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南解放战争1949-1950)/解放战争系列丛书

决战(中南解放战争1949-1950)/解放战争系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立昕 编
图书标签:
  • 解放战争
  • 中南解放
  • 军事历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历史军事
  • 1949年
  • 1950年
  • 国民党
  • 共产党
  • 战略战役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46204
商品编码:15146677064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决战(中南解放战争1949-1950)/解放战争系列丛书
  • 作者:金立昕
  • 定价:58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号:9787208146204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7-01
  • 印刷时间:2017-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编辑推荐语

金立昕著的《决战(中南解放战争1949-1950)/解放战争系列丛书》讲述了第四野战军向中南六省进军并取得伟大胜利的过程。1949~1950年间,第四野战军跨黄河,过长江,解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横渡琼州海峡,把胜利的红旗插上海南岛,取得中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作者简介

金立昕,1965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现工作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主要从事《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研究与编纂。

目录

**章 北平高干会议
第2章 四野准备南下
第3章 先遣兵团南下
第4章 安阳攻坚
第5章 新乡受降
第6章 南下大进军
第7章 四野渡江
第8章 张轸兵团起义
第9章 克服粮荒
**0章 不顺利的宜沙、湘赣战役(一)
**1章 不顺利的宜沙、湘赣战役(二)
**2章 长沙和平解放
**3章 确定大迂回大包围作战方针
**4章 三路南进
**5章 衡宝战役之挺进湘西
**6章 衡宝战役之围歼白崇禧主力
**7章 向广东进军
**8章 红旗插上五羊城
**9章 追歼余汉谋集团
第20章 进军广西
第21章 激战粤桂边
第22章 筹划解放海南岛
第23章 偷渡成功
第24章 跨海之战
参考书目
中南解放战争各战略阶段国共双方序列表
后记


战火映照的潮水:中南大地上的解放洪流(1949-1950) 1949年,中国的天空被解放的炮火点燃,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伟大变革席卷了广袤的华夏大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人民欢庆的锣鼓声中,一支人民的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旧中国的残余势力,将红旗插遍神州。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温那段在中南大地激荡回响的解放战争的最后篇章——1949年至1950年间,这里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军事斗争,以及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与不朽功勋。 1949年初,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决胜阶段。国民党军队在中原战场遭遇毁灭性打击后,其统治的根基在中南地区摇摇欲坠。然而,残余的国民党势力仍在负隅顽抗,企图在南方建立新的统治中心,继续其反共反人民的战争。此时的中南地区,地势复杂,人口稠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是国民党残余力量的聚集地,更是新中国即将建立的南方屏障。解放军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代价,彻底歼灭盘踞在中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解放这一广阔区域,为新中国的建立扫清障碍。 南线的攻势:解放大军的战略部署与主要战役 在这一时期,解放军高层审时度势,对中南战场的部署进行了精心的谋划。解放军主力被调动起来,形成多路并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态势。其中,最为关键的行动之一便是解放军在中原地区的战略推进,迫使国民党军主力向南方收缩,从而为后续的渡江战役和解放华南奠定了基础。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指明了全党全国工作重心将由乡村转向城市。这预示着,解放战争的重心即将转移到城市和解放大片国民党统治区域上来。在中南地区,这一转变尤为明显。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对国民党在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残余部队展开了凌厉攻势。 中原腹地的逐鹿:河南、湖北的解放 河南地处中国腹地,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已在中原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1949年初,随着中原野战军(后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的战略部署,国民党在河南的统治土崩瓦解。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了郑州、开封等重要城市,并向南推进,肃清了残留在河南境内的国民党军队。 湖北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其解放对于巩固中原、推进南线作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解放军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战术,迅速解放了湖北的大部分地区。武汉,这座被誉为“九省通衢”的重镇,其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华中地区的军事指挥中枢被摧毁,对国民党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解放军在解放武汉的过程中,采取了周密的计划和果断的行动,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军事素养。 湘赣粤的决战:湖南、江西、广东的解放 湖南,素有“楚汉重地”之称,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战略上的重要性。1949年夏季,解放军开始了对湖南的全面解放。国民党在湖南部署了重兵,试图抵抗解放军的进攻。然而,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解放军采取了分割包围、重点歼灭的战术,成功地攻克了长沙等重要城市,并在湘西地区对国民党残余部队进行了围剿。 江西,作为革命的摇篮,其解放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解放军迅速向江西推进,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国民党军队在江西的抵抗显得尤为顽固,他们企图依托山区和地形优势负隅顽抗。然而,解放军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成功地克服了困难,一步步肃清了江西境内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广东,位于中国南方沿海,其解放是解放战争战略部署的关键一步。1949年10月,随着解放军主力部队向广东推进,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彻底崩溃。解放军攻克了广州等重要城市,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正式结束。随后,解放军继续向广东沿海地区推进,肃清了盘踞在该地的国民党残余部队,为建立新中国南方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西的收官:最后的战役 广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其解放是解放战争在中南地区最后阶段的重要收官战役。1949年底至1950年初,解放军主力部队向广西发动了猛烈进攻。国民党军队在广西集结了最后的兵力,企图作最后的抵抗。解放军采取了多路并进、穿插迂回的战术,迅速瓦解了国民党军队的防线。解放军攻克了南宁等城市,并对国民党残余部队进行了围追堵截。在广西的战役中,解放军充分发挥了其在复杂地形作战的经验,最终彻底消灭了盘踞在广西的国民党残余势力,标志着中南地区的全面解放。 人民的胜利:解放战争中的社会变革 在中南地区的解放战争中,不仅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解放军的到来,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翻身解放。土地改革在各地逐步展开,农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地主的压迫。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制度开始建立。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了保障,人民政权开始在各地建立。 在中南地区的解放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巩固政权、恢复生产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更是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他们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重担,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 历史的回响:解放战争的意义与启示 1949年至1950年中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的彻底终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和政治基础。这场胜利,不仅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场胜利,是人民军队英勇作战、顽强拼搏的结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胜利,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斗的伟大胜利。它证明了,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任何压迫人民的政权终将被人民所推翻。 中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为了自由和解放,人民可以迸发出何等强大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奋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幅铺展开来的历史画卷,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并非一个对军事史特别了解的读者,但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带入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并没有用枯燥的军事术语来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塑造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真实与残酷,以及革命者的坚定与牺牲。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在炮火中穿梭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呐喊,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与喜悦。书中对一些关键战役的描绘,既有战略层面的分析,也有战场细节的刻画,让我对当时的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在那个年代,普通人是如何在历史的大潮中做出选择,如何为了信念而奋斗。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是了解了历史事件,更是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力量,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这本著作,以一种沉静而有力的方式,将我引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并非军事迷,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却让我难以释卷。他用一种近乎文学的笔触,勾勒出那个年代特有的氛围——既有革命的激情与理想,也有战争的残酷与无奈。我看到了那些为了信仰而奋斗的普通人,他们是战争的主体,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书中关于战役的描述,虽然有宏大的战略布局,但更多的是对战场细节的捕捉,比如前线的通讯是如何传递的,后勤是如何保障的,以及士兵们在战斗间隙的真实状态。这些细节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它让我看到了历史并非冰冷的文字,而是由无数鲜活的生命和他们的选择所构成。这本书,给我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课,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如同亲临其境一般。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宏大的叙事层面,而是深入到战争的细节之中,将那些被忽略的、鲜活的瞬间呈现在我眼前。我看到了普通的士兵在艰苦条件下训练的场景,感受到了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思念;我看到了指挥员们在战场上的果断决策,也看到了他们在战略失误后的沉思。书中对于不同地域的战争特点,以及在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作战方式,都有着非常细致的描写,这让我对那场解放战争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北方的寒风,南方的湿热,以及战士们在各种环境下坚韧不拔的精神。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他能够巧妙地将宏观的历史背景与微观的人物情感相结合,让整个故事更加饱满和动人。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让我对那段历史充满了敬畏之情。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悄悄潜入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为我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而残酷的画面。从南征北战的战场描写,到战前紧张的部署,再到战后的喘息与反思,作者以一种近乎写实的笔触,将我拉入历史的洪流。我能感受到战士们脚下的泥泞,听到枪炮的轰鸣,甚至能闻到硝烟弥漫的气息。那些策略的博弈,指挥官们运筹帷幄的智慧,以及底层士兵的英勇牺牲,都被细致地展现出来。我尤其被书中对于细节的刻画所打动,比如一次伏击前的寂静,战士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或是战后胜利的欢呼夹杂着失落的叹息。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亲历那段艰难而辉煌的岁月,让我对那场解放战争有了更深切、更立体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罗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精神的传承,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

我一直对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时代充满了好奇,而这本书则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那个时代的大门。它没有枯燥的说教,也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事件,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脉搏。我仿佛看到了一群胸怀信念的年轻人,在战火纷飞中奔跑、呐喊、奉献。书中的战术描写非常精彩,那些巧妙的计谋,出人意料的转折,都让我看得津津有味。但更打动我的是,它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代价,那些年轻的生命,那些破碎的家庭,都让人心痛。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而是用一种深沉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双面性。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历史的进程,更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也思考了战争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它让我明白,历史的辉煌背后,往往有着无数的牺牲与泪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