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

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石鼓文
  • 泰山刻石
  • 碑帖
  • 书法
  • 临摹
  • 中国书法
  • 古代文字
  • 汉字
  • 文化艺术
  • 珍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美术
ISBN:9787102074160
商品编码:23879535025
开本:8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中国*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
  • 作者:编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 定价:48
  • 出版社:人民美术
  • ISBN号:9787102074160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9-0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87

内容提要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石鼓文<十鼓斋中 权本>泰山刻石》收入两部碑帖作品。
     《石鼓文》,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为四 言诗,为我国*古老的石刻九大镇国之宝·秦石鼓文 九大镇国之宝·秦石鼓文文字。因记述秦皇游猎之事 ,也称“猎碣”。石鼓文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 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 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是泰山*早的刻石。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 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年(公 元前209年)刻制。刻石四面广狭不等。两刻辞均为 李斯所书。《泰山刻石》的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 ;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 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目录

石鼓文
泰山刻石


《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一书,精选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两座举足轻重的里程碑——石鼓文与泰山刻石。此书并非仅仅是两篇碑文的简单收录,而是以临摹为核心,旨在为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份详实、权威的范本。 石鼓文,被誉为“集神秀于一石,集变化于一字”,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其书体介于篆、隶之间,风格古朴雄浑,线条圆润厚重,结体严谨端庄,对后世篆书及隶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收录的“十鼓斋中权本”,系清代金石大家王澍所辑,以其精审考证和清晰拓本流传,为研究石鼓文提供了宝贵依据。读者将能透过精美的拓片,领略其古拙遒劲的笔意,感受先秦时期磅礴的书法气象,学习其独特的结构布局与用笔技巧。 泰山刻石,秦始皇巡游泰山时所立,由丞相李斯篆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统一文字的范本之一。其书体为标准的小篆,字形结构匀称,线条遒劲流畅,笔力雄健,笔画的起收转折皆在意之中,体现了秦代官方书法的典范。此书选取泰山刻石的经典拓本,能够让学习者深入理解小篆的结体规范,掌握其运笔的力度与节奏,感受秦代尚书的雄浑气魄。 本丛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停留在欣赏层面,而是将重点放在“临摹范本”的功能上。书中对石鼓文和泰山刻石的每一个字,都进行了细致的呈现,力求还原其原始的风貌。通过高清、精选的拓片,读者可以近距离观察字形、笔画、结构、墨韵等每一个细节。书中可能还会包含对碑帖背景、历史意义、书法特点的深入解读,帮助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临摹,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书法技艺。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碑帖临摹范本丛书”中的一员,本书致力于呈现那些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典碑帖。 石鼓文与泰山刻石的选择,正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早期文字书写的巅峰成就,以及秦代统一文字的权威范式。通过临摹这两块碑帖,学习者不仅能掌握篆书的基本笔法和结构,更能从中汲取中国古代书法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精神。 本书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篆书学习者,以及对中国古代金石文字和书法史感兴趣的读者。它将是您系统学习篆书、深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通过勤加临摹,您将能够逐渐领悟古人书写的智慧,体会书法艺术的魅力,为自己的书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书法道路上摸索多年的爱好者,尤其钟情于秦篆的雄浑之美。市面上的碑帖琳琅满目,但真正能打动我的,并且能够真正指导我深入学习的,却寥寥无几。这本《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绝对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惊喜的一本。首先,它所选取的“十鼓斋中权本”和“泰山刻石”都是篆书史上的典范之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本身就奠定了本书的优秀基石。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于这两件作品的拓片处理得非常到位,高清、细腻,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都清晰可见,这对于临摹者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细节的抠研,它不仅仅展示了碑帖本身,更深入地剖析了其用笔、结字、章法的精妙之处。例如,它会详细讲解某一处笔画的顿挫感是如何形成的,某个字的结构比例为何如此协调,这些都是在实践中非常宝贵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更专业、更系统的学习范本,让我对秦篆的理解和临摹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碑帖教材良莠不齐。但是,当我拿到这本书,并翻阅其中的内容后,我彻底被它的诚意和专业性所折服。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和深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拓片,而是将历史、艺术、技术融为一体。书中对石鼓文的介绍,从其发现的历史源流,到文字本身的演变,再到“十鼓斋中权本”和“泰山刻石”在书法史上的独特地位,都进行了细致而又不失趣味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十鼓斋中权本”和“泰山刻石”各自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更精准地把握临摹的要点。此外,书中还附带了一些关于古文字研究的知识,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学习书法的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开拓视野、增长见闻的读物,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悟。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常常被那些沉淀着历史厚度的艺术品所吸引。石鼓文,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存在。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中华文明早期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这本《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临摹教材,更像是一扇通往古老历史的大门。书中的内容,从石鼓文的发现、演变,到“十鼓斋中权本”和“泰山刻石”的独特价值,都进行了详实的介绍。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背景故事的描述,比如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些碑刻背后可能蕴含的文化意义。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让我对这些古老的文字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我并不是书法家,也不是专业研究者,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让我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先人的艺术追求。它让我在欣赏美感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学识,这种体验是相当难得的。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浩瀚的书海中给我点亮了一盏明灯!我一直对古代书法,特别是那种雄浑古朴的风格情有独钟。石鼓文,这个名字我早就如雷贯耳,总觉得它隐藏着无尽的沧桑和力量。但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既能让我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又能让我切实掌握其临摹技巧的书。很多市面上的临摹本,要么图片模糊不清,要么讲解过于浅显,甚至有些误人子弟。而这本《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首先,它选取的“十鼓斋中权本”和“泰山刻石”本身就极具代表性,前者作为石鼓文的经典善本,后者更是与秦朝石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下子就把临摹的起点拔高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层面。翻开书,那清晰、细腻的拓本图片,简直是艺术品!每一笔、每一画都仿佛能感受到刻工的力度和书写者的神韵。而且,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这两件作品的介绍,绝非简单的堆砌史料,而是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它们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艺术特色以及在篆书发展脉络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就像是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地基。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书中的指导,去感受那份古老的力量。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临摹一些碑帖,但总是不得要领,总觉得缺少那么一股“精气神”。直到我入手了这本《石鼓文<十鼓斋中权本>泰山刻石》,我才真正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在临摹指导这块做得太细致了,完全是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它没有空泛地告诉你“要写得古朴”、“要有力量”,而是非常具体地剖析了石鼓文的用笔特点,比如起笔、行笔、收笔的微妙变化,以及笔画的形态、结构上的独特处理。特别是它对“结构”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是顾此失彼,写出来的字总显得松散或者呆板。这本书通过对石鼓文的拆解分析,让我看到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平衡之道,学会了如何去把握字的重心,如何让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有,它对章法的讲解也非常到位,让我明白了一篇作品不仅仅是单个字的堆砌,更是整体意境的营造。我翻看了好几遍,感觉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临摹都会感觉比上次更接近原碑的韵味。这绝对是我学习篆书以来,最得心应手的一本指导书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