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合:《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1-2016年卷(全6册) | |||||||
| 定价 | 1080.00 | ||||||
| 出版社 | 人民法院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1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编,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杜万华主编。该书旨在传播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优秀民事审判工作经验,对 新疑难经典案例进行探讨与解析,提供审判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履行对下指导的工作平台。为进一步发挥该丛书在中国民事审判领域的重要指导作用,人民法院出版社将自2011年至今出版的24辑图书的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合理整合、精心编排,在保持丛书整体风格不变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微调,编辑出版《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1~2016年卷,方便各级人民法院、律师等法律职业共同体和社会公众的学习与使用。
| 书名 | 书号 |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1年卷(总第45~48辑) | 9787510920417 |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2年卷(总第49~52辑) | 9787510920387 |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3年卷(总第53~56辑) | 9787510920455 |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4年卷(总第57~60辑) | 9787510920448 |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5年卷(总第61~64辑) | 9787510920431 |
|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6年卷(总第65~68辑) | 9787510920370 |
这套《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1-2016年卷(全6册)》我断断续续地翻阅了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收获颇丰。虽然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作为一名对法律实践过程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这套书无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民事审判微观世界的窗户。书中收录的案例,很多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法官在面对复杂案情时,是如何运用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以及审判经验,一步步分析、判断,最终做出裁决的。尤其是一些疑难案件的分析,更是将法律的严谨性、灵活性以及人情世故的考量,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常常会跟随案例的脉络,尝试自己去推演,去思考,这不仅提升了我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深度,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司法公正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书中的语言风格虽然是以法律术语为主,但得益于其“指导与参考”的性质,旁征博引,逻辑清晰,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枯燥难懂。对于想要了解中国民事审判实务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入口,能够让你在宏观的法律体系下,看到鲜活的个案是如何被处理的,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对法律体系的演变和司法实践的细节充满好奇的读者,这套《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1-2016年卷》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不像一些法条汇编那样干巴巴,也不像某些理论著作那样抽象。相反,它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充满细节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的实践。我能够从中看到,在面对林林总总的民事纠纷时,法官们是如何思考,如何检索证据,如何运用法律原则来搭建逻辑链条,最终形成具有说服力的判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案例的处理,展现了司法智慧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法律条文本身可能存在模糊之处,或者在新的社会现象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候,审判人员的经验、对法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就显得尤为关键。这套书恰恰记录了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看到了法律在实际运作中的温度与厚度,以及中国法官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套《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我的预期并没有那么高,想着大概就是一些陈年旧案的堆砌,或许会有些理论价值,但实操性可能有限。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惊喜不断。这套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司法实践过程。2011-201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民事审判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许多新类型案件的出现,以及对既有法律条文的创新性解读,都在这些案例中留下了痕迹。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法律问题的分析,它不仅仅停留在简单地引用法律条文,而是深入挖掘了立法本意,结合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来自一线审判人员的宝贵经验和心得。这使得书中的内容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对年轻的法官,还是对律师,乃至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到实用的智慧。它让你明白,法律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被理解、被适用、被发展的活生生的体系。这种前沿性和实践性,是它与许多理论书籍最大的不同之处。
评分这套《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1-2016年卷》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是一部“活的”法律教科书。它不像学校里的教科书那样,把法律知识条分缕析地摆在你面前,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法律的精髓。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一些疑难案件的讨论,它们往往触及到了法律的边界,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法官们在处理这些案件时,既要遵循法律的刚性规定,又要考虑现实的复杂性,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这种审慎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对于任何一个想要理解法律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发现,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还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做出判断。这种基于实践的指导,远比纯粹的理论学习来得更加深刻和有效。它让我看到了法律的生命力,也让我对中国民事审判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信心。
评分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法律,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的条文上,更要看它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被应用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1-2016年卷(全6册)》正好填补了这一块的空白。这套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民事审判的真实图景。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高、引发广泛讨论的案件,都有非常深入的剖析。比如,在涉及侵权责任、合同纠纷、物权保护等方面,法官们是如何权衡各方利益,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最公正的解决方案,这些都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裁判理由得以展现。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疑难点”分析,那些往往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最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而这本书给出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解答。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从而让我们能够更理性、更清晰地认识法律的运行机制。对于想要提升法律素养,或者准备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人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