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24式杨氏太极拳(视频学习版)

图解24式杨氏太极拳(视频学习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辑组 著,高崇,灌木体育 编
图书标签:
  • 太极拳
  • 杨氏太极
  • 武术
  • 养生
  • 图解
  • 视频
  • 健身
  • 传统文化
  • 中华武术
  • 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86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4379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太极拳世界冠军、中国武术六段 高崇
专业示范

零基础、轻松学
594幅高清彩图连贯展示
在线学习视频立体化呈现
全身热身活动·16种基本动作练习·24式连贯套路

习行云流水招式
悟太极武术奥义

内容简介

本书由太极运动健将、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太极拳剑全能冠军高崇示范并作为武术指导。本书在简要介绍杨氏太极拳起源、实用功能和发展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以超过500幅高清连拍图结合细致的文字说明的方式,对杨氏太极拳的热身活动、基本动作练习和24式连贯套路进行了讲解,是专门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此外,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在线学习视频,帮助练习者跟着专业教练轻松学习太极拳。

作者简介

高崇:太极拳世界冠军,***运动健将,中国武术六段,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

个人主要运动成绩:

2008年第九届国际武术博览会太极拳**名
2008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太极拳剑全能冠军
2008年担任上海国际科技与艺术展“太极与八卦”展演者
2012年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太极对练**名
2012年主演舞台剧《风中菩提》
2008~2012年多次代表国家随国家领导人及艺术家出访亚洲、欧洲、非洲,传播太极文化
2013~2014年北京高校比赛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器械冠军
2013年被选为太极禅形象大使,拍摄太极禅教学片
2013年与古琴名家王鹏老师同台演出,亮相国家大剧院及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太极带入国家大剧院
2014年随古琴名家王鹏老师赴墨尔本等地参加文化艺术节展演
2014年录制央视“我们的中国梦—— 五月的鲜花”体育竞技类表演《为我们喝彩》节目
2014年应国家汉办邀请,赴美国参加孔子学院十周年演出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为各国政要表演《太极神韵》,获得高度赞扬
2014年、2015年在钓鱼台为国家领导人和来宾表演太极

应电视台之邀参与各类演出百余场,长期担任多家机构、企业的太极教练,拥有丰富的舞台表演和教学经验,逐步建立起独特的适合各类人群的教学体系。出于对太极的热爱,无论专业比赛、舞台表演还是普及教学,都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目录

第 一章 认识杨氏太极拳
一 杨氏太极拳的起源 8
二 杨氏太极拳的实用功能 8
三 杨氏太极拳的发展 9
第二章 杨氏太极拳的热身活动
一 头部运动 11
二 上肢运动 12
三 肩部运动 12
四 提膝运动 13
五 伸展运动 13
第三章 杨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练习
一 上半身基本动作练习 15
(一)起势 15
(二)抱球 16
(三)野马分鬃 18
(四)倒卷肱 20
(五)白鹤亮翅 23
(六)左右穿梭 26
(七)搂膝拗步 29
(八)云手 32
二 上半身与下肢结合动作练习 34
(一)野马分鬃 34
(二)倒卷肱 37
(三)左右玉女穿梭 40
(四)搬拦捶 44
(五)左右云手
(五)左右云手 48
(六)搂膝拗步 51
(七)捋挤式 55
(八)掩手肱捶 59
第四章 杨氏 24 式太极拳套路教学
(一) 起势 66
(二) 野马分鬃 67
(三) 白鹤亮翅 73
(四) 搂膝拗步 74
(五) 手挥琵琶 80
(六) 倒卷肱 81
(七) 左揽雀尾 87
(八) 右揽雀尾 91
(九) 单鞭 95
(十) 云手 97
(十一) 单鞭 99
(十二) 高探马 100
(十三) 右蹬脚 101
(十四) 双峰贯耳 102
(十五) 转身左蹬脚 103
(十六) 左下势独立 105
(十七) 右下势独立 107
(十八) 左右穿梭 110
(十九) 海底针 112
(二十) 闪通臂 113
(二十一) 转身搬拦捶 114
(二十二) 如封似闭 117
(二十三) 十字手 118
(二十四) 收势 119
形意拳的刚柔之道 形意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朴实无华、刚健有力的风格,深邃的内涵和卓著的健身养生功效,在武术界享有盛誉。它不像某些拳种那样追求花哨的套路和繁复的动作,而是将人体的运动规律与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十二形(龙、虎、熊、猴、鸡、马、燕、蛇、鹪鹩、鹰、狸、狗)的意象融为一体,以“意”为根本,通过“形”来表达,达到“形意合一”的至高境界。 一、形意拳的起源与发展 形意拳的起源,普遍认为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姬际可。姬际可在少林寺学艺,后得异人传授,创出“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以其简练的招式、刚猛的打法,以及对内气的重视,奠定了形意拳的基础。 清朝道光年间,河南马学礼在心意六合拳的基础上,吸收了五行、十二形等理论,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形意拳。马学礼及其传人,如李老农、宋长庚等,对形意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发展,使其技法更加完善,理论更加成熟。 民国时期,形意拳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出现了如孙禄堂、王芗斋、顾汝章等一代宗师,他们或将形意拳与八卦掌、太极拳融会贯通,或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得形意拳的流派更加丰富,影响力也更加深远。 二、形意拳的核心理论 形意拳的理论博大精深,其核心在于“意”、“气”、“力”、“形”的和谐统一。 意(精神意念): 形意拳强调“以意领形,以形助意”。练习者在行拳走架时,要将精神意念集中于特定的事物或景象,例如模拟虎的扑跃、熊的站立、马的奔跑,或将意念注入五行生克的变化之中。这种精神的投入,能够引导身体做出最恰当、最有力的反应,达到“神与意合”的境界。意念的运用,不仅在于招式,更在于实战中的变化和预判,通过意念感知对手的动向,从而先发制人。 气(内气): 形意拳注重“气沉丹田,用意念引导内气运行”。练习者通过调息、吐纳,配合特定的动作,使内气充盈于全身,尤其是在丹田部位积聚,然后用意念引导内气流转,达到“气随意转,意到气至”的目的。内气的充盈和流转,是形意拳刚猛劲力的根源,也是其养生保健功效的重要体现。气足则力猛,气顺则身健。 力(劲力): 形意拳的劲力,并非单纯的肌肉力量,而是“整劲”、“合力”。它讲究“力从根起,发于脊梁,形于四肢”。通过腰背的转动,带动全身形成一个整体,将力量集中于一点爆发,形成穿透力极强的“钻、炮、崩、劈、横”五种基本劲力。这种劲力,要求“发力非一人之力,乃天地之合气”。 形(体态动作): 形意拳的动作,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但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五行拳”模仿金、木、水、火、土的特性,将劲力、步法、身法、眼法等融为一体,例如: 劈拳(属金): 似刀劈,劲力刚猛,动作舒展,要求“腰如斧,膀如劈”。 钻拳(属水): 似水之钻,动作连绵,劲力深沉,要求“身如螺旋,气贯手梢”。 崩拳(属木): 似树之生,动作迅猛,劲力爆发,要求“肩开,背崩,腿弹”。 炮拳(属火): 似炮发,动作浑厚,劲力磅礴,要求“力由丹田发,直贯胸膛”。 横拳(属土): 似大地承载,动作浑圆,劲力沉稳,要求“腰裆之稳,肩胯之合”。 而“十二形拳”则更是将动物的动态和特性进行提炼,赋予拳法之中,如龙形拳的蜿蜒盘旋,虎形拳的扑食之势,熊形拳的沉稳厚重,猴形拳的灵动迅捷等等。这些动物的意象,不仅丰富了拳法的内容,更帮助练习者在心意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拳法。 三、形意拳的练习方法 形意拳的练习,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1. 站桩(基本功): 站桩是形意拳的根基。通过桩功,练习者可以调整呼吸,沉淀内气,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体会“根深蒂固”的站功。站桩的桩法多种多样,如三体式、虎踞式、马步式等,每种桩法都有其独特的锻炼目的和要领。 2. 五行拳: 在站桩有一定基础后,开始练习五行拳。五行拳是形意拳的基础套路,通过对五行拳的反复练习,掌握各种基本劲力、步法和身法,体会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3. 十二形拳: 在熟练掌握五行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十二形拳。十二形拳更加注重模仿动物的形态和习性,将形意拳的技法推向更高的层次,丰富了拳法的变化。 4. 杂式捶: 杂式捶是形意拳各种拳法的综合运用,它将五行拳和十二形拳的精华融为一体,在实战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变通,变化无穷。 5. 散手(实战): 最终的目标是学以致用,进行散手练习。散手并非盲目搏斗,而是在扎实的功底基础上,通过与对手的交流,体会拳法在实战中的运用,检验和提升自己的技艺。 四、形意拳的健身养生价值 形意拳不仅是一种技击术,更是一种极佳的健身养生方法。 强身健体: 形意拳的练习,能够有效地锻炼全身的骨骼、肌肉和关节,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其刚柔相济的动作,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调理内脏: 形意拳注重气息的调整和内气的运行,能够有效地调理人体的五脏六腑,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长期的练习,有助于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修身养性: 形意拳强调“意”、“气”、“神”的合一,练习过程中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和意念的投入,这有助于培养人的专注力、耐心和毅力,平复内心的躁动,达到“气定神宁”的境界。形意拳的朴实无华,也能够引导练习者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提高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形意拳的练习,特别是散手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人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 五、形意拳的传承与展望 形意拳作为一种宝贵的中华武术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数的形意拳爱好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形意拳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然而,要真正掌握形意拳的精髓,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以及对武术精神的深刻理解。形意拳的道路,是一条探索身心合一、刚柔并济的道路,它不仅仅是招式的学习,更是一种对生命奥秘的体悟,一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形意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练习者,在刚劲的拳法中,感悟生命的韧性;在柔韧的动作里,体会万物的生机。它是一门艺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给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是一套足以让我重新爱上坚持锻炼的“引路书”。我以前练拳总是虎头蛇尾,因为自己做不到位,感觉在“瞎比划”,成就感很低。这本教材的重点在于“精准校准”。它不仅仅教招式,更注重气息的调整和身体的放松。书中对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例如,在“手挥五步”中,何时吸气何时呼气,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节奏建议,并配以视频中的声音引导。这种多感官的刺激,让我能更深地进入太极的意境中。更让我惊喜的是,书的最后还附带了一套针对初学者的“热身与放松序列”,这在很多太极拳书籍中是被忽略的部分。完善的配套体系,从准备活动到收尾整理,无所不包。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24式拳架,它更是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形体锻炼和身心调和方案。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科学、深入地学习杨氏太极拳的同仁们。

评分

这本《图解24式杨氏太极拳(视频学习版)》的出版,简直是太极拳爱好者们的福音!我一直对传统太极拳心存向往,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入门教材,总是不得要领。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图文并茂,但讲解过于晦涩,要么就是只有视频,缺乏对动作细节的深入剖析。这本书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图解部分极其细致入微,从起势到收势的每一个环节,都配有高清的分解动作图片,辅以精准的文字说明。尤其是对重心的转移、手法的开合、眼神的配合等关键点,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清晰的标注。更棒的是它结合了视频学习的优势,让人可以随时扫码观看真人演示,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无缝对接。我发现,光是看着图解自己比划,和看着视频里老师的示范再比划,那种理解上的深度是完全不同的。书里对“松柔”和“沉劲”的阐述尤其到位,让我这个初学者对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机械地模仿招式上。对于想系统学习杨氏太极拳24式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优质教材。

评分

我尝试过好几个APP和网络课程来学太极,但总感觉少了点“实体感”。手机屏幕太小,很多细节看不清,而且上课时老是担心手机没电或者网络中断,体验非常割裂。这本《图解24式杨氏太极拳(视频学习版)》完美地弥补了这种缺憾。实体书在手,随时可以翻阅,不必依赖电子设备。图解的精细程度让我惊叹,特别是对脚下虚实的转换,书里用了大量的对比图来展示,比如“实”时膝盖微屈的程度和“虚”时身体的平衡点,描述得丝丝入扣。视频资源的存在则解决了“动作定格”的难题,我可以把书本上的某个难点动作定下来,然后立即通过扫码观看慢放版的讲解,对比书上的文字描述,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以书为本,视频为辅”,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它让太极拳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摸索,而是一场有专业向导陪伴的旅程。

评分

说实话,我对太极拳的学习热情常常是三分钟热度,主要就是因为找不到一个能真正“带我入门”的好帮手。很多教程要么过于强调历史传承和理论灌输,让人听得云里雾里;要么就是直接堆砌大量的动作口诀,完全不顾及我们这些零基础小白的接受能力。这本《图解24式杨氏太极拳(视频学习版)》的编排方式简直是为我们这种“动手型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它没有那些复杂的术语,开篇就直奔主题,用最直白的语言将24式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独立练习的小模块。我最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会穿插一些“常见错误纠正”的小贴士,这简直是救星!我自己在练习“野马分鬃”的时候,总是感觉手臂僵硬,书里明确指出了是因为肩部没有放松导致的,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放松练习方法。视频的配合也恰到好处,慢动作回放让我能清晰地捕捉到老师的细微调整。这种理论指导和实操演示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持久度。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而是引导你去感受身体的协调和气息的流动。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健身房锻炼的人,我最初对太极拳的印象是“动作慢,效果不明显”。直到我偶然接触到这套教材,才发现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太片面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杨氏太极拳的“内涵”用非常现代化的视角进行了阐释。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做”的指南,更是一本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度解读。比如,在讲解“揽雀尾”时,它详细分析了掤、捋、挤、按这四个劲道的力学原理,这让我这个略懂一些物理的人立刻就有了顿悟感。视频的清晰度无可挑剔,光影效果处理得很好,能够清楚地分辨出老师肌肉群的细微发力变化。此外,书中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配色沉稳大气,阅读体验极佳。不像市面上一些盗版书,印制粗糙,看着就让人心烦。这本书的质量反映了出版方对太极文化传播的尊重和用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