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
:88.00元
作者:布鲁斯·巴恩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15445308
字数: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学会如何用有意义的,甚至持久的方式通过摄影表达自我学会如何把摄影当成视觉研究实验学会进行视觉探索、试验和自我满足的影像追求学会如何发现场景中具有个人表达潜力的东西学会如何创作和亚当斯、韦斯顿、卡帕、坎宁安、萨尔加多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摄影影像
内容提要
本书是经典之作《摄影的艺术》的升华篇。《摄影的艺术》被认为是具可读性、易理解和全面的摄影教科书。现在,作者将他在摄影实践中领悟的更多关于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的内容编写下来,作为前一部著作《摄影的艺术》的升华与补充。本书可以拓宽你的摄影视野,让你看到除了摄影技术以外的更多更有意义的理念与观点。 本书有以下重点内容:如何用有意义的、甚至持久的方式透过摄影表达自我;如何把摄影当成视觉研究实验,无论你使用数码还是胶片,或是其他影像创作方式;介绍视觉探索、试验和自我满足;如何面对场景(包括人造的场景和遇见的场景)和如何发现场景中可用作个人表达的潜力;如何创作和亚当斯、韦斯顿、卡帕、坎宁安、萨尔加多等大师作品一样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摄影影像。 Bruce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杰出的风景和建筑摄影师之一,同时又是摄影领域杰出的导师之一。本书是其摄影教材的化身,经过35年的发展、演变和提炼,它已成为一本在未来多年内仍将具有持久意义的、价值无可估量的摄影参考书。对于有想法的摄影师,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第1章 寻找自己的套路11
发现和发展个人兴趣 14
摄影节奏 18
器材对摄影节奏的影响 23
第2章 你的兴趣和你的影像 27
寻找你的摄影兴趣 28
摄影观察和创意的起点 32
构图和光线的考虑 33
构图 33
光线 34
示例图片:构图和光线的应用 37
通过仔细观察提前消除问题 42
用胶片提高观察力 43
扩印尺寸 47
聆听反馈意见并做出反应 48
反馈意见对塑造我和你的作品很重要 51
完成练习 52
第3章 你要取悦谁 55
个人创作VS专业创作 56
取悦自己VS取悦他人 58
职业需要VS个人表达 61
个人满足VS摄影销售 63
创新和求异的障碍 65
突破障碍 67
照片VS艺术摄影作品 70
摄影的力量 72
摄影的情感影响 74
摄影的心理高度 76
第4章 寻找现实和抽象的灵感 79
来自日常生活的灵感 82
靠近或远离你家的摄影灵感 83
源自文学的灵感 83
源自音乐的灵感 84
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演绎方式 87
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色彩 88
确定表达目标的重要性 88
我们可以从不同题材中看到相似的图案 89
第5章 直觉和创意的核心 95
创意需要准备 96
创意由什么驱动 97
“认识自己” 99
把眼光和直觉用于摄影 100
相信直觉 101
寻找创新机会 104
创意示例 106
例子1:《黑暗与绝望》系列 106
例子2:“喷水摄影” 108
例子3:拉长石 110
例子4:灾后 112
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寻找创意 115
带着创意前行 119
推动自己或强迫自己 119
一切为我所用 120
第6章 在摄影研习班和组织学习摄影 123
摄影研习班 124
误导性的艺术教育 128
和别人一起拍照的好处 131
和别人互相评论作品 134
寻找摄影组织 135
导师的坦率 136
第7章 用于创新的技术知识、材料和器材 139
用于创新和教学的技术 141
用创新的方法把已有的想法组合起来 146
你不能只依赖好技术 151
材料、器材以及它们给创新带来的机会 152
第8章 打破规则,追随激情 163
利用光线 164
锡达断层,冬日 167
屋顶,海德堡 170
拍摄我的激情,寻找你的激情 170
作为一种创新艺术形式的摄影 178
确定我的目标,确定你的目标 179
作者介绍
Bruce Barnbaum现居华盛顿州的花岗岩瀑布地区。20世纪60年代,他以狂热爱好者的身份进入了摄影世界。在这40多年里,摄影一直是他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也是他的爱好。 Bruce拥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数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从事了几年的导弹导航系统的数据分析工作和计算机程序编写工作。随后,他辞去工作,进入了摄影的领域。 Bruce曾经编写过多本书籍,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摄影界的经典。《摄影的艺术》第1次出版的时间是1994年,直到2002年仍在印刷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摄影的艺术》艺术书正是这本经典名著的更新中文版。 Bruce被认为是全球杰出的暗房技师之一,无论是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都有其过人之处。他对光的理解几乎无人能及,并将这种理解融合到构图中,运用丰富的摄影技巧拍摄了极其广泛的题材。 Bruce还是一位积极的环保主义者,在过30年的时间里,他既以个人名义倡导环保,又参与和领导了多个环保组织,例如山岳协会、全美奥杜邦协会、盘山公路保护委员会、未来方向组织和北瀑布保护委员会。
文摘
序言
拿到《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创作瓶颈期,感觉自己拍的照片总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作者对于“摄影的本质”的探讨,触及了我内心最深处的困惑。他并非简单地定义摄影,而是将其上升到一种哲学的高度,探讨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如何塑造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真实”与“虚幻”之间关系的分析。摄影,顾名思义,是“写实”,但我们都知道,一张照片的背后,凝结着摄影师的选择、判断,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创造”。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向我展示了摄影师如何在“记录”与“表达”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忠实于现实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对“观察”的强调,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拍照的习惯。我过去常常是在看到一个“好看”的画面时才举起相机,而这本书则引导我去主动地“寻找”画面,去观察那些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细节,去发现平凡事物中的不平凡之处。比如,路边被遗忘的自行车,或是透过指缝漏下的阳光。这些细微之处,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为了富有生命力的视觉元素。
评分当我开始阅读《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时,我并未想到这本书能如此深入人心。我以为它会是一本关于如何拍出更美照片的指南,但它却是一次关于如何“看见”世界的启迪。作者在“摄影的本质”一章中,将摄影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探讨了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如何影响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以及如何反映摄影师的内心世界。他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和深刻的案例分析,鼓励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我对书中关于“观察”的论述尤其赞赏。作者反复强调,摄影的根基在于“观察”,而这种观察并非简单的视觉捕捉,更是一种带有情感和思考的“看见”。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许多日常场景,比如雨后的街道、老旧的建筑,引导我们去发掘其中蕴含的细节和故事。我开始尝试将作者的理念融入我的拍摄实践中,不再仅仅是随手拍照,而是更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感受”。我发现,当我带着一颗好奇和探索的心去观察世界时,我所捕捉到的画面,也变得更加有深度和力量。书中关于“创意”的章节,也并非是提供一些套路化的技巧,而是鼓励我们去打破思维定势,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
评分《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它让我从一个“拍照者”升华为一个“思考者”。我过去总是在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希望通过参数的设置和后期的调整,来拍出“标准”的好照片。然而,这本书却引领我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作者在“摄影的本质”一章,并没有止步于技术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表达”而非“记录”。他通过对不同摄影师作品的解读,向我展示了摄影师如何用镜头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思想,甚至是哲学观念。我对书中关于“创意”的论述尤为着迷。作者并非提供一成不变的“模板”,而是鼓励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属于自己的创意表达方式。他强调,真正的创意,并非是哗众取宠的技法,而是建立在对生活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之上的。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规的练习,比如“寻找隐藏的线条”、“捕捉抽象的情绪”,这些练习虽然挑战性十足,却极大地激发了我打破思维定势的欲望。我开始尝试用更自由、更具实验性的方式去创作,去探索那些我从未触及过的视觉领域。这种创作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乐趣。
评分《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摄影师”这个角色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摄影师就是那些拿着长枪短炮,在风景名胜或重大事件现场捕捉画面的人。然而,这本书让我明白,摄影师更是一种“生活家”,一种“思考者”。作者在“观察”部分的论述,极富启发性。他鼓励我们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更要用心去“感受”,去“理解”。他提出了“慢摄影”的概念,提倡我们在按下快门之前,花更多的时间去与拍摄对象进行“对话”,去体察它的情绪,去理解它的故事。我尝试着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我的日常拍摄中,比如在拍摄家人或朋友时,我会尝试在不打扰他们的前提下,静静地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捕捉那些最自然的瞬间。这种“静观”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专注,也让我拍出了许多比以往更加动人的照片。书中关于“创意”的章节,也并非仅仅是教授一些技法,而是引导我们去寻找内在的灵感源泉。作者认为,真正的创意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来自于对世界的好奇心,来自于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他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去尝试不同的拍摄题材,去接触不同的人群,去拥抱那些看似“奇怪”或“不合时宜”的想法。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时,我并未预设它会给我带来多么惊天动地的改变,毕竟摄影这个领域,我自认已涉足多年,对光影、构图、器材都有了基本的理解。然而,作者以一种近乎哲学的笔触,带领我重新审视了摄影这门技艺背后的深层含义。它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捕捉瞬息万变的画面,更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一种对现实进行再解读的独特视角。书中对“摄影的本质”的探讨,让我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被一张照片所吸引?是技术的精湛,还是情感的共鸣?作者并未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探索,去感受。他通过对摄影史上那些不朽之作的剖析,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摄影师们如何用镜头表达内心的声音,如何捕捉时代的脉搏。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观察”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摄影师的眼睛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取景器,而是一个高度敏感、充满好奇的接收器。它需要训练,需要积累,需要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对瞬间的深刻洞察。书中列举了许多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场景,作者却能从中挖掘出令人惊叹的美感。比如,透过一扇斑驳的窗户看到的街景,或是雨后水洼中倒映的斑斓色彩。这些原本平凡的画面,在作者的引导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散发出独特的韵味。这种“观察”的力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环境,尝试用一种更具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时,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不单是纸张的厚度,更是它所承载的深度。《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从书名开始,就预示着它并非一本浅尝辄止的器材指南,而是一次关于摄影本质的深入探索。作者在“摄影的本质”这一部分,并没有给出冷冰冰的定义,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读者去感受摄影的呼吸。他将摄影描述为一种“凝固的诗”,一种“无声的语言”,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一张照片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色彩的绚烂?是构图的精妙?还是故事的引人入胜?书中关于“观察”的论述,更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我之前的观察,不过是流于表面。作者要求我们具备的是一种“深度观察”,一种能够穿透表象,直达事物本质的能力。他通过对一系列普通事物的细致描写,比如一滴露珠,一片落叶,展现了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我开始刻意练习这种深度观察,试图去理解事物的纹理、光影的流动、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这种练习,不仅提升了我的摄影技巧,更让我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新的感悟。
评分《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摄影”的意义。我过去总认为,摄影就是用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好,而这本书则让我明白,摄影更是一种与世界沟通、与内心对话的方式。作者在“摄影的本质”一章中,并没有给出僵化的定义,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思考,让我自己去探寻摄影的真谛。他强调,摄影师的眼睛不仅仅是一个取景器,更是心灵的延伸。他对“观察”的论述,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都在“看”,但我们真正“看见”了多少?作者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细致地观察,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影”的描写,作者不仅仅是在谈论技术性的光线运用,更是在阐述光影如何塑造情绪,如何构建空间,如何赋予画面生命。我开始尝试在日常拍摄中,更加关注光线的变化,尝试去捕捉那些微妙的光影效果。书中关于“创意”的部分,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鼓励我们不要害怕“出格”,要去尝试不同的拍摄手法,去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他用许多富有想象力的案例,向我展示了如何通过摄影来表达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评分读完《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我最大的收获便是认识到,摄影的魅力远不止于照片本身,更在于创作的过程。作者在“摄影的本质”这一章节的阐述,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摄影的关系。他认为,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的工具,更是一种与世界互动的媒介,一种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他通过对大量摄影作品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摄影师如何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将自己的情感、思想、甚至是哲学观念融入其中。我对其中关于“瞬间”的讨论印象尤为深刻。作者指出,摄影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凝固时间,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决定性瞬间”。然而,他并非鼓励我们盲目地追求“决定性瞬间”,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情感。他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认为摄影师的眼睛需要训练,需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常人难以察觉的细节和情绪。书中提供了许多练习,比如“情绪的捕捉”、“故事的讲述”,这些练习都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日常生活进行深度观察和思考的欲望。我开始尝试在拍摄前,先问自己,我想要通过这张照片传达什么?我想要引起观众怎样的情感共鸣?这种有目的的拍摄,让我的照片不再是漫无目的的记录,而是充满了思考和表达。
评分《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本摄影的“方法论”而非“技巧指南”。我一直以来都深陷于器材的泥潭,追求更贵的镜头、更先进的相机,希望通过堆砌硬件来提升摄影水平。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如同当头棒喝,让我幡然醒悟。作者在“创意”部分的论述,尤其让我受益匪浅。他反复强调,真正的摄影创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深入理解和独特体验之上。他鼓励读者打破思维定势,尝试用非传统的视角去观察和表现事物。书中有很多关于“解构”与“重构”的讨论,比如如何通过改变拍摄角度、利用景深、或者巧妙的后期处理,来颠覆观众对熟悉事物的认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分析的一组黑白街头摄影作品,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经过摄影师独特的构图和光影处理,瞬间变得充满戏剧性和故事感。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练习,比如“情绪的视觉化”、“声音的具象化”等,这些练习虽然挑战性十足,却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联系的欲望。我开始尝试将抽象的情感,如孤独、喜悦、或是焦虑,通过画面中的线条、色彩、甚至是留白来表达。这种从“拍什么”到“怎么拍”的转变,让我的摄影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充满了个人化的表达和情感的倾注。
评分《摄影的艺术——摄影的本质、观察与创意》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我一直认为,摄影就是学习器材、掌握技术,然后拍出“好看”的照片。然而,这本书却带领我走进了一个更深邃的领域,让我开始思考摄影的“魂”。作者在“摄影的本质”部分,对摄影的定义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他认为,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观看”和“被观看”的互动过程,是一种对现实进行再创造的艺术。他用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剖析了摄影师如何通过镜头,将眼睛所见转化为内心的感受,再通过画面传递给观者。我对书中关于“观察”的论述尤其着迷。作者强调,优秀的摄影师并非只是拥有敏锐的视力,更重要的是拥有“洞察力”。他鼓励我们去“慢下来”,去“看”得更仔细,去“感受”得更深入。他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写,比如清晨的街头、黄昏的公园,展现了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我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尝试去发现事物的纹理、光影的变化、以及人物细微的表情。这种观察的训练,不仅仅提升了我的摄影技术,更让我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新的好奇和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