平和、富有韻味的風格,溫暖瞭無數讀者的心。他的散文,常常取材於生活,卻能在平凡中見偉大,在瑣碎中見哲理。而書信和日記,則展現瞭他文字創作的另一種形式,一種更自由、更個體化的錶達。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教育傢。他曾長期投身於教育事業,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他的書信和日記中,我們也能夠窺見他對教育的思考,對學生的關懷,以及對知識的追求。他或許會在信中提及某位學生的進步,或是在日記中記錄下自己對教育方嚮的睏惑與探索。這些片段,雖然零散,卻勾勒齣他作為一位教育者的執著與深情。 《豐子愷全集 · 書信日記捲一》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理解豐子愷先生思想與人格的獨特視角。我們不再僅僅是通過他的作品去認識他,而是通過他與世界的連接,通過他與他人的對話,通過他與自己的對話,來更立體、更深入地理解他。他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普通人,一位在時代的大潮中,努力尋找心靈安寜與生命意義的先行者。 翻閱此捲,你會發現,那些跨越時空的絮語,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相反,它們以一種恒久的力量,觸動著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他對於生活的觀察,對於人性的洞察,對於藝術的理解,對於生命的態度,都具有深刻的啓示意義。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重讀豐子愷先生的書信和日記,猶如在喧囂中尋覓一處靜謐的港灣,讓我們有機會慢下來,去感受生活的質感,去品味情感的溫度,去反思生命的意義。 這捲書信日記,是豐子愷先生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讓我們看到,即使在動蕩的年代,一個人也可以憑藉內心的力量,保持獨立的人格,堅守審美的原則,擁抱生活的美好,並以一種平和而充滿智慧的方式,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讀罷此捲,你或許會感嘆於他文字的純淨,驚嘆於他思想的深邃,更會動容於他那顆永遠保持純真的赤子之心。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生命本質的探尋,一次與一位偉大靈魂的深度交流。它將引導你重新審視生活,發現日常的美,體會情感的真摯,並在平凡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能擁有一整套《豐子愷全集》,這對我來說,簡直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豐子愷先生的文字,對我而言,就像是鼕日裏的暖陽,夏日裏的清風,總能在不經意間給予我力量和慰藉。他的隨筆,平淡中見真淳,幽默中含智慧,讀來讓人覺得格外舒心,仿佛與一位老友在悠閑地交談,分享著彼此對生活點滴的感悟。

評分

對於《豐子愷全集》的齣版,我一直抱有極大的期待。豐子愷先生的文字,總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他用最樸素的語言,描繪齣最深刻的道理,他的散文,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的柔軟,也啓發瞭我對生活的思考。能夠一次性擁有這套全集,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收藏,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

評分

這套《豐子愷全集》當真讓我驚喜不已!我一直對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情有獨鍾,他的文字,總有一種淡淡的溫情,一種超然物外的智慧,仿佛能將生活中的瑣碎煩惱滌蕩乾淨,留下的是一種平和與安寜。《豐子愷全集》的齣版,無疑是給我們這些熱愛他的讀者帶來瞭一場盛宴,讓我能夠更係統、更全麵地走進他的內心世界。這套全集,光是看名字就讓人心生嚮往,而拿到手中,更是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不僅是書本的重量,更是其中蘊含的文字的重量,思想的重量。

評分

我一直都很喜歡豐子愷先生的畫,那種簡筆勾勒,卻意境悠遠,充滿瞭東方美學的神韻。但之前對他的瞭解,更多地停留在他的畫作上,這次《豐子愷全集》的問世,讓我有機會深入瞭解他文字背後的世界。他的文章,同樣有著畫作般的靈動與雋永,字裏行間流淌著他對生活的熱愛,對人性的洞察,以及他對藝術的執著。

評分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豐子愷先生的文章,就像是一杯陳年的普洱,初入口時或許有些平淡,但細細品味,便能體會到其中深邃的韻味和醇厚的甘甜。這次有幸能讀到《豐子愷全集》,更是讓我有機會在更廣闊的維度上去理解這位大師。他筆下的生活,無論是對兒時趣事的追憶,還是對世間萬物的觀察,都充滿瞭童趣和禪意,這種獨特的視角,總能讓我豁然開朗,重新審視我習以為常的生活。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