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铅笔字

怎样写好铅笔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克诚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硬笔书法
  • 铅笔字
  • 字帖
  • 书法练习
  • 字体
  • 书写技巧
  • 绘画辅助
  • 工具书
  • 基础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天津人美
ISBN:9787530576601
商品编码:18387609179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怎样写好铅笔字
  • 作者:马克诚
  • 定价:54
  • 出版社:天津人美
  • ISBN号:978753057660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10-01
  • 印刷时间:2016-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34

作者简介

马克诚,1963年出生于天津,1985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专业**工程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从幼年开始学练隶书,毕业以后进修《茂林书法学刊》,临摹《九成宫》,1986年学练篆刻。2009年临摹《兰亭序》。三十多年来,无论工作闲忙,从未间断欧体楷书临池,对书法艺术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入。 马克诚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是光纤通信,是中国一代光纤通信专家。1993年创立了天津市恒光科技有限公司,任法人兼总经理。二十多年间,共研发了几十种具有****水平的光通信设备。多次获得**科委的嘉奖并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为**上缴了几千万元税费。 马克诚喜欢读书,善于思考,刻苦钻研,涉猎广泛。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将“气血、阴阳”等中医概念用西医和现代科学概念加以阐述。此外,马克诚在道教丹道学、佛教密宗、气功、摄影、诗词等很多领域都下过很深的功夫。几十年来很少虚度光阴,业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学习或游历山水。马克诚能够深入到很多领域研究探索,是因为怀有一颗探索求知的心。在某一时期对某个领域产生了兴趣,便会将全部的身心投入进去,连做梦都会想着这一件事。在这段时期里,潜心钻研,直到开悟释疑。因此说学习的动力源于求知欲,探索的力量源于好奇心,学习的乐趣在于开悟与释疑。

目录

正文


《笔尖上的优雅:书写之道》 这是一本关于文字魅力与书写美学的探索之旅。 在数字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我们或许习惯了键盘敲击的效率,却渐渐遗忘了指尖与纸张亲密接触的温度。然而,手写文字所蕴含的独特韵味,以及由此传递的情感深度,是任何冰冷的代码都无法替代的。本书并非教授技法,而是旨在唤醒您对书写最本真的感知,带领您重新发现文字的力量,以及在笔尖流淌间所能展现的优雅与个性。 第一章:重拾书写的温度——为何我们还需要纸与笔? 我们将一同回顾书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探讨它如何承载思想、记录历史、传递情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手写是否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记忆能力?我们会从心理学、认知学等角度,揭示书写过程对大脑的积极影响,以及它在培养专注力、耐心和深度思考方面的作用。您将了解到,每一次落笔,都是一次与自我的对话,一次对当下片刻的珍视。 第二章:字里行间的灵魂——感受文字的生命力 每一笔画,都蕴含着书写者的心绪;每一个字形,都跳动着独有的生命。本章将引导您观察和体会不同风格字体的神韵,从魏晋风骨的飘逸,到唐宋雄浑的刚健,再到明清雅致的婉约。我们不求模仿,而是鼓励您去感受不同字体背后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和情感表达。我们将探讨字体的结构美、线条美,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大小、疏密、起伏等变化,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息。您将学会用“心”去看待文字,而非仅仅是机械的识别。 第三章:书写的情感密码——当笔触诉说心声 文字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容器。在本章,我们将深入挖掘书写与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您的笔迹,如同您的指纹,独一无二,蕴含着您的性格、情绪和生活态度。我们会探讨字形、笔画的粗细、力度、连笔等细微之处,如何透露出书写者的内心世界。无论是热情洋溢、还是深沉内敛,是严谨细致、还是洒脱不羁,都能在您的笔尖下悄然流露。您将学会通过观察他人的字迹,去感知他们的情感状态,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书写,去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第四章:书写空间的美学——营造心灵的港湾 书写不仅仅是动作,更是一种仪式。选择怎样的纸张、怎样的书写工具,都会影响我们的书写体验。本章将带您领略不同纸张的质感、光泽和吸墨性,以及不同笔触所能带来的独特效果。我们将探讨如何营造一个适合书写的空间,让光线、声音、气味都成为您沉浸其中的辅助。从古人的书斋雅趣,到现代人追求的极简风格,我们将为您提供灵感,帮助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让思绪自由驰骋的书写角落。 第五章:书写艺术的升华——从记录到表达 当您对书写有了更深的体悟,便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记录。本章将激发您将书写视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可能。您可以尝试将优美的诗句、动人的散文,通过您的笔迹,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书法、绘画的元素,将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简单的装饰性书写,到更具表现力的艺术化呈现,您将发现,书写不仅能记录生活,更能升华心灵,成为一种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 第六章:永恒的回响——书写在数字时代的意义 尽管我们生活在高度数字化的时代,但手写文字的价值依然不可磨灭。在本章,我们将探讨手写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它在社交、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依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一封饱含深情的亲笔信,一份用真心书写的祝福,一份带着温度的签名,都拥有着超越数字信息的力量。您将重新认识到,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手写文字所代表的真诚、用心和个性,是如何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喧嚣中留下永恒的回响。 《笔尖上的优雅:书写之道》 是一次静心之旅,一次对文字之美的深度挖掘。它不提供速成的秘诀,却能为您开启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门,让您在笔尖的游走间,感受生活的美好,发现自我的力量,并最终,将这份优雅与温度,传递给这个世界。 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已经对书写有所涉猎,本书都将为您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发,让您在每一次落笔中,都收获一份宁静与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平时工作忙碌,但内心深处却一直藏着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希望能在某个闲暇的下午,端起一杯咖啡,随手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些感悟,而这些文字,应该是清晰、美观的。然而,现实是,我的字迹常常让我自己都感到汗颜。我曾试过购买各种所谓的“速成”字帖,结果可想而知,效果甚微。我渐渐明白,写字这件事情,从来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它需要的是耐心、坚持,以及正确的方法。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到好奇,是因为它专注于“铅笔字”,这让我觉得它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接地气。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与众不同的视角,它也许不会教你如何写出如同印刷体般的字,但却能让你写出的铅笔字,充满个性和温度。我还在想,如果这本书里能包含一些关于“情绪”与“笔触”之间联系的内容,可能会更有意思。有时候,心情不同,写出的字也大相径庭。如果能学会如何通过书写来调节自己的情绪,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的书写,不再只是简单的记录,而是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

我一直认为,写得一手好字,就像身上多了一件无形的“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在工作之余,也曾断断续续地尝试过练字,买过几本字帖,也报过线上课程。但总感觉,像是隔靴搔痒,摸不到核心。很多教程上来就讲笔画、结构,虽然专业,但对初学者来说,未免显得有些生硬和枯燥。我更希望的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循序渐进的乐趣,而不是单纯的机械模仿。这本书,从它的名字上就能感受到一种亲切感,“铅笔字”这个词,承载了太多人童年的回忆,也代表着一种最基础、最直接的书写工具。我一直相信,最简单的事物,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在“工具”与“技艺”之间找到一种绝妙的平衡,它不会过于强调笔墨纸砚的专业性,而是从我们最熟悉的铅笔出发,教我们如何去驾驭它,如何让它在纸上展现出生命力。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错误”在练字过程中的作用的。在我看来,每一次不经意的歪斜,每一次略显笨拙的笔触,都应该被看作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而不是需要被立即抹去的瑕疵。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我一些新的视角,那将是极大的收获。

评分

作为一名喜欢阅读的人,我深知阅读的乐趣远不止于文字本身,也包括阅读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每次走进书店,我都会忍不住被那些设计精美的书籍吸引。这本书的封面,虽然没有炫目的色彩,但那种朴实无华的气质,反而让我驻足。它让我联想到小时候,放学回家,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用铅笔写作业的场景。那时候,写字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想要写得好,并非易事。我曾尝试过在网上搜集一些练字的方法,但信息太多,反而让我无从下手。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一种“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技巧,而是能够引领我,让我理解“写好字”背后的逻辑和原理。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理解“书写”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我一直觉得,当我们用自己的手去书写时,大脑也在同步地进行着思考和记忆。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探讨,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写字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引导你深度思考的书。我希望它能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书写习惯,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去改进。

评分

收到,这是为您构思的五段读者评价,每段约300字,风格各异,且不包含书籍《怎样写好铅笔字》的实际内容: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为家里孩子写字潦草而发愁。学校老师也常跟我反馈,说孩子的字迹辨识度不高,影响了卷面分数。说实话,我尝试过很多方法,网上找的视频教程,什么握笔姿势、运笔技巧,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有时候觉得是自己没有耐心,有时候又觉得是孩子天生就不擅长。正当我都快放弃的时候,偶然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它的封面设计很简洁,给人一种踏实、实在的感觉,没有花哨的宣传语,只有朴素的几个字。我翻开来看,虽然我不是要教孩子写字,但我自己也写得不算好,总觉得能从中学到点什么。这本书的排版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间距也刚刚好,读起来不费眼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字如其人”的论调,虽然我知道这有点夸张,但确实,一个端正、清晰的字,给人的印象会不一样。我还在想,如果这本书里能多讲讲古代书法大家们的练字趣事,会不会更有意思?比如,王羲之是如何从“永字八法”悟出人生道理的,或者颜真卿在战乱年代如何坚持临池不辍。这些故事,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写字”这件事,不那么枯燥。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找到更有效、更有趣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或者,至少能让我自己的书桌上,摆上几张自己写得更舒展、更漂亮的字。

评分

每次去书店,我都会习惯性地寻找那些能够带来“顿悟”的书籍,它们不一定有多么华丽的包装,但一定能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智慧。这本书,从它的名字来看,似乎聚焦于一个非常具体、也非常基础的书写工具,这反而让我觉得它可能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奥秘。我一直认为,任何一项技能的精进,都离不开对基础的深刻理解。对于写字而言,铅笔作为最原始、最直接的书写载体,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墨迹,更是书写者最真实的意图和情感。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看待“自然”与“技巧”在写好铅笔字中的比例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如何在不失“自然”的情况下,运用“技巧”,让自己的字迹变得更加优雅和富有表现力。我还在设想,如果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慢下来”的书写哲学,也许会对现代人非常有启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追求速度和效率,但很多时候,恰恰是慢下来,才能发现事物的美好。这本书,能否引导我重新找回那种专注、宁静的书写状态,是我非常期待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