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直營】《中國神話史》袁珂中國神話傳說文學史

【後浪直營】《中國神話史》袁珂中國神話傳說文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袁珂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神話
  • 神話傳說
  • 袁珂
  • 文學史
  • 曆史
  • 文化
  • 後浪
  • 經典
  • 中國文化
  • 故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後浪齣版公司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55609
商品編碼:12457255988
品牌:後浪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用紙:膠版紙
頁數:48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作為國內一部神話史,《中國神話史》是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對中國神話進行理論研究的開山之作,他秉持廣義神話學理論對中國神話的發展進行梳理,構建齣中國神話相對完整的係統。

袁珂先生以嚴謹的文獻考據為基礎,旁徵博引,追溯神話的源頭和演變,尋找、分析神話形象的流傳、衍化,帶我們把握中國古神話的發展脈絡。

本書延續瞭袁珂先生的一貫文風,以清晰透徹的語言、開闊的學術視野,讓讀者體會到中國神話的豐富多彩、枝繁葉茂。

內容簡介

本書是袁珂先生闡述廣義神話思想以解決神話研究考察對象範圍問題,是作為研究中國神話基礎理論的一部神話研究開山之作。

袁珂先生在數十年整理和研究中國神話的過程中,逐漸認為中國神話的範圍要從狹隘的圈子裏跳齣來,擴大視野,纔能見到中國神話的真正豐美。在本書中,他以廣義神話思想為基本認識,引經據典,考察瞭中國神話在流傳中的演變,和它對後世文學藝術的影響,以及曆代神話整理者、研究者在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是對中國神話發展形成整體概念的必讀經典。

作者簡介

袁珂(1916—2001),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1946年,任職颱灣省編譯館,開始係統化地研究中國神話。到1949年迴到四川,繼續從事文學暨神話學的研究;1978年調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1984年擔任中國神話學會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頗豐。1950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齣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係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由此奠定瞭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之後,袁珂先生先後撰寫瞭《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閤著)等20多部著作及800餘萬字的論文。 袁珂先生的多數著作在香港、颱灣均多次重印,並且被翻譯成俄、日、英、法、意、西班牙、捷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語言。其作品還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入選學校課本。

目錄

序 言 1 
前 言 10 
第一章 原始社會前期的神話 1 
一、神話傳說中的中國原始社會 3 
二、萌芽狀態神話的産生時期 6 
三、前萬物有靈論:活物論時期的神話 9 
四、活物論時期神話的遺跡 12 
第二章 《山海經》的神話(上) 17 
一、《山海經》神話的上下限 19 
二、自然崇拜與圖騰崇拜神話 21 
三、女性開闢神的神話 25 
四、構成《山海經》神話的主要部分 28 
第三章 《山海經》的神話(下) 33 
一、天帝的齣現和天地通路的隔絕 35 
二、帝俊在《山海經》中的地位 38 
三、諸神子孫的創造發明和怪物異人 41 
四、西王母神話的演變 45 
五、從樸野到文明的昆侖山 50 
第四章 先秦及漢初文獻中的神話 55 
一、《穆天子傳》、《詩經》與《楚辭》 57 
二、宋玉的《高唐賦》與《神女賦》 61 
三、古史中的神話(上) 65 
四、古史中的神話(下) 68 
五、諸子中的神話(上) 72 
六、諸子中的神話(下) 76 
七、《世本》、《爾雅》與《說文》 82 
第五章 漢代的感生神話及其他 89 
一、緯書所記的感生神話 91 
二、緯書所記的其他神話 94 
三、《吳越春鞦》、《越絕書》、《蜀王本紀》 98 
四、《六韜》、《太公金匱》、《論衡》 102 
五、《風俗通義》、《三五曆紀》 105 
六、《神異經》、《十洲記》、《洞冥記》 110 
第六章 仙話及佛典中的神話 117 
一、《山海經》中的不死思想 119 
二、《列仙傳》與《神仙傳》 124 
三、六朝以後的仙話 128 
四、佛典中的神話 134 
第七章 曆史人物的神話 139 
一、成湯、伊尹、傅說、薑太公 141 
二、周穆王、徐偃王、伍子胥 145 
三、孔子及其門徒 149 
第八章 魏晉六朝的神話(上) 161 
一、《古小說鈎沉》中的神話(一) 163 
二、《古小說鈎沉》中的神話(二) 167 
三、《搜神記》與《搜神後記》 171 
四、《博物誌》、《異苑》、《述異記》 178 
第九章 魏晉六朝的神話(下) 183 
一、閃爍神話光影的《拾遺記》 185 
二、《列子》、《西京雜記》、《古今注》 189 
三、《華陽國誌》、《續齊諧記》、《金樓子》 195 
四、《水經注》及其他 198 
第十章 唐五代的神話 203 
一、《古鏡記》、《枕中記》、《定婚店》 205 
二、《柳毅》與《古嶽瀆經》 209 
三、《朝野僉載》、《酉陽雜俎》、《宣室誌》 216 
四、《琱玉集》、《獨異誌》 222 
五、《廣漢魏叢書·搜神記》與句道興《搜神記》 227 
六、幾部地理書中的神話 231 
七、《錄異記》及其他 235 
第十一章 宋元的神話 241 
一、宋代初年的神話 243 
二、《夢溪筆談》與《龍城錄》等 247 
三、《吳船錄》、《入蜀記》與《夷堅誌》等 252 
四、《續夷堅誌》與《搜神廣記》等 258 
第十二章 明清的神話 263 
一、《琅嬛記》與《開闢衍繹》等 265 
二、神話小說《西遊記》 270 
三、《封神演義》與《四遊記》 275 
四、清東軒主人《述異記》與褚人穫《堅瓠集》等 279 
五、《聊齋誌異》及其他 285 
第十三章 民間流傳的神話 291 
一、牛郎織女 293 
二、董永、沉香 298 
三、二郎 304 
四、“白蛇傳” 308 
五、劉海戲蟾、和閤二仙 312 
六、魯班、德慶龍母 316 
第十四章 中國神話研究史(上) 321 
一、傳說中古代神話早的搜集者和整理者 323 
二、從孔子到劉嚮、劉歆(秀)父子 327 
三、王充《論衡》、王逸《楚辭章句》、應劭《風俗通義》 332 
四、郭璞《山海經注》 336 
五、陶潛《讀山海經》、劉勰《文心雕龍》 340 
第十五章 中國神話研究史(下) 345 
一、羅泌《路史》 347 
二、鬍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352 
三、楊慎《山海經補注》、王崇慶《山海經釋義》、吳任臣《山海經廣注》 357 
四、汪紱《山海經存》、畢沅《山海經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經箋疏》 361 
五、從俞正燮到吳承誌 367 
第十六章 少數民族的神話(上) 373 
一、《山海經》中少數民族神話的遺跡 375 
二、開天闢地神話 381 
三、創造人類神話 385 
四、始祖誕生神話 389 
五、活物論神話 393 
第十七章 少數民族的神話(下) 399 
一、解釋自然現象神話 401 
二、推原神話 406 
三、風俗神話 409 
四、徵服自然神話 413 
五、民間傳述的神話 418 
六、融入史詩和敘事詩中的神話 424 
第十八章 中國神話對文學的影響 431 
一、漢賦與魏晉六朝詩歌小說 433 
二、唐代小說與詩歌 437 
三、宋以後小說、戲麯等 441 
四、現代少數民族口頭傳述的神話 446 
引用書目舉要 451 
齣版後記 455

序言

數十年來整理和研究中國神話,在腦子裏逐漸形成一種概念,就是認為中國神話的範圍,不是先前所理解的那麼狹隘,需要從狹隘的圈子裏跳齣來,擴大視野,纔能見到中國神話的真正豐美。這種認識起初還是模模糊糊的,到一九七二年初嘗試編寫《中國神話詞典》(後更名為《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已由上海辭書齣版社齣版)的時候,由於搜集到的材料日益豐富,所寫的詞條逐漸增多,先前模糊的認識慢慢變得清晰起來,因而有《從狹義的神話到廣義的神話一文在《社會科學戰綫》(一九八二年)和《民間文學論壇》(一九八三年)上發錶,初步闡述瞭我的廣義神話思想。但那原本是我為《中國神話詞典》寫的一篇序,處處就詞典立論,沒有說得十分明白、透徹。文章發錶後,引起學術界熱烈的討論。有錶示贊成的,有錶示反對的,也有雖錶示贊成而又持有某些疑點的。針對這些情況,我又相繼寫成《再論廣義神話》和《前萬物有靈論時期的神話》兩篇文章,分彆發錶在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五年的《民間文學論壇》上,兩篇文章仍都是闡述廣義神話思想的。廣義神話的中心思想,就是不僅初産生神話的原始社會有神話,就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各個曆史時期也有神話。舊有的神話在發展,在演變,新的神話也隨著曆史的進展在不斷地産生。直到今天,舊的神話沒有消失,新的神話還在産生。
有瞭這種基本認識,就覺得眼光較以往明亮瞭,心思也較以往開闊瞭,許多東西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納入中國神話的園苑來進行考察。中國神話並不是貧乏蒼白,而是豐富多彩;並不是殘破凋零,而是枝繁葉茂。
新中國成立三十多年以來,民間文學的工作是卓有成績的,但成績卻多半錶現在搜集整理上,對理論研究則有所忽視。這一點已引起有關方麵的注意,提齣今後要加強民間文學理論的研究,同誌們一緻錶示支持和擁護。神話研究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前學者們做瞭不少,新中國成立後在一段時間中,卻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處於停滯狀態。直到近幾年,纔逐漸興旺發達起來,以至於呈現風起雲湧的趨勢。這固然是可喜的現象,然而工作似乎還不很牢固、紮實,因為大傢都還處於探索階段。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論述中國神話的專著齣現。茅盾先生早年寫瞭《中國神話研究ABC》,後更名為《中國神話研究初探》,收在《茅盾評論文集》中,但那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瞭,用作參考,是很有價值的,對當前的研究工作,卻未必能起到充分指導的作用。因此我想,要能聚集同誌,集體編寫齣一部《中國神話概論》來纔好,因為有瞭此書,中國神話的基礎理論纔大概可以建立起來。而如果要寫好概論,還必須要有一部闡述廣義神話思想的書先編寫齣來,以解決神話研究考察對象範圍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概論也是不大容易編寫得好的。
事有湊巧,偶然從某同誌編寫的一本叫做《曾樸研究》的小冊子裏,發現附載的《曾樸所敘全目》中,有《中國神話史》四捲。這個發現,對我說來,其驚喜的程度,似乎不亞於當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中國神話史》這個題目,“神話”而有“史”,自然便是基於廣義神話觀點的設想;如果是狹義的,這部書就無論如何也寫不起來。這個題目太好瞭!想不到《孽海花》小說的作者,清末民初的一位老先生,竟有這樣的識力,寫齣瞭皇皇四捲《中國神話史》的大文!惜其書已佚亡,作者亦早去世,不可得訪詢其究竟。不過單從這個題目看,就足以將中國神話研究考察範圍的問題比較圓滿地予以解決瞭。由此使我産生一個想法:當踵先輩的足跡,自勉自勵,奮勇行去,寫成此書,使將來“史”、“論”結閤,為中國神話研究打下一點基礎。
然而,說到要寫《中國神話史》,真是談何容易!韆頭萬緒,不知話從何起。想糾集同誌共同來完成這項艱巨的工作,同誌們又都散處四方,我一個普通科研人員,何能有此需要充分財力、物力、人力作後盾的組織力量。自己肩負起來吧,擔子又實在太沉,唯恐力有未逮。正在彷徨未定的時候,適逢先後有兩個單位都在號召訂立理論研究規劃和科研規劃,我自然不能袖手旁觀,隻好硬著頭皮,讓這部設想中的《中國神話史》列上瞭規劃的光榮榜。心想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能做到什麼程度就算什麼程度吧。路總是需要有人去走纔能成為路,不能期待在荊棘叢蕪中忽然展現一條路來。
榜上既然有名,便確實不敢懈怠,趕緊想法搜集材料,擬定提綱,認真動手寫作起來。我像《水滸傳》裏描繪的發配孟州的武都頭一樣,寜肯吃殺威棒,不肯吃寄庫棒,原因是寄庫棒牽腸掛肚的痛苦,尤甚於眼下皮開肉綻的痛苦。所以從去年春初至入鼕,一直寫作未停。種種艱難睏苦,什麼老年疾病,傢事紛擾,搜集材料大為不易等,都不必細說瞭。經過為時將近一年的努力,我纔將這部雖然粗糙簡陋,但卻是前此所無、連題目也是如今始有的《中國神話史》的初稿大體完成。
前麵不是說曾樸曾經撰寫過《中國神話史》四捲嗎?怎麼又說這書是“前此所無、連題目也是如今始有”的呢?原來那是一個誤會,是一個“郢書燕說”的誤會。經查詢證實的結果,曾樸撰寫的乃是《中國神代史》,不是《中國神話史》,是《曾樸研究》的作者把書名弄錯瞭。對於寫作《曾樸研究》專著的作者來說,他不該有這樣的錯誤(書中曾兩處提到《中國神話史》),但是對我說來,我確實要感謝他的這個小小的錯誤,因為它促使我一鼓作氣完成瞭這部本來早就應該寫齣的《中國神話史》。
這部書的成就,雖然帶點“郢書燕說”的喜劇意味,然而它實在是我多年來從心底發齣的願望和要求。“神代史”而誤為“神話史”,不過是個契機。通過這個契機,卻使我潛藏的願望得以在較短的時期內實現瞭。
希臘有豐美的神話,卻沒有聽說有什麼神話史,世界上其他國傢和民族,以我的孤陋寡聞,也沒有聽說有什麼神話史;而我們這個在半個多世紀以前還被有些人認為是沒有神話或神話貧乏的國傢,現在居然有瞭一部神話史。這部神話史盡管還處於簡陋粗糙的階段,但是它也用瞭大量材料和事實來嚮你說明:中國不但有神話,而且中國神話的豐富、宏偉和美麗,並不亞於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傢和民族。
書是屬於草創性質,自然免不瞭還有許多毛病,甚至是韆瘡百孔。是否能夠站住腳,還要看將來時間的檢驗。不過總算是起步瞭。嬰兒的蹣跚,將無礙於壯夫的健步,我相信未來的學者定會使它有成長的機會的。

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二日袁珂於成都

後記

作為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傢,中國積澱瞭代代傳承的中國神話、仙話。這些神話傳說通過口耳相傳或書麵文字記載等不同的傳承方式廣泛而持久地流傳著,且呈現碎片式分布,零零散散。目前,古籍中記述神話較多的僅有《山海經》、《楚辭》等,不過《國語》、《左傳》及《論衡》等書中也保存有片段材料,諸神故事早已支離破碎,難得其詳。如此貧乏的神話資料,尤以創世神話為甚,以緻國內外學術界長期存在關於中國古代有沒有創世神話的爭論。杜維明先生就認為,缺乏創世神話是“中國哲學的基調之一”。這樣的論斷,對於一個有著數韆年文明的古國來說,難免是一種缺憾。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神話進人墾荒時代。這一時期,以魯迅、茅盾、顧頡剛、聞一多、淩純聲、芮逸夫等為代錶的學者纔藉助西方神話學的概念和範疇,在中國文獻中發現和圈定瞭可視為神話的素材,並把它們從古代文獻中“抽離”齣來,邁齣瞭重建中國神話殿堂的第一步。
中國神話學史上傑齣的第三代神話學傢袁珂先生集畢生之精力,從這些零碎的材料中,通過收集、整理、梳理、分析,並構建齣神話的輪廓,使那些在時代的流變中因被誤認為聖君,或被誤認為凶神,或被拔高為創世神而徹底失去瞭本來麵目的神話人物各歸各位,用簡練、流暢、平實的文字將中國神話、仙話等進行瞭係統性的陳述,搭建齣中國神話傳說係譜的相對完整性和清晰性,改變瞭疑古派和言必稱希臘者所謂中國神話資料貧乏的誤解和謬見。
自2012年以來,後浪齣版公司先後齣版瞭《中國神話傳說》《中國神話傳說詞典》《山海經校注》《中國民間傳說》等一係列經典著作。這一部部著作引導對中國神話傳說感興趣的讀者進入瞭一個神奇絢爛的世界,循著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瑰麗幻想、頑強抗爭以及步履蹣跚的足跡,親近黃帝和蚩尤的戰爭現場,帝俊、帝嚳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鯀和禹治理洪水……
在這一係列著作中,《中國神話史》作為第一部中國神話史著作,早已為廣大讀者所熟知。相信讀者必能通過此書對中國神話史有更深入的瞭解,將那些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勾連起來,形成縱貫係統的概覽。
後浪齣版公司
2015年6月

文摘


一、神話傳說中的中國原始社會
整個原始社會,包含從猿人到古人的原始群居生活和新人齣現以後從母係氏族公社、父係氏族公社到原始社會解體兩大階段。在母係氏族公社形成以前的這一階段,時間是漫長的,大約經曆瞭從200萬年到公元前4萬年之久,我們叫它原始社會前期,相當於馬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裏所說的濛昧時期的低級階段和中級階段。
這段時期的曆史,古代人們早已有所猜想和推測。莊周是早一個在這方麵作推想者。《莊子?胠篋》說:“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他從遠古推想到伏戲(羲)、神農的時代,正是相當於早期母係氏族公社之時,所記諸古帝的名稱,大概也有當時所傳的一點古書作憑依,非純齣杜撰。但是,他把這段漫長的充滿為生存與生活而鬥爭的原始人類群居生活的景象,描寫得這樣和平、豐足、安謐,則是道傢清靜無為而緻天下太平思想的有色眼鏡造成的錯覺,是不可靠的。
《莊子》另一篇文章《盜蹠》中,對原始社會的初期情景的推想,纔比較接近實際:“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韓非子?五蠹》對此又有所補充,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又說:“民食果蓏蜯蛤,腥燥臭惡,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從“構木為巢”到“鑽燧取火”,概括瞭原始社會前期(相當於摩爾根分期法的濛味期低級階段和中級階段)社會生活的大略情景。可見古代人們對這段時期的原始社會仍是有比較正確的認識的。
也有純齣於神話性質推想的,如《漢唐地理書鈔》所輯《榮氏遁甲開山圖》便是。此書早佚,不知何代人所作,我估計大概也是漢代的緯書之一。《隋書?經籍誌》有著錄,列入子部的五行類,作“《遁甲開山圖》三捲,榮氏撰”,其實該作“榮氏解”纔更符閤實際情況。《漢唐地理書鈔》的輯者王謀說:“《榮氏遁甲開山圖解》皆記天下名山古先神聖帝皇發跡之處,故以開山名書,即可以為地理書開宗第一章。”但觀其輯存的關於三皇、伏羲、女媧等條目,實在也可算是古代的曆史書,是將一些虛構的神人填充瞭原始社會早時期的空白。例如關於三皇,書中就這麼記載著——

五龍見教,天皇被跡望,在無外柱洲昆侖山上。解曰:五龍治在五方,為行神。五龍降天皇兄弟十二人,分五方,為十二部,法五龍之跡,行無為之化。天下仙聖,治在柱洲昆侖山上,無外之山,在昆侖東南一萬二韆裏。五龍天皇,皆齣此中,為十二時神也。五龍皇,後君也,昆弟四人,皆人麵而龍身,長曰角龍,木仙也;次曰徵龍,火仙也;次曰商龍,金仙也;次曰羽龍,水仙也;父曰金龍,與諸子同得仙,治在五方。
地皇興於龍門熊耳山。解曰:地皇兄弟九人,麵貌皆如女子,貌皆相類,蛇身獸足,生於龍門山中。
人皇起於刑馬山。解曰:人皇兄弟九人,生於刑馬山,身有九色。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的書,要好好讀它。

評分

相信京東,相應快好省,一直京東購物還會再來慢慢買。

評分

書很好!

評分

很不錯的書,後浪質量有保障。

評分

備查用書。內容比較豐富!

評分

很好很好很,權威神話史

評分

很不錯的書,後浪質量有保障。

評分

相信京東,相應快好省,一直京東購物還會再來慢慢買。

評分

價格比較實惠推薦買來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