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 | 作者 | (俄)雷日科夫,徐昌翰 |
| 定价 | 49.00元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ISBN | 9787501191543 | 出版日期 | 2010-03-01 |
| 字数 | 400000 | 页码 | 407 |
| 版次 | 2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663Kg |
| 内容简介 | |
| 拥有70年辉煌历史的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 本书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本书所披露的内容,仅就其性而言,已绝非其他人物撰写的回忆录所能比拟。 |
| 作者简介 | |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于1929年9月28日生于顿涅茨克州捷尔仁斯基区杰列耶夫卡村(现捷尔仁斯克市)。1959年毕业于乌拉尔工学院。从1950年起即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先后任技师、工程师、总工程师和厂长。 1975—1979年任苏联重型工业和交通机械工业部副部 |
| 目录 | |
| 中文版前言 序言:真相与后果 第1章 乱自何来 经济:“照着俄罗斯老妈的屁股踹了一脚” 国内政策:“把苏共闹个天翻地覆” 对外政策:西方找到了“可以与之打交道的人” 意识形态:总书记“梦想着要把共产主义埋葬” 民族关系:竟然成了摧毁苏联的攻城槌 苏联解体:审判何时开始 第2章 阿拉木图:不妥当的任命引起严重后果 不妥当的任命 失乐园 复乐园的努力 廓清12月事件的本源 第3章 第比利斯:颠倒黑白的审判 民族主义狂热 恐怖之夜的真相 颠倒黑白的审判 政客得势的代价 第4章 费尔干纳的黑色六月 第5章 巴库:谁是罪人 第6章 雪崩前奏:波罗的海三国 民族主义运动坐大 “萨尤基斯”:从口号到应验 不想听到的回答 悲惨星期日 第7章 后果:仇俄浮出水面 俄罗斯人成了弃儿 铲除俄语 波罗的海三国与东正教 政治犬儒主义 第8章 后果:可耻的审判 政治审讯:政敌 可耻审判:卫国战争老战士 第9章 “独立”乌克兰的怪现状 奔向“独立” 叶利钦的别洛韦日“礼物” 俄语与乌克兰语 第10章 二合一的乌克兰 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分子 同反法西斯人士的纪念碑和坟墓作战 “独立国家须有独立教会” 橙色噩梦 第11章 苏联:从改革到解体 党内局势 几次决定命运的人民代表大会 “您当时为什么不说服我们?” 第12章 政权处于弥留时刻 政权危机和政权瘫痪 酒气熏天之夜和雾影迷蒙之晨 夜幕笼罩大地 后记 雷日科夫小传 译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痛定思痛的巨作! 尘埃落定之后的省思与叩问! 苏共垮台15年祭,大国悲剧真相还原! 本书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对于历史类书籍的选购,向来是比较挑剔的。这本书的书名,直击我一直以来对苏联解体的好奇心。《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历史厚重感和现实警示意味。我经常会思考,一个曾经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何会轰然倒塌?这其中的复杂性,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困惑与挣扎。尤其是“前因后果”这四个字,让我看到了作者深入探究的决心。我希望书中能有对苏联体制的深层剖析,比如政治体制僵化、意识形态的局限性、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等等。同时,我也期待它能描绘出解体过程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因素,比如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世界的干预、以及普通民众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这本书的“修订版”也让我看到了作者对内容精益求精的态度,或许在修订中,作者会加入更新的研究成果,或者对原有的观点进行更细致的打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吸引力。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翻开,但单看名字就觉得内容一定很扎实。《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这个题目,就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让人对书中要讲述的历史事件充满了期待。苏联解体,这绝对是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不仅改变了全球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我一直对那个庞大帝国是如何走向分裂充满好奇,那些深层的社会、经济、政治动因,以及在这场剧变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历史人物,都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这本书的“前因后果”四个字,表明它不仅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是会去挖掘导致解体的根本原因,以及解体后产生的深远影响。我猜测书中会涉及冷战时期的国际博弈、计划经济的弊端、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的决策失误。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这本书的信息量会非常大,能够帮助我构建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苏联解体历史图景。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结合大量的史料,为读者呈现一个客观、深入的分析,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叙述。
评分我之所以对《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对历史中的“大国兴衰”命题充满好奇。苏联,作为一个曾经影响世界格局的超级大国,它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之一。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探究这个宏大叙事背后的诸多细节。究竟是什么样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最终导致了这个庞大帝国的瓦解?我希望书中能有对苏联政治体制的深刻反思,比如高度集权的弊端,以及意识形态僵化的局限性。同时,对经济层面的剖析也必不可少,计划经济在效率和创新方面是如何逐渐落后于西方市场的?此外,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被重新激发出来的民族认同,想必也是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本书的“前因后果”的提法,让我相信它不仅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试图提炼出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当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评分我最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剖析苏联解体原因的书,而《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一直认为,理解苏联的解体,对于认识当今世界格局以及历史发展规律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不仅仅是陈述事实,而是能够深入分析那些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驱动力。例如,我非常想知道,在经济层面,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究竟遇到了哪些瓶颈?在政治层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控的?在社会层面,民族主义是如何在沉寂多年后重新燃起的?这本书的“前因后果”的定位,让我觉得它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叙事,从根本原因的探讨,到事件的发生,再到其带来的长期影响,都能够有所涉及。我希望这本书的论述能够有理有据,不偏不倚,能够帮助我形成一个客观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对20世纪后期苏联的解体过程感到非常着迷,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一个曾经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最终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走向终结,这其中的逻辑和原因,绝对不是简单可以概括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其背后的复杂性,或许会深入探讨苏联体制存在的根本性缺陷,例如僵化的官僚体系、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以及长期压抑的民族主义情绪是如何逐渐积累并最终爆发的。同时,“后果”这个词也让我看到了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解体本身,更会关注解体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比如地缘政治的重塑、新国家格局的形成,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冲击。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将那些看似分散的线索串联起来,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