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 全套共5本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版次:2018年1月第1版
印次:2018年1月第1次印刷
开本: 16
定价:75.50
语文定价16.50,数学12.50,英语13.00,文科综合17.00,理科综合16.50。
这套2018年河北省中考复习资料,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考试大纲这东西,每年都会有些微妙的变化,但实际翻阅下来,感觉真是找对了“宝藏”。我主要关注的是数学那本,因为我对几何部分的解析几何一直有点怵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是那种简单粗暴地堆砌知识点和例题的教材。相反,它像一个经验老到的老师在给你“画重点”。比如在解析几何这一块,它并没有直接给出繁复的公式推导,而是首先用非常直观的几何语言把那些抽象的坐标系里的运算动机解释清楚。我记得有一道关于抛物线焦点的题目,往常我都是死记硬背公式套进去,结果一遇到变形就懵了。但这本“说明”里,它通过一个“光路反射”的小插图,把焦点和准线的物理意义讲明白了,我瞬间就理解了为什么那个公式是那个样子。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对知识的掌握深度,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刷题。而且,它的例题选择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每一道例题的背后,似乎都对应着当年或往年考题中可能出现的某种陷阱或考察角度,这比单纯做一百道同类型的题要有效得多。对于一个基础还算扎实,但希望在最后冲刺阶段实现“质变”的学生来说,这套资料的实操价值是巨大的。
评分文科综合的复习,向来是个大工程,历史、地理、政治,三者要融会贯通,难度不小。我特别喜欢这本“说明”中处理历史和地理交叉内容的方式。过去我都是把它们当作两个独立的学科来对待,但中考往往会考查“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影响”这类综合题。这套资料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讲到某个朝代的开疆拓土时,会特意配上当时的主要河流、山脉的简易地图,并用小方框提示我们关注“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冲突点”。这种跨学科的串联,一下子让知识点变得立体起来,不再是孤立的年代和事件。尤其是政治部分,对核心概念的解释非常到位,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官方术语,而是用更贴近初中生生活场景的例子来阐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或者“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看完后,我对如何组织答案结构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在回答论述题时,应该如何精准地嵌入关键词句,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分数。
评分语文这本,是所有科目中,我感觉最能体现“河北特色”的一本。我一直觉得,语文的复习很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秘籍,因为它太依赖于个人的语感和积累。但中考说明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精准地勾勒出了本地考试的侧重点。比如,对于古诗文默写,它不会笼统地让你去背诵所有篇目,而是会根据历年出题的频率和难度,给出一个“高频考点清单”,让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投入到回报率最高的复习环节。作文部分的处理也极其有针对性。它并没有提供那种华而不实的“万能模板”,而是详细分析了近几年河北省中考作文的几种主要命题倾向——是侧重于记叙文的情感表达,还是议论文的逻辑思辨。它指导我们如何去捕捉题目中隐藏的“情感落点”,并教导我们在审题时如何避免常见的跑题误区。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现代文阅读中的“说明性文本”和“议论性文本”的阅读技巧做了细致区分,这在很多其他资料中是被忽略的薄弱环节。
评分英语这本,真是解了我大大的燃眉之急。我一直觉得,中考英语的阅读理解和七选五的固定搭配是最大的拦路虎。很多复习材料要么就是直接上历年真题,要么就是把各种语法点零散地塞在不同的章节里,复习起来效率极低,感觉信息流太分散。但河北省的这套说明书,它的设计理念似乎是站在“命题人”的角度来倒推知识的。阅读理解部分,它不是简单地给出每篇文章的答案解析,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题眼”的定位技巧。比如,对于细节判断题,它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标注出原文中哪些关键词句是用来支撑这个选项的,并且指出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干扰项是如何设置的——常常是通过时态的微小变化或者逻辑连接词的偷换来实现的。七选五那里,它更是独辟蹊径地提出了一个“衔接与跳跃”分析法,专门剖析了段落首句和尾句的功能性,教我们如何通过代词指代链和话题的自然过渡来快速锁定缺失的句子。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背诵知识点,而是在学习一种“解码”文章的思维模式。这种针对性极强的策略指导,对于临考前夕调整应试状态,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分理科综合中的物理和化学,我通常是分开复习的,但买这套资料就是想尝试一下整体把握的感觉。令人意外的是,它的这种“综合说明”的风格,确实帮助我发现了知识点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比如,在化学的实验探究题中,经常会涉及加热或溶解的热量变化,而这些在物理的“热学”部分早有涉及。这本说明书在相关章节的交叉处,都做了非常简洁的“知识桥梁”提示。化学部分,它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尤其深入,不是简单地让你记忆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而是着重讲解了“同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解答推断题至关重要。物理部分,电路分析是难点,这本书对“等效电路”的简化方法讲解得非常细致,它没有一上来就用复杂的公式,而是先用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水管类比,让人立刻明白了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本质区别。这种由浅入深、注重联系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理综的学习压力小了很多,不再是两座孤山,而是一个相互连接的知识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