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 饶宗颐 中信出版社

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 饶宗颐 中信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饶宗颐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先秦
  • 盐铁论
  • 饶宗颐
  • 中信出版社
  • 历史
  • 哲学
  • 政治
  • 经济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4769
商品编码:1287304172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09-15
页数:44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跨越经典巅峰、引领国学变革 ★ 独一无二的权威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顶尖学者倾力打造 ★ 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 ★ 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 ★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权威。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 诗书传家久,国学继世长,双色印刷,装帧典雅,用纸考究,附全彩阅读指南,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

内容简介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盐铁论》是我们了解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的民间学者(贤良与文学),一如司马迁般,也是在老百姓的生计上考量,大肆批判国家的干预行为,痛斥政策导致民不聊生,背离人民,言语中或多或少地倾向自由主义,他们追忆文帝的无为而治,认为政府应减少管制以及干预行为,反对官营工商业,提倡国际应减少不必要的管制,强调不应与民争利,以此议讽当朝的干预主义。

作者简介

赵善轩 香港明爱专上学院通识教育及语文学系助理教授,曾任新亚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后研究员。兼有电台主持、专栏作家等多重身份。著有《清朝乾嘉之后国事衰颓的经济原因》、《政治与经济之间:中国经济史问题》、《盐铁论导读》等十三部专著,并于《二十一世纪》、《新亚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领域为中国文化史、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

目录

 二千年后读《盐铁论》——《盐铁论》导 卷一 本议第一 力耕第二 通有第三 禁耕第五 复古第六 卷二 非鞅第七 晁错第八 刺权第九 刺复第十 忧边第十二 卷三 轻重第十四 未通第十五 卷四 地广第十六 贫富第十七 毁学第十八 褒贤第十九 卷五 相刺第二十 殊路第二十一 讼贤第二十二 遵道第二十三 论诽第二十四 孝养第二十五 刺议第二十六 利议第二十七 国疾第二十八 卷六 散不足第二十九 救匮第三十 箴石第三十一 除狭第三十二 疾贪第三十三 后刑第三十四 授时第三十五 水旱第三十六 卷七 崇礼第三十七 备胡第三十八 执务第三十九 能言第四十 取下第四十一 卷十 杂论第六十 名句索引  
《盐铁论》:古之利弊,今之启示 《盐铁论》是西汉时期桓宽在《史记》和《汉书》的基础上,集合了当时关于盐铁官营政策的各种辩论、论说与朝廷奏议而成的政论文集。全书以对话体形式,描绘了汉武帝后期中央政府与地方贤良文学之间就盐铁官营政策的激烈争论,深刻揭示了当时国家财政困境、社会经济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动荡。 争论的焦点:国家与民生 本书的核心议题围绕着盐铁是否应由国家专营展开。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代表的“实论者”,主张实行盐铁官营,认为此举能够集中国家财力,支持对外战争、国家建设以及赈济灾民,从而巩固国家统治,发展经济。他们强调,盐铁关乎国计民生,由国家垄断经营,可以有效防止私人囤积居奇,平抑物价,保障供给,并将因此产生的巨额利润充实国库,增强国力。 然而,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虚论者”则强烈反对盐铁官营。他们认为,盐铁的生产和贸易应由民间自由进行,政府不应干预市场。他们指出,官营制度滋生腐败,效率低下,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他们强调,过度的赋税和官营垄断,不仅扼杀了民间经济的活力,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引发民怨。贤良文学们主张,国家应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为指导,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发展农业,以民生为重,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内容之广博:经济、政治与社会 《盐铁论》的内容远不止于盐铁官营本身。它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西汉时期复杂的社会图景: 经济政策的深层反思: 书中详细探讨了重农抑商、均输平准、盐铁专营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利弊得失。作者通过辩论,展现了不同经济思想的碰撞,以及政策制定者在国家发展与民生福祉之间摇摆的困境。 国家财政的困境与应对: 汉武帝后期,连年的对外战争消耗了巨大的国力,导致财政枯竭。盐铁官营成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本书深刻揭示了国家财政的压力,以及政府在解决财政危机时所采取的非常规手段。 社会阶层的矛盾与冲突: 盐铁官营政策直接影响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商人、农民和官僚。书中对这些阶层的利益、诉求和矛盾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冲突。 政治思想的辩锋: 《盐铁论》不仅仅是经济学著作,更是一部政治哲学论文。书中涉及的儒道之争,以及对君主权力、国家治理、民本思想等问题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贤良文学的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对民意和道德的重视。 历史文化的长卷: 作为一部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著作,《盐铁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西汉时期社会风貌、民俗习惯、思想观念的宝贵窗口。其中引用的历史典故、人物事迹,也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知。 深远的影响与现实的启示 《盐铁论》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与政治思想文献,其影响深远。它不仅在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治国方略产生了启迪。 对经济政策的启示: 《盐铁论》提出的关于政府干预市场、垄断经营的讨论,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关于政府在关键产业中的作用,如何平衡市场效率与公共利益,仍然是重要的议题。 对国家治理的警示: 书中对官营弊端、腐败的揭示,以及对民生问题的忽视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的警示,为历代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如何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保障人民福祉,是永恒的课题。 对思想史的贡献: 《盐铁论》是儒家与法家、道家思想交锋的生动实例,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论战,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盐铁论》以其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生动的辩论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它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社会,更从中汲取智慧,反思当下,为我们理解经济发展、国家治理和民生福祉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端详它的装帧和纸张,这是我作为一名对书籍有一定品味和追求的读者的习惯。中信出版社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从外壳的质感,到内页的印刷,都透露着一种精致和考究。而更为核心的是,这本书由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精心打造。我一直对《盐铁论》这部关于汉代经济政策的著作心向往之,但市面上流传的版本良莠不齐,缺乏一个权威的解读。饶先生的加入,无疑为这部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我这样的读者提供了可靠的指引。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饶先生的导读部分,他的文字功底深厚,见解独到,他不仅梳理了《盐铁论》的成书背景、思想脉络,更将其置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大视野下进行审视,让我对这部著作的理解更加深入。书中对原文的注释也极其详尽,解决了我在阅读中遇到的不少难点,让我能够更顺畅地领略《盐铁论》的思想精华。

评分

我一直认为,能够真正触动人心的书籍,往往是那些能够引发深入思考,并与当下产生共鸣的作品。《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正是这样一部书。拿到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分量,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深刻思想的分量。饶宗颐先生的解读,无疑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我一直对汉代“盐铁会议”的争论很感兴趣,但苦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饶先生的导读,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指引了方向,他不仅解释了《盐铁论》的原文,更深刻地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和哲学思想。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重农抑商”和“工商自由”的讨论所吸引,这让我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反思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些经济挑战。饶先生的文字,严谨而不失生动,他巧妙地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拿到《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将是一段意义非凡的阅读旅程。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非常感兴趣,而《盐铁论》无疑是其中绕不开的经典。这本书之所以让我如此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编著者——饶宗颐先生。作为享誉国际的国学大师,饶先生的学识毋庸置疑。我一直相信,一部经典的解读,往往比原著本身更考验编撰者的功力。而饶先生的版本,则将《盐铁论》的精髓,以一种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其中的章节,饶先生的导读部分,言辞恳切,见解独到,他不仅为我梳理了《盐铁论》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他引领我思考《盐铁论》在当时的时代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书中对原文的注释,也极为详尽,解决了我在阅读中遇到的许多疑难杂症。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些经济概念的阐释,例如“民富国强”与“民贫国富”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于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性的探讨,这些内容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国学书籍,不仅要还原经典,更要让经典“活”起来,让今天的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示。《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当我收到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精美的装帧设计所吸引,这是一家有情怀的出版社应有的品质。而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是由国学大家饶宗颐先生倾力打造。我一直对《盐铁论》这部涉及汉代经济、政治、文化的经典著作充满好奇,但苦于缺乏专业的引导,往往望而却步。饶宗颐先生的导读和注释,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打开了通往《盐铁论》智慧殿堂的大门。他不仅仅是简单地翻译和解释原文,更是深入挖掘了《盐铁论》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将其置于汉代的社会背景中进行解读,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经济政策的辩论、文人士大夫的见解以及商人的视角。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盐铁”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讨论,这让我对现代经济运行中的“稀缺资源”和“国家调控”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

我一直认为,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指导当下。而《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则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经典。拿到这套书,我首先被其精美的设计所吸引,中信出版社一贯的品质保证,让我对这套书充满了信心。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由饶宗颐先生撰写的导读和注释。饶先生的博学多才,自然不必多言,他的解读,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我一直对《盐铁论》中关于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讨论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生的福祉。饶先生的解读,不仅清晰地阐释了《盐铁论》的原文,更将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博弈以及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都娓娓道来,让我对汉代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盐铁会议”背后思想碰撞的分析,以及对各种观点的深入剖析。这让我明白,很多看似古老的经济学原理,其实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先贤们深入地探讨过。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好的国学书籍,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能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悟。而《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饶宗颐先生的解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盐铁论》这部经典原本模糊的认识。我一直对汉代“盐铁会议”的历史事件颇感兴趣,但往往只能从零散的史料中拼凑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这本书的出现,则让我能够系统地、深入地理解这场辩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读着饶先生的阐述,我仿佛能感受到当时辩论的紧张气氛,也能体会到不同立场人物的心路历程。书中对《盐铁论》原文的逐字逐句的考证与阐释,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引起误解的细节,这对于提升我的理解深度至关重要。同时,饶先生旁征博引,将《盐铁论》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结合,使得这部古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被书中关于“重农抑商”和“工商皆本”的讨论所吸引,这不仅仅是古代的经济学讨论,其核心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评分

初次捧读《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便被其厚重的历史感和严谨的学术性所吸引。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盐铁论》都是我心中难以触及的经典。市面上虽不乏各种版本的《盐铁论》,但总觉得缺乏一份权威的解读,直到遇到饶宗颐先生的这部作品。从装帧设计上看,就透着一股不凡的气息,而翻开书页,更是被饶宗颐先生的导读和注释所折服。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将《盐铁论》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盐铁官营”制度的分析,以及围绕这一制度所展开的各种经济思想的辩论。饶先生的解读,不仅让我理解了汉代经济政策的制定逻辑,更让我看到了古人对于国家发展、民生福祉的深刻思考。读罢,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汉代的智者们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对话。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盐铁论》原文的还原和阐释,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智慧和启迪。

评分

这套《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给我带来的惊喜,是多层面的。首先,从收藏价值来看,作为一套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并有饶宗颐先生倾力打造的版本,其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纸张、印刷、装帧都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作为一名对古籍珍爱有加的读者,我对此非常满意。更重要的是,饶宗颐先生的学术功底,为这部《盐铁论》注入了灵魂。我之前也曾尝试阅读过《盐铁论》的片段,但往往因为文言的晦涩和背景知识的匮乏而感到力不从心。而饶先生的导读和注释,则如同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将我一步步引入《盐铁论》的智慧殿堂。他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更深入剖析了原文的深层寓意,将《盐铁论》所处的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问题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都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饶先生对于《盐铁论》中关于国家财政、市场调控等经济思想的解读,让我对汉代的经济运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开始反思现代经济理论的一些根源。

评分

拿到这套《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我真是喜出望外。一直以来,对《盐铁论》这部经典都充满了好奇,但苦于市面上版本繁多,注释参差不齐,总觉得难以找到一个权威且详实的版本。而这次,中信出版社携手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联袂呈现的这部《盐铁论》,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求知者量身定做的。从书本的装帧设计来看,就透着一股厚重与典雅,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手感舒适,让人爱不释手。翻开目录,便被其严谨的编排所吸引,每一篇都附有详细的导读和注释,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国学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饶宗颐先生的学识渊博,在国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的解读必然是深刻而独到的。我特别期待能从他的字里行间,领略到《盐铁论》深邃的思想内涵,理解汉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风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古籍的重现,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一次对先贤智慧的深度挖掘。它让我有机会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寻觅一份宁静,沉浸在古人的智慧海洋中,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这套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也让我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初次翻阅《中信国学大典-盐铁论》,便被其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所折服。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汉代历史与思想深处的大门,而饶宗颐先生的导读,则是这扇门上最精致的钥匙。我一直对“盐铁专营”这个概念感到好奇,它在历史书中常常被提及,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经济和政治考量,却常常语焉不详。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解开了许多疑惑。饶宗颐先生的文字,严谨而不失生动,他不仅解释了《盐铁论》本身的内容,更将其置于汉代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官与商人的辩论,以及他们对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同看法。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现场,耳边回响着古人的声音。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梳理,比如“盐”、“铁”这两个在当时看似寻常的物品,为何会成为国家经济命脉的象征,又为何会引发如此激烈的讨论。这些都让我在阅读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字的阅读,它更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理解思想的方法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