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陈少明 甘阳

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陈少明 甘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哲学
  • 方法论
  • 哲学研究
  • 思维方式
  • 学术著作
  • 陈少明
  • 甘阳
  • 文化研究
  • 哲学史
  • 理论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唐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ISBN:9787108052636
商品编码:1586854636

具体描述

下面是唐人图书专营店提供在京东平台上的图书基本信息,仅作参考。
图书名称: 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作者或编译者: 陈少明 著 甘阳 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ISBN: 9787108052636
原价: 42元
出版日期[仅参考]: 2015年5月
装帧及开本: 平装32K
页数[仅参考]: 364页
其他参考信息: Tangren其他参考信息

内容简介及编辑推荐
如书名所示,《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的主旨是“做中国哲学”。这个表达结构是维特根斯坦的“做哲学”(do philosophy)的衍生形式。它强调的重点,一是区别于只述不作的哲学史论述,一是追求“做”出它的中国特色,“中国哲学”有经典哲学与当代哲学两层含义,前者就其包含经典文化与思想经验而言,后者则是时间概念,前者也包含在后者中,因此,经典中国哲学是否有力量,还取决于它与其他当代哲学(来自西方的,或意识形态)的竞争能力。至少它得令人信服地显示,经典思想对现代精神文化具有独特的解释与塑造功能。

作者简介
陈少明 1958年生,广东汕头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儒学的现代转折》(1992)、《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1997)、《等待剌猬》(2004)、《lt;齐物论gt;及其影响》(2004);合著有《被解释的传统》(1995)、《反本质主义与知识问题》(1995);编有《经典与解释》(1999)、《现代性与传统学术》(2003)。另外,联合主编《经典与解释》从刊(2003年军今)。

目录
自序
知识谱系的转换
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
论比较哲学
从现代中国学术的经验看
中国哲学史研究与中国哲学创作
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
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
什么是思想史事件?
哲学与论证
格义之外
想象的逻辑
中国哲学的经典例证
兑换观念的支票
中国哲学的新探索
为什么是思想史?
徐复观的思想性格与学问取径
穿越理解的双重屏障
论本杰明·史华慈的思想史观
来自域外的中国哲学
耿宁《心的现象》的方法论启示
附录一答问录:探求中国哲学的多样形态
附录二作者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论文目录

精彩内容及插图
梁著实际是一部讲演录,背景如绪论所言,就是面对西方化一边倒,中国文化面临被连根拔起的情势下,他要为中国文化价值进行辩护。西化的主张在逻辑上有个前提,就是存在着一种普遍意义的文化,西方文化就是它的代表,而中国文化则只具有特殊意义,所以应该被“化”掉。或者说所有的文化都服从共同的进化法则,西方文化的发展程度高,而中国文化的进化水平低,所以应当弃旧迎新。这些观点当然也是某种比较的结论,是一种普遍主义的立场。梁漱溟也是比较,但他持相对主义的态度,强调中国文化同西方文化一样,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而不是一普遍一特殊,或一先一后的问题,所以不能一味讲西化,而是同时要“批评的把中国原来态度重新拿出来”。梁比较的系统包括中西印,内容从文化进展到哲学。由于其论述策略,其笔下的中国哲学就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大异其趣,胡著中的许多问题是被西方哲学的观点“化”过了,而梁则尽力发掘与西方对比的特点。同时,梁氏选择做比较的具体范畴,不论是文化的还是哲学的,大都采用西学的概念。从述理的方法讲,已是按西方知识的要求来进行的了,所以我们现在才有机会把梁著当比较哲学的文本来讨论。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