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7-10-30左右到貨
原書名:Inside the Investments of Warren Buffett: Twenty Cases
作者: (美)陸曄飛
譯者: 李必龍 林安霽 李羿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8598
定價 59元
齣版日期:2017 年9月
開本:16開
版次:1-1
所屬分類:經濟管理
目錄
譯者序
緻謝
前言
部分 閤夥製年代(1957~1968年) 001
第1章 1958:桑伯恩地圖公司 004
第2章 1961:登普斯特農具機械製造公司 018
第3章 1964:得州國民石油公司 029
第4章 1964:美國運通 034
第5章 1965:伯剋希爾-哈撒韋 051
第二部分 中期(1967~1988年) 067
第6章 1967:國民保險公司 069
第7章 1972:喜詩糖果公司 073
第8章 1973:《華盛頓郵報》 078
第9章 1976:政府雇員保險公司 091
第10章 1977:《布法羅晚報》 099
第11章 1983:內布拉斯加傢具賣場 103
第12章 1985:大都會廣播公司 109
第13章 1987:所羅門公司——優先股投資 125
第14章 1988:可口可樂公司 135
第三部分 近期(1989~2014年) 151
↓展開全部內容
譯者序
不同於傳記類作品,本書是以20個關鍵投資案例為“珍珠”,把巴菲特傳奇般的投資生涯串在一起。對於以顯赫投資業績光耀於世的“聖人”,通過巴菲特在不同時期的經典投資案例來描述其獨特的投資方式,不失為一種獨特而精到的方式。
對於投資者而言,本書是瞭解巴菲特投資哲學和投資策略的途徑。作者通過對每個投資案例的背景鋪墊、對被投企業基本麵及其價值評估的分析,把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和投資策略,具體而細緻地予以瞭例解或闡述——既有定量分析,也有定性解讀。
同時,就每個投資案例,作者還從當時一般投資者的角度進行瞭常規分析,以凸顯巴菲特投資哲學和投資策略的過人之處。比如,在他投資的成熟期,巴菲特特彆看重被投企業的結構性優勢,並把它作為進行大規模投資的必要條件。通常,這是一般投資人易於忽略或很難甄彆的投資決策要素。
此外,作者強調瞭巴菲特篩選投資標的的一個重要特徵,即被投企業創造復利的能力。為此,作者給齣瞭衡量企業創造復利能力的一組重要指標:已用有形資金收益率和企業利潤的年增長率。這應該是巴菲特幾十年的投資生涯能夠保持年均復閤收益率超過20%的秘訣之一。
總之,本書作者對巴菲特投資生涯演進軌跡的梳理分析,將使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品味到價值投資的真諦,獲益良多。
本書各章的譯者分彆為:第1~2章是由李拜所譯,第4章為馬聰所譯,第6~14章為林安霽所譯,第15~17章為李羿所譯,其餘均為李必龍所譯,全部譯稿均由李必龍校對修改。
在此,特彆感謝策劃編輯楊熙越和責任編輯黃姍姍,感謝她們為本書的齣版所做的努力與付齣!
李必龍
。。。。。。。。。。
。。。。。。。。。。
這本書的標題就足以吸引住我,"巴菲特的估值邏輯-20個投資案例深入復盤",光是看到“巴菲特”和“估值邏輯”,我就知道這不是一本泛泛而談的投資入門書。我一直對巴菲特那種基於公司內在價值的投資哲學非常著迷,但很多時候,理論歸理論,實際操作起來卻感覺雲裏霧裏。這本書承諾深入復盤20個案例,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寶藏。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些具體的案例,去拆解巴菲特是如何一步步分析一傢公司,如何判斷其估值是否閤理,以及在什麼情況下纔會齣手。尤其想知道,在不同的經濟周期和市場環境下,他的估值邏輯是否有調整,或者是否有某些核心不變的原則。這本書如果能教會我如何像巴菲特一樣去“看見”一傢公司的價值,而不僅僅是看價格的漲跌,那我這筆投資就值迴票價瞭。我希望書中能有足夠詳細的財務數據分析,以及對宏觀經濟、行業趨勢的解讀,這樣纔能真正理解巴菲特決策的深層原因。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股市的投資者,我深知“跟對人”的重要性,而巴菲特無疑是整個投資界最值得學習的榜樣之一。這本書的名字《巴菲特的估值邏輯-20個投資案例深入復盤》讓我眼前一亮,因為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案例介紹,更強調瞭“估值邏輯”和“深入復盤”。我非常好奇,巴菲特是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市場中,找到那些真正具有長期價值的投資標的?這本書如果能係統地梳理齣他的估值框架,並且通過具體案例來展示這個框架的運用,那將是無價的。我特彆想知道,在這些案例中,巴菲特是如何衡量一傢公司的“護城河”的?他的“安全邊際”是如何確定的?以及,在麵對突發事件或市場劇烈波動時,他的決策依據是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具體、可操作的分析工具和思路,而不是停留在概念層麵,讓我能夠真正學以緻用,提升自己的投資決策水平。
評分我對於那些隻會講述成功故事,卻迴避失敗經驗的投資書籍嚮來嗤之以鼻。這本書的標題《巴菲特的估值邏輯-20個投資案例深入復盤》讓我看到瞭它在這一點上的潛力。因為“深入復盤”不僅意味著對成功案例的剖析,也可能包括對一些並非完美或失誤案例的總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真實地展現巴菲特投資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也能讓我們窺見他可能遇到的挑戰和教訓。通過這些案例,我期待能夠理解巴菲特在麵對不同類型的公司,比如消費品、科技、金融等,其估值邏輯是否有側重點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理解,投資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是對人性、對商業本質的深刻洞察。如果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去抵製市場情緒的乾擾,如何保持獨立思考,如何在復雜的信息洪流中抓住核心,那它將是我投資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評分我一直堅信,投資的本質是理解你所投資的公司,而巴菲特的偉大之處恰恰在於他將這一點做到瞭極緻。這本書的名字,尤其是“估值邏輯”這四個字,直擊我內心深處的渴望。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瞭一個好公司,但卻因為估值過高而錯失良機,或者因為貪圖便宜而買入瞭一個“價值陷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清晰的估值方法論,並且通過20個真實的投資案例來印證和深化這些方法。我不隻是想知道巴菲特“買瞭什麼”,我更想知道他“為什麼買”,以及“在什麼時候買”。這本書如果能讓我理解,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如何識彆被低估的好公司,如何避免追漲殺跌,如何建立長期持有的投資信念,那它就已經超越瞭普通的財經讀物,而成為瞭一本真正的投資聖經。我期待它能帶我走齣“價格決定價值”的誤區,真正領悟“價值決定價格”的真諦。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關於巴菲特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淪為瞭營銷噱頭,讀完之後感覺跟讀瞭一篇長篇的財經新聞稿差不多,一點乾貨都沒有。但這本書的副標題,“巴菲特投資案例解析書籍”,以及“跟著巴菲特學投資股市交易”,這兩點讓我覺得它更加注重實踐性。我買這本書,最看重的就是它能不能提供一套可復製的學習方法,讓我能把巴菲特的方法論真正內化,變成自己分析股票的工具。我希望這本書不是簡單地羅列巴菲特的成功案例,而是能夠揭示他投資決策背後的思維模式和風險控製策略。比如,在麵對失敗的投資案例時,他又是如何反思和總結的?書中的“20個投資案例”聽起來數量不少,希望涵蓋的行業和時間跨度都能比較廣,這樣纔能更全麵地展現巴菲特的投資智慧。如果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樣,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去分析一傢公司,如何去評估它的護城河,如何去預測它的未來盈利能力,那麼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給它滿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