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短短一個月已重印第五版的《鼎爺廚房》,熱銷趨勢有增無減
眾所週知,今年萬里機構(下稱萬里)出版的《鼎爺廚房~家傳粵式手工菜》首印6,000本在香港書展期間全數售罄,暢銷程度一時無兩。憑此凌厲佳績創下書展歷年來最佳暢銷書榜首,相信除李家鼎(人稱鼎爺)個人的魅力外,出版社各同事的全力以赴、人脈累積,品牌形象等亦關係密切。且聽萬里一眾創作團隊娓娓道來吧。
萬里總經理朱素貞指,現時製作食譜的主編Catherine已有多年經驗。與大部分觀眾一樣,收看「阿爺廚房」的節目時,對鼎爺在粵菜上的刀工、功架、心思和手藝等無不感到讚歎和醉心,對其中一些名詞如「放死氣」更聞所未聞,看着興趣盎然,尤其鼎爺的烹調竅門非常獨到,獲益良多。於是在小組會議時便動議聯絡鼎爺,看如何接洽去開展合作。
「我們聯絡鼎爺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曾經有中間人表示可先了解合作條件,然後代轉告。但是我感到猶豫,多年經驗告知,與藝人合作出書需要格外小心,要準確表達各項條件,不能輕易作出承諾。」朱素貞說。
後來,在藝人兼作者黃淑儀(人稱Gigi姐)穿針引線下,萬里得以初步與鼎爺會面。「Gigi姐可說是我們的『保人』,她與我們合作多年,知道出版物有質量保証,於是便向鼎爺作出推介,贏得他初步的信心,這點很關鍵。」
在今年3月下旬,雙方首次見面,相約在太子某牛腩麵店,原來鼎爺經常在這兒「打躉」。「初次會面也有緊張,因鼎爺看來有點惡形惡相。」但萬里兩位大姐:朱素貞與食譜總編Catherine親自出迎,誠意十足,雙方溝通坦誠,釋除了彼此一些疑團。「我們曾擔心,作者是否願意全程親自動手?在傾談過程中,知道鼎爺凡事親力親為,這點讓我們很放心;此外,他也曾與外間公司有不愉快的合作經驗,需要我們多作解釋。」朱素貞了解到,一本書的版稅對於藝人是九牛一毛,但她告訴鼎爺,出版食譜是一種飲食文化傳承,因很多鼎爺對粵菜的心得、竅門、刀工均是獨門秘方,沒記載下來誠是一大損失,而且透過這本食譜,可以當作一個橋樑加深讀者對粵菜的認識,他亦可以為家族子孫留下一些文字記載,具有世代相傳延伸的意義。
「第一次會面氣氛良好,我們將他在《阿爺廚房》電視節目每集做的菜式以表詳列於文件內,並以烹調方式妥為分類,鼎爺訝異於我們準備充足且說非常感動,並說之前曾找他傾談的出版社均沒有作任何文字上的準備。」該次見面也讓萬里意會到一些合作問題要解決:第一,出版前須先詳閱電視台的節目,書內菜式不能完全複製節目內容;第二,鼎爺非常忙碌,檔期需要遷就;第三,他做菜習慣隨心,調味料不會有準確份量,編輯需研究如何對讀者作出指引。經過初步了解後,之後的三次工作會議便更順暢,最終落實了拍攝流程、食材、廚具,甚至衣著等等。
「鼎爺日程排得滿滿的,拍攝期一再延至5月9日,距離書展只有兩個月,時間非常緊迫,不容有失。」因此,連續五天的拍攝期最後落實在公司附近的煤氣烹飪中心,既合乎明火煮食的要求,又方便接應。「我們可說是嚴陣以待,鼎爺平時做菜對鑊、煲等的要求很簡單,唯對刀和砧板有嚴格要求,刀由鼎爺自備,至於松木砧板實在太重,鼎爺不便携帶,所以我們決定由我方準備。加上其他廚具如:瓦罉、鑊、竹鑊鏟、蒸籠等等。」朱素貞笑言,首次與鼎爺合作,不敢鬆懈,「我們由公司搬了15箱廚房用品到現場,比平時多出近四倍,以備不時之需;同時,現場人手準備充足,包括清潔的同事,所以公司內部發出公告,那幾天不會有清潔服務,需要各同事自律。」
五天的拍攝工作順利,朱素貞甚至應鼎爺要求每天充當司機管接管送。一到廚房,71歲的鼎爺即使凌晨剛收工,也馬上抖擻精神,處理材料的洗、切、煮,次序編配得宜,非常有條理,可見他有很強的邏輯性。忙碌了一個上午,報酬相當豐厚,「最開心當然是一齊共晉午餐,享受鼎爺親手製作佳餚,有時他更特意炒飯給我們吃哩!」令筆者不禁唾涎三尺。數天相處以來,整個團隊合作愉快。大家更發現,鼎爺快人快語,為人認真,但其實並不惡,而且十分體貼、細心。他熟讀歷史,講究餐桌禮儀,記性很好,多才多藝,具有豐富的人生及生活智慧!
既備照片和流程,餘下來便輪到出版社埋頭苦幹。該書於 7 月 13 日付印,印刷公司要幾天內印刷完成,並於 19 日貨送書展,每日送 1,000 本,六天以來 6,000 本全數售清,更不斷接到訂單,打破了過往杜如風售出 4,000 本的紀錄。書展現場,不少男讀者一口氣捧着 4 至 5 本書前往付款,朱素貞好奇上前了解他是否鼎爺的朋友,豈料對方回答:「不是,這些書是我買來送給我的男性朋友看的!」言語間顯露了「識英雄重英雄」的感覺,以往食譜多吸引女性讀者,今次得到不少男讀者的敬重青睞,也算是市場奇葩。回顧得來的佳績並不存僥倖,乃是團隊以心血和精神換來的。
「在萬里之前,曾有不少出版社與鼎爺接洽,但只派資歷較淺的同事來求見,溝通不好,更寄望他包銷,他覺得對方誠意不足。總結今次經驗,萬里在各階段表現專業稱職,團隊合作得宜,全面地呈現了作者精湛廚藝和菜式的特色。」至9月中,《鼎爺廚房》銷量已近35,000本,並準備印第八版。「很開心得到作者的信心和讚許,該書最近榮獲『金閱獎』提名,鼎爺笑不攏嘴,還說老來行了一個大運呢!」朱素貞也滿意地笑道。
《鼎爺廚房》最近獲金閱獎提名,朱素貞與鼎爺合作愉快,均喜不自勝
李家鼎(鼎爺)是龍虎武師出身,演戲、拍電影之餘甚至成為馬術指導。由於父親「嘴刁」,鼎爺自小在父親悉心調教下,培養出一手良好的廚藝功架,古法粵菜更是其「拿手」菜式。2016年主持「阿爺廚房」示範懷舊廣東菜式,大受歡迎,掀起一時話題。“鼎爷”是圈内出了名的“直肠子”,很多事都直言不讳,“实在”是他的一个大标签,无论是功夫(与功夫皇帝李小龙是密友),还是马术(上百的获奖记录)还是厨艺(TVB新任厨神,且开了私房菜饭店公开做饭给顾客品尝)都体现出一个原则“不搞虚的”,永远以真功夫呈现于世!可想而知本书肯定是干货满满,不负众望!李家鼎(鼎爺),相信大部分讀者的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必定是武藝超凡。毋庸置疑,自青年時代已拜師習武、具多年武術及馬術指導經驗、曾參與無數電影及電視劇的動作設計及演出的他,其專業出色的武術形象早就深入民心。除武藝出色外,鼎爺的廚藝也不遑多讓。鼎爺出生於廣州,相信對飲食有研究的朋友們都會知道,廣州人對於「飲和食」都是相當講究,當然鼎爺已去世的父親亦不例外!鼎爺父親從事酒樓業,對食材、刀工和配搭都有嚴厲的要求,鼎爺幼承庭訓、耳濡目染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廚藝相當了得。鼎爺的家訓是「食不言,寢不語」,講求餐桌禮儀,不鋒芒過露,故縱使鼎爺身懷精湛廚藝,亦只有至親和好友知道。“鼎爷”其实还是正宗的广州人,8岁就开始学厨了,整整六十多年的烹饪经验,不是轻易可以超越的,因此饮食界的“实力担当”毋容置疑!
李家鼎(鼎爺)透過此書希望重現50、60年代的粵菜,展示久違的傳統粵菜。他廚藝功架了得,對任何食材及煮法有獨特見解,本書介紹41道懷舊廣東菜式,如魚腸焗蛋、白切雞、蒸三及第魚、梅子蒸蟹等,無論小菜、湯水、甜品或小吃,鼎爺帶給我們食譜的小故事、成功煮食小竅門,以及選購優質食材的技巧,毫無保留地將每道懷舊粵菜從內到外解構,領會菜式背後的精萃及意義。另外,其精湛的刀工更令人讚嘆,書內將有特別篇章介紹各款刀工及切法心得。
鼎爺廚房的基本要求6
鼎爺最愛用明火10
鼎爺的手工調味
幼鹽、淮鹽12
自家製馬拉盞14
小菜
梅子蒸蟹18
蝴蝶過河蒸石斑22
酥炸生蠔25
蒸蒜蓉豆豉欖角蟠龍鱔28
三絲燜斑尾32
茄汁煎中蝦35
薑葱火腩生蠔38
西蘭花韭黃炒斑球40
蒸三及第魚43
魚腸焗蛋46
芝麻蝦餅50
煎封羅非魚53
荷芹炒臘味56
客家釀豆腐58
豆角炒腰膶61
梅菜粉葛扣肉64
鬼馬牛肉68
煎牛肉餅71
自家製馬拉盞炒芥蘭74
麵醬磨豉芋頭燜鴨76
雞雜炒韭菜花80
南乳炸雞83
白切雞86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亲切,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教导意味,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辈,娓娓道来。书中的语言朴实而真诚,每一句话都透露着作者对烹饪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食材的介绍,它强调了食材本身的新鲜度和品质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贵。这一点与我一直以来的烹饪理念非常契合。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作者对于某个步骤的解释,试图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用意。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道菜的做法,更是在学习一种烹饪的态度和一种生活方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厨房在家庭生活中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制作食物的场所,更是传递爱与温暖的港湾。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淡雅的色彩搭配上精美的菜肴图片,瞬间就能勾起人们对美食的向往。我一直对粤菜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充满家常味道、又带着些许传承意味的菜肴。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以及空气中弥漫的诱人香气。书的装帧也很考究,纸张的触感很好,印刷清晰,无论是看菜谱还是图片,都让人赏心悦目。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还没开始制作,但光是浏览目录和图片,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烹饪之旅充满了期待。每一道菜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跃然纸上,让人仿佛能闻到它们独特的风味。我尤其喜欢那些看起来并不复杂,但细节处却彰显功力的菜式,这正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既要美味,又要便于在家中尝试。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的厨房生活注入了新的灵感和动力。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外观,更在于它所传递的烹饪理念。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已经忽略了食物本身的味道,也渐渐遗忘了那些蕴含在传统菜肴中的智慧。而这本书,似乎就是一次对这种遗忘的温柔唤醒。它没有那些过于花哨的摆盘技巧,也没有那些令人望而却步的稀有食材,而是回归了最本质的烹饪追求——用心,用好的食材,用对的火候。我注意到书中很多菜肴的描述都非常细腻,不仅仅是列出食材和步骤,更包含了一些烹饪的小窍门和经验之谈,这些都是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才能够真正领悟到的宝贵财富。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厨房里几十年的经验沉淀,以及他对每一道菜肴倾注的心血。这种“家传”的味道,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传承,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份深厚的情感。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它带来的那种“动手”的冲动。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可能对一些粤菜的认知还停留在餐厅里,觉得它们制作起来比较复杂。但这本书里的很多菜式,在作者细致的讲解下,变得触手可及。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海鲜的技巧,如何调配粤式酱料的比例,都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觉得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对书中介绍的几款经典汤品很感兴趣,它们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养生的功效,这正是我在为家人选择食谱时非常看重的一点。我打算从书中挑选几道菜,在周末的家庭聚餐上露一手,相信一定会让家人赞不绝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菜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耐心地教你如何做出美味又健康的家常菜。
评分我被这本书所展现出的粤菜精髓深深吸引。它不像一些现代烹饪书籍那样追求潮流和创新,而是扎根于传统,将那些经过时间沉淀、代代相传的经典菜肴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喜欢书中对于每一道菜的起源和故事的描述,这让我在品尝菜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书中的图片也非常写实,没有过度的修饰,让你能够真实地看到菜肴的质感和色泽,这对于一个厨艺爱好者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我计划从中挑选一些适合在家庭聚会时制作的菜品,与家人朋友一同分享这份“家传”的美味。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用耐心和热情,引领我走进粤菜的奇妙世界,让我更加热爱烹饪,也更加热爱生活。
评分距离下单已经两个月了,至今没有收到书,物流信息只有一个查不到的快递单号,几次联系客服都不答复。非常无奈和气愤。
评分正货!!快
评分書收到了 真心不錯?五星好評!
评分书本质量不错,内容也比较好
评分非常好,包装不错
评分书纸质很好,不过没有包装膜不知道是不是拆过的。
评分正货!!快
评分書收到了 真心不錯?五星好評!
评分印刷优美,只是内容的文字表述与内地有差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