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经典译丛

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经典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敦思摩尔,译者:陈新,程宁,胡雨辰,刘娜 ... 编
图书标签:
  • 微波器件
  • 矢量网络分析仪
  • 测量技术
  • 微波测量
  • 射频测量
  • 电子工程
  • 通信工程
  • 仪器仪表
  • 测试测量
  • 经典译丛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
ISBN:9787121139260
商品编码:1289981249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经典译丛
  • 作者:(美)敦思摩尔|译者:陈新//程宁//胡雨辰//刘娜//吴昊等
  • 定价:89
  • 出版社:电子工业
  • ISBN号:9787121139260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3-01
  • 印刷时间:2014-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491
  • 字数:819千字

编辑推荐语

作为网络分析仪*好的应用指南,敦思摩尔所著的《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这本微波器件测量手册不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支持高精度测量背后的理论,还将其付诸实际测量,诸如对各种器件测试方法的利弊取舍,仪器设置如何保证符合真实场景,连接和夹具如何影响测量结果……这些对获得完整、可信和有效的测试数据尤为重要。

内容提要

敦思摩尔所著的《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 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是当今射频和微波器件测 量领域的一本实用参考手册和工具书,讨沦了*先进 的射频微波器件测量技术及*佳的测量实践。本书前 面的章节先引入一些基本概念,接着在后续章节深入 探讨各种有源和无源器件的测量与应用案例,让读者 能够全面了解微波器件测量的重要细节,向用户提供 了一套全新的见解,指引用户通过实践了解被测器件 的真实特性。它的实用性还在于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找 到*优化的测量设置方法、如何把现代化矢量网络分 析仪的强大功能应用到*大的极限,以及如何在测量 结果中去除测量设备可能对被测器件特性的影响。
     《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 技术指南》适合从事射频和微波器件研发与生产测试 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国防电子设备 的研 究和制造领域、现代无线通信设备的研究和制造领域 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 学 校中研究微波设计和理论的学生的*佳测量指导书籍 。
    

目录

**章 微波测量简介
1.1 一般的测量流程
1.2 实际的测量重点
1.3 微波参数的定义
1.3.1 初步认识S参数
1.3.2 网络的相位响应
1.4 功率参数
1.4.1 入射功率和反射功率
1.4.2 资用功率(available power)
1.4.3 负载功率
1.4.4 网络资用功率
1.4.5 资用增益
1.5 噪声系数和噪声参数
1.5.1 噪声温度
1.5.2 有效输入噪声温度(超噪温度)
1.5.3 超噪功率与工作温度
1.5.4 噪声功率密度
1.5.5 噪声参数
1.6 失真参数
1.6.1 谐波
1.6.2 二阶截断点
1.6.3 双音互调失真
1.7 微波元器件的特性
1.8 无源微波器件
1.8.1 电缆, 连接器和传输线
1.8.2 连接器
1.8.3 非同轴传输线
1.9 滤波器
1.10 定向耦合器
1.11 环形器和隔离器
1.12 天线
1.13 PCB组件
1.13.1 SMT电阻
1.13.2 SMT电容
1.13.3 SMT电感
1.13.4 PCB过孔
1.14 有源微波器件
1.14.1 线性和非线性
1.14.2 放大器: 系统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和大功率放大器
1.14.3 混频器和变频器
1.14.4 N倍频器, 限幅器和分频器
1.14.5 振荡器
1.15 测量仪表
1.15.1 功率计
1.15.2 信号源
1.15.3 频谱分析仪
1.15.4 矢量信号分析仪
1.15.5 噪声系数分析仪
1.15.6 网络分析仪
参考文献
第2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系统
第3章 校准和矢量误差修正
第4章 时域变换
第5章 线性无源器件的测量
第6章 放大器测量
第7章 混频器与变频器测量
第8章 矢量网络分析仪平衡测量
第9章 **测量技术
附录A 物理常数
附录B 常见的射频和微波连接器
附录C 常见的波导
附录D 校准套件开路和短路的一些定义
缩略语
索引


微波测量技术的革新与实践:从原理到应用 在现代电子工程的浩瀚版图中,微波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驱动着通信、雷达、卫星导航、科学研究等诸多前沿领域的发展。微波器件作为微波系统的基石,其性能的准确评估和优化是实现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而精准可靠的测量技术,则是洞察微波器件内在品质、指导设计迭代、确保产品质量的生命线。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仪器操作手册,它是一次深入微波测量技术核心的探索之旅,一次对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在微波器件表征中核心作用的深度解读。我们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如何操作”的层面,更致力于理解“为何如此操作”、“测量结果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测量结果指导设计”。本书的编纂,旨在为广大微波工程师、研发人员、学生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微波测量理念和实践技巧,从而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 测量的灵魂:理解物理原理与数学模型 任何先进的测量仪器,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物理学原理和严谨的数学模型。对于微波器件的测量而言,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阻抗匹配的本质、损耗与反射的物理意义至关重要。本书将从基础的电磁场理论和传输线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微波波导、微带线等典型传输介质的特性分析。 电磁波与器件的交互: 我们将探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散射、反射等现象,并将其与微波器件的物理结构紧密联系。理解微波信号如何与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相互作用,是解读测量结果的基础。 阻抗匹配的理论精髓: 阻抗失配是微波系统中能量损耗和信号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书将详细阐述S参数(散射参数)与阻抗、反射系数、传输系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帮助读者理解为何VNA测量S参数是评估器件匹配特性的最佳途径。我们将深入探讨史密斯圆图的原理及其在阻抗匹配分析中的应用,让读者不仅会看,更能理解图上的每一个点和每一条线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功率传输与损耗的量化: 微波器件的功率损耗直接影响系统的效率和散热。我们将解析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 IL)和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L)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并探讨不同类型的损耗(如导体损耗、介质损耗、辐射损耗)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二、 核心工具的深度解析: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是微波测量领域不可或缺的“瑞士军刀”。其强大的功能在于能够同时测量微波信号的幅度(Magnitude)和相位(Phase),从而全面表征器件的线性响应。本书将对VNA进行深度剖析,使其从一个“黑箱”变成一个可理解、可掌控的精密测量工具。 VNA的工作原理: 我们将详细介绍VNA内部的信号产生、信号分配、信号检测以及数据处理流程。理解其“源-接收机”架构、不同端口的激励与测量方式,是准确使用VNA的前提。 S参数的测量: S参数是描述线性无源和有源器件最常用的参数。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VNA测量微波器件的S11、S21、S12、S22等参数,并解释它们各自的物理含义: S11 (回波损耗/输入反射系数): 表征输入端口的匹配情况,即有多少能量被反射回来。 S21 (插入损耗/传输系数): 表征信号从输入端口传输到输出端口的衰减或增益。 S12 (反向传输系数): 表征信号从输出端口反向传输到输入端口的衰减或增益,对于许多器件而言,此参数越小越好。 S22 (输出反射系数): 表征输出端口的匹配情况。 校准(Calibration): 准确的测量离不开精确的校准。我们将详细讲解VNA校准的基本原理,包括开路(Open)、短路(Short)、匹配(Match)、直通(Thru)等标准件的作用,以及不同校准方法(如SOLT, TRL等)的适用场景和操作要点。深刻理解校准的意义,是避免测量误差、获得真实器件性能的关键。 频率响应与动态范围: VNA的测量性能,如频率范围、动态范围、测量精度等,直接影响到测量的有效性。本书将探讨这些关键指标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被测器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VNA和测量参数。 三、 测量实践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与实际测量经验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工程中的问题。本书将聚焦于微波器件测量过程中常见的挑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器件类型与测量配置: 不同的微波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滤波器、放大器、耦合器、功率分配器、天线等)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配置和连接方式。我们将针对典型器件,详细介绍其VNA测量时的接口连接、端口设置、校准策略等。 接触不良与连接器效应: 微波频率下,连接器的质量和接触方式对测量结果影响巨大。本书将深入讨论连接器的类型、质量标准,以及如何避免接触不良、确保良好的电连接,并阐述连接器本身的插入损耗和反射如何影响测量结果,以及如何在测量中补偿或减小这些效应。 噪声与误差分析: 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噪声和误差。我们将引导读者识别常见的测量误差来源,如仪器噪声、环境干扰、操作失误、校准不当等,并介绍一些基本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技术,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 非线性测量与动态测量(可选): 对于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其非线性特性(如P1dB, IP3)的测量尤为重要。本书将初步探讨如何利用VNA进行一定的非线性参数的测量,以及如何结合其他测试设备(如信号源、功率计)进行更全面的表征。 四、 测量结果的解读与应用 获得测量数据只是第一步,如何正确解读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指导设计的宝贵信息,才是衡量测量价值的关键。 S参数的深入分析: 如何从S参数数据中提取器件的带宽、Q值、阻抗特性、损耗特性、隔离度等关键指标。我们将结合具体的器件模型和工程实例,演示S参数在器件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史密斯圆图的实战运用: 除了理论讲解,本书将通过大量实例,演示如何利用史密斯圆图分析阻抗匹配问题,如何指导匹配网络的設計,以及如何利用史密斯圆图追踪频率变化对器件特性的影响。 数据可视化与报告: 有效的数据可视化是向他人清晰传达测量结果的关键。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VNA自带的图形功能,以及第三方软件,将测量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并如何撰写规范的测量报告。 测量数据在设计优化中的反馈:本书强调测量与设计的闭环反馈。我们将展示如何根据测量到的器件性能,反过来优化电路设计,改进器件结构,从而达到预期的技术指标。 五、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微波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适应日益复杂和精密的微波系统需求。 新一代VNA技术: 探讨更高频率(毫米波、太赫兹)、更高带宽、更高动态范围的VNA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如5G/6G通信、雷达系统、太赫兹成像等。 自动化测量与仿真集成: 介绍如何利用脚本语言和自动化软件,实现VNA的远程控制和批量测量,以及如何将VNA测量数据与电磁仿真软件紧密结合,构建高效的设计与验证流程。 计量校准的标准化: 强调计量校准在确保测量可信度和可追溯性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标准的演进。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工具”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思想”和“方法”的书。我们希望通过对微波测量原理、VNA核心技术、实践挑战以及数据应用的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微波测量理论基础,掌握科学的测量方法,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初涉微波领域的工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研发专家,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在微波器件测量与应用领域不断精进,推动技术进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背景,我了解了一下,是“经典译丛”的一部分,这几个字我每次看到都心头一震。这意味着它很可能是在国外已经经过市场和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领域内的权威著作,然后才被引进翻译过来。这种“经典”的光环,就像给这本书打上了一层金色的标签,让它在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我一直认为,学习技术,尤其是像微波这样精深的领域,参考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教材,是事半功倍的。它们往往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工程师的智慧和经验,能够提供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框架。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究竟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它在微波器件测量领域究竟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它的翻译质量如何?是否能保留原著的神韵和精髓?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也增加了我想要深入阅读的动力。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掌握这门技术的核心要义。

评分

我一直觉得,对于任何一门技术,理解其背后的测量手段是至关重要的。测量是检验理论、验证设计、评估性能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微波器件,其工作频率高,尺寸小,特性复杂,对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要求极高。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直接切入了“测量”这个核心环节。这让我觉得它非常实用,不是那种只讲理论而不接地气的书。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微波器件测量思维框架,理解不同测量参数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测量结果来反推器件的性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读懂”VNA屏幕上的数据,而不只是机械地操作仪器。我需要的是能够真正理解测量精髓、能够独立解决复杂测量问题的能力,而这本书,正是为我而来的。

评分

最近一年来,由于行业的发展,我接触微波技术和相关设备的频率越来越高。我发现,虽然市面上的技术资料不少,但真正能够系统、深入、而且易于理解地讲解微波器件测量技术的书籍却相对稀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从零散的资料、论坛讨论中拼凑信息,效率很低,而且容易走弯路。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微波器件测量手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时,我立刻就有了强烈的购买冲动。它似乎正好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学习路径。我非常看重书籍的“指南”作用,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掌握VNA的测量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快速提升自己在微波器件测量方面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并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特别是“微波器件测量手册”这几个字,就散发着一种专业、严谨的气息,一看就知道是那种需要静下心来啃的硬骨头。我拿到手后,翻开扉页,那种古朴的印刷字体和纸张的触感,瞬间将我拉回到那个纸质书籍占据主导的时代,虽然现代技术发展迅猛,但有些经典的东西,它的魅力是无法被替代的。我尤其喜欢它封面上那种暗调的蓝色,搭配上银色的字体,既有科技感又不失沉稳,让人觉得内容一定含金量十足。我还没有正式开始阅读,但仅仅是它的外观,就给了我一种踏实的感觉,仿佛握住了一件可以信赖的工具,而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快餐读物。我常常在想,一个好的技术书籍,除了内容的深度,它的呈现方式同样重要。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它没有使用过于花哨的插图或者生硬的排版,一切都显得恰到好处,让我对即将展开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它的外表一样,带给我扎实、系统的知识,帮助我在微波领域走得更远。

评分

我关注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技术指南”,这个具体指向性非常强。我最近在工作中,对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的使用和测量技术方面,确实遇到了一些瓶颈。虽然我接触过相关的设备,但很多深层次的原理和高级的应用技巧,我一直觉得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猜想,它应该会详细讲解VNA的工作原理,各种测量模式的适用场景,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我尤其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干货”,比如如何排除测量误差,如何优化测量设置,以及针对不同类型微波器件(如滤波器、放大器、耦合器等)的具体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在我每次遇到测量难题时,都能从中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