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文库·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二战史诗三部曲)

新思文库·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二战史诗三部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科尼利厄斯·瑞恩 著,王义国 译
图书标签:
  • 二战史
  • 柏林战役
  • 1945年
  • 战争史
  • 军事历史
  • 新思文库
  • 历史
  • 欧洲战争
  • 苏联红军
  • 德国战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1931
版次:2
商品编码:12360048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二战史诗三部曲·修订珍藏版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544
字数:394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一双眼换一只眼,一池血换一滴血”,非虚构战史典范“二战史诗三部曲”第3部,讲述第三帝国崩溃的真实历史记忆。

2、 全新改版,将视角聚焦于参与战争的普通人,让历史的面孔足够清晰,诠释足够真实的二战。

3、 “站在新闻与历史写作路口的巨人”科尼利厄斯·瑞恩,讲述战争中人的故事,历时十余年,采访2000余人,“无一字无出处”的二战历史经典。

4、 国内资深二战史研究者校译,修订内容几乎占全书的90%。

5、 “我们精通战争远甚于和平,熟谙杀戮远甚于生存。” 战争的面目系列③,铭记二战,从这里对历史肃然起敬。


内容简介

1945年4月16日,星期一,凌晨4点整。

离德国首都东部不到62公里的地方,涨水的奥得河上方的夜空中,突然燃起了红色的火焰,令人目瞪口呆的战斗即将打响,苏联人对希特勒第三帝国发动的最后进攻开始了。柏林——这座古老的文明之都,即将化为被炮火、妒火和欲火彻底焚毁的废墟。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一场**恶战。这一次,被复仇冲昏头脑的士兵将枪口瞄向了柏林市民,“一双眼换一只眼,一池血换一滴血”。这场战役给柏林带来了毁灭性创痛。它不仅导致纳粹利维坦巨兽的垮台,也为冷战时期的一系列国际问题埋下了伏笔。

为了还原第三帝国崩溃的历史,科尼利厄斯·瑞恩寻访了2000多人,包括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科涅夫、崔可夫、海因里希等盟军将领,还有众多平民和士兵。在冷战局势紧张时期,瑞恩不顾阻挠深入莫斯科,查阅苏联不肯公开的档案,最终汇聚成这部用真相震撼世界的经典之作。

在《最后一役》中,一方面是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另一方面却是柏林平民尤其是女性所经受的梦魇般的厄运。透过战争和政治层面的内核,瑞恩再次将笔端指向生存这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他说,在这段黑暗岁月里,“吃饭比爱更重要,躲藏比战斗更有尊严,忍受比获得胜利更为正确”。对战争以及战争深渊中个体生存与命运的深刻书写,使得这本书成为“论述战争的不朽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科尼利厄斯·瑞恩(Cornelius Ryan,1920-1974)


只要经历过战场,每个人都会对战争有着更为痛彻的思考,科尼利厄斯·瑞恩就是其中一位。

身为二战时期杰出的战地记者,瑞恩曾随同美国陆军第8、第9航空队参与14次轰炸行动,亲历诺曼底登陆,跟随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挺进法国和德国,直至攻克柏林。在前线,瑞恩与成千上万的亲历者密切接触。不论是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这些军事天才,还是登陆诺曼底、参与市场-花园行动的年轻士兵,抑或纳粹将领海因里希、沦陷区的柏林市民,都在他的笔下保留了当时历史的真实记忆。《时代》周刊评论道,科尼利厄斯·瑞恩以近距离观察战争的眼光,历经鲜血和死亡的灵魂,完成了普通作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战争带来的伤痛,曾经深深嵌入亲历者的生命,让他们重拾那段记忆并不容易。从1956年起,瑞恩陆续奔赴德、法、苏联,耗时近20年寻找幸存者,在寻访5000多位见证人之后,*终完成这部杰作“二战史诗三部曲”。1959年《*长的一天》率先出版,立即在战后国家引起震动,人们纷纷致信,感谢瑞恩让他们头一次知晓,自己的爱人、朋友、邻居曾经在那个伟大的时刻经历过什么。

科尼利厄斯·瑞恩先后被授予克里斯托弗奖、意大利班加雷拉文学奖以及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74年,他因癌症病逝。美国新闻界以他的名字设立特别奖项,以此致敬这位“站在新闻与历史写作交叉路口的巨人”。


董旻杰

战争史研究者,曾任“知兵堂”执行总编,目前主要从事战争史翻译、审校和编撰工作,著有研究阿登战役的代表作品《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


精彩书评

科尼利厄斯?瑞恩掌握了大量资料,而且知道如何将其运用得恰到好处。他进一步提升了在上一本畅销书《*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中所使用的写作技巧,讲述了纳粹德国在1945年4月*后三周的经历……瑞恩的这本书中,有美国指挥官在看到集中营后难以置信的惊诧,有希特勒藏身之地*后时刻发生的故事,还有无数进攻的士兵和柏林平民的遭遇。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史诗巨著。

——《科克斯书评》


《*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是一项罕见的成就……将会让后代获益无穷。

——詹姆斯·A.米切纳(普利策奖获得者)


一部巨著,讲述了终结欧洲战场战事的柏林战役。

——《华盛顿邮报》


历史上没有几场战役能比二战结束前的柏林会战更凶残、绝望、勇敢和骇人,也没有人能比瑞恩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好。书的每一页上都熠熠生辉地写满了反抗与勇气,以及冒着个人生命危险帮助他人的壮举。

——***普通读者


在更为理性的今天,整个人类都应该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在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而给后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而瑞恩的这部经典历史、不朽著作,使这份遗产从一个角度得以永远保留了下来。

——王义国(《遥远的桥》《*后一役》译者)


目录

初版序言 i

前言 ix

第1 部 城市 1

莱克沙伊特博士独自演奏着告别曲,轻轻地唱出了声,眼里满含热泪。当炸弹在克罗依茨贝格区各处爆炸的时候,附近的乌尔班医院里心存怀疑的病人以及在毗邻的地下室里躲避的人们,都听见了梅兰希通教堂里的风琴奏出的那首古老圣歌:“发自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我向你哭泣。”


第2 部 将军 61

“ 在进攻显然已鼓衰力尽之时,”古德里安说道,“我恳求希特勒,把我们的部队从阿登高原撤出,调回东线,我们估计苏军随时都有可能发动猛攻。没有用—他拒不相信我们对苏军力量的判断。”


第3 部 目标 105

4 天以前,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将军一起去了德国,亲眼见证了盟国大军横渡莱茵河的恢宏战斗。当这场历史性的进攻拉开帷幕时,丘吉尔对艾森豪威尔说:“我亲爱的将军,德国被打败了。我们逮住了他,他完了。”

…… ……

柏林在政治上也敞开了大门,三巨头从来没有为到底应该由谁攻占柏林而伤脑筋。柏林是一个公开的目标,先到先得!


第4 部 决策 173

“ 柏林显然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敌人为了固守柏林,有可能集中绝大部分兵力。因此,我认为应该集中全部兵力和物资迅速向柏林挺进,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鉴于我们的战略应和苏联人协调一致,我们也得考虑其他目标。”


第5 部 战役 333

“ 一开始,由于不习惯亮光,我眼前全是黑圈,什么也看不清。接下来我四下张望,阳光明媚,春天来了,树开花了,微风轻柔。即使在这个备受折磨的垂死的城市里,大自然也带回了生命。在此之前没有什么东西曾触动过我,所有的情感都死去了。但当我眺望着远处的公园,看着那儿已经到来的春色,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自从这一切开始以来,我第一次哭了。”

伤亡小记 520

作者致谢 522


前言/序言

前言


1945 年4 月16 日,星期一,A 日


柏林之战,对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发动的最后一击,开始于1945年4 月16 日,星期一,凌晨4 点整—西方盟军称之为A 日1。在一瞬间,离德国首都东部不到62 公里的地方,涨水的奥得河上方的夜空中突然燃起了红色的火焰,令人目瞪口呆的战斗即将打响,苏联人对这座城市的进攻也由此开始。


几乎同


《最后的战火:1945年柏林战役》 历史的终章,生命的赞歌 1945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将人类推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顶点。而在欧洲战场,最后的硝烟汇聚于一座城市——柏林。这里,是纳粹德国的心脏,也是这场席卷全球的浩劫的终结之地。 《最后的战火:1945年柏林战役》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迷雾,重返那个决定命运的春天。本书并非仅仅陈述一场战役的军事细节,更是对人类勇气、牺牲、绝望与希望的深刻描摹。它试图还原一个真实而触目惊心的历史现场,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身临其境,感受那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时刻。 史诗般的宏大叙事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细致入微地展现了1945年春季,苏联红军如何从四面八方涌向这座被战争摧残得面目全非的城市。从东普鲁士的冰天雪地,到奥得河的滔滔激流,苏军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一步步啃噬着德国顽固的防线。同时,本书也揭示了德军在最后时刻的垂死挣扎,那些稚嫩的少年卫士、狂热的党卫军士兵,以及那些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平民,他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后的悲壮图景。 多维度的历史透视 《最后的战火》超越了传统的军事史写作,力图从多个维度展现这场战役的复杂性: 战略决策的博弈: 详细梳理了盟军(特别是苏军)在战役前后的战略布局与决策过程,解析斯大林、朱可夫等军事统帅的运筹帷幄,以及希特勒在末日疯狂中的最后挣扎。了解这些高层博弈,能更清晰地理解战役进程的走向。 残酷的街巷肉搏: 柏林战役最惨烈的部分在于其城市巷战。本书将生动描绘士兵们在废墟中、街道上、地下通道里进行的殊死搏斗。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都可能成为炼狱,每一声枪响,都可能宣告一个生命的终结。这里没有宏大的战场,只有近乎野蛮的生存考验。 平民的苦难与挣扎: 战争不仅是士兵的战场,更是平民的梦魇。本书将深入刻画柏林平民在战火中的生活,他们的恐惧、饥饿、绝望,以及在绝境中求生的本能。那些躲藏在地下室的家庭,那些失去亲人的妇女儿童,他们的故事同样是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满了人性的力量与悲伤。 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终结: 柏林战役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的终极对抗。纳粹主义在这个被血与火洗礼的城市迎来其最终的崩溃,而新的世界秩序也正在这片废墟之上悄然孕育。本书将探讨这场战役的政治意义,它如何标志着纳粹政权的灭亡,以及对战后欧洲乃至世界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技术与战术的较量: 从大规模的炮火轰击,到精密的狙击战,再到坦克在狭窄街道上的运用,本书将分析战争双方在技术装备和战术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战役的进程。 鲜活的人物群像 《最后的战火》并非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满了鲜活的人物。从身经百战的苏联老兵,到初上战场的年轻士兵;从誓死效忠纳粹的狂热分子,到怀揣一丝人性的普通德国人。本书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回忆录以及史学研究,试图还原这些战争中的个体,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迷茫与他们的信念。正是这些个体的命运交织,构成了这场宏大历史事件的血肉。 历史的反思与警示 1945年的柏林战役,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和血腥的战役之一。它以惊人的代价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和无尽的反思。本书希望通过对这场战役的深入解读,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残酷性,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并警惕任何可能导致人类重蹈覆辙的危险苗头。 《最后的战火:1945年柏林战役》——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一次关于勇气、牺牲与生命的深刻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新思文库·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言喻的。它以一种极为详实和严谨的态度,展现了二战最后一场关键战役的全貌。我被书中对战役过程的精细描绘所吸引,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军事层面的描写,而是深入探讨了战役背后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因素。我看到了大国之间的博弈,看到了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苦难,也看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所爆发出的求生意志。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它让我明白,历史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它是一部让我受益匪浅的著作,也让我对人类历史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

我一直对二战史,尤其是欧洲战场的最后阶段非常着迷,而《新思文库·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来最满意的一本历史著作。它并没有像很多同类书籍那样,仅仅停留在战场上双方兵力的对比和战术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这场决定性的战役背后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失误与远见,以及普通士兵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挣扎。作者以一种近乎电影化的叙事手法,将读者一下子拉入了1945年那个硝烟弥漫、充满绝望与希望交织的柏林。从苏军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逼近这座象征着纳粹德国核心的城市,到盟军在其他战线上的策略调整,以及战前战后政治力量的暗流涌动,这本书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捕捉,例如对各方情报的分析、对武器装备的考据,以及对关键人物的心理刻画,都显得格外严谨。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历史、人性以及国家命运的书。阅读的过程,仿佛在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对历史真相的进一步探寻,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对柏林战役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二战的终章,更是冷战序曲的序章,书中对这一层面的解读,更是让我拍案叫绝。

评分

《新思文库·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沉浸感”。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地图以及战役参与者的回忆,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仿佛能听到炮火的轰鸣,闻到硝烟的味道,甚至能感受到士兵们紧绷的神经。书中对战役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从苏军的集结、突破,到柏林城的巷战,再到最终的攻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戏剧性和紧张感。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战役细节的考究,例如对战术部署的分析,对武器性能的介绍,都显得非常专业。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将这些军事细节巧妙地融入到宏大的历史叙事中,让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这本书让我对柏林战役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人类在战争与和平之间艰难抉择的缩影。

评分

我最近读完的《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让我对历史的看法有了新的升华。这本书并没有用简单的好坏来定义任何一方,而是展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我看到了苏军为了解放欧洲而付出的巨大牺牲,也看到了德军在最后的时刻,仍旧有人在为了所谓的“祖国”而战,尽管那已经是一个即将覆灭的政权。作者的叙述是客观而冷静的,他用大量的史料支撑自己的论点,避免了情绪化的判断。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战役后期,不同政治派别之间明争暗斗的描写,这让我看到了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权力博弈。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战争的根源,以及为何人类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战争的泥潭。它不仅仅是一本军事历史著作,更是一本关于政治、社会和人性的百科全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被书中呈现的史实所震撼,也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

《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这本书,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杰作。作者的叙事风格独特,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不失文学家的感染力。我被书中对战役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刻画所深深吸引。无论是对战役战略的解读,还是对战场细节的描写,都显得格外精彩。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人性的探讨。在战争的残酷面前,人们的善与恶、勇敢与怯懦,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本书让我对柏林战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让我反思战争的代价,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贵。这本书是一部能够启迪思想、触动心灵的佳作。

评分

坦白说,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开始阅读《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的。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讲述军事行动的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它远不止于此。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场战役,更是在讲述一个时代的终结,以及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作者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将柏林战役置于整个二战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战役对世界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战役背后政治角力的剖析,无论是盟国之间的协调与矛盾,还是苏联内部的权力斗争,都为这场战役增添了更多的维度。书中对于战役进程的描述,也是详实而生动,仿佛身临其境。我能够想象到炮火连天的战场,也能够感受到士兵们内心的煎熬。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它不是简单的事件堆砌,而是对历史真相的深入挖掘和还原。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人类在命运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

评分

《新思文库·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这本书,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历史画卷,将二战最后这场惨烈的战役徐徐展开。我之前对柏林战役的了解主要局限于一些零散的史料和电影片段,总觉得它是一个模糊的、巨大的概念。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这场战役的细节、温度,甚至是气息。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描绘了宏大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对抗,更着力于刻画战役中的人物群像。从斯大林、朱可夫这些最高决策者,到普通士兵,再到被战火围困的民众,每个人物都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故事。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苏军攻城策略的详细分析,以及对德军在绝望中进行的顽强抵抗的描写,这其中蕴含着太多复杂的人性博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是非题,而是一连串复杂的人物选择和命运纠葛。它打破了我对战争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战争背后隐藏的深刻思考。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它的可读性也非常强,即使是对历史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被吸引进去,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评分

读完《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宏大叙事下的个体悲歌。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没有刻意去塑造英雄主义,而是将视角放在了战争的真实面貌上。无论是身处前线的苏军士兵,还是在轰炸下苟延残喘的柏林市民,甚至是那些坐在遥远指挥部里做出关乎生死的决定的将领,书中都给予了足够的篇幅去展现他们的处境和心境。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战役后期双方的暴行和伤亡,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呈现了战争的残酷。但同时,书中也充满了人性中最闪光的一面:战友之间的生死相依,绝境中的希望之火,以及对和平的朴素渴望。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战役的起因、过程到结果,再到战役对后世的影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穿插的历史文献和口述史料,这些真实的记录让故事更加鲜活,也更具说服力。这本书不仅为我补全了对柏林战役的认知,更让我深刻理解了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创伤,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它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在翻阅的每一页,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力量。

评分

《新思文库·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历史研究的魅力。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严谨的考证和深入的分析,将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战役战略决策的剖析,从苏军总指挥部的谋划,到前线指挥官的临机应变,都显得格外精彩。同时,书中也穿插了大量普通士兵的视角,他们的经历和感受,让这场宏大的战役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温度。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本书让我对柏林战役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二战的结束,更是冷战的开端,书中对这一点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执着,他用自己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真相,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也更好地展望未来。

评分

读完《最后一役:1945柏林战役》,我深深地被书中宏大的历史图景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所打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史,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和人类命运的史诗。我惊叹于作者对战役细节的精准把握,从军事部署到后勤保障,再到战场上的每一次搏杀,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但更让我动容的是,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希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并非是冰冷的数据和事件,而是由无数鲜活的生命谱写而成。它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和平有了更由衷的珍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讲述了“发生了什么”,更让我们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评分

宝贝收到了,一次买了三大箱,够看一阵子了,包装很好没有破损,物流很快。

评分

书很好没有磕碰,喜欢中信出版社的书,质量好

评分

等的难受

评分

买的太多啦还没来得及看,一到图书活动就要买买买

评分

书是正品,质量很好!慢慢细读

评分

其实是为了买《最长的一天》,曾经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现在读来也很棒

评分

非常好,继续

评分

京东图书,质量好,货品正,价格实惠,服务优,快递迅速,售后服务好。

评分

很好,粗略翻了一下,译者还做了修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