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 9787508088730 华夏出版 39.00
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9787508084862 华夏出版 39.00
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9787508092539 华夏出版 39.00
《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
本书作者包祖晓是医学博士,现任浙江省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运用禅学理念和方法治疗各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躯体疾病,著有《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焦虑症诊治心悟》、《抑郁症诊治心悟》。
本书*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健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密切相关;对于生命体来说,“心”更加重要,疾病只是我们生命过程中积存的各种问题的一种*表象的反映;要摆脱病痛,必须从“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面以摆脱困境。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适合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此外,本书与《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是姐妹篇,内容互补而不重叠。
《与自己和解》主要解决的是我们的神经症,比方说焦虑症、我们的强迫症,内心一些冲突的问题。《唤醒自愈力》比较重视我们躯体方面跟心理,身跟心的关系问题。因为中国人身体比较重视,心理往往忽视掉了。
《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
尽管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神经症禅学治疗的专著,但并不是教你追求特殊的开悟境界,不企图达成有别于当下的意识状态,不参公案或话头,更不主张透过专注禅定引发三昧之境。而是帮助修习者维持着感官的开放度,留意身心在每个当下的反应与变化,逐渐增强对身体的觉知力,愈来愈细微地去发现意识底层的焦虑感和紧缩倾向,学习如何对瞬息万变的思维活动进行标示,领悟人生、人性、健康、疾病等方面的禅学观点,以勘破那些在早期养成过程中所种下的错误信念和方法,突破这些根深蒂固的制约系统,学会“正念”地、“智慧”地活在“此时此地”之中。
《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本书作者包祖晓长期致力于研究禅学,并用禅学理念解决一些困惑。因其是一名心理医生,所以从自己多年的临床案例中总结出一些方法,运用禅学智慧,给广大患者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帮助。
生命是一场冒险的旅行,无论是专注于出人头地、拼命地积累物质财富、忙于消费和娱乐,或者是忙于养生保健,我们都逃避不了死亡、无意义、孤独、自由和限制等基本的生命主题。如果我们想要“疗愈生命”,就必须深入人的“存在性”困境。
所以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可为我们解决现今的困惑,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
健康是一种综合的概念,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密切相关;对于生命体来说,“心”更加重要,疾病只是我们生命过程中积存的各种问题的一种反映;要摆脱病痛,必须从“心”入手,深入人的“存在性”方面以摆脱困境。
现代人的心理疾病,是患者潜意识里的冲突在身体上的反应。可以通过有步骤的正念禅修和冥想等手段,调节自身的心理情况,接纳自己的失眠,正面现实生活中的境遇,这样才能唤醒每个人都有的自愈力。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适合慢性病患者、心理障碍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阅读和使用,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健康人群和高“压力”人群的修身养性也非常合适。
《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
《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是一部系统论述神经症禅学治疗的专著,在理论阐述方面本着不“过度诠释”和不“过度推演”的原则,把与神经症有关的精神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禅学知识进行整合,力求雅俗共赏;在治疗方面,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适合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神经症患者及家属、心理学爱好者、禅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也可供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等修身养性之用。
《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是写给正在遭受各种痛苦折磨并准备去“疗愈”的人看的(尤其适合患有各种心理障碍以及慢性躯体疾病的人);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于找不到“存在感”和“意义感”的普通人群、高“压力”人群,阅读本书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能帮助他们早日认清生命的实相,带着敬畏感过上真诚的生活。
此外,本书与《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以及《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互为“禅疗三部曲”,内容互补而不重叠,有兴趣的读者可相互参考。
包祖晓,男,1974年8月出生,医 学博士,现任浙江省台州医院精神卫生 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精神疾 病和心身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 运用禅学理念和方法治疗各类心理障 碍、心身疾病以及慢性躯体疾病,著有 《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 症》、《焦虑症诊治心悟》、《抑郁症 诊治心悟》。在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学 术论文80余篇,获教育部和浙江省科技 成果各1项,获国家科技二等奖1项,获 教育部科技一等奖1项,获浙江省医药卫 生科技三等奖1项,获台州市科技三等奖 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先后主持或 参加各级科研项目共12项。
《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
第yi章 健康相关主题与“心”的关系
第二章 疾病与“心”的关系
第三章 治病与“心”的关系
第四章 禅是调“心”疗愈之学
第五章 禅在疗愈身心中的价值
第六章 正念禅修及其在减压和疗愈疾病中的应用
第七章 疗愈身心的禅语、诗偈和公案选析
《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 》
第5章正念禅修治疗神经症的原理 118
转变大脑的反应模式 118
改变大脑的功能和结构 126
第6章神经症的常用正念禅修方法 128
正念禅修的态度和准备工作 129
观呼吸训练 133
观身体感受训练 137
观情绪训练 140
观念头训练 144
其它正念修习方法 148
禅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159
智慧疗法篇 161
第7章用于神经症治疗的禅门经典语录 162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162
烦恼即菩提 165
皆令自悟自解 169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73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175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176
不异旧时人,只异旧时行履处 179
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 181
无心道易寻 183
直心是道场 184
春来草自青 186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187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第yi章 生命旅程中的“存性”境.................................... 7
生命旅程的实相...................................................... 7
生命旅程中主要的“存在性”困境................................... 9
第二章 解决生命“存在性”困境的误区........................ 17
我们是“娱乐至死的生物”吗................................. 17
解决“存在性”痛苦的错误方式.............................. 22
第三章 “存在性”痛苦与疾病...................................... 34
谁是健康/正常人呢................................................... 35
“存在性”痛苦与心理障碍............................................ 37
“存在性”痛苦与躯体疾病............................................ 49
第四章 禅学对生命“存在性”困境的认识............... 51
人生本苦............................................................. 51
“存在性”困境是逃避不了的................................ 53
“我”并不存在....................................................... 55
“我”是一种“存在性”体验........................................... 57
第五章 现代心理疗愈系统中的禅学智慧................... 59
行为主义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60
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中的禅学智慧.......................... 61
存在主义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68
其它疗愈系统中的禅学智慧............................... 70
第六章 修禅疗愈生命的原理................................. 73
第七章 禅修的基本要素及训练方法........................ 77
接纳................................................................ 78
停顿................................................................ 82
专注................................................................ 86
旁观................................................................ 90
爱.................................................................. 104
小结:牧牛的过程.................................................... 110
第八章 禅学智慧适合疗愈心理障碍................... 115
心理障碍的诊治现状具有局限性............................... 115
禅学智慧在疗愈心理障碍中的意义.......................... 118
禅学智慧在疗愈心理障碍中的实务.......................... 119
第九章 运用禅学智慧疗愈生命的案例析................. 130
人际交往困难的赵先生................................... 130
容易紧张的朱女士.................................................... 139
为睡眠困扰的叶女士..................................... 155
反复腹部不适的陈先生..................................... 168
情绪低落的唐女士................................................... 176
主要参考书目....................................................... 189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