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

中枢神经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鱼博浪 著
图书标签:
  • 神经影像
  • CT
  • MRI
  • 鉴别诊断
  • 神经病学
  • 中枢神经系统
  • 医学影像
  • 临床诊断
  • 影像学
  • 神经放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时代出版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6953178
商品编码:19029804177
品牌:APGTIME

具体描述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6953178

版次:3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T and MR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76

正文语种:中文


1 颅脑CT和MR检查特殊技术
1.1 弥散加权成像
1.1.1 概述
1.1.2 正常脑弥散加权成像表现
1.1.3 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1.1.4 弥散张力成像的临床应用
1.2 脑灌注成像
1.2.1 脑CT灌注成像
1.2.2 脑MR灌注成像
1.2.3 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1.3 氢质子波谱
1.3.1 概述
1.3.2 常见代谢产物氢质子波谱共振峰
1.3.3 氢质子波谱的临床应用
1.4 CT和MR脑血管成像
1.4.1 概述
1.4.2 CT和MR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1.5 磁敏感加权成像
1.5.1 概述
1.5.2 正常脑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
1.5.3 磁敏感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1.5.4 与磁敏感加权成像相关的定量方法及新技术

2 颅内钙化
2.1 生理性钙化
2.1.1 松果体钙化
2.1.2 脉络丛钙化
2.1.3 大脑镰钙化
2.1.4 基底节钙化
2.1.5 小脑齿状核钙化
2.1.6 其他部位硬脑膜钙化
2.2 病理性钙化
2.2.1 感染性疾病
2.2.2 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
2.2.3 家族性疾病
2.2.4 外伤后颅内钙化
2.2.5 血管性疾病
2.2.6 放射治疗后颅内钙化
2.2.7 肿瘤性钙化
2.2.8 脑白质病及其他疾病

3 颅内出血
3.1 出血的CT和MR表现
3.1.1 出血的CT表现
3.1.2 出血的MR表现
3.2 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2.1 CT诊断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2.2 MR诊断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3 出血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3.3.1 脑实质内出血
3.3.2 硬膜下血肿
3.3.3 硬膜外血肿
3.3.4 蛛网膜下腔出血
3.3.5 脑室内出血

4 脑外液体聚积
4.1 解剖
4.2 硬膜外液体聚积
4.2.1 硬膜外积脓
4.2.2 硬膜外血肿
4.2.3 硬膜外积液
4.3 硬膜下液体聚积
4.3.1 硬膜下积脓
4.3.2 硬膜下血肿
4.3.3 硬膜下积液
4.4 蛛网膜下腔积液

5 脑室异常
5.1 解剖
5.2 侧脑室局部扩大
5.2.1 局限性脑萎缩
5.2.2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5.2.3 解剖变异
5.2.4 孤立性侧脑室颞(下)角
5.3 一侧侧脑室扩大
5.3.1 正常变异
5.3.2 一侧大脑半球萎缩
5.3.3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5.3.4 一侧室间孔阻塞
5.3.5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5.4 双侧侧脑室扩大
5.4.1 普遍性脑萎缩
5.4.2 早产儿侧脑室扩大
5.4.3 巨脑畸形
5.4.4 大脑先天发育异常
5.4.5 双侧室间孔阻塞
5.4.6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5.4.7 视一隔发育不良
5.4.8 胼胝体发育不良
5.5 三脑室及侧脑室同时扩大
5.5.1 导水管狭窄
5.5.2 小脑扁桃体下移畸形
5.6 全部脑室扩大
5.6.1 交通性脑积水
5.6.2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5.6.3 四脑室出口阻塞
5.6.4 Dandy-Walker综合征
5.6.5 四脑室内囊肿
5.6.6 孤立性第四脑室
5.7 脑室缩小
5.7.1 弥漫性脑肿胀
5.7.2 缝隙状脑室

6 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6.1 解剖
6.2 中枢神经肿瘤分类(WHO,2007)
6.3 大脑半球肿瘤
6.3.1 星形细胞肿瘤
6.3.2 多发性胶质瘤
6.3.3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6.3.4 少突星形细胞肿瘤
6.3.5 室管膜肿瘤
6.3.6 星形母细胞瘤
6.3.7 大脑胶质瘤病
6.3.8 神经节细胞瘤
6.3.9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

7 鞍区病变
8 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
9 小脑及四脑室区病变
10 松果体区及胼胝体病变
11 侧脑室占位病变
12 颅内囊性病变
13 脑白质斑点状、斑片状病变及脑皮层病变
14 基底节和丘脑病变
15 环形强化和脑膜强化
16 脑室周围带状病变
17 脑干病变
18 脊髓病变
19 椎管内硬膜下病变
20 椎管内硬膜外病变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这是一部论述中枢神经CT和MR鉴别诊断的专著,《中枢神经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共分20章,包括:颅脑CT和MR检查特殊技术,颅内钙化,颅内出血,脑外液体聚积,脑室异常,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鞍区病变,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小脑及四脑室区病变,松果体区及胼胝体病变,侧脑室占位病变,颅内囊性病变,脑白质斑点状、斑片状病变及脑皮层病变,基底节和丘脑病变,环形强化和脑膜强化,脑室周围带状病变,脑干病变,脊髓病变,推管内硬膜下病变,推管内硬膜外病变。每一章尽可能包括可能出现的相似征象或发生在相同部位的各种相关疾病,对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均有较详细的描述,并着重讨论其CT和MR表现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


中枢神经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 引言 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影像学诊断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尤其在面对琳琅满目的病变时,准确的鉴别诊断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已成为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这两项技术以其独特的成像原理和分辨率,能够为我们揭示大脑、脊髓等结构的细微变化,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旨在系统性地梳理和整合当前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广大影像科医生、神经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本权威、实用、全面的参考手册。本书不仅涵盖了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更着重强调了CT和MR在鉴别诊断中的异同点、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如何综合运用两种技术进行精准判断。 内容概述 本书围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这一核心主题,构建了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章节体系。每一章节都聚焦于某一类或某一系统的疾病,深入剖析其在CT和MR上的影像特征,并详尽阐述鉴别诊断的关键要点。 第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解剖与影像学基础 在深入探讨具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之前,本书首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复习,并简要介绍了CT和MR成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伪影及正常解剖结构在不同序列下的表现。理解正常的解剖是识别病变的基础,而掌握影像学技术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影像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要点回顾: 详细讲解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的宏观与微观解剖结构,重点关注CT和MR扫描中关键的解剖标志。 CT成像原理与应用: 介绍X射线衰减、重建算法等CT基本原理,重点阐述CT在钙化、出血、骨骼病变以及急性期脑梗死等方面的优势。 MR成像原理与序列: 详细介绍质子密度、T1、T2弛豫等MR基本原理,重点讲解各种常用MR序列(如T1WI、T2WI、FLAIR、DWI、SWI、GRE、CE-T1WI等)的成像特点及其在不同病变中的价值。 造影剂在CT和MR中的应用: 阐述CT和MR造影剂的药理学、应用时机、常见不良反应以及不同病灶增强特点的分析。 第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变的CT和MR鉴别诊断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系统性地涵盖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各种常见病变,并逐一进行CT和MR鉴别诊断的详细分析。 1.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胶质瘤谱系: 从低级别胶质瘤到高级别胶质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详细分析其CT和MR上的形态、信号、强化特点,以及不同亚型的鉴别要点。 脑膜瘤: 阐述脑膜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其与脑实质的界限、硬脑膜尾征等,以及与副肿瘤性脑水肿的鉴别。 垂体腺瘤: 重点介绍垂体腺瘤的CT和MR表现,包括微腺瘤与巨腺瘤的鉴别,以及垂体卒中的影像学特征。 淋巴瘤: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特别是其与肉瘤样肿瘤、结节性硬化症等病变的鉴别。 转移瘤: 详细分析多发转移瘤的典型表现,以及与炎症、缺血性病变等鉴别,并介绍不同原发肿瘤转移至脑部的影像学特点。 其他颅内肿瘤: 如神经嵴细胞瘤、生殖细胞瘤、颅咽管瘤、血管母细胞瘤等,逐一阐述其影像学特征。 2. 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急性脑梗死: 重点讲解DWI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关键作用,以及CT和MR在识别梗死核心、缺血半影和早期出血性转化中的价值。 脑出血: 分析不同部位、不同原因(高血压性、动静脉畸形破裂、肿瘤破裂等)的脑出血在CT和MR上的表现,以及随时间推移的影像学演变。 脑血管畸形: 详细介绍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等,以及其CT和MR上的诊断要点。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阐述MRV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的重要性,以及CT增强扫描的辅助作用。 烟雾病(Moyamoya病): 介绍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包括Willis环的侧支循环形成。 3. 感染性与炎症性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脑脓肿: 重点分析脑脓肿的CT和MR分期表现,包括病灶的形态、边界、囊壁强化特点,以及与肿瘤的鉴别。 脑炎: 探讨不同类型脑炎(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其好发部位和T2/FLAIR序列的变化。 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炎: 介绍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影像学改变,包括脑池强化、软脑膜增厚、脑积水等。 真菌感染: 阐述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病、念珠菌病)在免疫抑制患者中的影像学表现。 寄生虫感染: 如脑囊虫病、脑棘球蚴病等的影像学特征。 4. 脱髓鞘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多发性硬化(MS): 详细讲解MS在CT和MR上的经典病灶分布(如Periventricular、Juxtacortical、Infratentorial、Spinal Cord)、形态(椭圆形)、信号特点,以及活动性病灶的鉴别。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重点介绍其特征性病灶(如视神经、延髓、脊髓灰质背侧等)的影像学表现。 其他脱髓鞘疾病: 如Adrenoleukodystrophy、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等。 5. 变性性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AD): 介绍AD的典型脑萎缩模式(如内侧颞叶、顶叶萎缩)及其在MR上的表现。 额颞叶痴呆(FTD): 阐述FTD的脑萎缩模式(如额叶、颞叶前部萎缩)及其与AD的鉴别。 帕金森病(PD)及其他锥体外系疾病: 探讨PD、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等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特别是基底节、脑干、小脑的改变。 肝性脑病: 介绍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如苍白球、壳核、海马的T2信号增高。 Wilson病: 阐述Wilson病在基底节、丘脑、脑干的影像学改变。 6.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脑挫裂伤: 重点分析CT在挫裂伤中的敏感性,以及MR在陈旧性挫裂伤中的价值。 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 详细描述其在CT和MR上的典型形态和信号特点。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重点介绍DAI在MR上的诊断要点,如胼胝体、脑干、皮质-髓质交界处的微出血。 颅骨骨折与颅内积气: CT是诊断骨折的首选方法。 7. 先天性与发育性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脑积水: 介绍交通性脑积水与交通性脑积水的影像学鉴别,以及不同病因的鉴别。 脊柱裂与脊膜膨出: 阐述其在MR上的典型表现。 脑回畸形与沟回畸形: 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皮质发育异常。 血管瘤样畸形(如Sturge-Weber综合征): 介绍其影像学特征。 8. 脊髓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脊髓压迫: 鉴别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脊膜瘤、神经鞘瘤、转移瘤)、椎体骨折、脊髓空洞症等。 脊髓炎: 介绍急性脊髓炎、慢性脊髓炎的影像学特点。 脊髓空洞症: 探讨其原因、形态和与脊髓肿瘤的鉴别。 第三部分:特殊情况与高级技术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针对儿童特有的疾病(如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儿童肿瘤等)进行专门讨论。 功能成像与分子成像: 简要介绍PET、SPECT、fMRI、MRS等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辅助作用。 影像学与临床决策: 强调影像学检查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性。 本书的特点与优势 系统性强,覆盖面广: 全面涵盖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领域常见及重要疾病,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鉴别诊断导向: 重点突出CT与MR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帮助读者克服诊断难题。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高质量的CT和MR图像,配合详细的文字描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病变特征。 结合临床实践: 融入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和诊断标准,具有高度的临床实用价值。 多模态影像融合: 强调CT、MR、DSA等多种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权威专家团队: 由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及神经科学专家倾力撰写,保证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工具书,一本可以伴随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解决疑难杂症的助手。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本书的内容,读者将能够更精准、更自信地解读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表现,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终造福于人类健康。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水平的提升,为神经科学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CT和MR这两种成像技术的相互印证和互补性。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帮助我理解不同类型的病灶,例如肿瘤、炎症、缺血、出血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在CT和MR上的影像学表现有哪些关键的差异点。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成像序列(如T1WI、T2WI、FLAIR、DWI、ADC、PWI,以及各种增强序列)在鉴别诊断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序列的组合来区分那些影像学表现相似的病变。我特别关注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鉴别诊断,比如不同类型的脑肿瘤之间的鉴别,或者是炎症性病变与肿瘤的区分。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概率的鉴别思路,或者一些帮助记忆的口诀,那将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深入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鉴别诊断的优秀书籍。特别是对于CT和MR这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像技术,如何有效地区分相似的病灶,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将不同的病变类型,例如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等,在CT和MR上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我希望书中能够强调不同成像序列(如T1WI、T2WI、FLAIR、DWI、ADC图、增强扫描等)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序列上的信号变化。此外,我也非常看重书中对一些罕见或鉴别诊断困难病例的讨论,这能够帮助我拓展思路,提升处理复杂病例的能力。如果书中能够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指南,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

评分

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CT和MR这两种影像学技术的鉴别诊断,这可以说是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常常令人头疼的难题。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不同病变在CT和MR上表现差异的著作,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鉴别思路。例如,某些肿瘤在CT上可能表现出相似的影像学特征,然而在MR的T1WI、T2WI、DWI等序列上,其信号特点却可能截然不同。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包含大量的真实病例图片,并配以详尽的文字解读,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我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鉴别流程图或者总结性的表格,那就更完美了,这将极大地方便我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快速查阅和参考。我深信,一本优秀的影像学教材,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度至关重要,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成为我在日常诊断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本仅仅摆在书架上的摆设。

评分

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我深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CT和MR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两种神经影像学检查手段,其鉴别诊断能力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我非常关注这本书是否能够全面、系统地涵盖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CT和MR上的影像学特征,并且能够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鉴别要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证据的鉴别策略,例如,如何利用特定的序列参数、造影剂的应用时机以及与其他临床信息的结合来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疑难病例的分析,分享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是如何一步步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锁定诊断的。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我挺喜欢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内页纸张也厚实,摸起来很有质感。拿到书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翻开了,感觉这书定价虽然不算便宜,但冲着这品质也值了。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在CT和MR这两大成像技术上的鉴别诊断,这块内容非常重要,也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清楚不同病变在CT和MR上的表现差异,并且能提供一些实用的鉴别思路。比如,某些肿瘤在CT上可能表现相似,但MR的T1WI、T2WI、DWI序列的信号特点又会截然不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真实病例图片,并且配以详细的文字解读,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鉴别流程图或者总结性的表格,那就更棒了,可以方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查阅和参考。这本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度很重要,希望它能真正地成为我们日常诊断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本只能放在书架上的摆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