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29.80元
作者:健康中國名傢論壇編委會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ISBN:9787546333960
字數:
頁碼:253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699 g
編輯推薦
《三分鍾足療o自學足療自我養生》常言道:“人有腳,猶如樹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 。人體健康與足部有著密切的關係,足部對人體的養生保健作用一直備受人們的重視和關注。
人的雙足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鶴發童顔、步履輕健”,“韆裏之行,始於足下”,這樣的文字無不顯示瞭足部保健的重要性。人體足部集中瞭與身體所有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足部按摩保健是通過對人體雙足的經絡、穴位、反射區施以適當力度和手法的按摩刺激,達到調整髒腑虛實、疏經活血、散風降溫、調節機體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勞,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足浴保健更是漸漸被城市白領接受,成為一種集休閑、娛樂、社交為一體的健康活動。另外,足療保健在成為當代人們緩解壓力、消除“亞健康”的新型養生之道的同時,它的美容功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化妝美容、手術美容等方式相比,足療“治本”的理念是任何一項單純的美容術所無法比擬的。
有專傢斷言:在科技和生産力發展日新月異的,我國人民的保健和養生休閑模式正經曆著一場巨變,傳統中醫保健,環保綠色消費已是為大勢所趨,必將成為21世紀的白金産業。
那麼到底什麼是足療,它有什麼好處,跟健康養生又有什麼關係,它真能強身健體嗎,我們在傢中怎樣進行足療?書中將會對這些問題一一作答。《三分鍾足療o自學足療自我養生》共分十一章。章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齣地介紹瞭足療的基本常識和理論基礎;第二章配閤大量的穴位圖和反射區圖,具體細緻地展示瞭足療的基本穴位和足底反射區的位置分布;第三章到第九章介紹瞭包括治療呼吸係統、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泌尿係統、神經係統、婦産科、五官科、外科和皮膚科等諸種疾病的足療方法。書中對每一種疾病的癥狀概述、按摩取穴、按摩步驟、注意事項等方麵都作瞭詳盡的介紹。另外,為方便讀者更貼切更快捷地瞭解並掌握對癥足療的手法,《三分鍾足療o自學足療自我養生》在通俗易懂的文字說明的基礎上,特彆配用瞭大量的足底穴位圖、足底反射區圖及真人示範按摩步驟的照片圖解。其間還穿插瞭為您精心挑選的大量傳統中醫足浴配方,讓足浴與足部按摩完美的結閤,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全麵更事半功倍的足療方案。
內容提要
《三分鍾足療o自學足療自我養生》作為當前時尚一族推崇的養生方式,足療已經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三分鍾足療o自學足療自我養生》將足部穴位、反射區及按摩手法與適用的病癥詳盡準確的結閤,介紹瞭呼吸係統、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泌尿係統、神經係統、五官科、外科和皮膚科等諸多疾病的足療方法。另外,《三分鍾足療o自學足療自我養生》還精心挑選齣大量的傳統中藥足浴配方,讓足浴與足部按摩完美結閤,滿足瞭現代人對簡單易學的養生保健方法的追求。
目錄
【序 言】走上健康的大道
閱讀導航
足部反射區速查圖解
足部養生16大穴
章 認識足療
001?足部按摩術——重要的足療方法
002?足部按摩術傳至世界各地
003?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004?足部按摩的適應癥
005?足部按摩常用手法
006?足部反射區按摩手法
007?足部按摩相關事項
008?足浴——另一種足療
第二章 認識足部穴位及反射區
009?足部功能與解剖學特點
010?足部經穴分布
011?足部奇穴分布
012?足部反射區
第三章 呼吸係統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13?流行性
014?咳嗽
015?肺炎
第四章 心血管係統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16?肺心病
017?高血壓
018?低血壓
019?心悸
020?中風後遺癥
第五章 消化係統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21?呃逆
022?嘔吐
023?腹瀉
024?便秘
025?消化不良
026?慢性胃炎
027?慢性腸炎
028?胃下垂
029?痢疾
第六章 泌尿生殖係統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30?泌尿感染
031?慢性腎炎
032?炎
033?陽痿
034?遺精
第七章 神經係統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35?三叉神經痛
036?麵癱
037?神經衰弱
038?失眠
039?關節炎
第八章 婦産科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40?痛經
041?月經不調
042?倒經
043?經行頭痛
044?經行乳脹
045?帶下病
046?胎動不安
047?胎位不正
048?妊娠嘔吐
049?産後便秘
050?産後血暈
051?排尿異常
052?盆腔炎
第九章 五官科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53?中耳炎
054?青光眼
055?近視
056?牙痛
057?口瘡
058?咽炎
第十章 外科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59?急性乳腺炎
060?精索靜脈麯張
061?血栓閉塞
062?痔瘡
063?頸椎病
064?滑囊炎
065?肩背膜炎
第十一章 皮膚科疾病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066?丹毒
067?神經性皮炎
068?痤瘡
069?疥病
附錄 其他常見病癥的足部保健按摩療法
落枕
癲癇
耳鳴
扁桃體炎
尿床
腎水腫
尾骨痛
腱鞘炎
肩痛
腳背痛
禿頭
過敏性皮炎
缺鈣
食物中毒
抽筋
帕金森氏癥
虛脫
手腳冰冷
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瞭它的定價。我以前總覺得中醫養生太玄乎,很多理論聽著頭頭是道,但實際操作起來總覺得抓不住重點。然而,這本書做到瞭完美的平衡——理論的深度和操作的簡易性完美結閤。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穴位時,不僅標注瞭定位,還細緻地描述瞭按壓時的“得氣感”是什麼樣子的,這對於自學者來說太重要瞭。我記得有一次我按壓某個穴位感到麻刺感,對照書中的描述,發現自己找對瞭位置,那種確認感非常令人滿足。另外,書中對“疾病一掃光療法”的闡述,並不是推翻現代醫學,而是提供瞭一種有益的輔助手段。它教導我們如何通過日常的自我保健,減少對藥物的依賴,這纔是真正的健康管理。我現在已經把書裏的精華內容整理成一個隨身小卡片,每天通勤的間隙都能拿齣來對照練習一下。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讓普通人也能輕鬆入門中醫養生。
評分自從迷上這本書後,我簡直像變瞭一個人似的,開始對自己的雙腳産生瞭一種前所未有的敬畏感。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的足部結構解剖圖譜開始,一步步深入到具體的病癥調理。我最喜歡它的地方在於,它不是那種生硬的教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在手把手地指導你。比如,書中提到針對“久坐導緻的腰酸背痛”,給齣的穴位按摩方案就非常精準地兼顧瞭足三裏、太衝以及膀胱經的起點反射區。我嘗試著在睡前給自己做一次完整的“養生SPA”,整個過程下來,身心都得到瞭極大的放鬆。而且,它對女性讀者非常友好,裏麵單獨闢齣瞭一章講女性特有的調理需求,比如月經不調或更年期的不適,通過足部反射區的調整都能得到一定的舒緩。這本書讓我真切體會到瞭“治未病”的理念,與其等到病痛來襲再去尋醫問藥,不如每天花十幾分鍾,用自己的雙手激活身體的自愈能力。我牆裂推薦給所有注重生活品質的朋友們!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的,畢竟市麵上的“速成”秘籍太多瞭,大多都是華而不實的。但這本書的實在程度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沒有鼓吹什麼“三天見效,百病不侵”的誇張口號,而是用一種非常嚴謹但又不失親和力的筆觸,深入淺齣地介紹瞭中醫裏關於“百病從腿腳起”的理論基礎。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體質人群的差異化處理。比如,針對我這種常年受濕氣睏擾的中年人,書裏詳細說明瞭哪些穴位組閤可以健脾祛濕,而不是籠統地介紹一套通用手法。我按照書中的“晨起十分鍾喚醒經絡”的練習堅持瞭一周,早上起床的僵硬感明顯減輕瞭,睡眠質量也提高瞭一個檔次。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自我點穴”的技巧非常實用,它教會我如何判斷穴位的準確位置和適度的力度,避免瞭盲目按壓可能造成的傷害。這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想在傢保養,但又怕學錯方法的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實操指南,實用性滿分!
評分我原本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購入的,但拿到書後,那種厚重和紮實感就讓我覺得物有所值。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於“男女性自學”的區分處理,體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男性側重於補氣固本、緩解疲勞,而女性則更注重調和氣血、美容養顔,這些細節都照顧到瞭。特彆是關於如何根據季節變化調整按摩側重點的部分,讓我明白瞭養生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公式。我跟著書裏推薦的方法給傢裏那位常年失眠的老人做足底放鬆,堅持瞭半個月,他抱怨入睡睏難的頻率明顯降低瞭。這讓我對傳統中醫的智慧又多瞭一層敬佩。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可長期堅持的“自我療愈係統”,它傳授的不是一招鮮的技巧,而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態度。對於想真正掌握一些實用保健技能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近些年來我找到的最靠譜的入門讀物,非常值得入手!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茅塞頓開!我一直以為足療就是簡單的泡腳和揉揉,沒想到裏麵蘊含瞭這麼多深厚的學問。剛開始看的時候,我對那些經絡和穴位的描述還有點模糊,但作者的講解非常生動形象,結閤瞭大量的圖示和實際案例,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特彆是關於如何自我診斷腿腳的健康狀況那一部分,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試著按照書裏教的方法,找到瞭幾個平時沒太注意的穴位,按壓下去酸麻感很明顯,第二天走路都感覺輕快瞭不少。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怎麼做”的書,更是一本讓你“理解為什麼”的書。它讓我明白瞭,腿腳確實是全身健康的晴雨錶,很多看似不相關的癥狀,比如頭痛、失眠,追根溯源都能在腳底找到對應的反射區。這種係統性的認知提升,比市麵上那些隻教幾個固定動作的按摩書要高明太多瞭。我感覺自己像突然掌握瞭一門“不花錢看醫生”的秘籍,尤其是在辦公室久坐後,偷偷地給自己做個小小的“急救”,效果立竿見影。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想為自己和傢人健康負責的朋友們,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翻閱的寶典,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足療的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