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日記
風靡全球的超級暢銷書
全美狂銷6000萬冊
已被翻譯成37種語言版本
2008美國獨立書商協會Book Sense兒童文學“年度好書”
2008美國漫畫業指標大奬Harvey Awards八項題名
2007《齣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Best Books 年度圖書
2007 Borders’ Original Voice 童書奬
同名改編的電影北美票房亞軍
2008Nickelodeon Kids’Choice Awards全美兒童票選奬“喜愛的書”提名
內容簡介
“小屁孩日記係列”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給我們展現瞭美國乃至世界各國少年兒童的真實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幽默詼諧的漫畫和妙趣橫生的文字天然渾成,相映生輝。主人公格雷是一個念初中的小屁孩。他善良、誠實、聰明、愛玩,滿腦子的鬼點子。他的媽媽讓他記日記,他除瞭鬆散地記述瞭有趣的或難忘的事情外,還畫瞭許多漫畫。
在 日記裏,格雷記敘瞭他如何駕馭充滿冒險的中學生活,如何巧妙逃脫學校歌唱比賽,重要的是如何不讓任何人發現他的秘密。我們在富有喜劇性色彩的文字和圖畫中,真切地感受到瞭那種鮮活的現代氣息以及蓬勃嚮上的熱情。這是一套很有趣的、能讓我們感覺到童年很美妙的書。
“小屁孩日記係列”是用字淺顯的生活小說,絕對讓你笑破肚皮的情結,完全不同於沉悶教材的枯燥乏味。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讓讀者在字裏行間中,無形中學會單字,熟悉句型用法,更開啓瞭解英美文化的視窗。
用字淺顯
讀小說,怕生字太多,乾擾瞭閱讀的理解及樂趣。“小屁孩日記係列”以美國中學生常用的字匯撰寫,沒有艱澀難懂的用字,讀者隻需具備國中英文程度,即可掌握大部分的文義。
美國文化
想要學好語言,就要瞭解該語言的文化背景。「閱讀」,正是開啓瞭解異國文化的另一視窗。閱讀這本美式的生活日記,是瞭解美國校園文化、傢庭生活直接的方式。
道地口語
書中對白齣現許多課本學不到、老師沒有教的英文口語、俚語、片語等。想要學習生動又道地的英文口語,是好的教材。
Product details
Author :Jeff Kinney
For ages :8+
Format :Paperback
Dimensions : 174 x 208 x 144mm | 2,994g
Publication date : 06 Sep 2016
Publisher : Hachette Book Group USA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 9781419729867
這本《小屁孩日記》閤集簡直是為我這種偶爾需要“心靈放鬆劑”的成年人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工作壓力特彆大,腦子總是轉個不停,需要一些能讓我徹底放空,不用思考復雜情節的東西。這套書完美地滿足瞭我這個需求。它裏麵充斥著各種日常生活中那種尷尬到極緻,但又讓你忍不住想笑的瞬間。比如,主角格雷在學校裏努力想融入“酷孩子”圈子的各種笨拙嘗試,那種小心翼翼又自以為是的樣子,簡直就是我中學時代某個角落的真實寫照,隻是我當時沒他這麼戲劇化而已。作者用那種非常口語化、帶著吐槽意味的日記體,把青少年的內心活動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他那些天馬行空的“商業計劃”,雖然注定要失敗,但那種純粹的、不計後果的想象力,讓人看瞭之後,仿佛也能感受到一絲久違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氣息。讀完沉重的文件後,翻開隨意一頁,看到格雷又因為某個小小的決定鬧齣大麻煩,我的嘴角就會不自覺地上揚,感覺那些煩心事好像也沒那麼重要瞭。這套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真實感”和“無厘頭”的結閤,讓你在哈哈大笑中,完成瞭對現實的短暫逃離。
評分這套書的係列性構建得非常巧妙,它不像其他係列小說那樣強求每本都有宏大的敘事綫索,而是通過主角人格的穩定發展和生活情境的不斷變化來維係讀者的興趣。每一本都像是一扇新開的窗戶,讓你窺見格雷在特定時間段內所麵臨的“世界末日”。例如,某一本可能聚焦於夏令營的恐怖經曆,而另一本則可能專注於傢庭旅行的災難現場。這種“主題單元化”的處理方式,使得即使我隔瞭很久纔拾起下一本,也完全不會感到閱讀脫節,反而有一種“老朋友又迴來瞭”的親切感。我最欣賞的是它對“階級”和“社會等級”這種抽象概念的簡化處理。在格雷的世界裏,誰的零花錢多、誰的電子産品新,就能決定你在學校的地位,這種直白的呈現,雖然殘酷,卻準確地反映瞭青少年群體中微妙的權力結構。它讓成年讀者在會心一笑之餘,也能警醒自己,我們曾經是多麼在意那些轉瞬即逝的“身份象徵”。
評分對於想要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傢長來說,這套書的實用價值是無可替代的。我的侄子,一個對傳統文學書本敬而遠之的孩子,居然主動要求我給他講格雷的“最新糗事”。關鍵在於,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它大量使用手寫字體、塗鴉、黏貼物和圖畫,這讓閱讀體驗變得更像是在翻閱一本充滿秘密的個人筆記本,而不是枯燥的書本。這對於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來說,簡直是“閱讀的催化劑”。我觀察到,他並不是在“被迫閱讀”,而是在“好奇地探索”格雷的下一個倒黴計劃。更重要的是,書中的很多情景,比如兄弟間的爭吵、對父母規則的不滿、對流行文化的盲目追隨,都是當下孩子們真實會經曆的。這為我們傢長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當我們讀完後,就可以自然地與孩子討論這些社交睏境,而不是生硬地灌輸道理。它用幽默和誇張的方式,教會瞭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邏輯。
評分我得說,初次接觸這套書,我原本以為它會是那種非常低幼的兒童讀物,頂多是給小學階段的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閱讀材料。結果我完全錯瞭,它的受眾群體比我想象的要廣泛得多,尤其對於我們這些已經脫離瞭青春期有一段時間的“前·小屁孩”來說,它更像是一份懷舊的邀請函。我不是在懷念過去,而是懷念那種無所畏懼地犯錯,並且第二天太陽照常升起的“特權”。格雷的故事裏充滿瞭各種社會交往的失敗案例,從如何應對錶親、如何和鄰居相處,到如何在傢庭聚會中避免尷尬,這些場景的細膩程度,讓我不禁開始反思自己年輕時是不是也犯過類似的低級錯誤,隻是當時我沒有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記錄下來而已。書中的插畫雖然簡單,但那種“火柴人”式的幽默感卻極具感染力,它們精準地捕捉瞭人物的肢體語言和內心的崩潰狀態。這本書成功地在“青少年煩惱”和“成人迴憶”之間搭建瞭一座橋梁,讀起來輕鬆愉快,又帶有一絲對逝去時光的溫情迴顧,完全沒有閱讀負擔。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當初購買這套閤集,主要是因為它的“美國文化符號意義”。作為一名熱衷於瞭解西方流行文化的人士,我知道這套書是當代美式幽默和青少年文化的一個重要縮影。通過閱讀格雷的日記,我獲得瞭一種非常接地氣的視角,去理解美國中産階級傢庭的日常生活狀態,他們的假期安排、他們對電子遊戲的癡迷程度,以及他們如何與學校係統互動。這種文化滲透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僵硬,而是通過一個充滿個人偏見和吐槽的敘事者,將這些文化細節自然地植入你的腦海。他的抱怨、他的自戀、他對權威的輕衊,都構成瞭理解當代美國青少年心理狀態的有效樣本。雖然我不是青少年瞭,但通過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當下熱播的美劇和網絡梗的背景知識儲備又豐富瞭不少。總而言之,這是一套兼具娛樂性、文化觀察價值和極佳可讀性的“減壓神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