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

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中原夏杏珍 编
图书标签:
  • 邓小平
  • 整顿
  • 历史
  • 政治
  • 1975
  • 中国
  • 改革
  • 经济
  • 人物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
ISBN:9787010168883
商品编码:19362127641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1975***主持整顿
  • 作者:程中原//夏杏珍
  • 定价:80
  • 出版社:人民
  • ISBN号:9787010168883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8-0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565
  • 字数:580千字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程中原,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江苏省无锡市人。曾任淮阴师专党委委员、教务科长、学报主编,并为***选集传记组成员,《江海学刊》副主编、主编,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编研室主任、副所长,兼任胡乔木传编写组副组长。2003年至2007年兼任《当代中国史研究》主编。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学术顾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著有《***传》、《胡乔木传》(编写组副组长)、《转折年代:***在1975-1982》、《中国的成功之路》、《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校重点教材,首席专家)、《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信史立国:当代中国史研究纵横谈》、《******与长征胜利》等。

目录

引言
**章 历史机缘
一、***指示要安定团结
(一)***的“八月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四届全国人大的决定
(二)四届全国人大缘何“难产”
(三)对历史进程发生影响的三件大事
(四)军队高干会和***“八月指示”的意义
二、***走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央
(一)***为***说话
(二)历史把***推到政治舞台的前沿
(三)围绕四届全国人大人事安排的斗争
(四)***主持国务院工作
三、***以“三项指示为纲”领导1975年整顿
(一)***的三项重要指示
(二)***重申的“四化”蓝图
(三)***提出“三项指示为纲”,领导1975年整顿
第二章 整顿的突破口——铁路
一、***决策:整顿从铁路开始
(一)铁路运输的主要问题
(二)***整顿铁路的决心
二、铁路整顿的部署
(一)全国工业书记会议
(二)中共中央9号文件
(三)***的“3·5”讲话
三、万里解决徐州问题
(一)徐州问题由来已久
(二)12天整顿
四、徐州经验的推广和发展
(一)9号文件适用于各行各业
(二)工交战线生产形势好转
(三)解决老大难,解开10个“疙瘩”
(四)铁路系统的重点整顿和徐州经验的发展
五、铁路整顿的历史评价
(一)铁路整顿的成效
(二)铁路整顿成功的关键
(三)铁路整顿在1975年整顿中的作用
第三章 国防科技整顿
一、国防**科技的突破性进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历程的回顾
(二)国防**科技事业在“文化大革命”前期的突破性进展
(三)国防**科技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国防**科技的整顿
(一)叶帅点将
(二)张爱萍抓点
(三)***撑腰
(四)争做“七一”派
(五)整顿见效,“三星高照”
……
第四章 钢铁整顿
第五章 围绕“反经验主义”的较量


《岁月沉浮:风雨兼程的共和国》 这是一部旨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带领人民探索前进道路的史诗。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事件或人物,而是力图描绘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现共和国在曲折中前进的坚韧步伐。 第一章:黎明前的曙光与迷雾(1949-1970年代初) 本章将深入剖析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的局面。在经济恢复、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党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工业化道路。同时,也审视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曲折,包括“大跃进”的教训,以及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将还原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苏联关系的变化,以及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这一时期的探索,既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第二章:巨变前夜的探索与彷徨(1970年代初-1976年) 这一章节将聚焦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家面临的巨大困境。我们将展现当时社会各界的普遍感受,以及对未来方向的深切忧虑。本章将重点阐述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思考和酝酿国家发展的方向,以及一些领导者在艰难环境中为恢复国民经济、纠正错误倾向所做的努力。我们会避免对具体人物的详细描绘,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探讨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稳定、发展和秩序的渴望。本章将侧重于那个年代的社会思潮、经济状况以及外交领域的动态,为理解接下来的历史转折做好铺垫。 第三章:拨乱反正的艰难启程(1976年后) 在经历了特殊年代的动荡之后,中国社会迎来了新的转机。本章将描绘党和国家如何深刻反思过去,决心纠正“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失误,并为国家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我们将重点关注在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等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本章也将展现如何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如何重新认识和重视经济建设,以及如何开始探索对外开放的格局。我们将着重强调这一时期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为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策框架。 第四章:走向世界,拥抱未来(改革开放初探) 本章将深入探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如何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经验的。我们将描绘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包括对外贸易、引进外资、设立经济特区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同时,本章也将展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重大调整,如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展现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将关注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一章旨在展现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中国形象,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第五章: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展望 在全书的结尾,我们将对共和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本章将强调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关于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实事求是等根本原则。我们将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本章将升华全书的主题,强调历史的连续性与创新性,以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未来。 《岁月沉浮:风雨兼程的共和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历史的洪流中探索、奋斗、前进的史书。它不回避历史的曲折,更着力展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对共和国不同时期历史的回顾,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发展的逻辑,以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个书名,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1975年,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动荡的岁月后,急需一场深刻的变革来重塑国家的未来。而邓小平,这位具有非凡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的领导人,在这一年重新走上前台,开始了那项意义非凡的“整顿”。我最想知道的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环境下,邓小平是如何准确地诊断出中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并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整顿方案的?书中是否会详细描绘他在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整顿教育体系,以及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同时,我也对他在面对重重阻力时,如何运用其政治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将这些改革推向深入,感到由衷的钦佩。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前夕,那个关键历史时刻的宝贵机会。

评分

《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个书名,像是一个历史的悬念,又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1975年,这个年份在中国现代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告别动荡、走向复苏的开端。而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这一年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心,开始了他那项影响深远的“整顿”。我渴望了解,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中国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国民经济是如何濒临崩溃的?社会秩序又是如何动荡不安的?更重要的是,邓小平究竟是如何凭借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开启这场自上而下的“整顿”的?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他当时所采取的具体政策,例如在经济领域、在科研领域、在文艺领域,甚至在党风建设方面,他都提出了哪些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同时,我也好奇,在推行这些改革的过程中,他又是如何应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阻力,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最终将那些艰难的决定付诸实践的?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一次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民集体命运的探寻,一次对伟人政治智慧的深度解读。

评分

《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1975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转折意义的年份。而“邓小平主持整顿”,则让我联想到这位伟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形象。在那段动荡的时期,中国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思想文化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邓小平是如何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并承担起“整顿”重任的?我迫切地想知道,他在整顿过程中,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比如,在恢复国民经济方面,他提出了哪些新的思路和政策?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又是如何拨乱反正,重新焕发生机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当时党内高层的政治斗争,以及邓小平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改革理念,并最终推动这些改革落地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细致地描绘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展现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以及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的奋斗与希望。

评分

当我翻开《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本书的目录时,我的内心就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无限遐想。1975年,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说,是一个充满转折的年份,是国家从困境走向复苏的起点。而“邓小平主持整顿”,则像是一个灯塔,指引着我想要了解在那段历史时期,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迫切地想知道,在经历了十年动荡之后,中国社会和国民经济究竟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局面?书中是否会详尽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停滞,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思想文化的僵化?而邓小平,这位在关键时刻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伟人,又是如何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改革信念,一步步展开“整顿”工作的?我特别关注书中对邓小平在恢复教育、发展科技、以及推进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的阐述,以及他如何克服来自各方的阻力,将这些改革措施成功实施。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回顾,更是一次对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困境,走向辉煌的深刻学习。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一摆出来,就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而在这其中,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能够深刻地影响未来的走向。1975年,中国正经历着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十年浩劫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社会秩序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正是在这样一种严峻的背景下,邓小平再次走向历史前台,肩负起重整山河的重任。这本书的题目,直接点出了核心人物、关键年份以及最重要的事件,这无疑勾起了我对那段往事的浓厚兴趣。我非常好奇,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究竟是如何从容应对,又是如何一步步推动“整顿”工作的。是怎样的智慧和魄力,才能在混乱中找到方向?他究竟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又遇到了哪些阻碍?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当时党内高层的博弈,以及普通民众的反应?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如实地展现那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全貌,让我得以窥见那个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复杂图景。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能了解历史事件本身,更能从中汲取关于领导力、改革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启示。

评分

当我看到《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那个年代的片段与想象。1975年,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邓小平主持整顿”则像是一束穿透迷雾的光,照亮了那个混沌的时期。我知道,在那之前,中国经历了太多曲折,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社会思想也受到极大的冲击。而1975年的“整顿”,在我看来,是中国走向复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我迫切地想知道,邓小平是如何在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凭借他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开始力挽狂澜的。这本书是否会详细阐述他当时所面临的具体困难,比如国民经济的衰退、生产秩序的混乱,以及思想上的僵化?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打破阻力,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当时党内高层不同意见的呈现,以及邓小平是如何在各种声音中寻求共识,凝聚力量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历史人物的传记,它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也折射出改革开放前夜,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希望。

评分

当我看到《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本书名时,我立刻联想到那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以及邓小平这位伟大的政治家。1975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他再次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心,肩负起“整顿”国民经济和国家秩序的重任。那段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经济发展遭受重创,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我非常想知道,邓小平是如何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清晰地认识到国家面临的症结,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改革措施的?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他在恢复工业生产、发展农业、整顿科研队伍、以及清理文化领域中的一些偏差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我也对当时党内高层的政治博弈,以及邓小平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坚持和推动他的改革思路,感到非常好奇。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更是对中国如何从动荡走向复兴,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的深刻解读。

评分

看到《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那个历史的画面。1975年,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份,而邓小平,这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领导人,肩负起重塑中国走向的使命。那是一个国家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亟需调整方向的时刻。经济上的停滞,社会上的混乱,思想上的禁锢,都像是一座座沉重的山,压在中国人民的身上。我迫切想知道,邓小平在那个时候,是如何凭借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洞悉了国家面临的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的?这本书是否会详细描绘他在经济领域、教育领域、科技领域,乃至文化艺术领域所推行的具体措施?我尤其好奇,在那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他又是如何应对来自各方的阻力,如何平衡不同的声音,如何凝聚力量,推动这些改革的?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历史事件的书,更是一次深入理解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夜,国家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宝贵机会。

评分

《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历史的张力,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特殊年代的大门。1975年,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十年动乱的创伤需要被疗愈,国家需要重新找回前进的方向。而邓小平,这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人,在这一年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他那项意义深远的“整顿”工作。我渴望了解,在那个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究竟是如何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改革决心,开启这场旨在恢复秩序、发展经济的伟大事业的?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深层危机,例如国民经济的凋敝,生产力的低下,以及社会思想的僵化?更重要的是,邓小平究竟采取了哪些具体而有力的措施,来打破那些阻碍发展的藩篱,让中国重新焕发生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细致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揭示邓小平在决策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他如何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中国未来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

当我在书架上看到《1975邓小平主持整顿》时,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油然而生。1975年,这是一个充满变革气息的年份,而“邓小平主持整顿”,则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知道,在那之前,中国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十年,经济发展几近停滞,社会秩序也一度混乱。而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人物,在这一年重新回到政治舞台,肩负起重振山河的重任。我非常想知道,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展开这场“整顿”的?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比如国民经济的凋敝,生产的停滞,以及社会思想的混乱?更吸引我的是,邓小平在推动这场“整顿”的过程中,究竟采取了哪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他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各方力量,最终扭转乾坤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示那个时代政治角力的复杂性,以及邓小平作为一位政治家所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勇气。对我来说,这本书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解读,更是一次对中国走向复兴之路的深刻反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