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龙图论医
:28.00元
作者:吴见非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17453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从救母亲开始翻书的门外汉,以易学的艺术作眼,肾病、高血压、糖尿病、乙肝治验,中西医争论的终结者。
内容提要
治法亦有高下,既有神治、气治、形治之别。又有治神、治气、治形之异。药治为治之末,药治三境界,上为神用无方,法无定法;中为审病求机,*变法;下为辨病求方,随证化裁。本书所论,治其已病,指点下工,术取上乘,理明法著,方正药简。医道中和,医术生化,医法圆通,一以贯之,万变不离其宗。《黄帝内经》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道德术理亘古常在,智思学技不断创新。因而,仲景每言“余皆仿此”。文中所述尽可举一反三。大匠示人以规矩,而不能教人以巧。告一而不知三者,不必复与之语焉!
论中平肝调肾之法即其所示之一。平肝三步,泻肝火、疏肝气、补肝阴,进退有序;调肾三法,滋肾阴、益肾气、助肾阳,法度森严。利害相因,避趋有节;虚实相依,补泻合度。真有常山之蛇势。
本书中所述之理法方药,我与见非先生曾经反复切磋印证。对现今所谓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常见病进行调治,几乎均能使其摆脱化学药物之终身依赖,而直至痊愈。其间多次修正,竟至废寝忘食。悲悯之情,常隐心间;救苦之志,尽在不言。
先生惊才风逸,壮志烟高,立愿弘医,用心良苦。刻刻关注病患之艰难,深深寄望中医之复兴,耿耿情怀,跃然纸上。界外大医,难能可贵;千秋道统,天下谁御!作者不顾朋友劝阻,将多年心血集成之医论,及久经试验之良方公诸于世。书中一方一论都是万金不易的,必将造福群生。尝谓能助天下之人而不居其位,能治天下之病而不收其利,此即中华民族千古不易之大医心!
目录
傅景华 序
吴恒昭 序
一、中医入门十二问能答此则入门
二、我与中医的渊源
医理篇
一、中医指迷
(一)中西医分野
(二)为何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经络系统能够治病?
(三)针灸、中药、西医的差别
(四)中医教育的问题
(五)中医的真实情状
(六)中医前途
二、《孙子兵法》与中医
附录:谈方之“王道”与“霸道”
三、《道德经》与中医
附录:学医要善体物性
四、易医启蒙
附录1:周易启蒙
附录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论治
附录3:高烧不退一例
五、六经对应
(一)以易观医
(二)辨识阴阳
(三)六经对应六子卦理由
(四)脏象学说
(五)经脉之论
六、以易医经纬《伤寒论》
(一)太阳病
(二)阳明病
(三)少阳病
(四)太阴病
(五)少阴病
(六)厥阴病
附录:从易医看温病
七、医学宗旨
(一)三极之道
(二)六经角色
(三)河洛之蕴
(四)诊治之道
沦病篇
一、抑郁症论治
附录1:抑郁症学思录
附录2:台北一例
附录3:同学岳丈
附录4:网上一例
二、肾病论治
附录: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一例
三、高血压论治
四、糖尿病论治
五、慢性乙型肝炎论治
附录1:谈作家肝病
附录2:究竟是谁得了癔病
附录篇
一、孤独的百年中医
二、现在的中医现代化是假的现代化
三、挽救中医刻不容缓
四、中医危局:从资本阴谋到制度陷阱导言
五、针灸小谈
六、中华医道与科学主义的世纪之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龙图论医》给我带来的,是一种非常特别的阅读感受,它不是那种能够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而是需要你慢慢品味,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深意。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在宏大的背景下,描绘出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并将医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从中看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脉搏。书中对于医学理念的阐释,并非是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有所领悟。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述医学的同时,也探讨了关于“医者”的伦理困境和价值追求。那些在书中出现的医者,他们并非完美的圣人,也有自己的困惑和挣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他们更加真实,也更加令人敬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评分《龙图论医》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品味一壶陈年的佳酿,初尝时或许有些许不易察觉的复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醇厚与回甘便会在舌尖弥漫开来,令人沉醉。我并非在寻找什么医学秘籍,而是被作者营造的那个充满神秘感和人文关怀的世界所吸引。书中那些关于“龙图”的传说,以及与医术的结合,为故事增添了一层奇幻的色彩,但也恰恰是在这种奇幻的表象下,作者不动声色地剖析着人性的幽深和医学的边界。我常常在想,那些在书中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医者,他们是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如何在绝望中点燃希望的?作者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去感受,去思考。那种在细微处见真情,在平凡中显不凡的叙事方式,让我对“医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并非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而是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苦难的理解,以及对未知的探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要有柔软的心,懂得倾听,懂得安慰,懂得在无助中给予力量。
评分这本《龙图论医》真的像一股清流,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我并非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书中描绘的医者形象,那些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场景,以及病人与医生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都深深地触动了我。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他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和医学的局限,反而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使得人物更加鲜活,情节更加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细节的刻画,无论是药材的辨识,还是手术的紧张感,亦或是病榻前的守候,都仿佛亲身经历一般。阅读的过程,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医馆,感受着悬壶济世的温度,也体味着人情冷暖的无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医术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关于医者仁心的深刻探讨。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医者”这个职业的庄重与不易,也让我对生命本身有了更深的敬畏。合上书页,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仿佛那些故事里的悲欢离合,那些医者的坚韧与慈悲,都留在了我的心底,成为一种难以磨灭的印记。
评分说实话,起初拿到《龙图论医》这本书,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毕竟“龙图”和“医”这两个词的组合,听起来就有点玄乎。然而,阅读的过程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没有生涩的医学术语,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描写,而是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我被书中那些充满挑战的医学难题,以及医者们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所震撼。但更打动我的,是作者对人性的细致刻画。那些病人的痛苦与挣扎,家属的焦虑与祈盼,医者们的无奈与坚持,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真实得让人心疼。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书中跳动,感受到了医者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本书让我明白,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关于如何与生命共舞的艺术。它需要智慧,需要勇气,更需要一颗充满爱与同情的心。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医者们也从未放弃,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和良知,为病人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评分不得不说,《龙图论医》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对传统医学书籍的认知。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充满了专业知识的学术著作,但事实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用一种非常文学化的笔触,将医学的精深与人文的温度完美融合。我被书中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也为那些医者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在不经意间,触及了关于生命、疾病和死亡的深刻哲学命题。那些在书中出现的医学案例,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挑战,更是对人性,对社会,对生命意义的拷问。我从中看到了医学的进步,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更看到了医者们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艰难。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医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关怀生命,尊重生命,并且在每一个生命个体身上,找到属于他们独特的价值和尊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