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直營】萬物:創世+文明(上捲)科普畫冊歐美動漫書籍

【後浪直營】萬物:創世+文明(上捲)科普畫冊歐美動漫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延斯·哈德 著,徐峰 譯
圖書標籤:
  • 科普畫冊
  • 萬物
  • 創世
  • 文明
  • 歐美動漫
  • 書籍
  • 後浪
  • 青少年
  • 科普知識
  • 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後浪齣版公司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9603470
商品編碼:20535472325
品牌:後浪
包裝:精裝
開本:12開
用紙:銅版紙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    繪:[德]延斯·哈德

譯    者:                                字    數:40

書    號:978-7-5596-0347-0                  頁    數:372

齣    版: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印    張:31

尺    寸:195毫米×305毫米                   開    本:1/12

版    次:2017年9月第1版                   裝    幀:精裝

印    次:2017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價:188.00元

正文用紙:105g太空梭啞粉

 

 

我感興趣的是人類奮鬥背後的種種動機:貪婪與好奇、結盟與爭鬥、保守與叛逆,對權力與財富的追求,還有交流與閤作的基本需要。

——延斯·哈德

*****

2015年安古蘭國際漫畫官方入圍作品

、銀、銅三色澆築齣一部進化史:使用在曆史進程中扮演瞭至關重要角色三種貴金屬顔色,手繪2000多圖畫勾勒400萬的人類進化史:平均下來,每幅畫要講述2000年的曆史

鑽木火到發明輪子,從結繩記事到帝國崛起創世結尾走齣樹叢的人猿,到《文明上捲結尾歸零的鍾錶:這部沒有主角的漫畫,主角恰恰“時間”本身

一部引用和反引用的奇書,充滿隱喻的詮釋和反詮釋:每一個格子都有齣處,每一個符號都有指:從《2001太空漫遊》逍遙騎士,從小布什到甘地,從《銀河係漫遊指南》到《星球大戰》,達芬奇到濛德裏安,從雨到高盧英雄傳

不想當藝術史的藝術史,不滿足於講史前史的史前史:一部沒有邊界的作品

 

獲奬紀錄

2015年安古蘭國際漫畫官方入圍作品

 

媒體推薦

直白:我認為萬物:文明》上捲漫畫大師傑作之一算得上是二十一世紀初藝術著作中的傑作。

——第九藝術漫評網站《萬物:文明》I書評

 

《萬物:文明》上捲帶來的是一種圖像敘事的眩暈: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夠取代。它是一部野心勃勃的曆史敘事之作

——塞巴斯蒂安·伯尼(漫評人

 

 

延斯·哈德(Jens Harder,1970年生於前德意誌民主共和國魏斯瓦塞市)是德國漫畫傢,1996至2003年間在柏林白湖藝術學院(Berlin-Wei?ensee)學習平麵設計。

他移居柏林多年,從事插畫和漫畫創作,已發錶多部作品,並多次獲得國際奬項(2004及2010年的德國埃蘭根國際漫畫沙龍佳德語漫畫“馬剋斯與莫裏茨”奬、2007年德國蔔勞恩市及蔔勞恩協會頒發的“蔔勞恩”錶彰奬、2010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魄力奬”,2011年漢斯·麥特奬)。他的作品曾在德國及國外多座城市展齣,並刊於多種漫畫期刊。

 

譯者簡介

徐峰,生於1976年,原籍吉林,現居法國巴黎。

已齣版譯作有《高盧英雄傳》《局外人《在路上》等。

 

 

 

《萬物:文明上捲,是野心勃勃的“漫畫宇宙史”三部麯之第二部。

它以南方古猿齣現為起點,描繪瞭人類誕生到古羅馬帝國建立期間,長達400年的人類進化史圖捲:從鑽木火到發明輪子,從結繩記事到帝國崛起。

然而它前作創世並不滿足於單純的綫性敘事,而是藉助人類文明史上的各種經典符號、意象,詮釋和腳注瞭一部以金、銀、銅三色繪成的包含2000多幅手繪插圖的史前史。

人類在宇宙間不是孤獨的:從《2001:太空漫遊》逍遙騎士,從小布什到甘地,從《銀河係漫遊指南》到《星球大戰》,達芬奇到濛德裏安:人類智識所創造的各種經典意象,伴隨著我們的祖先,在這部進化史中跋涉前進。

 

市場價:  188元
ISBN號:  9787550243279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商品類型:  圖書
 
裝幀:精裝  開本:12開  語種:中文
  齣版時間:2015-05-01  版次:1  頁數:367
  印刷時間:2015-02-01  印次:1  字數:130.00韆字

 

編輯推薦———————————————————————

推薦一:《萬物:創世》為榮獲漫畫界高榮譽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魄力奬”作品。

推薦二:《萬物:創世》畫風恢弘,想象力奇詭。作為野心宏大的漫畫宇宙史三部麯震撼開篇之作,《萬物》用2000幅手繪漫畫講述瞭從宇宙大爆炸開天闢地直到人類誕生前夕的140億年曆史。

推薦三:《萬物:創世》是一本不僅僅滿足於科普的漫畫:它也是一幅用人類文明各種經典符號演繹宇宙進化的浩瀚圖捲,從開闢天地到智人崛起。

推薦四:《萬物:創世》是一本不想當藝術史的藝術史:它追尋繪畫史上各位大師的足跡,從波提切利到拉斐爾再到《丁丁曆險記》。

推薦五:《萬物:創世》是一本包羅萬象、兼收並蓄的思想史。它在講述大自然不以人類為轉移的進化過程的同時,引入瞭不同文明對各種自然現象的詮釋:它們或天真,或素樸,或是與現代科學結論有著驚人的重閤。

 

      另外,日漫愛好者們有福瞭:本書按閱讀日漫原版的“倒讀”方式閱讀,還能收獲意外驚喜哦!從後一頁翻開,按照從下往上從左到右的順序閱讀,曆史將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在您眼前展開。

 

媒體推薦:

    “《萬物:創世》詮釋瞭作者對抽象和具象之間的張力的一種迷戀,全書視角在微觀和宏觀之間切換。哈德從碳原子講到磚頭,將DNA的雙螺鏇結構扭成電話綫,同時又保持瞭本書作為一本嚴肅曆史讀物的角色。
                                                    ——Die Zeit
德國《時代周報》

 

   “《萬物:創世》與《萬物:文明》上捲是漫畫藝術這種錶現形式中野心、一絲不苟的代錶作。毫無爭議。”

書評網站Goodreads讀者評論

 

 

目  錄———————————————————————

目錄

1宇宙

2隱生宙

冥古宙71

太古宙105

元古宙139

3古生代

寒武紀165

奧陶紀183

誌留紀193

泥盆紀205

石炭紀219

二疊紀235

4中生代

三疊紀247

侏羅紀263

白堊紀283

5新生代

第三紀303

第四紀327

人類世337

附錄338

後記338

作者簡介341

草圖及手稿342

年錶348

齣版後記…………………………………………………………………………367

 

 

後  記——————————————————————

“歸根結底,人類的問題可以歸結為兩個:一切如何開始?又將如何結束?”

——斯蒂芬·霍金

 

這兩個問題當然沒有確切的答案。至於第二個問題,也許時間會給齣答案(前提是我們不執迷於武斷的臆測,或當下的各種時髦理論),也許我們會發現,未來是根據一些循環模式運轉的,也許我們甚至能夠基於曆史事件,推導齣一些說得通的因果關係或是法則。而涉及個問題呢,則需要結閤多個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模型,並綜閤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古生物學和考古學等眾多領域日益更新的知識體係,纔能對它作齣解答。

迴顧近代史,經曆瞭19世紀的科技飛速發展,人類對曆史的興趣日益增長。科學傢們不再滿足於僅僅嚮大眾展示新奇的發現,而是試圖擺脫宗教的理念,嚮大眾普及各種現象背後的科學道理。各地的考古工作發掘齣瞭各種化石,包括巨大的骨骼、奇特的巨大腳印、神秘生物的化石,還有大片大片變成瞭煤炭的遠古森林。很快,人們開始在各種場閤展示這些當時尚被稱為“化石”的東西。首先是當時很時興的博覽會,之後是巡迴展覽,後是各傢新建的博物館。,專傢團隊仍在各個角落進行孜孜不倦的考察,甚至不惜遠赴南極開鑿冰洞,或是在各地的礦山、工地上發掘新的寶藏。相關的各種論文、書籍、雜誌、數字化資料、科普動畫、網絡論壇、紀錄片甚至是電影,鋪天蓋地,幾乎無人能一窺其全景。

晚不過六七歲那時,我就開始對地球曆史産生興趣瞭。和很多同齡的孩子一樣,一開始,我對恐龍也十分著迷(當時《侏羅紀公園》還沒有上映)。爸爸媽媽帶我去看古生物展。我們在柏林自然曆史博物館門口排隊,一排就是好幾個鍾頭,還參觀瞭位於包岑附近的剋蘭韋卡(Kleinwelka)恐龍公園,這座公園當時還一直在擴建。它的曆史要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始於一位恐龍愛好者在自傢小花園裏製作的混凝土恐龍模型。,整座公園都是模型,規模在全德同類展覽中首屈一指。傢鄉和成長的環境也對我的興趣發展起到瞭不可忽視的作用。我成長在前東德上勞西茨縣(Oberlausitz)的魏斯瓦塞市(Wei?wasser)。從我記事起,傢鄉環境就在不停地經曆各種變化。一方麵,整個地區都曾經遭受過一係列的冰川活動,就連不起眼的山巒都帶有曆史的痕跡。冰川還給我們留下瞭很多紀念品:它們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搬運來瞭許多光滑的巨石,這叫“冰川漂礫”。除此以外,本區地下還埋藏著大量的褐煤礦。巨大的挖掘機在當時尚存的原始森林裏進行開采,夷平瞭好幾座村莊和大片大片的土地,隻剩一片荒蕪、破敗的景象。當時我還在博剋斯貝格(Boxberg)發電站當學徒。這是歐洲規模大的火力發電站,直到很久以後,還有人為這個稱號感到驕傲。我就在這裏滿懷熱情地工作,眼看著來自第三紀的“黑金”遺産被轉化成能源和天空中一朵朵巨大的黑雲。

在爸爸的鼓勵下,我從小就喜歡畫畫。當時我有一些塑料製的恐龍玩偶,它們造型誇張,氣味刺鼻(這些是“波蘭製造”的;“香港製造”的玩偶氣味沒有那麼刺鼻,但也更難買到),我不僅會跟它們玩,自然而然地,也開始把這些原始動物的形象臨摹到紙上。為瞭畫好畫,我手邊有什麼,就學樣畫什麼,這本書的創作過程也是如此。很快,我發現瞭捷剋大師澤茲德涅剋·布裏安(Zdeněk Burian)的作品。他的畫非常生動地再現瞭遠古曆史,水準至今無人能超越。我開始一遍又一遍地臨摹,把他十幾部作品中的插畫翻來覆去畫瞭一個遍,直到銘刻於心(《萬物:創世》一書中,許多靈感都來自於他的作品,希望大師能夠原諒我,並將這理解為一種緻敬)。

到瞭少年時代,我對這方麵題材的熱情略微減退瞭。盡管如此,去圖書館時,我有時還是會從書架上抽齣一本布裏安的作品,帶著懷舊的心情去讀一讀(當時我還沒有條件擁有一本屬於自己的布裏安作品。直到網絡時代,我纔從歐洲各地的舊書商手裏弄到書況良好的二手畫冊)。不過,這段倦怠期並未持續多久,因為比起我關注的那些問題,和生命起源的問題實在太本質、太重要瞭。對這些問題,西方宗教無法給我答案,上其他宗教也無法給我答案。除瞭這些,我也在結閤思考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日益受人關注的環境保護問題。隻要稍作研究就能發現,環境保護和地球曆史上的自然災難、大型氣候變化、冰川時代和生物大滅絕之間有著相當直接的聯係。曆史和現實的區彆在於,地球曆史和災難史曆時幾百萬年,而當今人類的所作所為,似乎是要嚮大自然證明,這一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

我們從哪裏來?又嚮哪裏去?這是一個容易引發爭論的問題。進化論擁護者和神創論擁躉之間的隔閡近年來再次加深,原教旨主義在東方和西方重新抬頭,價值觀體係變得越來越激進。美國一些學校規定,生物課教學內容不得違背《聖經》的教說;無獨有偶,德國也有人希望禁止學校教授達爾文理論。

可是,基於達爾文的發現建立起來的知識體係太重要瞭,必須將其視為進化的普適模型。當然我不接受對進化論的麯解,例如“強者生存”法則和由此延伸而來的種族主義。我所理解的進化論理念是萬物的一種不斷的演化,但它不一定是“進步”意義上的,因為有時迴到老方法也一樣好用,螺鏇型、循環型的發展有時也是完全可行的。變異、突變、共生、組閤、趨同乃至適應,這些都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概念,放到其他例如技術革新、社會關係、語言係統、建築或是音樂等領域中,這些概念同樣有意義。甚至是延伸到否定進化論的各種宗教、宗教觀以及教義當中,這些法則也有所體現。

我創作《萬物:創世》的目的,是想試著綜閤目前所有的圖像資料,以宇宙大爆炸為起點,描繪我們所認識的這個宇宙的誕生。這樣的嘗試還沒有前人做過。以前有人專門給不識字的讀者編一本圖像版《聖經》,本書即類此,但本書麵嚮的是識字讀者群體,用意在介紹科普,不要求讀者具備任何知識。但這並不意味著本書不包含任何宗教形象或是宗教符號。恰恰相反,我在本書中經常會藉鑒前人對創世和創世力量的錶現手法,以及各種傳說人物或是極樂的形象。因為有時,它們用一種驚人(雖說很抽象)的方式,展現瞭我們要靠哈勃望遠鏡或是DNA分析纔能解讀的現象,形成的對比十分鮮明有趣。還有的形象則顯得幼稚、天真,錶現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特意將它們穿插安排在介紹粒子流的章節中,不是為瞭起解釋作用,而是為瞭和有時稍嫌空洞枯燥的理論形成對比。

      除若乾細微處外,本書包含的圖像均不應被看作個人創作。放到這麼一部宏大三部麯的框架下,我甚至會覺得,將自己想象齣來的曆史落到紙上,是一種沒有意義的做法。相反,自本書開篇始,我就采取瞭這麼一種做法:盡可能豐富地采集各種圖像原始資料,並將它們匯集到本書中。我希望藉《創世》一書營造齣一種全景:它從人類3萬年的圖像創作曆史裏汲取靈感,它是對起源的各種錶現手法的一次總結,從剋羅馬農人的岩壁畫到3D圖像。當然,我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嵌入眾多大師的作品:從古羅馬馬賽剋藝術到文藝復興畫作;再到近幾十年的古生物藝術形象;主題或曆史機緣閤適的時候,我還會選用漫畫大師的作品。這麼看來,其實可以將本書看作一部記錄片性質的作品,因為我不僅僅想錶現進化史本身,也想錶現觀念、錶象、以及人類對和萬物起源的觀念是如何改變的。除瞭上文提到的一些隻在當時纔具閤理性的宗教性質的引用,我也采用瞭一些來自不同年代的科學插圖作為範例——其中有的插圖錶現瞭一種非常初級的知識狀態,已經被人們棄用瞭很長時間(例如288頁的禽龍圖像);其他的圖像,例如英國廣播電視颱(BBC)精彩的科普動畫圖像,則始終是符閤現行科學知識水平的。

時間是無法用觸覺感知的四維空間。雖說用區區350頁來錶現140億年的曆史,乍聽像個笑話(全書約2000張插圖,算下來,每張圖要講700萬年的故事),但是,根據我對時間這個概念的思考和理解,我覺得,漫畫是一係列連續畫麵的形式,用這種媒介來錶現時間,無疑是理想的方式。生命的齣現,在我們人類眼中,是一場奇跡。生命起源的秘密尤其讓我著迷。因此,本書用瞭相當大的一部分篇幅,試圖用圖畫來闡述這個主題。創作本書期間,我也有幸見證瞭我傢兩個孩子的成長:從模糊不清的超聲圖像,到4歲和半歲的兩個孩子,他們有能力在五分鍾的時間內,把傢裏的客廳搞得天翻地覆。歸根結底,事物永遠不會終結,事物也永遠不完美,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這就是貫穿全書的主題。甚至就連本書所書寫的曆史本身也逃不過改變的命運。僅僅從四年前動筆時起到現在,我們對這個的瞭解已經加深瞭許多。許多理論獲得瞭證實,也有許多理論已經被人遺忘。這一切在本書中都未能一一得到錶現。如果有,三部麯有幸再版,我一定會對個彆章節作齣修訂、添補。誰知道呢?說不定到那時,會有彆的漫畫傢,想要畫一部《史上長的曆史》。我相信,這個故事一定非常值得一聽。

 

延斯·哈德

2011年10月

 

 

內容簡介——————————————————————

《萬物:創世》是野心勃勃的“漫畫宇宙史”三部麯之開篇。

它以宇宙大爆炸“奇點”為起始,描繪瞭長達140億年的宇宙進化圖捲,直到人類誕生前夕。本書畫風大氣,想象力奇詭,集人類史上各種經典文化符號之大成,給自然科學史增添瞭趣味和深度。

這部漫畫講述瞭宇宙萬物創生、各種物理定律和生物進化史;同時,也大膽地運用瞭人類文明各種經典符號、繪畫為科學作注腳:從傅科擺到中世紀手繪星圖,從古老的瑪雅文明符號到《丁丁曆險記》漫畫,從北齋筆下的浮世繪到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誕生》。

所以說它不僅僅是一部以科普為己任的進化史,更是一部集人類智識之大成,又挑戰人類智識上限的藝術史。                                                 

 

 

著譯者簡介——————————————————————

   著者簡介:

   延斯·哈德Jens Harder,1970年生於前德意誌民主共和國魏斯瓦塞市)是德國漫畫傢,1996至2003年間在柏林白湖藝術學院(Berlin-Wei?ensee)學習平麵設計。

他移居柏林多年,從事插畫和漫畫創作,已發錶多部作品,並多次獲得國際奬項(2004及2010年的德國埃蘭根國際漫畫沙龍佳德語漫畫“馬剋斯與莫裏茨”奬、2007年德國蔔勞恩市及蔔勞恩協會頒發的“蔔勞恩”錶彰奬、2010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魄力奬”,2011年漢斯·麥特奬)。他的作品曾在德國及國外多座城市展齣,並刊於多種漫畫期刊。

 

   譯者簡介:

   王遙路,巴黎第七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中央電視颱法語頻道記者兼導播,現供職某時尚雜誌。

   陳亮,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係在讀博士,導師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教授。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係,碩士畢業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學,師從硃青生教授。2006年赴德留學。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