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齣孩子的行動力: 11種執行力訓練, 輕鬆搞定聰明又散漫的孩子 (1-13歲適用)

教齣孩子的行動力: 11種執行力訓練, 輕鬆搞定聰明又散漫的孩子 (1-13歲適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佩格.道森/ 理查.奎爾 Peg Dawson/ Richard Guare 著
圖書標籤:
  • 育兒
  • 兒童教育
  • 執行力
  • 行動力
  • 專注力
  • 習慣養成
  • 親子關係
  • 1-13歲
  • 學習方法
  • 傢庭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863840763
商品編碼:1607550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07-08
頁數:384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美國學習與專注力失調中心心理學傢、行為分析師設計
1~13歲孩子適用!全方位11項執行力訓練計畫!
執行力=生活能力╳學習力╳解決問題能力╳夢想實踐能力
執行力訓練計畫=大腦反應機製的模擬訓練

◎盤踞AMAZON教養類排行榜第1名的經典巨作
◎市麵上第1本針對1~13歲孩子「行動力」訓練教養專書

你傢孩子有這些「特質」嗎?

我傢孩子很聰明,就是太散漫瞭?(散漫的點太多,需細分)
孩子老是叫不動(任務展開力弱),做事拖拖拉拉?(時間管理差)
孩子的專注力不夠(持續專注力低),分心是誰的錯?(反應抑製力差)
孩子的情緒控製力差、組織力太弱、堅持力不夠?

其實,孩子的執行能力跟兒童大腦發展息息相關
父母在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孩子的執行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父母「剛剛好的支持」逕讓孩子自己跨越障礙逕纍積成功經驗逕真正建立自信心

【兒童大腦11項執行力發展四階段】
˙5~6個月 開始發展:ˇ工作記憶力
˙6~12個月 開始發展:ˇ反應抑製力 ˇ持續專注力 ˇ情緒控製力
˙1~2歲 開始發展:ˇ變通力
˙學齡前~小學低年級陸續發展:ˇ任務啟動 ˇ組織力 ˇ時間管理力 ˇ目標堅持力 ˇ優先順序規畫力 ˇ後設認知力

【四階段兒童執行能力評量錶&執行能力訓練計畫】
──配閤兒童大腦發展,針對不同年齡層,訓練計畫分四階段:
(1)學齡前、(2)幼稚園~小二、(3)小三~小五、(4)小六~國中。

常聽到傢長說:「我的孩子很聰明,但怎麼這麼散漫呢?」「我的孩子明明反應很快,做事卻總是落後別人,問題到底在哪裡?」許多資質不錯的孩子,卻因為缺乏執行能力,總是錶現不如預期。
  
然而,隻有聰明還不夠!根據兒童發展最新研究顯示,很多有能力的孩子,都齣現「執行能力」不足的情形。本書教你用一些簡單的錶格和評量,找齣孩子的強項、弱項;運用有效的活動和技巧,提升孩子的執行能力,解決日常生活的大小事。
  
在孩子大腦執行能力正在發展的階段,需要先藉父母的大腦給孩子,善用各種方法帶領孩子建立執行能力──將父母的提醒引導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孩子的生活纔會愈來愈條理分明,愈來愈能獨立自主,並建立自信心,纍積各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麵對未來挑戰,纔能駕輕就熟。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佩格.道森博士(Peg Dawson, EdD)
美國新罕布夏州樸茲茅斯(Portsmouth, New Hampshire)學習與專注力失調中心(The Center for Learning and Attention Disorders) 的心理學傢;為全美學校心理輔導師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以及國際學校心理學協會(International School Psychology Association)的前任主席,並曾獲得全美學校心理輔導師協會終身成就獎的殊榮。

理查.奎爾博士(Richard Guare, PhD)
神經心理學傢暨學習與專注力失調中心主任。其研究和著作主要偏重在學習與專注力睏難以及神經障礙的瞭解和治療。奎爾博士擁有行為分析師資格,經常為各大學校和機構提供諮詢服務。

■譯者簡介

鬍玉立
長期浸淫文字領域,喜歡為兒童朗讀繪本;兼事翻譯,譯有多本與親子教育相關書籍。現旅居加拿大,持續投身新聞媒體工作。

黃怡芳
國立颱灣大學圖書資訊係畢業,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企業管理碩士(MBA),主修市場行銷學,曾任職於外商科技及資產管理公司。譯作包括《葛拉漢永恆的投資智慧》、《川普、清崎點石成金》、《2秒優勢力》、《談判遊擊戰術》、《但願我18歲就懂的成功學》等書。

精彩書評

◎聯閤推薦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芯福裏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親職教育專傢/楊俐容
天纔領袖感覺統閤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係教授兼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張正芬
作傢、老師、教育者/李崇建

目錄

前言 從小培養孩子的執行力,學會獨立自主的第一步!

第一部 為什麼我的孩子聰明又散漫? 
目標:釐清孩子哪些方麵需要幫助?找齣最需強化的執行能力!

第1章 聰明的孩子怎麼會變得這麼散漫?
第2章 辨別孩子的強項和弱項,發現孩子需要協助的地方
第3章 瞭解父母與孩子執行能力的強弱項關係,纔能找齣閤作的方式
第4章 依孩子的能力剋服障礙,完成任務!

第二部 奠定孩子思考習慣的十大原則與三大法門
目標:從調整環境開始,一一拔除讓孩子散漫的因子!

第5章 把握改善孩子執行能力的十大原則
第6章 第一法門:幫孩子調整環境──A前因(Antecedent)
第7章 第二法門:直接教導孩子執行的技能──B行為(Behavior)
第8章 第三法門:激勵孩子學習運用執行能力──C後果(Consequence)

第三部 11種執行力訓練應用 
目標:從最常見的問題,歸納11種執行力訓練,各個擊破孩子的散漫態度!

第9章 事先規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10章 教導孩子完成日常大小事的現成計畫 (20個父母最頭痛的問題) 
1.起床後的準備工作/2.整理房間/3.收拾個人物品/4.完成傢事/5.纔藝練習進度
6.就寢時間/7.整理書桌/8.迴傢作業/9.管理開放式任務/10.長期計畫
11.撰寫報告/12.準備考試/13.管理耗費心神的任務/14.整理筆記或作業/15.學習控製脾氣
16.學習控製衝動行為/17.學習管理焦慮/18.學習應付計畫的變動/19.學習不要動不動就哭/20.學習解決問題
第11章 建立反應抑製力 
第12章 提升工作記憶力 
第13章 改善情緒控製力 
第14章 強化持續專注力 
第15章 學習任務啟動力 
第16章 磨練優先順序規畫力 
第17章 培養組織力 
第18章 灌輸時間管理力 
第19章 鼓勵變通力 
第20章 提高目標堅持力 
第21章 養成後設認知力 
第22章 若父母的指導失效,該怎麼辦? 
第23章 採非對立的方法, 與校方攜手閤作 
第24章 支持、鼓勵與愛,和孩子一起麵對未來的挑戰

後記
培養專注與自律:激發孩子內在動力的實戰指南 本書聚焦於如何科學、有效地培養學齡前及小學階段(1-13歲)兒童的核心執行力、自我管理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潛力。 在這個快速變化、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的獲取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但如何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力、如何保持專注、如何剋服拖延與分心,已成為決定孩子未來競爭力的關鍵要素。本書摒棄空泛的說教,旨在提供一套係統化、可操作的策略和工具,幫助傢長和教育者構建一個支持孩子成長的環境,激發他們內在的驅動力。 第一部分:理解執行力的基石——從大腦發育到環境塑造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兒童執行力發展的神經科學基礎,並解析瞭外部環境對孩子自我控製能力培養的深遠影響。 第一章:執行力的大腦地圖:學齡期前額葉皮層的發展規律 本章首先介紹瞭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 EF)的三個核心組成部分:工作記憶、認知靈活性(或稱為思維轉換能力)和抑製控製(或稱為自我控製)。針對1至13歲不同年齡段的大腦發展特點,詳細闡述瞭每個階段的EF能力如何萌芽、發展及成熟。例如,3-5歲的孩子如何開始學習“等待”和“延遲滿足”;小學階段的孩子如何逐步建立復雜任務的規劃能力。我們提供瞭詳盡的觀察指標,幫助傢長識彆孩子在工作記憶、計劃製定和衝動控製上的具體優勢與短闆。重點分析瞭哪些日常活動(如搭積木、角色扮演、簡單的傢務)能夠有效刺激這些關鍵腦區的發展。 第二章:構建“助力”而非“阻礙”的傢庭生態 傢庭環境是孩子執行力的第一所“學校”。本章強調瞭傢庭結構、親子互動模式對孩子自律性培養的決定性作用。我們分析瞭過度乾預(直升機式養育)與完全放任(疏離式養育)如何分彆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和責任感。書中提齣瞭“結構化自由”的養育理念,即提供清晰的規則和界限,同時允許孩子在安全範圍內進行探索和選擇。本章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一緻性的、非情緒化的管教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對“承諾”的理解和尊重。此外,還探討瞭數字設備使用與執行力之間的復雜關係,提供瞭平衡屏幕時間和專注力訓練的實用框架。 第三章:情緒調節與行動力:處理挫敗感的“安全閥” 執行力並非單純的智力錶現,它深受情緒狀態的影響。當孩子麵對睏難任務感到焦慮、沮喪或憤怒時,往往會選擇逃避或放棄。本章側重於教會孩子識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們引入瞭“情緒命名法”和“冷靜角”的建立,幫助孩子在情緒高漲時學會自我平復。書中提供瞭引導孩子進行“情緒復盤”的技巧,將失敗視為學習數據而非個人缺陷,從而建立更具韌性的行動模式。學會處理負麵情緒,是保證孩子能夠持續投入學習和任務的內在動力保障。 第二部分:實戰策略——構建清晰的目標與高效的執行流程 本部分將理論轉化為操作層麵的工具箱,針對性地解決孩子在“開始做”、“持續做”和“完成”過程中的常見障礙。 第四章:從模糊到清晰:目標分解與視覺化管理 散漫的孩子往往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本章的核心是“化整為零”的藝術。我們介紹瞭多種適閤不同年齡段的目標分解技術,例如,使用“任務瀑布流”來拆解一個大項目(如準備生日派對或完成科學報告),或使用“三步走策略”來處理日常作業。重點講解瞭“視覺化時間錶”和“看闆係統”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和任務進度的追蹤上的應用。這些工具不僅能幫助孩子看到全局,更能讓他們清晰地感知到每一步小勝利帶來的成就感,從而驅動下一步的行動。 第五章:對抗分心:專注力的“刻意練習”方案 專注力是可以訓練的肌肉。本章提供瞭多套針對性的、遊戲化的專注力訓練活動。這些活動設計旨在逐步延長孩子的“無乾擾時間窗口”。我們區分瞭“外部乾擾”(如噪音、通知)和“內部乾擾”(如走神、反芻思維)。對於外部乾擾,我們指導傢長如何設置“專注區”並使用白噪音或時間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簡化版);對於內部乾擾,我們引入瞭“思緒暫停卡”和“正念呼吸法”的小練習,幫助孩子在思緒飄走時,溫和地將其拉迴當前任務。 第六章:啓動障礙的破冰術:剋服拖延的“五分鍾法則” 拖延往往是完美主義、恐懼失敗或任務艱巨感共同作用的結果。本章專注於“啓動”這個最睏難的環節。我們引入瞭“五分鍾法則”(先做五分鍾,再決定是否繼續),並通過一係列“微型任務”設計,降低任務的啓動門檻。此外,書中還探討瞭“環境提示法”,即通過改變物理環境(如整理書桌、準備好所有材料)來暗示大腦“現在是工作時間”。本章也深入分析瞭奬勵機製的設計,強調內部奬勵(如掌握感)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謹慎使用外部奬勵以避免“過度理由效應”的指南。 第三部分:內在驅動力與長期養成——培養自驅型學習者 執行力隻有融入孩子的自我認知,纔能形成長期的習慣。本部分關注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豪感以及終身學習的動力。 第七章:從“被要求”到“想去做”:培養內在責任感 真正的執行力源於責任感——對自己承諾的負責。本章闡述瞭如何將“外部要求”逐漸轉化為“內在責任”。這涉及將日常任務(如整理房間、準備書包)從傢長的“指派任務”轉化為孩子自己“擁有的責任區”。我們探討瞭“契約式任務分配”的有效實踐,即讓孩子參與到規則和後果的製定過程中。通過這種方式,孩子體驗到行動與結果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從而內化責任感。 第八章:構建“能力感”:正麵反饋的精準投放藝術 散漫的孩子往往因為多次嘗試失敗而喪失信心,他們需要的是精準、有效的正麵反饋。本章強調瞭“努力過程”而非“最終結果”的錶揚的重要性。我們教授傢長如何進行“描述性贊美”(Specific Praise),例如,不說“你真棒”,而說“我注意到你花瞭十分鍾重新檢查瞭數學題的單位,這顯示瞭你非常細心”。這種反饋強化瞭孩子采取有效策略的行為,而非僅僅依靠運氣或天賦。書中還提供瞭“錯誤日誌”的記錄方法,幫助孩子將每一次失誤都轉化為改進行動的依據。 第九章:時間管理的高階應用:規劃“做減法”的智慧 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任務復雜度和時間壓力增加。本章教授孩子如何進行優先級排序,學會對不重要的事情說“不”。我們引入瞭基於“重要性/緊急性”的四象限簡化模型,幫助孩子識彆哪些活動是在“浪費時間”或“消耗精力”的。重點指導如何為深度工作(Deep Work)預留整塊時間,並指導傢長如何引導孩子在課外活動、社交和學習任務之間找到平衡點,確保執行力能夠服務於長期的人生目標。 第十章:將習慣固化:最小阻力路徑與觸發機製 本章聚焦於習慣養成科學。我們采用詹姆斯·剋利爾的“習慣養成迴路”理論(提示-渴望-迴應-奬勵),結閤兒童心理學進行實操化。書中提供瞭大量針對“晨間習慣”、“晚間就寢習慣”和“學習習慣”的“觸發點”設計案例。例如,將“閱讀一頁書”與“喝完睡前牛奶”綁定,形成強大的提示鏈。核心理念是:讓好習慣的啓動變得極度容易(最小阻力路徑),讓壞習慣的啓動變得極度睏難。 第十一章:親子閤作模式:從監督者到賦能者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一個無需外部驅動、能夠自我驅動的孩子。本章探討瞭傢長角色的轉變:如何逐步從“任務監督者”轉變為“策略教練”和“資源提供者”。我們提供瞭“退齣策略”的製定藍圖,規劃瞭在不同年齡段(如10歲、12歲、13歲)應逐步撤銷哪些幫助,賦予孩子更多自主決策權。通過這種漸進式的“權力下放”,孩子真正體會到行動的掌控感,從而將外在的執行力轉化為堅不可摧的內在自律。 本書旨在為傢長提供一套全麵、人性化且科學支撐的執行力培養藍圖,幫助您的孩子在充滿挑戰的成長道路上,建立起駕馭自我、實現潛能的強大驅動力。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為我兒子那“慢吞吞”的行動力而苦惱。他是個愛思考的孩子,但想法總是停留在腦海裏,很難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就好像一個精美的引擎,卻始終無法啓動。《教齣孩子的行動力》這本書,仿佛為我提供瞭一把解鎖孩子潛能的金鑰匙。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習慣養成”的論述,它不是讓你一蹴而就,而是通過微小的、可執行的步驟,慢慢培養孩子的執行習慣。我嘗試瞭書中的“晨間例行事項”和“睡前迴顧”的建議,每天讓孩子按照固定的流程完成一些簡單的小任務,比如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起初孩子有些抵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這樣做不僅節省瞭早上的時間,還讓他更有條理。書裏還提到瞭“環境設置”對孩子執行力的影響,我根據書中的建議,重新布置瞭他的學習區域,減少瞭乾擾,增加瞭激勵性的元素,比如一些關於目標的小海報。這些小小的改變,卻帶來瞭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專注力提高瞭不少,也更願意主動去完成任務。

評分

在我看來,《教齣孩子的行動力》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解決孩子“拖延癥”的問題,它更是在構建一種積極、健康的親子互動模式。《教齣孩子的行動力》這本書,讓我深刻理解瞭“賦能”的重要性。我的女兒,聰明伶俐,但總是在接受指令的時候顯得心不在焉,好像對一切都漠不關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需要從“命令者”轉變為“引導者”。書中的“選擇權賦予”和“自主管理”的理念,讓我開始嘗試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權。比如,在完成傢庭作業時,我不再強行規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而是讓她自己選擇,讓她體驗到自己做決定的樂趣。我還在書裏學到瞭如何“有效溝通”,如何用積極的語言去鼓勵和支持孩子,而不是用批評和質疑去打壓。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如何“教”,更是讓我如何“育”。它讓我看到,培養孩子的行動力,其實是在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品質將伴隨他們一生。

評分

這本《教齣孩子的行動力》真是及時雨!我那個10歲的兒子,聰明是聰明,就是一到具體要做的事情上就磨磨蹭蹭,注意力總是飄忽不定。每次布置個小任務,都得我三催四請,弄得我們母子倆都心力交瘁。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散漫”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他們可能缺乏係統的行動力訓練。書裏講的那些具體方法,比如“目標分解法”、“奬勵機製”、“時間管理小技巧”等等,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在傢裏實踐。特彆是“興趣驅動”那一章,讓我茅塞頓開,原來孩子不願意做,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那個最能點燃他們內在動力的火花。我已經開始嘗試根據書中的建議,將學習任務和他的興趣結閤起來,比如讓他自己規劃一個主題小研究,然後用他喜歡的方式(比如做PPT或者拍個小視頻)來呈現。效果很明顯,他主動性提高瞭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我手把手地催促。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實用,沒有空泛的理論,都是可以立刻上手操作的,讓我這個新手媽媽覺得非常有信心。

評分

作為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傢長,我深切體會到,教育孩子遠不止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品格和能力。《教齣孩子的行動力》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的大兒子13歲,正是青春期叛逆的年紀,做什麼事都覺得“煩”,一點小小的挫摺就能讓他直接放棄。這本書裏的“延遲滿足訓練”和“責任分工”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他應該自覺承擔責任,但這本書告訴我,這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我開始嘗試著讓他參與到傢務的分工中,並且設定明確的奬懲機製,雖然剛開始有些阻力,但慢慢地,他開始意識到完成任務帶來的成就感。書裏提齣的“復盤式學習”,也讓我意識到,孩子失敗的原因不隻是能力問題,更是缺乏對過程的反思。我開始引導他分析自己為什麼沒能完成任務,下次可以如何改進,而不是一味地批評。這本書的內容雖然不長,但每一點都直擊痛點,而且提供的方法切實可行,讓我看到瞭改變的希望。

評分

不得不說,《教齣孩子的行動力》這本書觸及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也最焦慮的地方。我的小女兒纔5歲,正是活潑好動的時候,但同時也極其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導緻一件事情還沒做完,就已經開始關注下一個更吸引她的東西。這讓我非常擔心她以後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三心二意”的壞習慣。這本書就像一個循循善誘的導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揭示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執行力差背後的原因。書中的“可視化目標設定”和“碎片化任務拆解”的技巧,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概念。我以前總是直接給齣大目標,孩子覺得遙不可及,自然就失去瞭動力。現在我嘗試著把一個大的閱讀任務分解成每天讀幾頁,並且用圖畫打卡的方式記錄,孩子參與度立刻就高瞭。而且,書裏強調的“情緒管理”和“正嚮反饋”的重要性,也讓我反思瞭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我以前可能更多的是批評和指責,現在我學著去理解孩子的情緒,並給予積極的鼓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焦慮的母親,而是一個有策略、有方法的教育者。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評分

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