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寜原係來華傳教的耶穌會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於為皇帝作畫竟沒有機會傳教。他擅於采納中國繪畫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藝術的基本特點。今日全球各大博物館都有他的作品陳列。
評分聶崇正此前曾為馬晉收藏的《百駿圖》稿本進行鑒定,該作品在皇城藝術館展齣、並將於2006年6月15日-17日上拍北京鴻正春季書畫拍賣會。聶崇正介紹,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也藏有同樣一件稿本。在古代,重要作品都要先畫圖稿經皇帝過目纔能正式創作,所以檔案裏常有“成稿預覽”的記載。[4]
評分 評分郎世寜[2]1715年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就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瞭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傢生涯。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寜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齣瞭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盡管如此,洋畫傢郎世寜也必須遵守作畫前繪製稿本,待皇帝批準後再“照樣準畫”的清宮繪畫製度,保留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郎世寜《百駿圖》稿本就說明瞭這一點。郎世寜還將歐洲的繪畫技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傢,使得清代的宮廷繪畫帶有“中西閤璧”的特色,呈現齣不同於曆代宮廷繪畫的新穎畫貌和獨特風格。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