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針灸學

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針灸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司(閤著者) 著,劉冠軍(編者) 編
圖書標籤:
  • 針灸學
  • 中醫
  • 成人教育
  • 教材
  • 中醫藥
  • 醫學
  • 高等教育
  • 穴位
  • 經絡
  • 針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金衛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5702821
商品編碼:1422523303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4-06-01
頁數:439
字數:685000
正文語種:中文簡體

具體描述

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針灸學9787535702821湖南科學技術齣版社 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針灸學 [平裝]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針灸學/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其他參考信息  
作者: 劉冠軍 開本: 16開
定價: 49.5 頁數: 497
銷售價: 39.6【80摺】 齣版時間 2012-06-01
ISBN號: 9787535702821 印刷時間: 2012-06-01
齣版社: 湖南科技 版次: 3
商品類型: 圖書 印次: 3

 

內容簡介

《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成人教育教材:針灸學》分上、中、下三篇及附篇,分彆論述經絡腧穴、針法灸法、各科常見病的針灸療法,以及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和經文節錄等。每章之前,均首列“目的要求”,指齣學習本章應掌握、熟悉及瞭解的內容。每章之後,均設有“自學指導”,分彆提齣學習本章的重點、難點、疑點以便於學習時加深理解。

目錄

緒論
第一篇 經絡腧穴
第一章經絡總論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與組成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三、經絡係統的組成與作用
第二節 標本根結氣街四海~
一、標本
二、根結
三、氣街
四、四海
第三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應
一、生理功能
二、病理反應
第四節 經絡的臨床應用
一、診斷方麵
二、治療方麵
第二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 腧穴的命名與分類
一、腧穴的概念
二、腧穴的命名
三、腧穴的分類
第二節 腧穴的主治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遠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第三節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法
二、體錶標誌法
三、手指同身寸法
四、簡便取穴法
第四節 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絡穴
三、俞穴、募穴
四、八脈交會穴
五、八會穴
六、郤穴
七、下閤穴
八、交會穴
第三章 經絡腧穴各論
第一節 十二經脈
一、手太陰肺經(11穴)
中府 雲門 天府 俠白 尺澤 列缺 經渠太淵 魚際 少商
二、手陽明大腸經(20穴)
商陽 二間 三間 閤榖 陽溪 偏曆 溫溜 下廉 上廉 手三裏 麯池 肘髎 手五裏 臂懦 肩髃 巨骨 天鼎 扶突 口禾髎 迎香
三、足陽明胃經(45穴)
承泣 四白 巨髎 地倉 大迎 頰車 下關 頭維 人迎 水突 氣捨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膺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衝 髀關 伏兔 陰市 梁丘 犢鼻 足三裏 上巨虛 條口 下巨虛 豐隆解溪 衝陽 陷榖 內庭 厲兌
四、足太陰脾經(21穴)
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榖 地機 陰陵泉 血海 箕門 衝門 府捨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大包
五、手少陰心經(9穴)
極泉 青靈 少海 靈道 通裏 陰郤 神門 少府 少衝
六、手太陽小腸經(19穴)
少澤 前榖 後溪 腕骨 陽榖 養老 支正 小海 肩貞 脯俞 天宗 秉風 麯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顴髎 聽官
七、足太陽膀胱經(67穴)
睛明 攢竹 眉衝 麯差 五處 承光 通天 絡卻 玉枕 天柱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

第二篇 針法灸法
第三篇針灸治療
附錄
附篇
參考文獻

在綫試讀章節

呃逆是胸膈氣逆上衝,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己控製,甚至妨礙談話、咀嚼、呼吸和睡眠等。古代文獻稱為“噦”,俗稱“打呃”。 
呃逆有的偶然發作,其癥輕微,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可以不治自愈。亦有的繼發於其他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持續不斷或間歇發作,須治療纔能漸平。 
臨床上,呃逆與噯氣、乾嘔同屬於胃氣上逆所緻。但癥候錶現不同,應加以區彆。如《景嶽全書?呃逆》所說:“噦者,呃逆也……乾嘔者,無物之吐即嘔也……噫者,飽食之息即噯氣也……噫者,飽食之息即噫氣也……後人但以此為鑒,則異說之疑可盡釋參。” 
本癥常見於胃腸神經官能癥引起的膈肌痙攣。其他如胃、腸、縱隔、食管等疾病引起膈肌痙攣亦發生呃逆之癥。 
(病因病機) 
呃逆的發生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胃氣上逆所緻。胃處中焦,上貫胸膈,以通降為順。若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或服寒涼藥物,寒氣蘊蓄胃中,胃陽被遏;或過食辛熱炙博,或服溫燥藥物,燥熱內盛,陽明腑實;或情誌鬱怒,鬱而化火,肝火犯胃;或年老體弱,久病久痢,以緻脾胃陽虛,痰濁中阻,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或熱病耗津及汗吐下太過耗傷胃陽,虛火上逆等等,均可導緻胃氣不降,上逆胸膈,氣機逆亂而發呃逆。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