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9147
文学理论导引+外国文学史(西方卷)+中国新文学史(上册)+中国新文学史(下册) 4本
9787040387087定价:38.4元 9787040372038定价:42元 9787040370355定价:34.8元 9787040370768定价:36元
写给教师的几句话
导论文学与文学理论
d一节文学是什么
第二节文学理论是什么
第三节怎样研究文学理论
d一编文本论
d一章文本与语言
d一节文本的构成
第二节文学的语言
第二章文本结构与文类
d一节文本的结构
第二节文本与文类
第二编文类论
第三章诗的音乐性与行列
d一节诗与人生
第二节诗的音乐性
,,,,,,
导论
d一章 古代文学
d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希腊神话与传说
第三节 荷马史诗
第四节 古希腊戏剧
第五节 维吉尔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d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但丁
第三节 乔叟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d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薄伽丘
第三节 拉伯雷
第四节 塞万提斯
。。。。。。
上编
综述
大陆文学
d一章 新文学三十年的晚清因素
概述
d一节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第二节 舆情小说
刘鹗:《老残游记》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第三节 四大小说期刊
第二章 新文学
概述
d一节 新诗的诞生与发展
《新诗集》
湖畔诗人:《湖畔》
冰心:《繁星》
。。。。。。。
下编
综述
d一章“十七年文学”
概述 10
d一节在规训与疏离之间:集体姿态与个性立场 12
胡风:《时间开始了》 14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问》16
郭小川:《望星空》 18
赵树理:《“锻炼锻炼”》 20
孙犁:《铁木前传》 22
茹志鹃:《百合花》 24
老舍:《茶馆》 27
田汉:《关汉卿》 30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 31
无名氏:《无名书》 34
第二节“红色经典”:训谕及变调 36
吴强:《红日》 37
曲波:《林海雪原》 39
梁斌与罗广斌、杨益言:《红旗谱》与《红岩》42
。。。。。。。
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们之间并非简单的书籍堆砌,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文学研究的完整体系。从宏观的文学理论,到具体的外国文学史和中国新文学史,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比如,在阅读外国文学史时,我偶尔会想到文学理论导引中提到的某些概念,它们在西方文学中的体现让我豁然开朗;反过来,在理解中国新文学时,我也能从中看到一些与西方文学理论的共通之处,以及中国文学在吸收外来营养后所形成的独特风格。这种跨越理论和历史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收获巨大,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拓展。
评分总的来说,这四本书构成了一套非常有价值的文学入门和进阶读物。它们的内容扎实,讲解清晰,覆盖面广,而且在学术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无论是对文学理论感兴趣的初学者,还是想要系统梳理文学史的读者,亦或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新文学发展的爱好者,都能在这套书中找到自己的收获。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们并没有将文学仅仅当作一种死的知识来教授,而是通过鲜活的例子和深刻的分析,让文学重新焕发生机,吸引我们去主动探索、去思考、去感受。这套书让我觉得,文学的学习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奇妙旅程,而它们,正是这场旅程中最可靠的向导。
评分王立新老师的“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则是完全另一种风格,它更像是穿越时空的旅行指南,带我领略了西方文学的波澜壮阔。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和悲剧,到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再到文艺复兴的理性之光,启蒙时代的社会批判,浪漫主义的激情燃烧,现实主义的社会缩影,一直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实验与解构,每一个时代都仿佛在我眼前徐徐展开。老师的叙述非常流畅,不是枯燥的年代堆砌,而是将文学作品、作家、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不仅了解了文学的流变,更理解了文学是如何反映和塑造时代的。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去找书中提到的那些经典作品来读,这种“对照阅读”的感觉太棒了,仿佛能够跨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文学爱好者的宝藏!拿到手就觉得分量十足,厚实的书本,精美的装帧,光是摆在书架上就让人心情愉悦。我最开始是被“文学理论导引”吸引的,周宪老师的这本书,真的像是为我这样的文学小白量身打造的。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清晰、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我一步步走近文学理论的殿堂。从什么是文学、文学的功能,到各种文学思潮的演变,再到具体的分析方法,讲解得透彻又生动。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文学作品的视角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好不好看”,而是能体会到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作者的匠心。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既有经典名著,也有一些 contemporary 的作品,让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落到了实处,特别容易理解和消化。
评分丁帆老师的“中国新文学史(上下册)”则像是为我揭示了一个民族精神的觉醒之路。从五四运动前后,白话文的兴起,到后来的革命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文学复苏和多元化,这本书完整地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我尤其喜欢老师对不同时期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家分析的深入程度,他不仅指出了文学的变革,更分析了这些变革背后的社会动因和思想渊源。读上册的时候,我被那个充满激情与探索的年代所震撼,感受到了作家们为民族命运呐喊的勇气。而下册则让我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文学的生机勃勃,以及新一代作家对现实的关照和对人性的深刻挖掘。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