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

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英国史
  • 都铎王朝
  • 16世纪
  • 历史
  • 欧洲历史
  • 亨利七世
  • 亨利八世
  • 宗教改革
  • 伊丽莎白一世
  • 政治史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3400662
商品编码:2038357840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

:85.00元

作者: 大卫·休谟;刘仲敬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53400662

字数:

页码:3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休谟在他生活的时代,首先是历史学研究给他带来了声誉,而不是哲学、道德学或经济评论等论述。休谟正是靠着《英国史》的写作赢得了社会声誉后,学界才开始重新审视他的哲学、道德、经济等思想贡献。






购买此作者其他作品请点击:
英国史(套装共2册)》
英国史3、4(套装全2册)》
英国史1》
英国史2》
英国史4》

内容提要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成名之作,与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肩的历史畅销书书。创作历时十五年,全书超过一百万字,再版超过一百次,讲述了从罗马—不列颠时代到光荣革命的英国历史,甫一上市便成为畅销书,并一举使休谟跻身历史学家行列。《英国史》共六卷,出版以来备受好评,于2013年列选国家出版基金羡慕。《英国史(3)》主要描述的是都铎王朝早期(亨利七世—爱德华六世)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目录


第二十六章 亨利七世(三)
第二十七章 亨利八世(一)
第二十八章 亨利八世(二)
第二十九章 亨利八世(三)
第三十章 亨利八世(四)
第三十一章 亨利八世(五)
第三十二章 亨利八世(六)
第三十三章 亨利八世(七)
第三十四章 爱德华六世(一)
第三十五章 爱德华六世(二)
第三十六章 玛丽(一)
第三十七章 玛丽(二)

作者介绍


  大卫·休谟(DavidHume),(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与约翰·洛克(John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过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主要著作有:《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和《宗教的自然史》等。

文摘


亨利七世继位——登基——新君疑忌约克宗室——伦敦狂欢拥戴新君——加冕——汗热病——召开国会——王位限定继承权——国王大婚——叛乱——民情不洽——兰伯特·西蒙内尔——爱尔兰叛乱——勃艮第公爵夫人密谋——兰伯特·西蒙内尔入侵英格兰——斯托克之役里士满伯爵博斯沃斯一战克捷,乾坤落定。王师尽殁,国王殉社稷,破亡残卒溃不成军。将士骤然大捷、喜不能抑,群起推戴其凯旋统帅,称尊即位。“亨利七世万岁”呼声响彻沙场各处,发乎自然,不待谋而众意同。理查德国王在战役中佩戴的王冠遗落于骸骨中,为威廉·斯坦利爵士获致。斯坦利将王冠奉于胜利者头上,令军前举戴稍具体统。亨利本人尚未汲汲干求大位,但他即刻接受奉上的大礼,未有片刻犹疑。他已身居幸运的,必须排除万难、当机立断。此公想必久有成算在胸,一旦野心驱策、王业炳勋,决断自然不在话下。亨利称孤道寡,自当不乏理据。然而,凡此种种理据,无论衡以公义、抑或较以政略,无往而非窒碍。多年来,兰开斯特宗室党羽奉亨利为传人。然而,普遍认为此说牵强过甚、王权依据薄弱。亨利干取大位,从来未能明白界定王权要求的可靠依据。他公然破坏继承序列,未闻国民选举推戴。确实,国会经常认可兰开斯特诸王的王位资格。不过,这些投票几乎没有什么性,无非阿附在位君主的家族而已。随着兰开斯特宗室近丧邦于约克宗室之手,这些议案相应撤销。明哲保身之徒为和平着想,也乐于屈身侍奉任何既存、不欲兴灭继绝。他们声称,兰开斯特宗室死灰复燃,则君统继承翻覆无定、多生枝节。何况,纵然兰开斯特堪居正朔,亨利亦非其宗室嫡裔。兰开斯特党羽奉里士满伯爵为首,原因无非党性偏执、不甘屈膝敌党。诚然,亨利的母亲、里士满伯爵夫人乃是萨默塞特公爵的独生女和继承人,出自兰开斯特公爵约翰·根特一系。不过,萨默塞特自身即为庶子、通奸所出。虽然理查德二世殊恩授权,经国会裁可,特许庶子扶正;然法案可曾准许小宗继承大位,仍然有充分理由质疑。上谕所许殊恩,已经充分枚举、明确排除王国继承权。Rymer, tom. vii. p.849. Cokes inst. 4. Inst. part 1. p.37.兰开斯特一朝之定国本,萨默塞特小宗从不与闻。非待嫡裔尽绝,无人留意小宗疏族的继承资格。尤犯众怨者,亨利宗室血统源自其母;而里士满伯爵夫人仍然在世,继承资格显然优于亨利。无论仅仅考虑理据,还是从近年来爱德华四世颇得人心的统治出发,约克宗室的继承权普遍更符众望。亨利拟议联姻约克宗室传人伊丽莎白公主,将继承要求嫁接到约克宗室上。他庄严承诺大办婚事,认为以往的成功主要有赖于此。不过,许多理由阻止亨利采取这样的权宜之计。他明白:如果仅仅以王夫身份登基,权力就会非常有限。亨利所欲不在礼仪君主的虚衔,而在附属于君位的实权。如果公主先他而死,没有留下后嗣,则大位自然归于公主血亲近支,亨利理应逊位让国。即使天佑御榻、子孙昌盛,诸王子孝敬父亲的虔诚与干取大位的野心孰胜孰负,亦难逆料。确实,召集国会、通过法案、授亨利终身王冕,并非难事。不过,亨利心里有数:血亲继承的资格比一次会议的强得多。BacoiKens plete History, p.579.这样的会议总是受到暴烈的党争挟制,更多地受到事态的急迫需要驱使、很少会考虑理据或公益。亨利还可以把王位要求建立在第三个基础上:他战胜了目前占据君位的理查德。不过,理查德自己就是公认的篡位者。何况,亨利的军队大抵是英国人,不可能据此建立征服英格兰的权力。伸张征服者的权力,引申的意义可能就是建立君权、废止英国人的权利和特权。Bacon, p.579.干犯举国众怒,莫此为甚。诺曼人威廉虽然统率强大的外邦常胜军,一开始就拒绝众矢之的的征服者头衔。他不到根基稳固,绝不冒险启用如此横暴而危险的头衔。不过,亨利明白:权力还有一种基础,也就是事实占有。事实占有多多少少类似征服的权力,勇武和干练足以久据王位。亨利四世有例在先:他没有更好的理据,就平定了众多叛乱,和平传位于子孙。他注意到:虽然约克宗室资格居优,兰开斯特王朝仍能享国三代。若非亨利六世暗弱不堪其任,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亨利根据近来的经验,决意径自据有王权。他昭示敌党:只有武器的力量和战争的胜利才能驱逐他。他断然以兰开斯特宗室继承人自居,不容置疑。他希望:这个权力有兰开斯特党羽的青睐、辅以他目前的实力,可以保证他始终享有不受约束的。亨利的意图建立在明智的政策,甚至某种必需之上,因此没有面对多少责备。不过,他的一切举措和方略还有另一种动机,无法依靠同样的借口辩护。
……

序言



《风起云涌的英格兰:乱世帝王与信仰之变 (1485-1574)》 本书将带您深入探寻一段塑造现代英国面貌的关键时期——从玫瑰战争的硝烟散尽,到宗教改革的惊涛骇浪,再到都铎王朝早期波澜壮阔的二十余载。在这段跌宕起伏的时光里,英格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置身于错综复杂的欧洲政治格局之中,与法兰西、西班牙等国你来我往,既有联盟,亦有对抗,每一次的外交博弈都深刻影响着国内的权力平衡与民族认同。 您将亲眼见证“新君主”亨利七世如何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铁腕手段,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内战,为英格兰带来了久违的和平与稳定。他如何精心设计财政体系,严厉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一步步巩固王权,为都铎王朝的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的统治,堪称一场精妙的权谋与治国艺术的展现,将破碎的国土重新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 紧接着,亨利八世那戏剧性的统治将为您揭开。他不仅是《旋转的佩吉》中那血腥而迷人的君主,更是深刻改变英格兰命运的推手。您将探究他为何走向与罗马教廷的分裂,这场“国王的盛事”是如何由个人情感、政治野心与宗教思潮交织而成。我们将细致梳理脱离罗马的复杂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教会财产的充公、修道院的解散,这些措施如何重塑了英格兰的社会经济结构,并催生了全新的教会体系。 随之而来的,是英格兰历史上几位备受争议的继承者。爱德华六世短暂而激进的改革,玛丽一世试图恢复天主教的“血腥”年代,以及伊丽莎白一世登上王位的初期,都将一一呈现在您眼前。您将理解,在这些君主的治下,信仰的冲突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造成了深刻的分裂与动荡。从虔诚的信徒到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每个人都在信仰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最终汇聚成了英格兰教会的独特走向。 本书还将聚焦于这一时期英格兰的社会变迁。封建制度的余晖逐渐散去,商业经济的萌芽悄然生长,旧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开始受到冲击。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新兴商人的崛起,以及海外贸易的初步发展,都为英格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埋下了未来工业革命的种子。我们将为您描绘当时人们的生活图景,从贵族到农民,从城市居民到乡村绅士,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受。 此外,艺术、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光辉也将在本书中得到展现。尽管在政治动荡的年代,文化艺术却未曾停滞。莎士比亚之前的戏剧萌芽,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与本土化,以及科学探索的初步尝试,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我们将带您领略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采,以及他们对人类自身与世界的重新思考。 《风起云涌的英格兰:乱世帝王与信仰之变 (1485-1574)》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陈述,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它将为您揭示,正是这些看似遥远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如何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塑造了今天的我们。通过对政治、宗教、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多个维度的深入剖析,本书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去理解英格兰民族国家形成的艰难历程,以及都铎王朝早期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与深远影响。您将不再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成为这段恢弘史诗的参与者,感受那个时代英格兰人所经历的变革与希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所涵盖的时间段,在我看来是英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从玫瑰战争的余烬中走出的都铎王朝,是如何在亨利七世的领导下,一步步走向稳定与繁荣?而亨利八世,这位充满争议的君主,他的统治又如何深刻地改变了英格兰的命运?我最期待的部分,莫过于对宗教改革的深入探讨。这场改革,不仅仅是关于信仰的改变,更是关于权力的重新分配,以及国家主权的确立。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分析,这场改革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例如教会日益增长的世俗权力和财富,以及国内新兴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我也对玛丽一世的短暂统治充满好奇,她试图恢复天主教的努力,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历史人物的决策,往往是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评分

我一直认为,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一个个年代和事件,更重要的是去理解那些历史洪流中的人物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以及他们的选择如何塑造了后世。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正是我期待的那种能够带我深入历史肌理的作品。从亨利七世稳固王权、精明理财的策略,到亨利八世张扬的个性和对继承人的急切渴望,再到他与教会的决裂所带来的巨变,每一个转折点都充满了戏剧性。我迫切想知道,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国王的个人意志是如何能够撼动一个古老王国的根基的?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们,他们是出于宗教信仰的坚定,还是政治权力的考量?书中对于这些人物的心理刻画,对于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诱惑的描写,是否足够细腻和真实?我也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阶级流动特别感兴趣,都铎王朝的建立是否带来了新的贵族阶层,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又是如何?书中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是否能够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立体的认知?我希望作者能够避免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那个时代英国社会的全貌。

评分

当我看到《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的标题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亨利七世的崛起,如同一场成功的冒险;亨利八世的统治,则充满了激情、权谋与变革。特别是宗教改革,它不仅仅是一场宗教运动,更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和社会革命。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解读亨利八世与教会决裂的关键时刻的?是简单地归咎于他对子嗣的渴望,还是深入挖掘了其中更复杂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因素?例如,教会拥有的巨大财富和权力,是否已经引起了国内贵族和国王的觊觎?书中是否会探讨,当时英格兰国内的宗教思想土壤是否已经成熟,能够支撑这场激进的改革?此外,我对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这两位年轻君主的短暂统治也充满好奇,他们在复杂的政治和宗教斗争中,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命运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或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些历史事件。

评分

我对都铎王朝早期历史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充满戏剧性的转折和那些极具个人魅力的统治者。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的出现,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进入全新时代的大门。亨利七世的精打细算和对权力的掌控,为后来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亨利八世那充满争议的一生,尤其是在宗教改革上的决断,更是彻底颠覆了英格兰的传统。我渴望了解,在这场改革的背后,是否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动因?例如,当时英格兰国内对于教会财富和权力的不满情绪是否早已存在?书中是否会探讨,宗教改革对英格兰的经济格局,尤其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也对那个时期英格兰的文化和学术发展感到好奇,在经历了政治和宗教上的巨变后,文学、艺术和科学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这本书能否在描绘宏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捕捉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点滴,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希望?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时,心中充满了对都铎王朝早期历史的期待。这个时期,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从玫瑰战争的结束,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再到之后短暂的权力交接,每一个节点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想深入了解亨利七世是如何从一个流亡者,一步步登上王位,并且建立起一个强大而稳定的都铎王朝的。他的统治手段,尤其是他对国家财政的管理,以及如何处理国内的反对势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而随后的亨利八世,他的统治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与罗马教会的决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场宗教改革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原因,而不仅仅是聚焦于亨利八世的个人情感。同时,我也对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这两位年轻君主的短暂统治充满好奇,他们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命运?

评分

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所聚焦的这段历史,在我看来是英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期。从玫瑰战争的余烬中站起的都铎王朝,如何一步步巩固权力,实现国家统一,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亨利八世与教会的分裂,更是如同在大地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其影响深远至今。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这场宗教改革的政治动因,除了国王的个人欲望,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权力斗争和国际政治的较量?例如,英格兰与罗马教廷之间长期的紧张关系,以及国内某些政治派别对教会权力的觊觎。同时,我也非常想了解,这场改革是如何在民间逐步推广的,新教的思想是如何传播的,又遭到了怎样的抵制?书中对玛丽一世的统治,是否能够摆脱“血腥玛丽”的标签,而是更客观地分析她当时所处的政治和宗教困境,以及她恢复天主教的真实意图和所面临的挑战?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全面、更 nuanced 的理解。

评分

拿到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我立刻被它所涵盖的时间段深深吸引。1485年到1574年,这几乎涵盖了都铎王朝从奠基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的全部历程。亨利七世如何从一个流亡者一步步走向王位,并且建立起让后人称道的统治,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随后的亨利八世,他的统治更是如同一场风暴,将英国推向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宗教改革的决定,无疑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仅改变了宗教信仰,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社会秩序,甚至文化思想。这本书能否详细阐述这场改革的深层原因,例如教皇权力在英格兰的实际影响,以及国内对教会改革的长期诉求?同时,我也对书中对玛丽一世“血腥玛丽”称号背后的复杂历史原因的解读充满期待,她试图恢复天主教的努力,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宗教环境下,又面临着怎样的阻力?这本书是否能让我明白,历史上的“好”与“坏”往往是相对的,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衡量的。

评分

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古朴的字体搭配着那个时期典型的纹章图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史诗气息。我一直对都铎王朝早期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充满好奇,亨利七世如何结束玫瑰战争的混乱,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后和宗教改革又如何彻底改变了英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格局;以及紧随其后的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短暂而充满争议的统治,都如同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待着我去一一解开。当我翻开这本书,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史实的大致陈述,更是对那个时代人物性格、权力斗争、社会思潮以及日常生活细节的深入剖析。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都铎王朝早期那种既充满机遇又暗藏危机的时代氛围。特别是关于亨利八世与罗马教会决裂的政治博弈,以及这场改革对英格兰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我希望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例如当时教会财产的重新分配,新教思想的传播方式,以及普通民众对此的反应。同时,我也对那个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特别是与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强国的互动,充满了兴趣,了解它们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维护自身利益。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评分

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所覆盖的时期,恰恰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它标志着英国从一个相对孤立的中世纪王国,走向一个在欧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近代国家。亨利七世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终结了内战,建立了强大的都铎王朝;而亨利八世的统治,更是将英格兰推向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宗教改革的起源和过程,不仅仅是亨利八世个人的意志,更是要分析当时英格兰国内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层原因。例如,教会的腐败和世俗化,是否早已引发了普遍的不满?贵族阶层对教会财富的觊觎,是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书中对于玛丽一世统治时期的描述,我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其复杂性,她恢复天主教的决心,以及由此引发的动荡,是否能够被置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并非单一线性的,而是由无数复杂因素交织而成。

评分

自从我对都铎王朝的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来,我就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剖析1485年至1574年这段关键时期的书籍。这本《英国史3(1485-1574年 都铎王朝早期)》的出现,无疑让我眼前一亮。这段时期,从亨利七世结束长达三十年的玫瑰战争,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再到玛丽一世短暂的复辟,每一个事件都充满了戏剧性和深远的意义。我尤其想知道,亨利七世是如何在高压的政治环境中,通过精明的财政政策和巧妙的外交手段,逐步巩固他的统治,并且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除了个人原因,是否还有更深刻的社会经济动因?例如,教会庞大的土地和财富,是否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负担,或是引起了国内的普遍不满?书中对于玛丽一世复辟天主教的尝试,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更 nuanced 的解读,了解她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宗教环境下,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及她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