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0597 9787115461971 9787115441744
第1章 量價技術基礎
1.1 認識量價圖 / 2
1.1.1 什麼是K綫 / 2
1.1.2 認識成交量 / 3
1.1.3 調齣量價圖 / 4
1.1.4 分時圖信息 / 5
1.2 量的深層含義 / 6
1.2.1 多空的分歧情況 / 7
1.2.2 籌碼的供求關係 / 8
1.2.3 動嚮與方嚮的關係 / 9
1.2.4 價格走勢的先兆 / 10
1.2.5 主力行為的綫索 / 11
1.3 量價交易實盤流程 / 12
1.3.1 市場趨勢運行情況 / 13
1.3.2 個股整體走勢情況 / 14
1.3.3 價格的短期走勢 / 16
1.3.4 異動量能的盤麵特徵 / 17
1.3.5 局部量能與整體量能對比 / 20
1.3.6 是否為典型量價關係 / 21
1.4 均綫與趨勢運行環節 / 22
1.4.1 均綫的含義及原理 / 22
1.4.2 中期主導的多頭空頭形態 / 22
1.4.3 途中整理的黏閤形態 / 24
1.4.4 反轉前的壓力支撐轉化 / 26
1.4.5 蛟龍齣海反轉形態 / 28
1.4.6 多空交替震蕩形態 / 29
1.5 盤口中捕獲異動股 / 30
1.5.1 振幅、量比、換手率等信息 / 30
1.5.2 掛單分析 / 33
1.5.3 對全體股啓動預警監控 / 36
1.5.4 對自定義股設定詳細預警條件 / 36
第2章 放量、縮量常見模式
2.1 溫和式放量 / 39
2.1.1 溫和式放量原因 / 39
2.1.2 低位攀升溫和放量 / 40
2.1.3 升勢創新高溫和式放量 / 41
2.1.4 突破套牢區溫和放量 / 41
2.1.5 震蕩反彈溫和放量 / 42
2.2 突兀式放量 / 43
2.2.1 突兀式放量原因 / 43
2.2.2 短綫上衝突兀放量 / 44
2.2.3 寬震區箱頂突兀放量 / 45
2.2.4 迴調反衝突兀式放量 / 46
2.3 連續式放量 / 47
2.3.1 連續式放量原因 / 47
2.3.2 寬幅震蕩連續式放量 / 47
2.3.3 短綫飆升連續式放量 / 48
2.3.4 高點整理連續式放量 / 49
2.4 迴調走勢中的縮量 / 50
2.4.1 迴調走勢縮量原因 / 50
2.4.2 上升行情迴落縮量 / 51
2.4.3 震蕩迴落波段縮量 / 52
2.4.4 迴調整理階段縮量 / 53
2.5 高位滯漲區的縮量 / 55
2.5.1 高位滯漲區縮量原因 / 55
2.5.2 高位窄幅整理下移縮量 / 55
2.5.3 高位震蕩區縮量 / 56
2.5.4 強勢股整理區縮量 / 57
2.6 下跌途中的縮量 / 58
2.6.1 下跌途中縮量原因 / 58
2.6.2 破位下行時縮量 / 59
2.6.3 下跌行進中縮量 / 59
2.6.4 巨幅下跌後縮量 / 60
第3章 均綫、趨勢中操作量價
3.1 格氏均綫法則量價實戰 / 64
3.1.1 圖示格氏均綫買賣點 / 65
3.1.2 低點放量上穿MA30 / 65
3.1.3 攀升迴調放量反穿MA30 / 66
3.1.4 快漲後迴落至MA30 縮量 / 67
3.1.5 嚮上遠離MA30 滯漲放量 / 68
3.1.6 高點持續迴落破MA30 / 69
3.1.7 嚮下遠離MA30 後放量 / 70
3.1.8 反彈穿越MA30 / 71
3.1.9 反彈至MA30 遇阻 / 72
3.2 築底及升勢量能特徵 / 73
3.2.1 底部區量能特徵 / 73
3.2.2 整體式量價齊升 / 75
3.2.3 波浪式運行的縮放量 / 76
3.2.4“活躍式”量能形態 / 77
3.3 見頂及築頂量能特徵 / 77
3.3.1 價創新高量相對縮小 / 78
3.3.2 整體式縮量震蕩 / 79
3.3.3 天量長陰綫 / 79
3.4 跌勢及反彈量能特徵 / 80
3.4.1 跌途無量 / 80
3.4.2 不放量弱勢反彈 / 81
3.5 趨勢關鍵點量能特徵 / 82
3.5.1 突破點托底量的兩種形態 / 82
3.5.2 突破點連續性放量 / 84
3.5.3 放量突破後縮量迴抽 / 85
3.5.4 破位點連續縮量 / 86
3.5.5 破位點單日放量 / 87
3.5.6 反轉時量能整體轉變 / 87
第4章 結閤主力理解量價
4.1 簡析控盤主力 / 90
4.1.1 主力的優勢所在 / 90
4.1.2 簡析主力控盤環節 / 92
4.1.3 個股案例解讀 / 94
4.2 主力風格及操盤路綫 / 96
4.2.1 依資金性質劃分主力 / 96
4.2.2 中長綫主力控盤股解讀 / 98
4.2.3 短綫主力控盤股解讀 / 100
4.2.4 過江龍主力控盤股解讀 / 101
4.2.5 主力的兩種控盤路綫 / 102
4.3 吸籌環節量價特徵 / 104
4.3.1 放量縮量對比 / 104
4.3.2 震蕩區漲停式反復吸籌 / 105
4.3.3 突破點單日吸籌巨量 / 106
4.3.4 突破點多日吸籌放量 / 107
4.4 震倉環節量價特徵 / 108
4.4.1 連續縮量陰綫下跌 / 108
4.4.2 整體放量相對縮量 / 109
4.5 拉升環節量價特徵 / 110
4.5.1 平量式穩步上揚 / 110
4.5.2 不帶量式漲停啓動 / 111
4.5.3 先放量後縮量 / 113
4.6 整理環節量價特徵 / 114
4.6.1 平量式盤升平颱 / 114
4.6.2 縮量下跌形態 / 115
4.6.3 縮量式強勢整理平颱 / 116
4.6.4 下跌後的縮量收復 / 117
4.7 齣貨環節量價特徵 / 118
4.7.1 縮量震蕩下滑 / 118
4.7.2 斷層式縮量滯漲 / 119
4.7.3 放量攀升再放量 / 120 ............
而關於“A股買賣點實戰”的這一章節,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得到瞭最大程度的體現。前麵所有關於量價、籌碼、盤口以及短綫操盤的理論知識,最終都匯聚於此,化為瞭指導我們具體操作的“實戰秘籍”。作者並沒有給齣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聖經”,而是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展示瞭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如何運用前麵學到的各種分析工具,來尋找最佳的買入和賣齣時機。 他會帶著我們一起迴顧一些經典的A股交易案例,從大盤的走勢到個股的具體錶現,一步一步地拆解其中的買賣邏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買賣點的時候,不僅僅是告訴你“在哪裏買”和“在哪裏賣”,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在這個點買”和“為什麼在這個點賣”。他會結閤當時的量價關係、籌碼分布、盤口異動以及當時的市場情緒,來論證這個買賣點的閤理性。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而不是死記硬背。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弄玄虛的說法,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在耐心教導一個初學者。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過程中穿插的一些“老股民的忠告”,這些忠告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股市智慧。例如,他會反復強調“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風險分散原則,也會提醒我們要“見好就收”,不要因為貪心而錯失利潤。 我曾經看過很多關於股票的書籍,有些寫得非常學術化,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有些則過於浮誇,承諾過高的迴報,讓我難以信任。而這本書,卻給瞭我一種踏實的感覺。作者並沒有神化任何一種技術,而是強調瞭技術分析的局限性,以及結閤基本麵和市場情緒的重要性。他用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為我們指明瞭一條相對穩健的投資道路,讓我們明白,在股市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紀律。
評分在閱讀“盤口分析”的部分時,我纔真正理解瞭為什麼很多老股民常說“高手看盤口”。之前我總是把目光局限於K綫圖和成交量,忽略瞭盤口上那些瞬息萬變的買賣委托。這本書的講解,讓我意識到盤口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數字,它更是市場多空雙方博弈最直接的體現。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將那些買賣盤口比作戰場上的“陣地”,詳細講解瞭“掃盤”、“對倒”、“掛單”等行為背後可能隱藏的主力意圖。 我明白瞭,為什麼有時候會突然齣現大筆買單瞬間消失,或者為什麼會齣現很多虛假的賣單。作者通過分析委托買賣的數量、價格以及它們的變化速度,幫助我判斷齣當前市場的“真實意圖”。例如,他會教你如何通過觀察大額買單的性質,判斷是主力主動拉升,還是誘多行為;如何通過觀察賣盤的強弱,判斷齣拋壓的輕重。這些細節的講解,讓我感覺自己擁有瞭一雙“火眼金睛”,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更精準地把握市場的脈搏。
評分讓我非常感動的是,作者在書中傳遞的不僅是技術分析的方法,更是一種負責任的投資理念。他沒有迴避風險,而是反復強調瞭風險控製的重要性。他會告訴你,在任何的交易策略中,止損都應該是第一位的考量。他用血淋淋的案例告訴我們,一次錯誤的決策,可能需要很多次成功的交易纔能彌補。 這種“保守而穩健”的投資理念,對於我這樣的新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曾經因為年輕氣盛,對風險的認知不足,在市場中吃過不少虧。這本書的講解,讓我明白,在追求收益的同時,保護本金纔是最根本的。作者的這種嚴謹態度,讓我對這本書産生瞭深深的信任感,也讓我更加堅定地走上瞭一條理性投資的道路。
評分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股票技術分析的書籍,更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從股市的迷霧中走齣,看到瞭清晰的陽光。我曾經對股市感到迷茫和恐懼,現在,我多瞭一份自信和期待。我明白瞭,股票投資並非遙不可及,隻要掌握瞭正確的方法,並且持之以恒地學習和實踐,我們也能在股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它所包含的知識點,更在於它所傳遞的那種積極嚮上、理性務實的投資態度,這纔是最寶貴的財富。
評分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講解,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尤其是關於“短綫操盤”的部分,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個渴望快速實現收益,但又缺乏經驗的投資者,我一直對短綫交易既嚮往又恐懼。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短綫交易的可行性,也讓我明白瞭其中的風險和技巧。作者並沒有鼓吹一夜暴富的童話,而是非常務實地講解瞭短綫交易的核心要素,包括如何選擇適閤短綫操作的個股,如何把握最佳的買入時機,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設置止損,控製風險。 他會列舉很多具體的短綫形態,例如“一陽穿多綫”、“仙人指路”等,並詳細分析這些形態齣現的條件、潛在的驅動因素以及短綫操作的盈利空間和風險點。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反復強調瞭“紀律”在短綫交易中的重要性。他舉例說明瞭許多因為沒有嚴格執行止損而導緻的巨額虧損案例,讓我深刻認識到,在追求短綫收益的同時,保護本金纔是第一要務。他還分享瞭一些短綫交易的心態調整方法,例如如何剋服貪婪和恐懼,如何做到“進退自如”,這些對於我這樣容易情緒化的新手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評分接著,我被“籌碼分布”這個概念深深吸引瞭。在讀這本書之前,“籌碼”對我來說隻是一個抽象的詞匯,完全想象不齣它在股市中具體代錶什麼。而作者通過直觀的圖錶,將籌碼的分布情況一一展現在我眼前,就像把整個市場裏的持股情況“可視化”瞭。我明白瞭,原來那些密集在某個價位的籌碼,代錶著大量的持股者,而這些持股者的成本,往往決定瞭該價位的支撐或壓力強度。作者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觀察籌碼的密集程度、分布形態以及籌碼的移動軌跡,來判斷主力資金的進駐情況、持倉成本以及未來的可能的拉升或齣貨方嚮。 尤其是他關於“吸籌”、“派發”以及“洗盤”等階段的籌碼分布特徵的講解,讓我受益匪淺。他會告訴你,當主力資金悄悄吸籌時,籌碼會逐漸嚮上移動,並在某個區域形成密集區;而當主力開始派發時,高位的籌碼會逐漸嚮下轉移。更讓我感到神奇的是,他對於“洗盤”階段籌碼變化的解讀,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股價會突然下跌,但籌碼卻在高位依然密集,原來這是主力在清洗浮籌,為後續的拉升做準備。這種對籌碼背後邏輯的深入剖析,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盲目追漲殺跌的小散,而是能夠洞察到主力資金動嚮的“偵探”。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最深的感受便是它如同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股民,把我這個股市小白拉到麵前,用最樸實卻又最接地氣的方式,講述著那些隱藏在價格和成交量背後的秘密。我一直以來都對股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麵對那些跳動的數字和復雜的K綫圖,總感覺摸不著頭腦,像是看天書一般。市麵上關於股票的書籍浩如煙海,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充斥著我無法理解的術語,讓我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標題就深深吸引瞭我,尤其是“從零開始”這幾個字,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希望之門。 翻閱內容,最先讓我眼前一亮的是關於“量價分析”的部分。作者並沒有直接扔給我一堆復雜的指標公式,而是從最基礎的“量”和“價”的關係入手,層層遞進。他用大量的圖例和生動的語言,解釋瞭什麼叫做“價漲量升”、“價漲量縮”、“價跌量升”、“價跌量縮”等基本形態,並深入剖析瞭這些形態背後可能代錶的市場情緒和主力意圖。我曾經對這些概念隻是模糊的瞭解,總覺得是書本上的死知識,但作者的講解,卻讓我仿佛親眼目睹瞭市場的每一次脈搏跳動。他會告訴你,當股價上漲而成交量卻萎縮時,這可能意味著拋壓較輕,也可能說明上漲動能不足,需要結閤其他因素判斷。反之,如果股價下跌,成交量卻異常放大,這可能意味著恐慌性拋售,也可能預示著有主力資金在悄悄吸籌。這些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市場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在深入研究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它最獨特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看似分散的股市分析方法,融會貫通,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作者並不是孤立地講解量價、籌碼、盤口,而是強調它們之間的相互聯係和相互印證。他會告訴你,當量價齣現某種信號時,如果籌碼分布也呈現齣相應的特徵,那麼這個信號的可靠性就會大大增強。反之,如果量價和籌碼的信號齣現背離,那麼就需要警惕。 這種“多維度分析”的思路,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站在一個單一的視角去觀察市場,而是能夠從更全麵、更立體的角度去理解市場的運行。他還會時不時地提醒我們,技術分析隻是工具,最終的決策還需要結閤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讓我對投資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場的波動。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我也非常喜歡。圖文並茂,大量的圖錶和案例分析,讓枯燥的技術講解變得生動有趣。尤其是那些K綫圖、籌碼分布圖以及盤口圖,都標注得非常清晰,並且配有詳細的文字解釋,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每一個細節。作者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也盡可能地選擇瞭具有代錶性的A股市場行情,這些案例的分析,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前麵學到的知識是如何在實際市場中應用的。 我曾經嘗試過自己去搜集各種圖錶來學習,但往往因為缺乏係統性的指導,而感到無從下手。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個清晰的指引,為我提供瞭大量的優質案例,並且對這些案例進行瞭深入的剖析,讓我能夠快速地掌握分析的要領。這種“拿來就能用,一看就明白”的學習體驗,大大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也讓我對未來的投資之路充滿瞭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