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0名0]: | 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6159867 |
| > 图书定价: | 69元 |
| > 图书作者: | 郭永清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7/7/1 0:00:00 |
| > ISBN号: | 9787111572534 |
| > 开本: | 16开 |
| > 页数: | 0 |
| > 版次: | 1-1 |
| 内容简介 |
| 本书作者郭永清是上海[0国0]家[0会0]计[0学0]院著[0名0]财务[0学0]教授。本书是郭永清教授多年来讲授财报分析以及自己进行股票投资实践的总结。本书的财报分析内容曾在上海[0国0]家[0会0]计[0学0]院多个高级经理培训班级作为讲义使用,得到了[0学0]员们的认可和好[0评0];股票估值内容则在作者的投资实践中加以应用,帮助他长期获得了高于市场的[0超0]额收益。 本书共16章。[0第0]1、2章介绍财报的基础[0知0]识以及财报原理;[0第0]3章论述财报分析的框架;[0第0]4章论述公司战略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0第0]5章论述财报项目之间的关系;[0第0]6章论述如何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战略和未来;[0第0]7章论述如何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资本管理能力;[0第0]8章从现实[0商0]业活动出发,讲述资产和资本分析;[0第0]9章是股[0权0]价值增加表分析;[0第0]10章是资产资本表和股[0权0]价值增加表的综合分析;[0第0]11章是回归现金分析;[0第0]12章讨论股票价格和股票价值;[0第0]13、14章介绍相对估值[0法0]和绝对估值[0法0];[0第0]15章介绍如何运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股票估值;[0第0]16章是作者的投资实战案例。 |
| 目录 |
推荐序一 以价值为核心的财务报表分析(夏[0大0]慰) 推荐序二 用管理思维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和股票估值(孙铮) 前 言 财报分析:[0知0]行合一,[0学0]以致用 [0第0]1章 财报基础 1 1.1 审计报告 1 1.2 财务报表 4 1.3 资产负债表 4 1.4 利润表 8 1.5 现金流量表 11 1.6 股东[0权0]益变动表 13 1.7 报表附注 13 [0第0]2章 财报原理及财报质量 15 2.1 财报数字的来龙去脉 15 2.2 判断财报质量的六个步骤 20 2.3 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简单的方[0法0] 25 [0第0]3章 公司财报分析的框架 27 3.1 公司的目标:为价值而生 27 3.2 以价值为核心的财报分析 29 3.3 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公司财报的生成过程 30 3.4 公司财报的分析过程 32 [0第0]4章 公司战略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 35 4.1 公司战略:行业选择和竞争策略决策 35 4.2 公司行业与公司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36 4.3 两种不同的公司竞争策略 42 4.4 总成本[0领0]先策略下的财报特征 44 4.5 差异化策略下的财报特征 47 4.6 从财报数字看中[0国0]公司发展转型的迫切性 52 4.7 公司策略转型的财报解释:以苹果公司和莱宝高科为例 56 4.8 公司战略和公司财报关系的总结 60 [0第0]5章 财报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61 [0第0]6章 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战略和未来 65 6.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格式和项目 65 6.2 与公司战略关联度不[0大0]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 67 6.2.1 公司理财类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 67 6.2.2 公司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 67 6.3 充分反映公司战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 68 6.3.1 购建和处置长期资产的投资决策和活动 68 6.3.2 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投资决策和活动 72 6.3.3 战略投资活动的综合现金需求分析 74 6.4 不涉及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购建和并购决策及活动以及其他例外情况 75 6.5 公司投资活动的决策标准 76 [0第0]7章 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一家公司的资本管理能力 77 7.1 筹资渠道 77 7.2 如何分析公司的现金缺口 77 7.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如何通过外源筹资解决现金缺口 79 7.4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的五[0大0]内容 82 [0第0]8章 资产和资本分析 89 8.1 资产负债表的重构 89 8.1.1 标准资产负债表的缺陷 89 8.1.2 资产负债表的重构:资产资本表 91 8.2 资产结构分析 98 8.2.1 资产类别结构分析 98 8.2.2 资产期限结构分析 101 8.3 资本结构分析 101 8.3.1 资本来源结构 101 8.3.2 资本期限结构 103 8.4 从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营运资本看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103 8.4.1 传统财务指标的缺陷 103 8.4.2 传统营运资本 104 8.4.3 现实错了还是教材错了 105 8.4.4 从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营运资本看公司的流动性风险 108 8.5 营运资本长期化率 117 [0第0]9章 股[0权0]价值增加表分析 121 9.1 基于资产资本表的利润表重构:股[0权0]价值增加表 121 9.1.1 标准利润表的缺陷 121 9.1.2 利润表的重构:股[0权0]价值增加表 122 9.2 股[0权0]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收入分析 127 9.2.1 营业收入历[0史0]增长情况 127 9.2.2 营业收入未来增长空间判断 129 9.2.3 营业收入分析的特殊问题:收入的确认问题 129 9.3 股[0权0]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成本分析 130 9.3.1 成本性态分析:亏损的业务是否就应该停产 130 9.3.2 经营资产结构决定营业成本结构 132 9.3.3 营业成本控制能力的分析 135 9.3.4 营业成本分析的特殊问题:成本与收入匹配原则 135 9.4 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综合分析:毛利和毛利率 136 9.4.1 毛利分析 136 9.4.2 毛利率分析 138 9.5 股[0权0]价值增加表分析:营业费用分析 141 9.5.1 营业费用的范围 141 9.5.2 营业费用分析的重点 142 9.6 股[0权0]价值增加表分析:利润分析 145 9.6.1 息税前经营利润、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和营业收入利润率 145 9.6.2 长期股[0权0]投资收益分析 146 9.6.3 金融资产收益分析 148 9.6.4 从息税前利润结构看利润的质量 148 9.7 不要仅仅为银行打工:财务费用和债务资本成本分析 149 9.8 实际企业所得税负担分析 153 9.9 净利润、股[0权0]资金成本和股[0权0]价值增加值分析 154 9.9.1 净利润与股[0权0]价值增加值 154 9.9.2 利润和股[0权0]价值增加值的局限性 156 9.9.3 利润可持续性的考量 157 [0第0]10章 资产资本表和股[0权0]价值增加表的综合分析 159 10.1 资产资本表和股[0权0]价值增加表之间的关系 159 10.2 股东[0权0]益回报率分析 160 10.3 投资和经营活动的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分析 162 10.3.1 经营资产的管理效率分析 163 10.3.2 长期经营资产的管理效率分析 164 10.3.3 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分析 166 10.3.4 经营资产回报率分析 169 10.3.5 长期股[0权0]投资的盈利能力分析 170 10.3.6 金融资产的盈利能力分析 171 10.4 债务筹资对股东[0权0]益回报率的影响 171 10.4.1 财务杠杆效应分析 172 10.4.2 财务杠杆的作用原理 173 10.4.3 债[0权0]人的保障程度 176 10.5 政府税收及公司税务管理活动分析 176 10.6 综合分析的总结 177 [0第0]11章 回归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178 11.1 回归现金 178 11.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格式及项目 179 11.2.1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79 11.2.2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80 11.2.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81 11.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和股[0权0]价值增加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182 11.3.1 营业收入现金含量 182 11.3.2 成本费用付现率 183 11.3.3 经营利润现金含量 184 11.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五种状态 186 11.4.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186 11.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 187 11.4.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0大0]于零,但不足以补偿[0当0]期的非付现成本 187 11.4.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0大0]于零,并恰能补偿[0当0]期的非付现成本 188 11.4.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0大0]于零,并在补偿[0当0]期的非付现成本后仍有剩余 188 11.5 现金分红对股[0权0]价值的影响 190 11.5.1 我[0国0]关于上市公司分红的有关规定 190 11.5.2 现金分红对股[0权0]价值的影响 191 [0第0]12章 股票价格和股票价值 193 12.1 短期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的偏离 193 12.2 长期股票价格向股票价值回归 194 12.3 股票估值中历[0史0]证据的分析与未来发展的预测 195 12.4 股票估值是一门艺术 197 12.5 安全边际 198 12.6 成组购买可以形成一种投资操作 200 [0第0]13章 常见的相对估值[0法0] 201 13.1 相对估值[0法0]的应用过程 201 13.2 市盈率相对估值[0法0] 202 13.3 市净率相对估值[0法0] 206 13.4 市销率相对估值[0法0] 207 13.5 市盈增长比率相对估值[0法0] 208 13.6 相对估值[0法0]的总结 209 [0第0]14章 方[0法0]:绝对估值[0法0] 211 14.1 绝对估值[0法0]的基本原理 211 14.2 现金股利贴现模型 212 14.3 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215 [0第0]15章 运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股票估值 218 15.1 公司价值与股票估值 218 15.2 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的界定 219 15.2.1 自由现金流的渊源及各类计算方[0法0] 219 15.2.2 本书的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 222 15.3 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应用 226 15.3.1 模型及应用的两个步骤 226 15.3.2 历[0史0]数据的分析 227 15.3.3 未来前景的判断 233 15.3.4 深刻理解WACC 242 15.3.5 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现值 248 15.4 公司价值和股票价值的估算 249 15.4.1 公司价值 249 15.4.2 股票价值 249 [0第0]16章 我的投资实战案例 252 16.1 用数字而不是感觉寻找成长性——小天鹅(2016年3月23日) 252 16.2 苏泊尔研究(2016年3月31日) 253 16.2.1 行业状况 253 16.2.2 公司情况 253 16.2.3 合理估值 260 16.3 五粮液的简要分析(2016年4月11日) 261 16.4 30元的上海家化值不值得买(2016年4月12日) 265 16.5 是否应该买入4.5元以下的中[0国0]石化(2016年4月19日) 268 16.6 我为什么看好白云机场(2016年5月10日) 277 16.6.1 行业分析 278 16.6.2 白云机场未来情况 278 16.6.3 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279 16.6.4 历[0史0]+未来=估值 284 16.7 九阳股份能否腾飞(2016年5月23日) 285 16.8 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与估值:逻辑与模型——兼谈三湘股份的年度报告(2016年5月29日) 291 16.8.1 如何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现金流量表看公司战略 292 16.8.2 如何从房地产公司的资产结构看经营策略和效率 297 16.8.3 如何从房地产公司的资本结构看财务风险 303 16.8.4 如何从房地产公司的利润表看成本费用 304 16.8.5 如何对房地产公司进行估值 307 16.8.6 问题和挑战 310 16.9 科伦药业:何时否[0极0]泰来(2016年5月30日) 310 16.10 [0大0]秦铁路:现在是坏的时期了吗(2016年7月28日) 311 16.10.1 历[0史0]数据 311 16.10.2 公司行业未来简要分析 313 16.10.3 公司估值及建议 315 16.11 罗莱生活:能否持续增长(2016年7月29日) 316 16.11.1 历[0史0]数据 316 16.11.2 未来判断 316 16.11.3 估值 316 16.12 被低估的正泰电器(2016年8月19日) 317 16.12.1 历[0史0]数据 317 16.12.2 行业简况 317 16.12.3 公司估值 318 16.13 隆鑫通用的内在价值(2016年10月17日) 318 16.13.1 行业和公司 318 16.13.2 历[0史0]财务数据 319 16.13.3 未来的简单假设 323 16.13.4 内在价值及建议 323 16.14 7元以下的[0国0]投电力胜过银行理财产[0品0](2016年11月22日) 323 16.14.1 [0国0]投电力简介 324 16.14.2 [0国0]投电力的历[0史0]数据 324 16.14.3 [0国0]投电力的未来判断 324 16.14.4 [0国0]投电力的估值与收益预计 327 16.15 乐视网:市梦率抑或自由现金流——兼谈自由现金流的计算(2016年12月9日) 329 16.16 海康威视和[0大0]华股份:兼谈市净率的缺陷(2016年12月18日) 332 16.16.1 公司介绍 332 16.16.2 历[0史0]数据对比 333 16.16.3 未来行业判断 338 16.16.4 估值结论 338 16.16.5 谈谈市净率的缺陷 339 16.17 需要更加积[0极0]进取的上海机电(2017年1月9日) 340 16.17.1 上海机电简介及前景简要判断 340 16.17.2 历[0史0]数据及问题 341 16.17.3 估值 342 16.18 波浪式前进的万华化[0学0](2017年2月13日) 342 16.19 被低估的宇通客车(2017年3月1日) 346 参考文献 348 |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财务报表分析和股票估值的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复杂金融市场中进行理性决策的智慧启迪录。作者的学识渊博、洞见深刻,以及其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坚信,任何一位认真研读这本书的读者,都将在财务分析和股票估值领域受益匪浅,从而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价值,远远超出了书籍本身的定价,它是一种可以伴随投资者一生,并不断带来回报的宝贵财富。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资本市场感兴趣,或者希望提升自身财务分析和投资决策能力的读者。
评分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处理一些“灰色地带”的问题时,也表现出了难得的坦诚和客观。例如,在讨论“业绩预测”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其内在的局限性和风险,而是详细分析了预测误差的来源,以及如何通过敏感性分析来评估预测结果的稳健性。此外,对于一些市场上的“流行估值方法”,作者也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不会盲目推崇,而是强调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这种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其词的写作态度,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和诚信度倍感钦佩。它让我明白,在金融投资领域,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才能逐步接近真相。这种理性务实的精神,对于正在学习财务分析和股票估值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书中对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有效性”等金融学中的经典理论的解读,在财务报表分析和股票估值这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下,显得尤为深刻。作者并没有将这些理论束之高阁,而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和估值过程中的种种挑战,来具体阐述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分析公司财报时,作者会提醒读者,管理层在披露信息时可能存在倾向性,而投资者则需要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来过滤噪音,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在财报分析中的具体体现。又比如,在进行股票估值时,不同投资者对未来公司前景的判断差异,以及市场情绪的波动,都会导致股票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而作者则通过讲解如何运用估值模型来寻找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间接地讨论了市场无效性的存在。这种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分析方式,让读者在学习如何分析财报和估值的同时,也能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有更宏观和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采用了深邃的蓝色为主色调,搭配简洁而具有现代感的金色字体,营造出一种专业、权威且充满智慧的氛围。封面上,“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估值”这几个字清晰醒目,下方则印有“郭永清”的名字,以及一串似乎是内部编号的数字“6159867”。整个设计风格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而是直击主题,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这种低调却不失格调的设计,让我对即将翻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仿佛预示着这是一本内容扎实、直指要义的学术专著,而非哗众取宠的泛泛之谈。我个人很偏爱这种沉稳大气的书籍封面,它总能让我联想到那些经过岁月沉淀,却依然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经典著作。它不会试图用鲜艳的色彩或复杂的图案来吸引眼球,而是依靠其本身蕴含的知识分量和作者的声誉来赢得读者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和力量的体现。拿到手中,沉甸甸的重量也暗示着其内容的厚重和知识的密度,让人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去解锁书中所包含的财务分析和股票估值的奥秘。
评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在其他地方听过或看过的概念,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更清晰、更系统、更有深度的阐释。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和估值模型中穿行,指明了重要的路径,规避了潜在的陷阱。比如,在讲解“盈利质量”这一概念时,作者会从多个维度进行分解,包括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现金流与利润的匹配度、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等,并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判断依据。这让我明白,一个看似“赚钱”的公司,其真实的盈利能力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书中对“资产负债表”的解读尤其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常常觉得负债表上的数字有些抽象,但通过作者的讲解,我了解到它不仅仅是资产和负债的简单加减,更是公司经营战略、财务风险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
评分这本书的案例选择也是其一大亮点。作者并非仅仅挑选那些“成功”的案例来证明某种方法的有效性,而是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展现特定财务问题或估值挑战的案例。无论是知名的跨国公司,还是新兴的科技企业,亦或是周期性行业中的佼佼者,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财务报表分析和股票估值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差异,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例如,在分析一家高增长科技公司时,作者会重点关注其研发投入、用户增长和市场份额等非财务指标,并探讨如何将其融入估值模型中;而在分析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时,则会更侧重于其固定资产周转率、产能利用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案例分析,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谓是独树一帜,在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著作中,却难得地展现出一种清晰、流畅且略带思辨的表达方式。作者并没有使用堆砌晦涩术语的“学究气”来论证观点,而是以一种引导读者思考的口吻,将复杂的财务概念拆解开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例如,在解释“利润操纵”这一敏感话题时,作者并没有直接使用带有道德谴责的词语,而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可能出现的“蛛丝马迹”,引导读者自行判断是否存在财务粉饰的可能。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读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了如何独立地去审视和解读财务信息。此外,书中穿插的许多金融界经典案例,也为枯燥的理论增添了生动的色彩,让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现实世界中的资本运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将学术深度与人文关怀巧妙融合的写作风格,使得这本书在众多同类书籍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洞察力”令人赞叹。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教你看懂报表”和“教你算股价”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深入到“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作者在分析完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估值后,会引导读者去思考,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健康,竞争优势是否可持续,管理层能力是否卓越,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等等。他强调,财务报表和估值只是工具,真正的投资决策需要结合定性分析和宏观判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护城河”的讨论,作者结合多家知名公司的案例,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护城河”是如何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的,以及如何通过分析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来评估其“护城河”的稳固程度。这种深度分析,让读者不仅仅是成为一个“数字的搬运工”,而是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投资者。
评分结构上,这本书的编排也堪称匠心独运。它遵循着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础的财务报表介绍,到核心的财务比率分析,再到进阶的股票估值模型,最后落脚于对投资决策的指导。每一章节之间都承接紧密,环环相扣,仿佛一条精心铺设的河流,引导着读者从源头一路探索到大海。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每一章的结尾都设置了“思考与练习”环节,这并非简单的习题,而是引导读者结合本章内容,对现实中的某个上市公司进行初步分析和估值的题目。这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这对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对于一些争议性的话题,比如不同估值方法的优劣对比,作者也采取了开放式的讨论,鼓励读者辩证地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某种观点。这种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学习曲线,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兼顾了实践性和启发性。
评分翻阅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作者在梳理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时,不仅介绍了基本的会计科目和财务比率,更深入地探讨了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和解读要点。比如,在分析现金流量表时,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经营、投资、筹资三大类活动的简单罗列,而是着重讲解了如何通过分析现金流的结构性变化来判断公司的盈利质量和可持续性,以及如何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在股票估值的部分,作者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阐述了DCF(现金流折现)、PE(市盈率)、PB(市净率)等多种估值方法的原理、适用场景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让我尤其感到受益匪浅的是,作者在介绍每一种估值方法时,都会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公司财报数据,一步步地演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进行估值,并且还会指出不同估值方法可能得出的结论差异,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得出更可靠的估值区间。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即使是对财务分析和估值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并上手。
评分买一本还送了一本,很实惠,很是满意!多读一本书的收获可能无法估量。
评分满意。。。。。。。。
评分一本书有一包有用的足亦
评分不错太好用了
评分正版,非常
评分大师级实战与理论总结,财务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参考书,独立思考,遇见格局,看到未来!
评分物流非常快
评分好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