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和宝宝一起赏名画(风景静物卷)-孕妈妈艺术胎教 | ||
| 作者: | 黄婧 | 开本: | |
| YJ: | 49.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6-05 |
| 书号: | 9787512712515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黄婧 毕业于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深爱艺术和哲学,热爱诗歌创作。已原创出版一套亲子共读的名画书。盼望通过文字表达真善美,把爱与欢愉带给大家。
精彩导读《睡莲》 莫奈
1914年-1917年 200cm*200cm 油画 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藏
默默仰望着永恒明光
吹来了随遇而安
垂柳岸是它的梳妆
像是一张绣花的纱窗
无尽的呼吸在欢畅
交织在睡莲的水床上
数不清的色彩斑斓
追向光影的微微荡漾
这到底是一片雾
还是一片云啊
梦的风铃在此刻摇响
梦的风铃
19世纪印象主义风景画家莫奈以“睡莲”为题,共创作250多幅作品,都以吉维尼的莲花池为对象。这幅画虽是一个小角,却令人有一种无边无际的幻想。
在这水天相接的画面中,我们难以辨寻,像是看到了混沌初分的那一刻,如此的神秘、富有诗意、以及美妙得不真实。
荡漾着睡莲的湖面CY了世俗的尘埃,带人们进入到一种空灵纯粹的SJ,静静地述说着天空的秘密。蓝天和白云是亲密的情侣,表现出甜蜜的爱意;白云偶尔变个形,和蓝天玩起了猜谜语。
这些都被静静躺卧的睡莲,仰望羡慕着。
岸边的垂柳是湖面倒影里的长辫姑娘,它或散开,或编着麻花,随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变幻着心情。睡莲,倒影与倒影里的一切,虚虚实实,如梦如幻。
水分离出无穷的色彩,滋养着莫奈的灵感。光色在交织中跳跃,仿佛唱出快乐的歌,有紫色、蓝色、绿色、黄色……
一朵朵清晰又模糊的睡莲或聚或散,或偷偷地躲在角落。莫奈细腻的用笔,让它们不那么容易被人遗忘。它们才是湖面里的主角,都被激活了,隐隐闪烁,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半遮着脸和我们玩耍。
水波洋溢着浪漫的诗意,呈现出梦幻般的感觉。散开的睡莲是梦中的风铃,摇醒了沉睡的湖面。
哦,这梦中的风铃,是如此的可爱,莫奈希望人们不仅仅是接近它们,更是要身处其中。D我们走进画中,并住在里面,每一朵睡莲都会提供一个宁静思考的庇护所。
整幅画和谐、纯净、柔美,流露出爱的气息,带来无限的魅力,直达心灵的深处。人们的灵魂被感染着、熏陶着。莫奈用心画着这个几乎看不见的、属于精神层面的SJ。
莫奈说:普“天之下能引起我兴趣的,只有我的画和我的花。”
目录【目录】
1. 睡莲
2. 十五朵向日葵
3. 星空
4. 金色光束
5. 白桦林
6. 勇莽号战舰
7. 村落·冬天的印象
8. 春
9. 印象·日出
10. 孟特芳丹的回忆
11. 威文侯公园
12. 示巴女王上船
13. 松树林之晨
14. 狂欢节之夜
15. 林荫道
16. 干草车
17. 三月
18. 苹果与橘子
19. 异国风景
20. 雷安德利盖拉德城堡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它在留白的处理上极其克制且有效,使得每一幅名画都能得到充分的呼吸空间,眼睛完全不会感到疲劳。特别是那些风景画,大面积的留白恰到好处地模拟了天空或雾气的感觉,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我在阅读时特别留意了它的色彩管理,即使是印刷品,对原作色彩的还原度也相当高,尤其是在表现那些微妙的阴影和高光部分,层次感非常丰富。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画作的视角分析也十分独到,它会引导读者关注画家的“视点”——为什么画家选择从这个高度、这个角度来描绘这个场景?这种对构图深层次的探讨,让我明白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视角来引导观众情绪的。我记得有一幅静物画,描绘的是一个靠窗的角落,作者点明了画家是如何利用窗外的光线来确定室内物体的“存在感”的。这种对光线、构图、视角的层层剥开,让艺术欣赏不再是“好看”这么简单,而变成了一种理性的、但又充满感性的分析过程。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艺术理解的大门,绝非市面上那些浮光掠影的胎教读物可比。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选择都透露出一种高级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页的时候不会有廉价的沙沙声,而是那种柔和的摩擦感,这点对于注重触觉体验的胎教来说非常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静物”题材时的独到视角。通常大家觉得静物画比较单调,但这本书通过分析静物中水果、花卉的纹理和光泽,引导我们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有一幅关于水果静物的解析中,作者细致地描述了苹果表皮上细微的斑点和光晕,并联想到胎儿在宫腔内发育中的细胞分裂和纹理形成,这种类比既形象又富有哲理,让人不由得感叹生命的精妙。而且,它还很巧妙地将静物与孕期的身体变化联系起来,比如对丰收主题的静物画的解读,可以被视为对孕育新生命的赞美诗。这种深层的连接,让每一次翻阅都变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滋养,而不是简单的视觉输入。这种将艺术与生命体验深度融合的编排手法,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关于如何将艺术融入生活,这本书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以为它会停留在“欣赏”层面,但它深入到了“模仿”和“创造”的环节。比如,在介绍完一类风景画后,它会提供一个“孕期艺术小练习”,这些练习都非常简单,不要求你有绘画功底。例如,它建议孕妈收集一些自然界中的纹理(落叶、树皮),然后用手掌或海绵沾取低毒性颜料,在特定纸张上进行“拓印”,模拟画作中的肌理感。这种亲自动手的环节,让我感觉自己真正参与到了艺术的再创造中,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对于激发胎儿的运动皮层潜能,想必也有间接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这种互动性极大地增强了我与伴侣的共同体验,我先生也会被这些小小的“艺术任务”吸引,我们一起收集材料、一起尝试拓印,这让原本有些枯燥的孕期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和共同语言。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能将抽象的艺术欣赏,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亲子活动。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买这本书是冲着“胎教”二字,但读下来,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重新发现美的成年人。这本书对于风景画的选择简直是品味非凡,它避开了那些过于宏大或色彩对比过于强烈的作品,而是倾向于那种能让人“慢下来”的画面。比如其中有一章专门讲了荷兰黄金时代的风光画,那种细腻到近乎透明的光线处理,配上平静的水面和错落有致的房屋,让人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作者在解读这些画作时,特别强调了“光影的叙事性”,她指出光线在不同的风景中如何讲述时间流逝的故事。这对我这个常年生活在城市高楼里的人来说,简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是只展示大名家,还穿插了一些不知名但风格极其独特的艺术家的作品,这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常常在午后,泡一杯茶,翻开这本书,不是为了“教”宝宝什么,而是单纯享受这种与画作进行无声对话的过程。这种放松感,我相信远比强行灌输知识对宝宝的正面影响要大得多。这本书,与其说是给胎儿看的,不如说是为孕妈提供了一扇通往内心宁静的窗户。
评分这本《和宝宝一起赏名画(风景静物卷)-孕妈妈艺术胎教》的包装设计简直太讨喜了,米白色的封面上印着一幅柔和的莫奈风格的睡莲图,色彩搭配得极为雅致,让人一看就心生宁静。我本来对艺术胎教这种概念是持观望态度的,觉得可能就是市面上那些大同小异的“听音乐、看图画”的堆砌,但翻开目录后,发现编排的逻辑性很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名画,而是似乎精心设计了一条“视觉引导路径”。比如,第一部分聚焦于色彩的冷暖变化,从清晨的淡蓝过渡到傍晚的橘红,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我觉得非常有利于培养宝宝初期的色彩敏感度。而且,书里对每一幅画的介绍都非常精炼,没有那种枯燥的艺术史术语,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甚至带点童趣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意境,比如形容塞尚的苹果时,会说“这些苹果好像在偷偷说悄悄话一样圆润饱满”。我特别喜欢它在“如何与宝宝互动”部分给出的建议,比如建议孕妈在看画时,尝试用不同的语调模仿画中景物的声音,这种肢体和声音的结合,比起单纯的阅读输入,感觉更能抓住胎儿的注意力。整体来说,这本书从视觉触感到内容编排,都散发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气息,让人感觉这不只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导师在陪伴你度过这段特殊的孕期时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