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

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熊彼特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经济史
  • 经济学家
  • 马克思
  • 凯恩斯
  • 熊彼特
  • 西方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 传记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福州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42880
商品编码:1261399965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作者 熊彼特
定价 48.00元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242880 出版日期 2017-05-01
字数 286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28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熊彼特评述十多位经济学家的生平和理论贡献的文章。“十位经济学家”指马克思、瓦尔拉斯、门格尔、马歇尔、帕累托、庞巴维克、陶西格、费雪、米切尔和凯恩斯;再加上附录所论及的三位经济学家,本书实际上介绍了十三位经济学家的学说。作为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的集大成者,熊彼特对这两个学派各位大师的生平的追忆和思想的评介,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思想史线索。他对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思想的评述,也极为深邃。
这是一本“伟人写伟人”的书,是一本非常难得的经济学思想史名著。

   作者简介
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创新经济学之父,演化经济学之神。熊彼特在经济纯理论、商业周期理论、经济学方法论、计量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史、经济学思想史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萨缪尔森语)。他与凯恩斯同年出生,两人一时瑜亮,同为20世纪前半叶受推崇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的思想虽然在生前没有引发像“凯恩斯革命”那样的巨大反响,但是却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主流思潮。

   目录
卡尔?马克思 /1
马里?埃斯普里?莱昂?瓦尔拉斯 /65
卡尔?门格尔 /71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82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100
欧根?冯?庞巴维克 /130
弗兰克?威廉?陶西格 /173
欧文?费雪 /202
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 /219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239
附录
乔治?弗雷德里克?克纳普 /273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 /276
拉迪斯劳斯?冯?博特基威茨 /280
译后记 /284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思想的疆域:经济学流派的兴衰与碰撞》 一部梳理宏大经济思想史的深度力作,聚焦于塑造现代世界格局的重量级理论。 本书并非对既有经济学巨匠生平的简单罗列,而是一次对人类认知进步的艰辛探索之旅的深入剖析。我们试图超越教科书的凝练概括,进入那些伟大思想家们提出理论时的历史背景、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理论体系内部的内在逻辑与张力。 《思想的疆域》将经济学的历史视为一场持续不断的对话与辩论,这场对话跨越了数百年,涉及财富的本质、劳动的价值、价格的决定、周期的规律以及政府在经济体中的恰当角色。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思想的演变路径、理论框架的结构,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激发的实际后果。 第一部分:古典主义的奠基与黎明前的迷雾 本部分追溯经济思想的源头,探讨亚当·斯密如何从道德哲学的视角构建起关于“看不见的手”的宏大叙事。我们详细考察了劳动价值论在早期古典经济学中的发展脉络,尤其关注大卫·李嘉图如何通过对地租、工资和利润的精细分析,试图建立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动态模型。 随后,我们将深入剖析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的工作。马尔萨斯的悲观主义如何影响了后世对人口与资源关系的理解?穆勒在其晚期思想中,如何开始调和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与对社会公平的关切?本章强调的并非这些理论的结论,而是它们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如何将复杂的社会现象抽象为可供推演的经济模型。 第二部分:对古典范式的挑战与激进的批判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古典经济学的预言未能完全实现,其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本卷聚焦于那些试图彻底颠覆现有秩序的声音。 我们用大量篇幅来解读劳动价值论的极限。理论的逻辑起点——商品是如何获得价值的?哪些因素被古典学派所忽略?随之而来的,是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挖掘。本书不满足于仅仅提及“异化”或“剩余价值”,而是详尽地解析了这种批判性理论是如何建构其分析框架的,它如何将经济活动置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进行审视,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叙事。我们试图理解,这种理论为何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改造力量。 第三部分:边际革命与新古典主义的数学转向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一场几乎是同步发生于不同学者的思想运动,彻底改变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书细致重构了边际效用学说的兴起过程,探讨了这一“主观价值论”的胜利,是如何将分析的焦点从宏观的社会阶级转向微观的个人理性选择。 我们探讨了边际革命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深远影响:微积分和数学模型的引入如何提升了经济理论的精确性,但也可能导致了对现实复杂性的过度简化。本部分重点分析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如何整合了古典的供给侧观点与边际的需求侧观点,构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新古典主义”的基石——那个由供需曲线交汇点决定的市场均衡模型。这种对均衡状态的执着追求,在后续的经济学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四部分:萧条时代的困境与宏观调控的崛起 二十世纪初的几次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大萧条的爆发,对根深蒂固的新古典主义信仰构成了最严峻的挑战。当市场机制似乎失灵,失业率居高不下时,经济学家们被迫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边界。 本卷着重于分析总量分析方法的诞生。我们详尽考察了凯因斯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有效需求不足如何成为经济衰退的核心病灶?“流动性陷阱”的内涵是什么?这本书试图揭示,凯因斯主义并非仅仅是政府干预的主张,而是一套严密的、针对特定历史阶段的理论体系,旨在解释和解决古典框架无法解释的非自发均衡状态。同时,我们也辨析了其理论与古典学派在对预期和不确定性处理上的根本差异。 第五部分:战后的交锋与理论的分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经济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但也伴随着更为细致和尖锐的分野。 我们探讨了货币主义的回归与挑战。该学派如何利用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阐释,对战后盛行的需求管理政策提出了强有力的异议?他们对“理性预期”的强调,又如何预示了后续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 同时,本书也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从早期的外生增长模型,到后来试图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努力。这不仅仅是关于GDP增长率的讨论,更是关于长期生产力提升和人类福祉边界的哲学性探寻。 结语:开放的未来 《思想的疆域》旨在提供一个动态的历史视角,强调经济学知识的非终结性。每一个理论的兴起都植根于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并为后人留下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本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读者以一种批判性的、富有历史意识的眼光,去审视我们今天所依赖的经济学工具箱,理解其优势所在,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其理论架构的脆弱之处。经济学的疆域永远在拓展,理论的对话仍在继续。

用户评价

评分

视角二:一位希望深化理解的经济学爱好者 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有着长期关注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更深层次洞察的读物。《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这个书名,无疑触及了我最感兴趣的几个关键人物和时段。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干预,以及熊彼特对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独特视角,这三者各自代表了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范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这些学者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分析他们思想的形成过程,他们所处的历史语境,以及他们的理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辩驳,乃至构成一个相互补充或冲突的知识体系。例如,我想了解马克思的分析是如何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提供了某种挑战,凯恩斯如何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提出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而熊彼特又如何在主流经济学之外,强调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于颠覆性的创新。我期待书中能够对这些思想进行严谨的梳理,并且能够展现出不同经济学流派之间的思想对话,甚至是“思想的战场”。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不同经济学派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论证,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下的经济现象和政策辩论,将是我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评分

视角四:一位寻求经典思想脉络梳理的学者 《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对经济学经典理论传承与发展的兴趣。从马克思奠基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探索,再到熊彼特对创新与经济周期的独特见解,这三位经济学巨匠的理论体系,恰恰构成了一个跨越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重要思想谱系。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从马克思的批判性理论,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再到熊彼特对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的强调,这一系列思想演进的逻辑脉络。我希望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他们是如何在批判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又是如何对后世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例如,我想了解熊彼特是如何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期,仍然坚持对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进行强调,这是否也代表了对宏观调控之外,另一种经济增长动力的关注?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精炼而深刻的梳理,帮助我把握经济思想史上那些最核心的“思想节点”,并且能够为我深入理解不同学派的理论精髓提供清晰的导引,这对我进行学术研究将是极有价值的。

评分

视角三:一位希望获得启发和视野拓展的社会科学研究者 对于任何一位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经济学往往是理解社会运行和人类行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这个书名,暗示着这是一部关于如何用不同视角理解经济规律的著作,而这些视角显然是由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些思想家所贡献的。我尤其对其中可能包含的对“经济学家”这个身份的解读感兴趣。这些人物是如何将抽象的经济理论与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相结合的?他们是如何观察社会,提出问题,并构建出影响深远的思想框架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介绍理论,更能展现这些经济学家作为思想家、社会评论家,甚至是具有前瞻性战略家的多重面向。例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剖析,凯恩斯对市场失灵的理性认知,以及熊彼特对创造性破坏的洞察,这些都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贡献,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跨学科的视角,帮助我理解经济思想如何渗透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能够启发我思考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智慧来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比如不平等、技术变革、全球化等等。

评分

视角五:一位对历史与经济发展交织的读者 我一直觉得,经济发展并非孤立的现象,它总是与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和政治思潮紧密相连。《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这个书名,让我觉得这本书很有可能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在介绍经济学家,更是在展示这些经济学家所处的时代,他们是如何被历史所塑造,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了历史。我好奇书中是否会生动地描绘出马克思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对资本主义的观察和批判;凯恩斯是如何在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下,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熊彼特又是如何在他所处的变革时代,看到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巨大潜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理解,这些经济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根植于具体的历史土壤,回应着当时的社会需求和挑战。例如,我希望能够看到书中对这些经济学家思想的阐述,能够与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比如工人运动、金融危机、技术革新等联系起来,从而理解他们的理论是如何成为解决或解释当时现实问题的工具。这本书能否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经济思想的魅力交织在一起,将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

视角一:一位对经济思想史充满好奇的新手读者的感受 这本书的名字《十位的经济学家: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一开始就吸引了我。我之前对经济学总是有种莫名的敬畏,觉得里面充斥着各种复杂难懂的理论和公式,仿佛是专门为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准备的。但“十位经济学家”这个说法,让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人物传记,或者是一次思想的旅程,似乎更容易入口。我一直想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经济世界的思想家们,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的理论又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凯恩斯,这些名字我虽然听过,但对其思想的理解却仅停留在一些零碎的片段。熊彼特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则更陌生一些,但“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熊彼特”这样的排列,似乎暗示着一条清晰的时间线索或者思想演进的脉络。我期待这本书能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带领我走进这些伟大头脑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他们的观察,以及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心中关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疑问,比如为什么资本主义会如此充满活力又伴随着危机?政府在经济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发展中到底有多重要?我渴望的是一种能够引发思考,并且能够让我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的阅读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