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
定价:29.00元
作者:中央组织部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09902325
字数:
页码:32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100册以上可拨打电话010-89113903
内容提要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编译局组织编选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选编》)。为便于干部群众学习,同时组织编写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以下简称《学习导读》)。
《选编》重点遴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具有代表性的著作25篇,还附有6个方面的专题论述摘编。其中,马克思的著作7篇,恩格斯的著作7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著作2篇,列宁的著作9篇,专题语录247条。《选编》所选篇目,均选自经中央审定批准、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译校订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本)和《列宁专题文集》(5卷本)。
目录
前言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党宣言(节选)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 工资、价格和利润(节选)
马克思 资本论(卷)(节选)
马克思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节选)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选)
马克思 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
恩格斯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
列宁 怎么办?(节选)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列宁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 国家与革命(节选)
列宁 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
列宁 论粮食税(节选)
列宁 论我国革命
附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摘编
一、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
二、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三、论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
四、论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
五、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六、论党的建设和党员修养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是这样来表明自己在19世纪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的: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起的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推动了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由此可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
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世界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事实。但是,另一种情况也具有同样的经验根据,这就是: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主义革命所推翻(下面还要谈到这一点)以及与这一革命具有同等意义的私有制的消灭,这种对德国理论家们来说是如此神秘的力量也将被消灭;同时,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
序言
前言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党宣言(节选)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 工资、价格和利润(节选)
马克思 资本论(卷)(节选)
马克思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恩格斯 反杜林论(节选)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节选)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选)
马克思 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节选)
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
恩格斯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
列宁 怎么办?(节选)
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
列宁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 国家与革命(节选)
列宁 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
列宁 论粮食税(节选)
列宁 论我国革命
附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摘编
一、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
二、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三、论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
四、论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
五、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六、论党的建设和党员修养
后记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在于它对时代背景的尊重与嵌入。很多经典著作的理解,脱离了其诞生的特定历史土壤,就容易显得僵化和脱节。而这本选编的编者显然深谙此道,他们在关键理论的选取上,非常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的特征。读起来,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思想是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任务中孕育、发展并指导实践的。这种处理方式让读者不会停留在对“历史文献”的敬畏上,而是促使我们将目光投向“活的理论”如何应对当下的挑战。它不是冷冰冰的文本陈列,而是充满了鲜活生命力的思想脉络,引导我们去思考,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自我提升的党员干部,我深知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因此阅读和收藏了不少相关书籍。然而,这本《选编》在整体的“可用性”和“可读性”上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高度。它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没有那种生硬的、为了凑篇幅而加入的冗余内容,每一个被选入的段落似乎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指向性。更重要的是,它在内容深度的挖掘和大众接受度的平衡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既能满足资深研究者对理论精髓的反复咀嚼,也足以让刚接触经典理论的同志建立起坚实的知识起点。总而言之,这是一套真正体现了“学用结合”理念的典范之作,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清晰、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方法论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素雅又不失庄重感,那种色调和字体搭配起来,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严肃、有分量的读物。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很舒服,而且印刷清晰,排版布局合理,即便是篇幅较长的文字,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过于疲劳。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流畅,有些重要的理论点还用醒目的方式做了标注或摘要,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把握核心精神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而且,这本书的开本拿在手里分量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无论是居家研读还是通勤路上翻阅,都显得恰到好处。整体来说,从拿到手的触感到翻开阅读的体验,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读本”这个定位的深刻理解,做到了形式服务于内容,让人在享受阅读过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学术氛围。
评分我最近在工作中使用这本书进行深度学习时,发现它在辅助理解复杂概念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效能。具体来说,某些原本在我看来抽象晦涩的哲学论断,通过这本书的结构化呈现和偶尔出现的注释点拨,突然间就变得豁然开朗了。这套选编仿佛是为我们这些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基层干部量身定制的“翻译官”。它不仅仅是文献的汇编,更像是一套带着明确目的性的学习工具。例如,在对比不同理论家的观点时,它会自然地将相关段落并置,使得观点的差异与发展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我们在不同卷册之间来回翻找的时间。这种“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答案去理解”的设计思路,让学习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一种主动的思维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理论联系实际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性极强,它似乎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堆砌原始文本,而是经过了精心的遴选和结构化的处理。我注意到,它在引入每一个核心概念或篇章之前,都会有一个简短的、但信息量巨大的导读,这极大地帮助读者建立了对接下来理论体系的宏观认知框架。这种“先搭骨架,再填血肉”的编排方式,对于初次接触或者需要系统回顾这些经典理论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没有让读者迷失在浩如烟海的原文细节中,而是巧妙地引导我们抓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理论侧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对一些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解释部分,处理得相当到位,既保持了文本的原汁原味,又确保了理论在当下的可理解性和指导性,这种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体现了选编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度的责任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