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赠英文版)/双语译林

中国人的气质(赠英文版)/双语译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文飞刘晓旸... 编
图书标签: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民族性格
  • 文化研究
  • 社会学
  • 历史
  • 中西比较
  • 双语
  • 译林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译林
ISBN:9787544732239
商品编码:23865269610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中国人的气质(赠英文版)/双语译林
  • 作者:(美国)明恩溥|译者:刘文飞//刘晓旸
  • 定价:26.8
  • 出版社:译林
  • ISBN号:9787544732239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2-10-01
  • 印刷时间:2012-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52
  • 字数:306千字

编辑**语

明恩溥编著的《中国人的气质》是一部湮没百年的中文译著,鲁迅先生生前曾向国人郑重**此书,旨在重视当时中国社会顽固保守的时代氛围下,那些痛感**落后、人民蒙昧的留学业生们企望国人乘此卧薪尝胆、以求自立的一片苦心。中国人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诸多美德,每一种都理应获得由衷的赞誉。但与此同时,也有这样一个危险,即先入为主地高估中国人的道德水准。盲目的赞美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难同样有害。

作者简介

明恩溥,美国名Arthur H.Smith,明恩溥是其中国名字。 英裔美国传教士。 生于1845年,死于1932年。 于1872年来中国,在天津为传教士。 后来不久即到山东,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 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恩县之庞家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 教育等事业,有二十多年。 著述有《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特性》和《中国的农村生活》等。 《中国人的特性》是其***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它是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有影响的著作,被称 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早、*详尽、*切实的著作”之一。 鲁迅在其生命的*后十年,曾三次向国人**过此书。

目录

引言
**章 面子
第二章 节俭
第三章 勤劳
第四章 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
第七章 误解的才能
第八章 拐弯抹角的才能
第九章 灵活的固执
第十章 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 神经麻木
第十二章 轻视外国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 保守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和便利
第十六章 生命力
第十七章 忍耐和坚韧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顺
第二十章 仁慈
第二十章 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 社会台风
第二十三章 相互负责和遵纪守法
第二十四章 相互猜疑
第二十五章 缺乏诚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真实状况及其当今需求
译后


《中国人的气质》—— 一部关于民族精神与文化根脉的深刻探索 本书,一本探讨“中国人气质”的深度之作,以其宏大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试图勾勒出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独特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质。它并非简单罗列历史事件或人物,而是深入挖掘那些塑造了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的深层文化基因。 翻开本书,你将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作者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儒家、道家、法家等学说的阐释出发,揭示了这些思想如何渗透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他们对人际关系、社会秩序、个人修养的理解。例如,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如何塑造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尊重长辈、强调和谐的群体意识;道家所追求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又如何赋予了中国人一种顺应时势、宁静致远的生存智慧。 随后,本书将目光投向中国悠久的历史进程,考察那些塑造了民族性格的关键节点。从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维持,到历次社会变革与思想的碰撞,作者细致地分析了这些历史事件如何锻造了中国人的坚韧、包容与适应能力。书中或许会提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如何学会了在动荡中求存,在融合中发展,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韧性”——即便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能将其消化吸收,并最终成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气质》也触及了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它或许会探讨中国文化中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与西方文化中直接奔放的风格形成对比。同时,也可能分析中国人惯于从整体而非个体出发的思考方式,以及注重联系、强调情境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能够提供一种更全面、更辩证的视角。 本书还可能深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细节,例如对“家”的观念,对“情”的重视,以及在人际交往中微妙的“面子”文化。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实则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哲学。作者或许会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引证,让我们看到这些文化基因如何在代代相传中,悄然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此外,《中国人的气质》也必然会关注到中国人在面对现代社会转型时的种种表现。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又如何在新的价值观体系下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些都是本书可能深入探讨的议题。它会呈现一个既有深厚传统根基,又积极拥抱变化的现代中国人形象。 本书不仅仅是对“中国人气质”的静态描述,更是一次动态的、多维度的解读。它试图揭示的是一种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一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却又始终贯穿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这些特质的梳理和剖析,读者将有机会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理解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中国在世界文化图景中所扮演的角色。 《中国人的气质》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探寻,一次对民族灵魂的细腻描摹。它邀请读者一同走进中国文化的心脏,去感受那份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温润、坚韧与智慧,去理解那份在时光流转中沉淀下来的、无可复制的民族气质。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中国人的气质》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很“有分量”。不是说书的重量,而是它名字背后承载的那种厚重感。我一直觉得,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就像一个民族的 DNA,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每一个个体,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轨迹。我很好奇,作者会从哪些角度来解读“中国人气质”?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还是现实的生活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我从未想过的视角,能够颠覆我对一些既有观念的认知。而且,它还附带英文版,这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文化,希望通过文字,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我非常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的书籍,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给我不少惊喜。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中国人的气质》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它不像那种历史书那样沉重,也不像那种小说那样虚构,而是直指人心,探讨的是一个民族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一直对“气质”这个概念很着迷,因为它是一种难以言传但却真实存在的特质。它可能体现在一个人说话的语调里,走路的姿态里,甚至是一种淡淡的微笑里。这本书名让我觉得,作者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去观察和提炼,去捕捉那些中国人特有的、难以被西方文化轻易理解的精神符号。而且,它还赠送英文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一种跨文化的视野,它不仅仅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也是写给世界看的,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外国人能够理解中国人,或者说,理解“中国人气质”背后的文化根源。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书籍,它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文化环境。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在书店里浏览,无意间瞥见了它,书名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中国人的气质”。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它是无形的,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我一直觉得,气质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东西,它可能是内敛的含蓄,可能是豁达的从容,也可能是坚韧的韧性。这本书的副标题“赠英文版/双语译林”更是让我觉得它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对国内读者的奉献,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风貌。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民族,从了解他们的“气质”入手,是最为直接和深刻的方式。这本书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观察角度,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是什么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气质,又是什么让这种气质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和演变。我期待着书中那些细腻的描绘,那些能够让我产生“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时刻。

评分

我一直对“气质”这个词有着一种莫名的情结,它不像“性格”那样直白,也不像“涵养”那样刻意,而是一种更为内敛、更为浑然天成的东西,它渗透在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当我在书店看到《中国人的气质》时,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这个书名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勾起我对那些抽象的、但又无比真实的民族特质的探寻欲。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剖析中国人这种独特的气质?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与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本书名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读物,而更像是一种对民族灵魂的探索,一种对文化基因的解码。加上赠送的英文版,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一种双重的价值,它既能让我们中国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也能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中国人的形象,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柔和的色彩搭配,以及那个略带神秘感的留白,都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深入探索的冲动。我尤其喜欢封面上方的中国传统纹样, subtle but undeniably elegant,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拿到书的那一刻,纸张的质感也让人感到舒服,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而是带有一点点粗糙的,非常有书卷气。翻开书页,字体的排版也显得十分用心,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流畅,不会有压迫感。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不易被量化的精神特质,比如“气质”。我觉得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往往体现在最细微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甚至是眼神和笑容里。这本书的名字就直接戳中了我的好奇心,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到一种对“中国人气质”的全新解读,一种超越刻板印象的,更加 nuanced and profound 的视角。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能够引发我的思考,让我对自身,对身边的人,对整个民族,产生更深的理解和共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