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服装流行学-(第3版)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 作者:张星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49.80 | 页数:329 | 印次: 6 |
| ISBN号:9787518003600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3 |
《服装流行学(第3版)》一书针对服装流行的特征与规律以及流行传播的层次性、传播性、方式等问题,结合现代服装流行史以及市场变化、品牌策划等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本书内容联系实际,解析到位,对提高服装设计水平、关注市场动态以及品牌服装的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服装流行学(第3版)》一书为“十二五”部委级本科规划教材,知识性、系统性、理论性较强,除可供服装院校师生使用外,还可作为行业人员学习的参考书。
张星
1997—目前 任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1999.12 晋升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1991—1996 任西北纺织工学院服装研究所副所长、服装学院副院长
2001—目前 任西安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4—1999 任西北纺织工学院服装系副教授
2009—目前 任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制衣学院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情况:(2005年以后情况)
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7—
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常任理事。2007—
中国服装协会理事。2004—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评审专家。2007—
中国印染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服装协会新产品评审专家。2007
中国纺织出版社编委。2004—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员。2006—
陕西服装协会副会长
陕西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2005—
陕西省教育厅艺术教学委员会委员。2006—
陕西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2005—
陕西美术家协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第一章 流行 …………………………………………………………………… 002
第一节 服装流行的起源 ……………………………………………………… 002
一、流行的产生 …………………………………………………………… 002
二、服装流行产生的因素与条件 ………………………………………… 003
三、服装流行的概念 ……………………………………………………… 005
四、服装流行的意义 ……………………………………………………… 006
五、服装流行的过程 ……………………………………………………… 006
第二节 服装流行的规律 ……………………………………………………… 007
一、服装流行变化的基本规律 …………………………………………… 008
二、服装流行的时空性与周期性 ………………………………………… 009
三、服装流行的地域性与环境性 ………………………………………… 011
第三节 服装流行的条件分析 ………………………………………………… 012
一、服装流行的周期性分析 ……………………………………………… 013
二、服装流行的形态因素分析 …………………………………………… 017
三、服装流行的民俗因素分析 …………………………………………… 021
讨论题 …………………………………………………………………………… 022
第二章 服装流行的现象与特征 ……………………………………………… 024
第一节 服装流行的现象与形式 ……………………………………………… 024
一、服装流行的现象 ……………………………………………………… 025
二、服装流行的形式 ……………………………………………………… 033
第二节 影响流行现象的因素分析 …………………………………………… 045
一、自然环境条件 ………………………………………………………… 045
二、社会环境条件 ………………………………………………………… 046
三、民族传统文化 ………………………………………………………… 049
四、经济发展水平 ………………………………………………………… 051
五、社会群体意识 ………………………………………………………… 055
第三节 服装流行的特征分析 ………………………………………………… 055
一、形成特征的分析 ……………………………………………………… 057
二、发展特征的分析 ……………………………………………………… 057
三、类型特征的分析 ……………………………………………………… 060
四、结构特征的分析 ……………………………………………………… 061
五、运动特征的分析 ……………………………………………………… 061
六、条件特征的分析 ……………………………………………………… 062
七、表现特征的分析 ……………………………………………………… 064
八、状态特征的分析 ……………………………………………………… 065
第四节 服装流行的心理因素 ………………………………………………… 066
一、生理现象对服装流行心理的影响 …………………………………… 066
二、流行现象中的着装心理因素 ………………………………………… 069
三、社会环境状态对服装流行心理的影响 ……………………………… 074
四、宗教信仰对服装流行心理的影响 …………………………………… 075
五、民族生活习俗对服装流行的心理影响 ……………………………… 076
六、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对服装流行的心理影响 ……………………… 079
讨论题 …………………………………………………………………………… 079
第三章 服装流行性与传统性 ………………………………………………… 082
第一节 服装与时装 …………………………………………………………… 082
一、服装 …………………………………………………………………… 083
二、时装 …………………………………………………………………… 085
三、高级时装 ……………………………………………………………… 088
四、高级成衣 ……………………………………………………………… 090
第二节 流行与时尚 …………………………………………………………… 091
一、流行 …………………………………………………………………… 092
二、时尚 …………………………………………………………………… 093
三、流行与时尚的关系 …………………………………………………… 093
第三节 流行对传统服装与民族服饰的影响 ………………………………… 095
一、流行对传统服装的影响 ……………………………………………… 095
二、流行对民族服饰的影响 ……………………………………………… 097
第四节 流行与现代服装 ……………………………………………………… 099
一、追随流行 ……………………………………………………………… 099
二、流行信息 ……………………………………………………………… 100
三、流行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 102
实践题 …………………………………………………………………………… 104
第四章 服装流行的层次性与传播性 ………………………………………… 106
第一节 服装流行的层次性 …………………………………………………… 106
一、流行风格的层次性 …………?
拿到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沉甸甸的知识量”。它不像那些轻快的时尚杂志,读完后只留下几个色彩斑斓的片段。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导师,在你面前展开一张巨大的战略棋盘。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消费心理”时的那几章,作者没有满足于简单的“跟随潮流”论断,而是深入挖掘了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到符号消费理论在服装领域的具体体现。阅读体验是需要高度集中的,因为它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偏向于学术论文的严谨性,逻辑链条非常长。但正是这种逻辑上的层层递进,使得我对“流行周期的本质”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设计注定是昙花一现,而有些则能沉淀为经典,这背后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惯性在起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都透露着一种权威感,但内容上却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平衡——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对前沿思潮的捕捉。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完全陷入对西方时尚中心的盲目推崇,而是花了相当篇幅去探讨本土文化元素如何被提炼、解构并重新融入全球语境。这种“在地化”的视角,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快速发展市场中的人来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反思空间。我尝试着将书中的某些模型应用到我正在进行的一个小型设计项目中,发现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评估框架,让我能更清晰地看到设计决策背后的潜在风险与机遇。唯一的“小小的遗憾”或许是,由于内容定位的宏大性,一些非常细微、具体的工艺细节被一笔带过,但这或许也是为了保持其战略高度所必须的取舍吧。
评分这绝对是一部需要被反复研读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次性读完就束之高阁的闲书。它覆盖的知识面之广,令人咋舌,从纺织科学的基础知识到品牌运营的宏观战略,似乎无所不包。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知识产权保护与设计创新”这一交叉议题的探讨,分析得鞭辟入里,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还列举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对策略,这种实用的政策解读价值,对于任何想从事服装产业管理的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稳定,保持了一种冷静客观的学术笔调,几乎没有情绪化的表达,这反而增强了其作为权威参考资料的可信度。如果要用一个比喻,它就像一座图书馆的索引系统,虽然本身不是故事,但它能帮你高效地找到所有关于这个行业故事的源头和脉络。
评分这本厚重的著作,初翻时便被它严谨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行业“百科全书”,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象牙塔。作者显然对服装行业的脉络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力,从历史的演变到当下的技术变革,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块精心打磨的宝石,折射出不同的光芒。特别是在探讨可持续时尚与智能面料的应用时,书中引用的案例分析之详尽,数据支撑之扎实,着实令人赞叹。我尤其欣赏它在理论框架构建上的匠心,它不像许多同类书籍那样仅仅罗列现象,而是努力去探究现象背后的驱动力,比如全球化对区域风格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对消费心理的重塑。对于一个希望全面了解服装产业生态系统的学习者或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它迫使你跳出“款式”的局限,去思考“系统”的运作。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告诉你下一季流行什么颜色,而在于让你理解“流行”是如何被制造和瓦解的复杂过程。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抱着非常功利的心态来翻阅这本“部委级规划”教材的,期待能找到一些立竿见影的实操技巧或最新的趋势预测。然而,这本书很快地将我的期望引向了一个更宏大、更具基础性的方向。它的叙述方式非常古典和扎实,仿佛在为你铺设一条坚固的知识高速公路的底层结构。与其说它是一本关于“流行”的书,不如说它是一部关于“时尚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深度研究报告。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韧性的分析部分,作者对不同地区制造业的优劣势对比,描述得细致入微,简直就像一张精准的产业地图。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查阅一些专业术语,这表明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不适合快速浏览。对于那些习惯于碎片化学习的读者来说,这可能需要一些耐心,但一旦你沉下心来,你会发现它为你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何等牢靠,足以支撑未来多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