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

礼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碑帖
  • 临摹
  • 中国书法
  • 礼器碑
  • 字帖
  • 书法练习
  • 传统文化
  • 艺术
  • 书法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美术
ISBN:9787102075303
商品编码:23643130402
开本:8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礼器碑/中国*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
  • 作者:编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 定价:45
  • 出版社:人民美术
  • ISBN号:9787102075303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9-0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81

内容提要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著的《礼器碑》全称“汉鲁相 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 明府孔子庙碑”等。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存山 东曲阜孔庙。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 文字。碑阳16行,满行36字,碑阴 3列,列17行;左 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碑文记述鲁相韩敕 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 德事。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评价甚高 。
    

目录

正文


《礼器碑》:汉隶艺术的璀璨明珠,碑帖临摹的权威典范 一、 《礼器碑》概述 《礼器碑》,原名《鲁峻碑》,是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在山东曲阜孔庙所立的碑刻,因碑文记载了修建祭祀孔子用的“礼器”之事而得名。其书法艺术达到了汉隶的巅峰,被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爱好者视为圭臬。碑文隶书,字法严谨,笔势遒劲,结构匀称,兼具雄浑与秀美,被誉为“汉隶之冠”。《礼器碑》不仅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礼仪的重要史料,更是学习和临摹汉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二、 《礼器碑》的艺术价值 《礼器碑》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之美: 碑文结体方整茂密,点画均匀,收放自如,各部分比例协调,呈现出一种均衡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其结构既有篆书的遗韵,又开创了隶书的新局面,为后世楷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笔法之妙: 《礼器碑》的笔画雄健而又不失灵动。横画起笔藏锋,收笔顿挫,饱满有力;竖画挺拔,中锋行笔,力量内蕴;撇捺舒展,如燕雀掠空,洒脱飘逸。尤其是“蚕头燕尾”的经典隶书特征,在《礼器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既有飞扬的神采,又不失厚重感。 章法之巧: 碑文的行款疏密得当,字距行距错落有致,整体布局既严谨有序,又充满艺术的张力。无论是在单个字的点画安排,还是在整篇的篇章布局上,《礼器碑》都展现出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 风格之独特: 《礼器碑》的书风沉雄古拙,典雅庄重,同时又蕴含着一种生气勃勃的活力。它不同于《曹全碑》的秀逸,《乙瑛碑》的方正,独具一种雄浑磅礴的气势,是汉隶成熟期杰出代表。 三、 《礼器碑》的临摹价值 《礼器碑》作为碑帖临摹的范本,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入门的经典: 对于初学者而言,《礼器碑》是学习隶书的绝佳起点。其字法清晰,结构规范,笔画相对易于掌握,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隶书基本形态和书写技巧的正确认识。 提升的阶梯: 即使是已经具备一定隶书基础的书法爱好者,通过深入临摹《礼器碑》,也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可以从中体会汉隶书法的结体变化、笔画的力度控制以及章法的经营之道,从而突破瓶颈,迈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技法的全面训练: 临摹《礼器碑》能够全面训练书法技法,包括执笔、用墨、运腕、提按等各个方面。通过反复揣摩碑文的用笔特点,学习者能够掌握粗细、轻重、疾徐的运用,提高笔画的表现力。 汉隶精神的体悟: 《礼器碑》不仅是技巧的示范,更是汉代精神的载体。通过临摹,学习者能够体会到汉代士人的风骨、气度以及对传统的尊重,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四、 临摹《礼器碑》的建议 1. 精选拓本: 选择高清、清晰、完整的拓本是临摹成功的关键。 2. 细致观察: 在动笔之前,要对碑文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字的结构、笔画的起承转合、墨色的浓淡枯润。 3. 分步临摹: 可以先从单个字开始,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单字、单行的临摹,最后发展到整篇。 4. 注重笔法: 临摹时,要着重体会碑文的用笔特点,将横、竖、撇、捺等笔画写出力量和神韵。 5. 体会结构: 关注字的整体结构,力求做到方正匀称,疏密得当。 6. 循序渐进: 临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保持耐心和毅力。 7. 结合创作: 在熟练掌握《礼器碑》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 结语 《礼器碑》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更是无数书法爱好者学习汉隶、提升技艺的宝贵财富。通过深入的临摹和体悟,《礼器碑》必将引领您走进汉隶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国传统书法的独特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书法领域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爱好者来说,挑选碑帖就像是寻找知音。一本好的碑帖临摹范本,不仅仅在于字有多美,更在于它能否引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礼器碑》的魅力,我一直有所耳闻,这次终于通过这套丛书得以近距离接触。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的“临摹范本”设计。它不是简单地将碑帖拓片堆砌,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呈现。首先是高清的碑帖原貌,那种沧桑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紧接着,是针对关键字、关键笔画的放大和解析,让我能更清晰地看到每一处用笔的奥妙。我特别欣赏它对字形结构的深入剖析,比如如何做到笔画的轻重对比,如何处理横竖笔画的穿插,以及提按顿挫的细微之处。这些细节的讲解,对于提升临摹的准确性和神韵至关重要。我尝试着临摹了几遍,感觉比以往自己对着模糊的拓片要得心应手许多。书中还提到了一些临摹的原则和方法,比如“先学结构,后学笔意”,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相信,通过这本范本的引导,我的临摹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书法,一直想找一些经典的碑帖来临摹,希望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礼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的这本,说实话,光看书名就觉得很有分量。翻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清晰、高仿的碑帖影印件,字迹的力度、转折、笔画的粗细变化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墨痕。我尤其喜欢它对碑帖整体结构的展示,不仅仅是单个字,还有整个篇章的布局,这对于理解碑帖的章法和意境至关重要。而且,书中的讲解部分也相当到位,虽然我目前还停留在初学阶段,但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功力。比如,它会仔细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特点,指出其用笔的巧妙之处,以及在临摹时需要注意的要点。甚至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笔画,也有细致的纠正提示。这对于像我这样刚入门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指导。我打算从最基础的笔画开始,一点点地去感受《礼器碑》的雄浑之气,相信通过反复的临摹,一定能有所收获。

评分

我一直认为,碑帖的学习是书法功底扎实与否的关键。《礼器碑》作为汉隶的代表之作,其雄浑古朴的风格一直是我学习的标杆。《礼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的这本,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临摹帖,更是一本“教你如何临摹”的书。书中对《礼器碑》的精选字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拆解,从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到字形的结构处理,都给予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我尤其欣赏它对“虚实”结合的讲解,如何运用飞白来表现力量的余韵,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来区分层次。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是提升书法作品生命力的关键。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重点字”的临摹示范,可以帮助我更快地把握住《礼器碑》的精髓。我计划花大量的时间来仔细揣摩这些示范,并尝试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自己的临摹实践中。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辅助,我能够更有效地学习《礼器碑》,并从中获得更深刻的书法理解。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碑帖的学习都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希望能从古人的笔墨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书写境界。偶然得知《礼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中有《礼器碑》的专本,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书后,我被它精美的排版和严谨的编排所折服。首先,碑帖的影印质量极高,字迹清晰,细节毕现,仿佛可以直接与古碑对话。但真正让我觉得物超所值的是其“范本”的功能。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拓片集合,而是为临摹者量身打造的学习指南。书中对《礼器碑》的经典字例进行了细致的拆解,从起笔、行笔到收笔,都做了详尽的分析。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笔画形态的讲解,比如如何让横画显得饱满有力,如何让竖画刚劲挺拔,还有那些富有变化的钩、折等笔画的处理。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这个多年的书法爱好者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临摹教材,更是一本书法欣赏和理论提升的宝典。我期待着通过对《礼器碑》的深入临摹,能够更好地理解汉隶的精髓,并将这份理解融汇到自己的书写实践中。

评分

作为一个对汉隶情有独钟的书法爱好者,能够找到一本高质量的《礼器碑》临摹范本,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幸事。《礼器碑/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中的这一本,无疑满足了我对完美范本的所有期待。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提供高清碑帖原拓的基础上,还辅以大量精辟的解读。这些解读不仅仅停留在字形结构上,更深入到笔画的起承转合、力量的运用以及整体气韵的把握。我仔细研读了书中对某些复杂字的处理,比如“器”字,它细致地分析了各个部分的空间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来营造立体感。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集字”的思路,虽然我目前还专注于单字的临摹,但这种前瞻性的指导,让我看到了未来学习的方向。我非常欣赏它对临摹者心态的引导,强调“读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形似而神不至”。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指导,我不仅仅能临摹出《礼器碑》的形,更能体会到其神韵,让我的隶书书写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