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絡分析儀*好的應用指南,敦思摩爾所著的《微波器件測量手冊--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技術指南》這本微波器件測量手冊不僅全麵係統地闡述瞭支持高精度測量背後的理論,還將其付諸實際測量,諸如對各種器件測試方法的利弊取捨,儀器設置如何保證符閤真實場景,連接和夾具如何影響測量結果……這些對獲得完整、可信和有效的測試數據尤為重要。
敦思摩爾所著的《微波器件測量手冊--矢量網絡 分析儀**測量技術指南》是當今射頻和微波器件測 量領域的一本實用參考手冊和工具書,討淪瞭*先進 的射頻微波器件測量技術及*佳的測量實踐。本書前 麵的章節先引入一些基本概念,接著在後續章節深入 探討各種有源和無源器件的測量與應用案例,讓讀者 能夠全麵瞭解微波器件測量的重要細節,嚮用戶提供 瞭一套全新的見解,指引用戶通過實踐瞭解被測器件 的真實特性。它的實用性還在於嚮讀者介紹瞭如何找 到*優化的測量設置方法、如何把現代化矢量網絡分 析儀的強大功能應用到*大的極限,以及如何在測量 結果中去除測量設備可能對被測器件特性的影響。
《微波器件測量手冊--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 技術指南》適閤從事射頻和微波器件研發與生産測試 的工程技術人員,特彆是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電子設備 的研 究和製造領域、現代無綫通信設備的研究和製造領域 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參考資料。本書也可以作為高等 學 校中研究微波設計和理論的學生的*佳測量指導書籍 。
**章 微波測量簡介
1.1 一般的測量流程
1.2 實際的測量重點
1.3 微波參數的定義
1.3.1 初步認識S參數
1.3.2 網絡的相位響應
1.4 功率參數
1.4.1 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
1.4.2 資用功率(available power)
1.4.3 負載功率
1.4.4 網絡資用功率
1.4.5 資用增益
1.5 噪聲係數和噪聲參數
1.5.1 噪聲溫度
1.5.2 有效輸入噪聲溫度(超噪溫度)
1.5.3 超噪功率與工作溫度
1.5.4 噪聲功率密度
1.5.5 噪聲參數
1.6 失真參數
1.6.1 諧波
1.6.2 二階截斷點
1.6.3 雙音互調失真
1.7 微波元器件的特性
1.8 無源微波器件
1.8.1 電纜, 連接器和傳輸綫
1.8.2 連接器
1.8.3 非同軸傳輸綫
1.9 濾波器
1.10 定嚮耦閤器
1.11 環形器和隔離器
1.12 天綫
1.13 PCB組件
1.13.1 SMT電阻
1.13.2 SMT電容
1.13.3 SMT電感
1.13.4 PCB過孔
1.14 有源微波器件
1.14.1 綫性和非綫性
1.14.2 放大器: 係統放大器, 低噪聲放大器和大功率放大器
1.14.3 混頻器和變頻器
1.14.4 N倍頻器, 限幅器和分頻器
1.14.5 振蕩器
1.15 測量儀錶
1.15.1 功率計
1.15.2 信號源
1.15.3 頻譜分析儀
1.15.4 矢量信號分析儀
1.15.5 噪聲係數分析儀
1.15.6 網絡分析儀
參考文獻
第2章 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係統
第3章 校準和矢量誤差修正
第4章 時域變換
第5章 綫性無源器件的測量
第6章 放大器測量
第7章 混頻器與變頻器測量
第8章 矢量網絡分析儀平衡測量
第9章 **測量技術
附錄A 物理常數
附錄B 常見的射頻和微波連接器
附錄C 常見的波導
附錄D 校準套件開路和短路的一些定義
縮略語
索引
我一直覺得,對於任何一門技術,理解其背後的測量手段是至關重要的。測量是檢驗理論、驗證設計、評估性能的唯一途徑。特彆是微波器件,其工作頻率高,尺寸小,特性復雜,對測量的精度和準確性要求極高。這本書,從書名上看,就直接切入瞭“測量”這個核心環節。這讓我覺得它非常實用,不是那種隻講理論而不接地氣的書。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微波器件測量思維框架,理解不同測量參數背後的物理意義,以及如何通過測量結果來反推器件的性能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我期待它能教會我如何“讀懂”VNA屏幕上的數據,而不隻是機械地操作儀器。我需要的是能夠真正理解測量精髓、能夠獨立解決復雜測量問題的能力,而這本書,正是為我而來的。
評分最近一年來,由於行業的發展,我接觸微波技術和相關設備的頻率越來越高。我發現,雖然市麵上的技術資料不少,但真正能夠係統、深入、而且易於理解地講解微波器件測量技術的書籍卻相對稀少。很多時候,我們隻能從零散的資料、論壇討論中拼湊信息,效率很低,而且容易走彎路。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微波器件測量手冊——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技術指南》時,我立刻就有瞭強烈的購買衝動。它似乎正好填補瞭我的知識空白,提供瞭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路徑。我非常看重書籍的“指南”作用,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步一步地引導我掌握VNA的測量技術。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快速提升自己在微波器件測量方麵的專業技能,從而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並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背景,我瞭解瞭一下,是“經典譯叢”的一部分,這幾個字我每次看到都心頭一震。這意味著它很可能是在國外已經經過市場和時間的檢驗,被證明是領域內的權威著作,然後纔被引進翻譯過來。這種“經典”的光環,就像給這本書打上瞭一層金色的標簽,讓它在眾多書籍中脫穎而齣。我一直認為,學習技術,尤其是像微波這樣精深的領域,參考那些經過時間沉澱的經典教材,是事半功倍的。它們往往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工程師的智慧和經驗,能夠提供最基礎、最核心的理論框架。我非常好奇,這本書究竟是哪位大師的作品,它在微波器件測量領域究竟有多麼重要的地位?它的翻譯質量如何?是否能保留原著的神韻和精髓?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縈繞,也增加瞭我想要深入閱讀的動力。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掌握這門技術的核心要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特彆是“微波器件測量手冊”這幾個字,就散發著一種專業、嚴謹的氣息,一看就知道是那種需要靜下心來啃的硬骨頭。我拿到手後,翻開扉頁,那種古樸的印刷字體和紙張的觸感,瞬間將我拉迴到那個紙質書籍占據主導的時代,雖然現代技術發展迅猛,但有些經典的東西,它的魅力是無法被替代的。我尤其喜歡它封麵上那種暗調的藍色,搭配上銀色的字體,既有科技感又不失沉穩,讓人覺得內容一定含金量十足。我還沒有正式開始閱讀,但僅僅是它的外觀,就給瞭我一種踏實的感覺,仿佛握住瞭一件可以信賴的工具,而不是一本隨隨便便的快餐讀物。我常常在想,一個好的技術書籍,除瞭內容的深度,它的呈現方式同樣重要。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它沒有使用過於花哨的插圖或者生硬的排版,一切都顯得恰到好處,讓我對即將展開的學習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它的外錶一樣,帶給我紮實、係統的知識,幫助我在微波領域走得更遠。
評分我關注到這本書的副標題是“矢量網絡分析儀測量技術指南”,這個具體指嚮性非常強。我最近在工作中,對矢量網絡分析儀(VNA)的使用和測量技術方麵,確實遇到瞭一些瓶頸。雖然我接觸過相關的設備,但很多深層次的原理和高級的應用技巧,我一直覺得不夠深入。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猜想,它應該會詳細講解VNA的工作原理,各種測量模式的適用場景,以及如何進行準確的數據采集和分析。我尤其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實際操作中的“乾貨”,比如如何排除測量誤差,如何優化測量設置,以及針對不同類型微波器件(如濾波器、放大器、耦閤器等)的具體測量方法和注意事項。我希望它能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在我每次遇到測量難題時,都能從中找到答案和解決方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