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熱帶西太平洋常見浮遊植物 |
| 作者 | 孫曉霞,鄭珊,郭術津 |
| 定價 | 198.00元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030535863 |
| 齣版日期 | 2017-09-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28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熱帶西太平洋浮遊植物的種類組成對於係統瞭解該海域生態係統特徵及其與我國近海生態係統之間的關聯非常重要。《熱帶西太平洋常見浮遊植物》采用圖譜形式對熱帶西太平洋海域常見的浮遊植物物種進行直觀展示和描述,包括細胞大小﹑形態﹑主要鑒定特徵及生態習性等,對形態相似物種之間的形態差異也進行瞭區分。《熱帶西太平洋常見浮遊植物》涉及的浮遊植物有矽藻門、甲藻門、藍藻門和金藻門,共計61屬208種。研究區域涵蓋黑潮、暖池、海山、深海等不同生境,觀測水層包括真光層(0~200 m)及深層(300~8440 m)。 |
| 作者簡介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目錄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編輯推薦 | |
| 從事海洋生態學、海洋生物學、藻類學等領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 |
| 文摘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序言 | |
| 暫無相關內容 |
與其他海洋浮遊生物學書籍相比,這本書在區域聚焦的深度上展現齣瞭令人敬佩的專注度。熱帶西太平洋,這個地球上氣候係統和生物多樣性最復雜的交匯點,其浮遊植物的群落結構受到的影響因素極其微妙且相互交織。作者沒有試圖去概括全球的現象,而是將筆墨集中於此片海域特有的季節性洋流變化、季風驅動的營養物質再循環,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塑造齣該區域獨特的優勢種群。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藍藻水華形成機製的區域性分析,它清晰地指齣瞭熱帶島嶼海域與開闊大洋水域在誘發條件上的本質區彆。這種高度地域化的深入挖掘,使得本書的結論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可驗證性,而非泛泛而談的理論推導。它成功地建立瞭一套“熱帶西太平洋浮遊植物生態診斷工具箱”,對於未來關注該地區氣候變化影響的研究人員來說,這本書的基綫數據和理論框架是無可替代的奠基石。
評分我必須承認,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場對視覺和智力的雙重挑戰,但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投入。對於非專業背景,但對海洋科學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群體來說,這本書的門檻可能會稍高一些,因為它毫不留情地使用瞭大量專業術語和拉丁文名。然而,正是這份“不妥協”的專業性,鑄就瞭它的權威。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在描述某些特定屬(比如菱形藻科)時,引入瞭進化的時間軸概念。書中探討瞭這些古老生命形式如何在劇烈變化的古氣候中幸存下來,並適應瞭現代熱帶西太平洋的溫暖、低營養鹽環境。這種曆史的厚重感被巧妙地融入到物種描述之中,使得閱讀體驗變得非常引人入勝,仿佛在閱讀一部關於地球生命史的微觀史詩。它成功地將冰冷的生物學數據,轉化成瞭有生命力的、有故事的知識體係,激勵著讀者去思考生命在地球上頑強延續的奧秘。
評分說實話,當我決定深入研究熱帶西太平洋的海洋生態動態時,我感到壓力山大,畢竟這片海域的物種多樣性和環境復雜性是齣瞭名的。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研究起點。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那樣,僅僅停留在物種名錄的羅列,而是巧妙地將生物地理學、水文動力學與浮遊植物群落結構這三者編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尤其被其中對於渦流和上升流如何影響特定矽藻和甲藻爆發的分析所摺服。作者並未避開復雜的數學模型和環境因子分析,而是用一種清晰、邏輯嚴密的文風,將這些看似高深的理論與浮遊植物的實際生長周期和代謝活動緊密結閤起來。讀完相關章節,我對自己過去在野外觀察到的某些“反常”的生物量高峰有瞭豁然開朗的理解。它提供瞭一個宏觀的生態視角,讓我能跳齣單純的分類學限製,去理解這些微小生物如何共同驅動著熱帶海洋的碳循環和能量流動。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超齣瞭我的初期預期,真正做到瞭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的完美統一。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劑知識的強心針,尤其是對於那些初入海洋生物學領域,對那些漂浮在廣袤海洋中的微小生命感到既好奇又無從下手的探索者們來說。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像是突然有瞭一位經驗老到、知識淵博的嚮導,帶著我走進瞭那個肉眼難以企及的、色彩斑斕的微觀世界。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注重實用性和操作性,而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說教。書中對於不同種類的浮遊植物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它們在特定海域的分布規律,都做瞭極其精細的描摹和對比。我特彆欣賞它在圖譜部分的用心程度,那些高清的插圖和詳細的解剖結構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標準,讓我可以對照自己采集到的樣本進行準確比對,極大地提高瞭我的物種鑒定效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手冊,它更像是一份實戰指南,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辨識那些在熱帶西太平洋這片復雜海域中,對海洋生態係統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微小居民。對於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來說,這份詳盡的資料無疑是案頭必備的“武功秘籍”。
評分這本書在圖文排版和信息檢索的便利性方麵,做得堪稱行業標杆。在實際的實驗室工作中,時間往往是衡量效率的關鍵因素。我發現,與其他需要反復翻閱多本工具書纔能拼湊齣完整信息的資料相比,這本書的索引係統和跨章節的引用設計得極其人性化。例如,當你查閱某個特定種類的形態描述時,相關聯的生境信息和分子生物學標記的討論會以小窗口或腳注的形式被提示齣來,極大地減少瞭信息搜尋的延遲。此外,書中對於鑒彆關鍵特徵的描述,采用瞭“如果看不到A,則重點觀察B和C”的排查邏輯,這對於快速篩查和初步分類至關重要。這種對用戶使用場景的深刻洞察,使得這本書在實際操作層麵上的得分極高。它不僅僅是放在書架上供人瞻仰的珍品,更是每天都會被我放在顯眼位置,頻繁翻閱的“工作夥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