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本书是《平易近人——**平的语言力量》的续集和姊妹篇,是后者在军事领域的丰富和拓展。
延续之前《平易近人》的写作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主编系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副主任,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研究方面的*威专家。
开篇
强军梦—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004
军队的样子—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013
形象比喻篇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深刻认识军队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022
老祖 宗留下来的地盘不要搞小了—军队要履行好
“四个坚决维护”的神圣使命 027
我军的生命线—深刻认识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031
不掺 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忠诚、
*对纯洁、*对可靠 036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合格革命军人的标准 040
没有硝烟的战场—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045
防止“嘴上无杂音,心里有问号”——思想工作和理论工作要增强说理性 049
传承好红色基因—永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 053
“小天线”“大天线”都不要搞—坚持按原则、按政策、
按规矩、按程序选拔任用干部 057
“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注重在部队基层和军事斗争
准备一线磨砺锤炼干部 061
反对任人唯亲、结宗派、拉山头、搞小圈子
—坚决纠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065
千万不要做固步自封的戈尔洛夫
—与时俱进更新战争思维和作战理念 069
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坚决打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硬仗 073
逢山 开路,遇河架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中流击水、
勇于担当、善于创新 077
落一子而全盘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 081
腾笼 换鸟—加大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优化军事力量结构,
提升部队战斗能力 085
生吞活剥、食洋不化—借鉴外军经验要注重结合我军实际 089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围绕强军目标抓好基层建设 093
锅内扬汤不如釜底抽薪—运用法规制度保证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097
南京展望校样
制度就是红线—强化制度的*威性和执行力 101
不能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军队在正风反腐问题上标准要更高、要求要更严 105
俗文俚语篇
为苏维埃流尽*后一滴血—人民军队的信条 112
练就金刚身,不怕百毒侵—着力筑牢官兵精神支柱 116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贵在一个“真”字 120
军人要有血性—着力抓好战斗精神培育 124
以能击不能—把握打胜仗的基本规律 128
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战争准备必须细致深入全面 132
治军之道,要在得人—努力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
*秀军事人才 136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牢固确立军队好干部标准 140
己不正,焉能正人—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144
慈不掌兵—遵循治军从严的铁律 148
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军队作风是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152
目 录 南京展望校样
平易近人—**平的语言力量(军事篇)
酸菜里面出政治—永远保持我军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156
节约每一个铜板—坚持勤俭节约、勤俭建军 161
“黑头不如红头、红头不如白头、白头不如口头”
—强化全军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 166
频道不换、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抓作风建设要持之以恒,善作善成 170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敢于攻坚克难 173
屁股决定脑袋—正确对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 177
空谈误事、实干兴军—实现强军目标贵在真抓实干 181
诗文引用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敌情观念 188
法与时变,礼与俗化—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192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努力抢占世界军事发展的制高点 196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提高军事战略筹划的科学性、准确性 200
以武止戈—军事斗争准备的*佳战略目标 204
弓马不素习而欲战者,未有不败者—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练精兵 208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实践 212
南京展望校样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216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220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大力弘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 223
将者,国之辅,辅周则国强—高中级干部是强军、兴军的骨干力量 227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选人用人导向是军队建设*根本的导向 231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选人用人要知人善任、用其所长 235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职业操守 239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持续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242
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
—作风建设要注重防微杜渐,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245
用左轮手枪防守街垒是愚蠢的—加快构建先进的武器装备体系 248
造法不精,责其匠—要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质量管理 252
一知 半解、囫囵吞枣是不行的—深刻把握深化国防和
军队改革的客观规律 255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持续打造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 259
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人民军队再出发 263
后记 267
显示全部信息书名《军事卷-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在我看来,无疑是一次极具匠心的命名。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几个关键点,勾勒出一本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视角的读物。首先,“军事卷”奠定了本书的基调,暗示其内容将聚焦于与国防、战略、地缘政治等相关的议题,这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和社会关注度。然而,紧随其后的“平易近人”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它打破了人们对军事题材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承诺了一种更易于理解、更贴近大众的解读方式。这让我觉得,本书并非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可能包含着一些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例子,或者是某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更是将本书的焦点锁定在了领导人的沟通艺术和思想传播上。我一直深信,语言是塑造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关键。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精准、有效地运用语言,尤其是在国家层面的沟通中,至关重要。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剖析习近平先生在军事领域所使用的语言,是否会分析其讲话中的用词选择、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甚至是语气的变化,是如何服务于其战略意图,又是如何影响和塑造国际社会对中国军事发展的认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到语言作为一种强大战略工具的魅力。
评分看到“军事卷-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宏大的军事战略,在一种温和而清晰的叙述中徐徐展开。我想,很多人对军事领域的了解可能都停留在新闻报道或者宏观概念层面,往往会觉得它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但“平易近人”这个词,仿佛是一扇窗户,邀请我们以一种更轻松、更开放的心态去探索这个领域。而“习近平的语言力量”更是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一直认为,能够将复杂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更何况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军事领域。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深入地解析习近平先生在军事讲话中的语言特色。是他的用词精准、逻辑严密?还是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深奥的军事术语变得通俗易懂?亦或是他能在看似平常的叙述中,传递出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坚定不移的决心?我期待本书能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语言如何成为一种凝聚人心、化解分歧、甚至影响国际格局的强大工具。它不仅仅是关于“说什么”,更是关于“怎么说”,以及“说出去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种语言的智慧,一种将军事战略与人民沟通巧妙结合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在书架前驻足良久。坦白讲,“军事”这个领域,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带着一种神秘和距离感,充满了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概念。但“平易近人”的加入,就像在门上挂了一个友善的标识,暗示着这本书并非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希望将某些深刻的道理以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个人对领导人的演讲和著作一直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总觉得里面蕴含着很多关于时代脉搏和国家走向的线索。而“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几个字更是点睛之笔。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更是行动的先导。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国际关系这样的大事上,领导人的每一次发言,都可能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影响着很多人的判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习近平先生在军事领域发表的言论,分析其语言的独特性,比如他可能运用了哪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是如何将复杂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意图巧妙地融入日常叙事中的。是否会解析一些历史性的讲话,揭示其背后深层的逻辑和战略考量? 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让我也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言来阐述观点,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时。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军事卷”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宏大的战略、精密的战术,以及那些决定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而“平易近人”又像是为这些严肃的话题注入了一股暖流,让我觉得不那么遥远,甚至可能在其中找到一些 relatable 的点。最吸引我的还是“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几个字。我一直对领导人的讲话风格很感兴趣,他们是如何用语言来传达思想、凝聚人心、指引方向的。语言本身就具有巨大的能量,能够激励士气,也能化解矛盾,更能在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找到清晰的路径。所以,我非常好奇,在军事领域,习近平的语言究竟是如何展现出如此强大的力量的?这本书是不是会解读一些具体的讲话,分析其中的用词、句式、修辞,甚至是逻辑构建?我猜想,它可能不仅仅是在复述内容,更是在剖析“如何说”与“说什么”之间的深刻联系。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在军事决策和国际交流中,语言是如何成为一种战略工具,那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种语言力量的体现,而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
评分“军事卷-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个书名组合起来,给我一种非常独特的感受。一方面,“军事卷”三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家安全、国防建设、战略部署等一系列庄重而宏大的议题,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因为它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然而,“平易近人”这个词的出现,则巧妙地中和了军事题材可能带来的严肃和压抑感,它预示着这本书的内容不会是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而是希望以一种更加贴近普通读者的方式来解读这些议题。更何况,“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这个副标题,更是直击核心。我一直对政治家如何运用语言来塑造公众认知、凝聚社会共识、甚至影响国际格局有着浓厚的兴趣。语言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思想的引领,一种力量的凝聚。我特别想知道,在这本书中,是否会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展现习近平先生在阐述军事理念、指导国防建设、处理国际军事事务时,其语言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和强大效能。例如,他是否善于运用比喻、类比,或者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表述方式?这些语言的“力量”究竟体现在哪里?是其逻辑的严谨,还是情感的真挚?或是其策略的精妙?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理解语言如何在军事领域发挥出超越其字面意义的深层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