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步桃談植物養生(附贈DVD)

張步桃談植物養生(附贈DV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步桃 著
圖書標籤:
  • 植物養生
  • 中醫養生
  • 張步桃
  • 健康
  • 傳統文化
  • 養生保健
  • DVD
  • 植物
  • 中草藥
  • 養生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遠流齣版公司
ISBN:9789573264460
版次:1
商品編碼:1600149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健康生活館
開本:25開
齣版時間:2009-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64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附件:DVD
附件數量:1
商品尺寸:15*21cm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植物是最好的養生醫藥。如何讓一般民眾正確的認識中醫進而善用我們老祖宗的智慧,以復興中醫為己任的張步桃醫師,精挑細選齣六十餘科、一百八十餘種颱灣常見、常用的養生、藥用植物,一一詳加解析。
  ˙先提點齣每種植物的療效與禁忌。讓讀者瞭解可以分別作用於包括腦血管神經、心血管、呼吸、肝膽、腸胃、泌尿、肝腎、內分泌、免疫及防(抗)癌等人體十大係統中的哪些方麵,食用時又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
  ˙名稱的由來,花、葉、根、子等的特色與功用。既能對植物的外型有基本的認識,還可以知道為何部位不同功效也有別。

作者簡介

  張步桃
  對傳統醫學融會貫通,平時熱愛推廣中醫理念,足跡遍及全球華人地區。曾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考選部中醫師特考典試委員、過敏及氣喘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傳統醫學會秘書長、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常務董事;現任中醫師全國聯閤會顧問,榮星中醫診所負責人(聯絡電話:02-23682114)。編著有《張步桃美人方》《張步桃解讀傷寒論─藥物篇&方劑篇》《張步桃治大病》《張步桃開藥方》《黑豆.蘿蔔.茶》《小病不求人》《病案推理》等十多本書。

目錄

自序
【導讀】張步桃養生保健食療歌
1 十字花科
芥菜
山葵(山)
蘿蔔(萊菔)
2 山茶科
山茶、茶
3 五加科
人參
川七
五加皮
4 公孫樹科
白果(銀杏)
5 天南星科
蒟蒻
芋頭
半夏
天南星
石菖蒲
6 木蘭科
八角茴香
厚樸
木蘭花
辛夷
7 水龍骨科
石葦、瓦葦
8 玄參科
地黃
玄參
9 禾本科

小麥
玉米
高粱
薏(苡)仁
甘蔗
白茅根
竹葉(筍)
10 多孔菌科
茯苓、豬苓
靈芝
11 百閤科
韭菜(子)
大蒜

薤白
蘆薈
貝母
天(門)鼕
麥(門)鼕
黃精
萎蕤
12 肉座菌科
鼕蟲夏草
13 忍鼕科
金銀花
14 豆科
黃耆
甘草
含羞草
葛根
雞母珠
兒茶
綠豆
黑豆
決明子
花生
赤小豆
15 車前草科
車前子(草)
16 使君子科
使君子
欖仁葉
17 昆布科
昆布(海帶)
18 鬆科
鬆葉(針)
鬆節
19 芭蕉科
香蕉
20 蕓香科
柚子
橘子
柳橙
檸檬
葡萄柚
佛手
黃柏
21 柏科
柏子仁
側柏葉(扁柏)
22 柳葉科
菱角
23 鬍麻科
鬍麻
24 茄科
馬鈴薯
枸杞
番茄
茄子
25 唇形科
仙草
紫蘇
薄荷
藿香
丹參
黃芩
夏枯草
半支蓮
26 桔梗科
桔梗
黨參
沙參
27 桑科
桑皮(枝、葉)
桑椹
28 桑寄生科
桑寄生
29 桃金孃科
尤加利
番石榴
30 浮萍科
浮萍
31 蚌殼蕨科
金毛狗脊
32 馬齒莧科
馬齒莧
33 骨碎補科
骨碎補
34 茜草科
鉤藤
白花蛇舌草
35 敗醬草科
敗醬草
36 莎草科
香附
荸薺
37 莧科
雞冠花
莧菜
刺莧
懷牛膝、川牛膝
38 楝科
香椿
39 無患子科
無患子
破布子
荔枝
龍眼
40 紫杉科
紅豆杉
41 紫菜科
紫菜
42 菊科
菊花
牛蒡
青蒿
茵陳
艾葉
鹹豐草
蒲公英
蒼耳子
43 葫蘆科
鼕瓜
西瓜
南瓜
苦瓜
瓠瓜(鬍瓜)
絞股藍
栝蔞
44 葡萄科
葡萄
山葡萄
45 鼠李科
大棗(紅棗)
酸棗仁
枳椇子
46 睡蓮科
荷花(荷梗、荷葉、蓮子、蓮蓬、蓮蕊鬚、蓮藕)
芡實
47 鳶尾科
藏紅花
射乾
48 鳳尾蕨科
鳳尾草
49 櫚科
檳榔
大腹皮
椰子
50 穀精草科
穀精子
51 蓼科
何首烏(夜交藤)
52 擔子菌科
木耳(銀耳)
洋菇
53 橄欖科
橄欖
54 錦葵科
鼕葵(鞦葵)
海芙蓉、木芙蓉、山芙蓉
55 薑科

月桃
鬱金
薑黃
56 薔薇科
蘋果



杏(仁)

枇杷
仙鶴草
木瓜
山楂
地榆
57 薯蕷科
山藥
58 繖形科
當歸
川芎
白芷
柴鬍
芹菜
芫荽
鬍蘿蔔
59 藜科
菠菜(菠薐)
60 獼猴桃科
奇異果
61 續斷科
續斷
62 蘭科
天麻
金線蓮
石斛
白芨
【附錄】人體十大係統與植物功效對應檢索

前言/序言


《草本智慧:探尋古老植物的現代療愈力量》 書籍簡介 在這個節奏日益加快的時代,人們對迴歸自然、尋求身心平衡的渴望從未停止。本書《草本智慧:探尋古老植物的現代療愈力量》並非一本關於特定人物觀點的解讀,而是一部深入探討全球各地傳統草藥知識、現代科學驗證與安全實踐的綜閤性指南。它旨在為渴望通過天然方式維護健康、提升生命質量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嚴謹且實用的知識體係。 全書圍繞“植物如何以其內在的生命力滋養人類健康”這一核心主題展開,內容涵蓋瞭從基礎植物學識彆、傳統應用哲學,到現代藥理學研究的多個維度,力求搭建起古老智慧與當代生活之間的橋梁。 第一部分:根基與哲學——理解植物的生命語言 本書的開篇部分,側重於建立讀者對植物世界的尊重與基礎認知。我們摒棄瞭速效、膚淺的“靈丹妙藥”觀念,轉而深入探討傳統醫學體係中“整體觀”的哲學基礎。 第一章:草本世界的宏觀視角 本章首先描繪瞭植物在地球生態係統中的基礎角色,引齣“萬物互聯”的理念。接著,詳細介紹瞭東西方傳統醫學(如中醫、阿育吠陀、歐洲草藥學)對植物“性味歸經”或“能量特質”的界定方式,強調辨證論治在草藥應用中的重要性。這部分內容將幫助讀者理解,為何同一種植物在不同文化中會有不同的使用側重,以及環境、采收時節對藥效的影響。 第二章:從分子到療愈——科學的交叉驗證 現代科學的介入是理解草本力量的關鍵。本章不會停留在簡單的成分列錶,而是深入探討植物中主要的活性化閤物,如黃酮類、生物堿、萜類化閤物等,是如何作用於人體生理係統的。我們將重點介紹一些重要的臨床前和臨床研究,例如:某類多酚化閤物如何影響氧化應激反應,或特定植物提取物對腸道菌群多樣性的調節作用。這部分內容力求嚴謹,引用最新的植物化學和藥理學期刊數據,確保信息的科學可靠性。 第二部分:實踐與應用——常見植物的深度解析 本書的中間部分是內容最為豐富、最具操作性的核心闆塊,精選瞭全球範圍內應用廣泛、研究充分的數十種“明星植物”,並對其進行瞭全方位的剖析。 第三章:消化係統的守護者 本章聚焦於腸胃健康,這是現代人健康問題的重災區。我們將詳細介紹如薑科植物(薑黃、生薑)、洋甘菊屬、薄荷屬等在緩解炎癥、促進消化酶分泌方麵的作用機製。內容將包括:如何區分用於鎮靜和用於驅風的草本,以及不同製劑(煎劑、酊劑、油膏)的最佳應用場景。對於薑黃素、洋甘菊藍烴等關鍵活性成分的吸收率問題,也會進行詳細的比較分析。 第四章:神經係統的平衡藝術 現代生活的壓力對中樞神經係統構成瞭巨大挑戰。本章深入探討適應原(Adaptogens)的概念,介紹如南非醉茄(Ashwagandha)、紅景天等,它們如何幫助身體維持內穩態,減少皮質醇的過度釋放。同時,也會介紹具有溫和鎮靜效果的草本,如纈草和西番蓮,並強調在使用此類草本時,對睡眠周期和藥物相互作用的注意事項。 第五章:循環與免疫的協同作用 本章關注心血管健康與免疫係統的雙嚮調節。對於心血管係統,我們將討論如山楂、椴樹花等在調節血壓和血脂方麵的傳統用法與現代驗證。在免疫方麵,重點解析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真菌類植物(如靈芝、香菇)的β-葡聚糖成分,以及紫錐菊等在輔助急性免疫反應中的應用,並清晰界定其作為“增強劑”而非“替代品”的定位。 第六章:女性健康與荷爾濛的自然支持 本章專門為女性讀者提供信息,探討一些被傳統上用於支持月經周期、更年期不適的草本,如聖潔莓、紅三葉草等。內容會著重強調其對特定荷爾濛受體的微調作用,並對使用安全性和個體差異進行審慎討論。 第三部分:安全、倫理與未來展望 任何涉及健康的知識都需要審慎的態度。本書的最後部分,緻力於提升讀者的安全意識和倫理責任感。 第七章:草藥使用的風險管理與安全指南 這是全書至關重要的一章。我們將詳細列舉潛在的毒性植物,並強調“劑量決定毒性”的原則。重點內容包括: 藥物相互作用: 明確指齣哪些常見草本(如聖約翰草)會顯著影響處方藥的代謝。 特殊人群的考量: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者的安全用藥界限。 質量控製: 如何辨識和選擇經過第三方檢測、無重金屬和農藥殘留的優質草本産品。 第八章:可持續性與倫理采購 健康的植物需要一個健康的地球來孕育。本章探討瞭草藥資源的可持續采收問題,介紹瞭公平貿易在草藥供應鏈中的意義,以及如何通過支持負責任的農場和野生資源保護項目,來確保這些古老智慧能夠惠及未來世代。 結語:迴歸內在的療愈師 全書的最終目標,是引導讀者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知情的自我健康管理者。我們相信,通過係統的學習和謹慎的實踐,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到如何傾聽身體的需求,並安全有效地利用來自大地的草本智慧,達成更深層次的健康與活力。 本書內容詳實,結構清晰,科學嚴謹而不失人文關懷,是每一位關注自然療法、追求高品質生活的讀者的必備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那種復古的插畫風格,搭配上沉靜的綠色調,讓人立刻感受到一種迴歸自然的寜靜。我之所以會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植物養生”。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似乎一切都在追求效率和速度,但內心深處,我總覺得身體和心靈的健康,纔是最根本的追求。而“植物”這兩個字,總是能喚起我對土地、對生命、對自然的親近感。我一直對那些生活在身邊的草木有著好奇心,覺得它們身上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許就能解答我們對健康的一些睏惑。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充滿生機與智慧的植物世界,去瞭解那些看似平凡的植物,如何能為我們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滋養與調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將這份“植物養生”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從而改善我的健康狀況,讓我的生活更加充滿活力和平衡。畢竟,誰不想擁有一個健康、充實的人生呢?這本書似乎給我提供瞭一個可能的方嚮。

評分

在我看來,真正的養生之道,是與自然融為一體,順應天時地利。這本書的書名,簡潔而有力,直接點齣瞭“植物養生”的核心。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從自然界汲取能量,從而達到身心平衡的方法抱有極大的熱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生命力的植物世界,去瞭解那些平凡的葉片、根莖、花朵,是如何蘊含著神奇的療愈力量。我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植物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養生知識,或許是關於不同季節適宜食用的植物,又或者是不同植物在傳統醫學中的應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巧妙地將植物的益處融入到飲食、起居之中。我相信,通過這本書,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天人閤一”的養生理念,並將其付諸實踐,從而獲得更持久、更健康的生命狀態。

評分

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幫助我緩解工作壓力的書籍,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的介紹,尤其是“植物養生”這個主題,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平時工作比較繁忙,常常感到身心俱疲,也嘗試過一些運動和冥想,但總覺得效果不夠顯著,而且缺乏一些長期的、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我對植物一直抱有很大的好感,覺得它們有一種治愈人心的力量。我記得小時候,奶奶傢院子裏種瞭很多植物,那些綠油油的葉子和各種顔色的花朵,總能讓我心情平靜。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時,我立刻聯想到,也許那些隱藏在植物中的天然力量,能夠幫助我找到更深層次的放鬆和恢復。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介紹一些養生的方法,更能傳達一種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哲學。我期待它能夠分享一些關於植物的知識,比如它們各自的特性、功效,以及如何利用它們來調理身體、改善情緒。如果能有一些關於如何在傢種植或者製作植物療法的簡單指南,那就更棒瞭。

評分

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和自然療法非常感興趣的人。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瞭解到這本書,書名《張步桃談植物養生》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張步桃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曆史的沉澱感和專業性,而“植物養生”更是將我一直以來對東方養生智慧的探求引嚮瞭一個新的方嚮。我一直認為,古老的東方智慧中蘊含著許多被現代社會所忽略的寶貴財富,而植物作為自然界最基礎也最神奇的存在,無疑是這些智慧的重要載體。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地探討植物在養生方麵的作用,不僅僅是提供一些食譜或者簡單的用法,更能挖掘其背後深層的文化內涵和科學原理。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帶領讀者去瞭解那些曆經歲月沉澱的植物療法,以及它們是如何與人體生理、病理相互作用的。我相信,這本書將是一次關於生命、健康和傳統的深度對話。

評分

我一直認為,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更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活力和精神狀態。這本書的名字——《張步桃談植物養生》,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從根源上改善身體狀況的方法充滿好奇,並且相信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未被充分發掘的寶藏。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植物的、能夠長期堅持並且真正有效的養生指導。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介紹一些常見的草藥,更能深入地講解植物的生長環境、采摘時機、以及不同的處理方式對養生效果的影響。我希望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如何根據個人體質來選擇和運用植物的建議,甚至是一些食療或者簡易的藥膳的配方,能夠方便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畢竟,養生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緻的長期工程,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指導我如何科學、係統地進行植物養生的書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